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談記 ‖ 鐵勺裡的味道

2020-12-22 滿城柿子妞

昨天在抖音裡刷到一段視頻,一盆剛剛出鍋的清水片兒湯,一個在爐火上燒得很熱的長把鐵勺,勺裡有熱油和蔥花在翻滾,鐵勺子離開爐火來到了湯盆上方,迅速在熱油裡澆上幾滴醬油,然後麻利地把燙燙的勺子往這一大盆的片湯中一倒一攪,蔥油與熱湯相遇發出了「滋滋滋」的聲音,湯盆裡升騰起來的熱氣,讓人隔著手機屏幕能聞到剎那間飄出來的蔥油香。這濃鬱又凝鍊的香味兒大鍋是炒不出來的,也只有這鐵勺子才能熗出這獨特的味道。

長柄鐵勺子在家家戶戶的廚房裡是再普通不過的一件炊具。但就是這小小的鐵勺子卻能把普通的食材做出特有的味道。

家家戶戶都有的這把鐵勺

鐵勺焌(qu)油。焌油是一種烹調方法,就是把熱油澆在菜餚上。上面視頻裡的做法就叫做焌油。小時候,母親常常會煮一大鍋清湯麵,然後用鐵勺子舀上少許大油,在灶堂的餘火上燒到油熱,放上一撮蔥花,澆上幾滴醬油起個味兒,然後就這麼往麵湯裡一攪和,那香味兒順著廚房的窗戶飄出來,溢滿了整個院子,胡同裡時常傳來鄰家大娘的女高音,「又做什麼好吃的呢?味兒都跑得胡同裡來了。」

鐵勺煎雞蛋。上世紀八十年代,雞屁股是銀行,雞蛋是要拿到集上去賣的。想吃個煎雞蛋要等到家裡有重大事件發生,比如逢年過節過廟。但是這個煎雞蛋也是有特權的。比如,我和弟弟去同村的姥姥家玩兒,舅媽會從雞窩裡掏出兩個雞蛋來,用麥秸在灶堂點上一把火,然後就用這單調的長把鐵勺給我們灶堂口每人煎一個雞蛋吃。每一次從舅媽拿了雞蛋的那一刻就格外的興奮,盼著那灶堂的火快快點燃,喜歡聽雞蛋落在勺子裡熱油上細小的聲音,還有雞蛋煎好時舅媽左手持勺右手去抓鹽的動作是那麼的優美,緊貼著勺子邊沿的那一抹雞蛋清淡淡的焦黃色還有點兒脆,特別是雞蛋煎熟了後的味道,怎麼就那麼香!香到什麼程度呢?香到每次吃完雞蛋弟弟都會說:「姐姐,舅媽是世界上最喜歡我們的人。」

鐵勺崩豆子。後秋,地裡的黃豆收回了家。黃豆杆是做飯最好的燃料,一邊燒大鍋做飯,一邊灶堂邊烤著火,順手揀著豆杆上沒有打下去的豆子。隨後拿過鐵勺子,灶堂裡燒熱,放一把黃豆在勺裡,在灶火上慢慢地烤,直到烤出豆香來,迅速抓起兩粒放進嘴裡,雖然有點兒燙但還是忍不住嚼了起來,豆香瞬間在口腔中散開,一種小小的滿足感在心裡悄悄地滋生。

用的老舊了也捨不得丟掉

你看,就是鐵勺這麼一件小小的炊具,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數的美好——美好的食物,美好的味道,美好的回憶。常常家裡的老物件捨不得丟下,曾經的回憶捨不得放下,大概就是因為它們曾給我們帶來了無數回不去的美好時光吧。

