「乖」孩子會被老師喜歡嗎?

2020-08-27 道晴園心理



想必大家都希望有一個「乖」寶寶。

我也不例外。

可是,當女兒降臨到我生命之中的時候,卻讓我大失所望,她不僅不乖,還經常令我抓狂。


生活中的「乖」孩子,往往討人喜歡。

而不乖的孩子,卻讓人很崩潰。

每當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就對自己說,你要淡定,你是學心理學的,如果連自己的情緒都搞不定,怎麼去幫助別人呢。

於是就很快就把情緒調整過來。


我小時候就很「乖」,上幼兒園的時候,特別討人喜歡,老師對我也很關照。

可是當我上了小學以後,卻發現「乖」還不夠,老師竟然喜歡帥哥和漂亮女生。因為先天相貌的不足,我就逐漸被老師忽略了。

當時班裡有三種梯隊,老師喜歡的,老師不喜歡的和被老師忽略的。

後來我發現,很多「乖」孩子竟然是屬於被忽略的。

三十多年過去了,直到今天,這樣的現象學校裡還依然存在。


小學一年級,會有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被老師批評的時候,可以說是刻骨銘心。

我仿佛掉進了冰窟窿,整個人都寒透了。


那時候特別委屈,我覺得老師很偏心,回家後跟媽媽訴苦,媽媽卻告訴我說,只要學習成績好,老師一定會重視你的。

我相信媽媽的話,於是特別認真的學習。

一年級期末考試的時候,我考了數學一百分,語文九十九分,我想這回老師該表揚我了吧,可是沒有。

我盼了這麼久,卻再一次掉進冰窟窿,心裡拔涼拔涼的。

現在看來,或許考一百分,在老師眼裡是很平常的事情。


我們班主任是個喪偶的老女人,我覺得她特別醜,高高的顴骨,配上河馬的肥臀,像個女巫。

她懲罰學生的時候,就像秋風掃落葉毫不留情。

我記得,有一次因為沒背過課文,我的手都被她的教竿抽紫了,腫得像饅頭一樣。

跟我一同受罰的還有好多同學。

大家都乖乖地站在座位上,又緊張又恐懼。

一個挨完了一個挨,教室裡特別安靜。

有的同學被抽打頭頂時,竟發出嗡嗡的響聲,仿佛竹竿都要抽斷了。

大家都咬著牙,沒有一個敢出大氣的。

全班同學都被她這氣勢震住了。


從那時候起,我就害怕老師,特別是嚴肅的老師。

我們班許多同學,平時在路上碰到了班主任,都唯恐避之不及,慌忙逃竄,實在跑不掉的時候,最好是低下頭,裝作沒看見,幻想老師也沒看見自己。

冷不丁被老師喊名了,就要硬著頭皮,趕快打招呼。

老師不喊自己,反而到覺得很幸運。


你知道那種被巫婆盯上的感覺嗎?躲也躲不開,逃也逃不掉,實在是太痛苦了。雖然我表現得還很「乖」,但我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

每個孩子都期待被老師關注,需要得到父母和老師的首肯,他們認為不哭不鬧,才會讓大人更喜歡,於是選擇做「乖」孩子。



從二年級開始,我就盼望著換老師。

不久,果然來了兩個新老師,我的願望實現了。

這是兩個年輕的男老師,一個教語文,一個教數學。

他們帶來了輕鬆的課堂,從不批評我們,還在課間帶我們一起打雪仗,做遊戲……,大家都很喜歡他們。

以至於那段時間裡,我竟然忘記了原來的班主任,完全陶醉在幸福之中。

可沒過多久,兩位天使般的老師就悄悄離去。

後來才知道,他們是到學校來實習的師專學生。

在懵懂的孩子看來,這樣的老師不能留下來教我們,真是太沒有天理了。


我默默念叨:「老巫婆千萬不要回來」。

同學們也議論紛紛。

可惜念叨什麼就來什麼。當她再一次走進教室,站在講臺上的時候,已經無法用冰窟窿形容我的心情,我徹底絕望了。

這個「老巫婆」命真硬,一直教到我們小學畢業。


其實,每個老師都是俗人,很難做到一視同仁。

老師喜歡你家孩子或不喜歡,也是由其自身的好惡來決定的。

「乖」孩子不見得被老師喜歡。


通過小時候的切身經歷,我終於知道,一個老師就是一群孩子的命運。

把學生教得又乖又聽話,老師可能很高興很滿意。

而在孩子的內心,卻可能種下了恐懼的陰影。


如今我想做一個好爸爸,卻陷入了現實衝突,我真的很喜歡「乖」孩子,可女兒不乖的時候,我卻很奇怪的暗自慶幸,估計是受成自己長經驗的影響吧,總覺得孩子調教得太「乖」是一種缺憾。


