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易經》,必須要遵守「三不佔」原則:
「不誠不佔」、「不疑不佔」、「不義不佔」。
不誠不佔,指佔卜預測是求教於神明,首先要真誠,否則不要佔問;
不疑不佔,指所佔問的事,如果只有一種選擇,沒有疑惑,或猶豫不決等疑難事,否則不要佔問;
不義不佔,義,指「適宜、適當、正當」之意,不合常規、不合常理的不正當事情,不要佔問,比如,偷盜會不會成功。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易經》,源於兩句話:
「無有師保,如臨父母」,「人謀鬼謀,百姓與能」。
古人在佔測前,除了會誠心默念三拜請。古人往往會遵循流傳下來的注意事項,養成一個預測佔問前的良好習慣。這也是「敬畏」。
比如:首先在佔問前一晚早睡,不做任何事,保持清醒頭腦意識。
其次,佔問前要「三淨」,即淨身、淨手、淨口,特別是入廁後。
晚上11點至1點,中午11點至1點,這個時間段不佔,因為是「子午」時。極陰、極陽交接時,天地混沌未明;
在不乾淨的環境下、不嚴肅的佔問不佔,比如,開玩笑測試,嬉笑嘈雜、『臥室廁所等不潔淨的環境下;
心意未定,心不真誠,所問之事不仁不義,比如佔問奸穢盜淫之事等;
一卦佔問多件事,今天佔了,明天又佔,這違背了「易魂」之敬畏。
佔問時不誠摯,沒事找卦、試卦。
心意已決,而且可用智慧判斷的,不去佔問;
佔卦要客觀,不受外界外物的幹撓和影響,外應除外。
人生猶如三葉草,三災六難活到老。
如果能在人生無數的選擇中,合理運用《易經》的智慧,傳承傳統文化,就可以趨吉避兇,可以平安無事,從而實現人生的「元、亨、利、貞」。
待續後話。。。
編輯:王娟
諮詢方式
座機:028-67591415
180 3071 8620(微信同號)
180 3073 2039(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