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他人
遊戲玩法:這個遊戲需要4個人,孩子和3個家庭成員;分成甲、乙兩組,面對面站好,每組的成員手拉手(其中一組是家長和孩子)。甲組成員說:「我們邀請一個人呀!」邊說邊向前走,乙組成員向後退;乙組成員說:「你們邀請什麼人呀?」邊說邊向前走,甲組成員向後退。甲組成員說:「我們邀請某某呀!」(叫孩子的名字或者孩子特徵),這時孩子加入到甲組。甲組、乙組可以輪換著進行。
注意問題:
1)家長輔助孩子認真聽。
2)在乙組問到"你們邀請什麼人呀?」之後,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聽是誰會被叫到名字。
3)當甲組說出孩子特徵時,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聽,在理解的基礎上根據特徵尋找。
廣播電臺
遊戲玩法:家庭每個成員都可以作為一個廣播電臺,比如:媽媽廣播電臺、爸爸廣播電臺、……;其中一位家長打電話,當撥到某個電臺時,這個電臺就要播放歌曲、相聲、新聞等節目。然後家長可有意識地撥打孩子的電臺,使孩子得到更多的練習機會,讓孩子在娛樂中語言能力得到提高。
注意問題:
1)家庭成員播放內容的時候,表情要誇張有趣,吸引孩子參與。
2)輪到孩子廣播的時候,可以先給孩子做一遍示範,教孩子說哪些內容,然後在孩子說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語言輔助孩子。
大皮球
遊戲玩法:在適合的場地上畫一個大圓圈,家長帶著孩子,邊走邊說兒歌:「走走走,跟著媽媽走;走走走,跟著爸爸走;走走走,走成一個大皮球。」說完後,面向圓心站好。家長其中一人在中間做拍球人,邊拍邊說:「大皮球,真好玩。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輕,跳的低;拍得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在說「跳一跳」、「跳得低」、「跳得高」、「跳跳跳」四句時,孩子雙腳原地向上跳起。
注意問題:
1)家長要在遊戲開始前先用皮球示範並講解,讓孩子看。拍皮球,皮球會怎麼樣;輕輕拍,皮球會怎樣;用力拍,皮球會怎樣,讓孩子懂得皮球與「拍」的關係。
2)遊戲開始時,家長要做示範;在示範前家長最好要先提問,讓孩子回憶一下剛才看到的皮球的感覺,有必要時可以用皮球示範多次。
3)強調在遊戲進行過程中孩子對語言的理解,必要時先讓孩子拍拍球。
自我介紹
遊戲玩法:和孩子玩「上幼兒園」的遊戲,媽媽扮演幼兒園老師,孩子背上小書包,從門口進來;孩子見到「老師」說「老師好」,接著老師提問「你叫什麼名字啊小朋友?」孩子通常可以順利回來出這個問題;然後媽媽依次問孩子「你爸爸叫什麼名字?」「你媽媽叫什麼名字?」「你家在哪裡?」「你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等。如果哪個問題寶寶回答的不清楚,家長要及時提醒。問話完畢,孩子向老師說「老師再見」。
注意問題:
1)這個遊戲對小朋友能力的要求比較高,注意力、聽指令、配合、認知等這些方面都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
2)做這個遊戲前,爸爸媽媽可以先給孩子做示範。
3)在遊戲中,其中一個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完成,直到孩子可以獨立完成。
接龍遊戲
遊戲玩法:家長與孩子拉成圓圈,坐在地板上。家長先講解「說出自己愛吃什麼和不愛吃什麼」,並示範。然後家長開始「我愛吃蘋果」,孩子接著說「我愛吃葡萄」……家長說「我不愛吃辣椒」,孩子接著說出一種自己不愛吃的東西,要求不能重複對方的答案,亦可變換其他內容的「接龍」。
注意問題:
1)這個遊戲適合語言能力較強的孩子。
2)在遊戲過程中儘量引導孩子自己想。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可以用圖片提示。
3)當孩子熟悉玩法後,家長可以變換說法,脫離講解與示範。比如:「我喜歡蕩鞦韆」,在不示範的情況下,看孩子是否能接著說出自己喜歡的一種活動,必要時再做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