身為父母,千萬不要有巫婆臉。請善待自己的孩子,因為他(她)是你生命中至親至近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不乖沒有錯,孩子太乖要小心!
    每次欣欣媽媽帶欣欣去參加媽媽聚會都特別驕傲,別的媽媽都會羨慕自己有個乖女兒,省心又懂事。但是最近欣欣媽媽憂心忡忡,因為她聽了一位幼教專家說,孩子3歲時會經歷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逆反調皮好動是正常的,相反太乖更應該要注意。恰好老師也反映欣欣在幼兒園很乖,很聽老師的話,但是沒什麼主見,做事都很被動,而且不愛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欣欣媽媽糊塗了,難道孩子乖不是好事嗎?
  • 不要做循規蹈矩的「乖」孩子
    蔡康永曾言,如果孩子什麼都不要,太乖,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相信,這話肯定不少孩子感同身受。一個乖孩子為了留住父母的愛、老師的喜歡、長輩鄰裡的認可,要隱藏自己的情緒、捨棄自已的意願、放棄孩子的天性、在經不起推敲的父母預設的人生裡走
  • 「乖」是你對孩子最大的褒獎嗎?「好孩子」應該是什麼樣?
    《馴兔記》講述了調皮的孩子皮皮魯在同學、老師、家長的洗腦下,變成了乖兔子的故事。皮皮魯上小學了,雖然一切都很新奇,但是學校的生活好像不是很自由。老師說小學生要有規矩、要聽話,上課時不能亂動,而皮皮魯卻覺得座位上像是有釘子在扎屁股。守規矩、聽話的孩子因為得到了老師的認可,都變成了兔子,那是榮譽的象徵。
  • 孩子乖真的好嗎?你可想過:乖娃易慫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成長的孩子,就像一隻被捆得漂漂亮亮的大閘蟹,再也不會因為亂跑亂爬互相打鬥而缺胳膊少腿兒,但也失去了保護自己的能力。隨著年齡增加,大閘蟹又會帶著繩子被移交給幼兒園的老師。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幾乎每個家長都會告訴孩子:要聽老師的話!沒聽說哪個家長告訴孩子:老師說的對的你就聽,說的不對的不要聽。
  • 孩子乖真的好嗎?你可想過——乖娃易慫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成長的孩子,就像一隻被捆得漂漂亮亮的大閘蟹,再也不會因為亂跑亂爬互相打鬥而缺胳膊少腿兒,但也失去了保護自己的能力。隨著年齡增加,大閘蟹又會帶著繩子被移交給幼兒園的老師。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幾乎每個家長都會告訴孩子:要聽老師的話!沒聽說哪個家長告訴孩子:老師說的對的你就聽,說的不對的不要聽。
  • 越「乖」的孩子,越容易落後於時代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 別人眼裡的「你家孩子好乖啊!」是真的嗎?
    每天放學門口接孩子,都會遇到一些同班孩子的家長,或熟悉,或陌生,但相同的一句話都是「你家孩子好乖啊!」解釋的次數多了,我也不想說了,每次都是微微一笑,作為對於人家的禮貌性回復。「你家孩子好乖啊!」為什麼這麼多家長都這樣說呢?我想原因有三:一、每次開家長會老師都會說我家孩子聽課狀態特別好。
  • 白茶清歡: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怎麼樣,家長們互相碰面了解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大人就會喜歡自己誇自己懂事,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那些乖乖聽話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會被家人老師讚揚有加,而淘氣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處罰和批評,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喜愛和表揚,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心理問題越多?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那些乖乖聽話,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是會被家人、老師讚揚有加。而淘氣、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處罰、批評。小孩子心裡知道:自己表現得「乖」,大人就會高興,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大人就會喜歡自己,誇自己「懂事」。
  •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越讓人操心?
    」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你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更是家長常掛在嘴邊的;在外面,「你的寶貝真聽話」是誇獎別人孩子的不二法則……「乖」、「聽話」成為評價好孩子的標準。六歲的美詩,一直是大家眼中文靜的小淑女。
  • 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乖」意味著失去自我「乖」意味著討好他人「乖」意味著活在別人評價的標準裡「懂事」和「乖」,是家長、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 【精選書摘】兒童發展專家光光老師:問題關鍵不是孩子乖不乖,而是……
    光光老師最新著作《光光老師 專注力問診室》, 專注力,是發展來的!幼兒時期的各項發展,都是未來專注力的基礎。孩子的各種惱人行為、分心失神,光光老師從17年問診經驗帶你從發展看解方!我的工作就是「帶孩子」,但是不是在學校而是在醫院裡面。十七年的工作中,評估超過三千多個孩子。在協助爸爸媽媽的過程,常常有一種感覺,那就是爸爸媽媽很疼愛孩子,但卻不知道孩子的小腦袋瓜裡到底在想什麼。
  • 武志紅:越是乖的孩子,越容易輸在起跑線
    朋友告訴我們,他不僅沒收一分紅包,還告訴家長們孩子們都很乖,而且每次一說完孩子很乖便能讓焦急的家長們放下心來。所以,乖在當下不僅是很多家長們對孩子最大的希冀,比如「你少給我添麻煩」,「你就不能像鄰居家孩子一樣乖嗎」這樣的話語比比皆是,同時也是他們學校老師安慰家長最好的話術。
  • 你還在進行「乖孩子」教育嗎?不「乖」的孩子,往往能走得更遠
    很多情況下,在家長無法用自己的命令使孩子停止動作的時候,就會搬出「乖小孩」這個詞,「寶寶,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只有乖小孩才有糖吃哦...」小孩子感知世界,會通過各種各樣、自由自在的方式去看、去聽、去觸摸,但往往在家長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意的時候,就會給孩子貼上「不乖」的標籤。
  • 邦元英語:乖孩子≠好孩子,別讓「乖」束縛了你的孩子!
    隨著身體、智力的逐步成長,寶寶們的性格也日益凸現出來,「乖」或「不乖」也成為寶媽們嘮嗑的常用話題。「你家的寶寶乖嗎?」「我家寶寶乖得很哩」「寶寶可乖!家長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多麼聽話、多麼懂事」,在我們的認知裡也把聽話和懂事作為一個優秀孩子的專有名詞,然而事實真的這樣嗎?那些聽話懂事的「乖」孩子到最後成了優秀的人?小時候小編就是乖乖女一枚,聽家長的話、聽老師的話,學習生活都循規蹈矩沒有絲毫的馬虎,活脫脫一個大人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 孩子太「乖」也是問題嗎?
    【編者按】為了搭建起一個更專業、更高效的心理服務平臺,為了給大家提供更多心靈溝通的機會,《心悅教育周刊》「心悅信箱」欄目每期會分享大家在生活和學習中最關心的問題和案例,並邀請《心悅教育周刊》的心理專家進行解答。如果您也有心理困惑和煩惱,歡迎在文末給我們留言,我們將在下期為您解答,期待您的留言。上周,有一位家長向我們諮詢:孩子太乖、規則性意識太強要如何進行引導呢 ?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不僅如此,家裡人還會指責媽媽,寶寶不乖,都是你慣的...那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呢?這正是因為孩子只會在最信任最親近的人面前釋放真實的自己,而這個人毫無疑問就是媽媽。面對這種不乖的孩子,媽媽們先不要指責,而是為他們敢於勇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而驕傲吧。
  • 孩子乖巧真的好嗎?你可想過——乖娃易慫
    隨著年齡增加,大閘蟹又會帶著繩子被移交給幼兒園的老師。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幾乎每個家長都會告訴孩子:要聽老師的話!沒聽說哪個家長告訴孩子:老師說的對的你就聽,說的不對的不要聽。孩子接受到的信號是,幼兒園裡所有的大人都是老師,他們說的話我都要聽。
  • 為什麼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小孩子心裡知道:自己表現得「乖」,大人就會高興,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大人就會喜歡自己,誇自己「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