相關焦點

  • 鐵勺煎雞蛋(散文)
    他一手拉著風箱,一手抓把柴薪丟到灶裡。隨著火光一閃一閃的,爸爸黃色的臉膛也跟著一亮一亮的。穿著的破棉襖,上面掉了兩個扣子,時而有涼氣鑽進來,我下意識地裹裹衣服。又冒出了一股濃煙,撲面而來,我接二連三地咳嗽起來,爸爸也忍不住咳嗽了兩聲。想也沒想到,濃煙淡下去了,我還是忍不住咳嗽。
  • 曾慶偉談吃:「談炎記」裡談「水餃」
    曾慶偉談吃 「談炎記」裡談「水餃」 作者:曾慶偉以至於在偌大的江城武漢,很少人有不知道漢口有家館子叫「談炎記」,很少有人不知道「談炎記」裡有風味特別的「水餃」的。 能從眾多「水餃」擔子中脫穎而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經營「水餃」生意起點不高,也隨處可見賣「水餃」的挑子。然而,不吃「談炎記」的水餃,便比較不出它與眾多經營「水餃」擔子的區別,體會不到它特有的韻致,難以品出它獨有的鮮味。
  • 草粿:最草根的消暑小食
    草粿,可謂是最為親民最為草根的一款潮汕小食,不僅價格便宜,還十分消暑解渴,炎炎夏日來一碗「滑」下去,身心透涼,甚是舒服。如此大眾化的小食,不單單是夏日偷閒時的解饞,更是一代又一代潮人最為熟悉的回憶。樓上樓下,巷頭巷尾,遠遠的,只要聽到這鐵勺敲打著瓷碗的鏘鏘聲,便知道是賣草粿的大伯,大家只要大聲吆喝「來一碗草粿」,大伯便會停下來,等著買草粿的人出現。草粿,烏黑晶瑩,形似龜苓膏,採用仙人草,也叫草粿草與薯粉製作而成,故而叫草粿。
  • 想念蘇州的年味小食,是從一口蛋餃開始的
    在家裡廚房集中生產的年味小食裡,蛋餃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一雙筷子、一個鐵勺、一塊豬肥肉,看著長輩不急不躁又靈活地一個個做好,年味也在這一點一滴中,越來越濃……○ 做蛋餃一定要用草雞蛋想要蛋皮更加金黃,一定要用草雞蛋,可以多放幾隻蛋黃。
  • 91歲奶奶一柄鐵勺「攤」出歲月煙火氣
    巴山畫廊/硒有嵐皋嵐皋資訊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傳統美食,在嵐皋人的味蕾記憶裡,金黃蛋餃那夾肉夾蛋的香氣,約等於過年的味道,是尋常百姓家餐桌上難以割捨的美食。今年91歲的四季鎮天坪村人祝振鳳,按照傳統手工方法製作蛋餃,用一柄鐵勺「攤」出歲月煙火氣。早晨8點,祝振鳳便開始忙碌起來,生火、拌餡料,準備做蛋餃的食材,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鑠,幹起活來手腳麻利。
  • 小食裡的光陰,每天都是暖日子
    其實,何止是冬日,一年四季,只要我們能順應節氣,就算是桌前不起眼的小食,日子也會變成一天有一天的美事。跟著節氣過日子,小食裡的光陰,溫暖綿長。《小食裡的光陰:二十四節氣之美》(朱應/著繪,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細數民間時令小食。
  • 小食記~家庭版自製老酸奶
    小食記~家庭版自製老酸奶~ 很多人都是喜歡喝酸奶的吧?而家裡自己做的別有一番滋味…你來試試麼? 我家酸奶喝的多,除了外面買的我自己也偶爾做一些換換口味。
  • 小食記——秘制雞米花
    但是無奈外賣水平參差不齊,有時候好不容易發現一家好吃的炸雞,下次點,卻又變了味道……相比之下,肯德基的炸雞還算穩定的,可是對我來說,他們的雞還是醃得偏鹹了。也是,程式化的製作總不能照顧到每一個人的口味。還有重要的一點是一個人點,太貴了!即便一直沒有找到特別好吃又穩定的炸雞,但我依舊樂此不疲地嘗試著不同家的炸雞。
  • 小食談記‖在棗強,一碗老豆腐裡藏起了多少時光
    特別是在冬天又冷又黑的清晨,街頭的小吃店裡透出暖暖的燈光,窗口冒出白色的熱氣,偶有早起的三五個人散落在店裡的,桌子上是一碗剛出鍋的老豆腐,熱乎乎的。此情此景,正如木心先生詩裡寫到的那樣——「清晨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平凡的生活裡,淡淡的煙火氣,時光在這一時刻慢了下來。
  • 鐵勺粄又名鐵勺喇月亮餅香酥小吃,你一定會愛上的
    鐵勺粄是客家傳統小吃,本地尋烏人在入年界(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起制年貨小吃時一定會有鐵勺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大街上也能每天都看到有賣鐵勺粄的大媽了。鐵勺粄是客家傳統小吃,本地尋烏人在制年貨小吃時一定會炸鐵勺粄,羅浮鐵勺粄是用一個淺平底的圓鐵勺裝上,一般是選擇冬米再摻少量的糯米磨粉後調成漿,裝在一個淺平底的圓鐵勺上,然後視個人愛好加上蔥、黃豆、花生、芝麻等配料入油鑊炸,至金黃色撈起,口感香酥脆爽,是酒友很好的下酒料。
  • 電影《羞羞的鐵勺》舉辦座談會 主創暢談創作感受
    12月1日下午,電影《羞羞的鐵勺》(又名:麻辣廚娘)主創團隊座談會在艾歐聯美影業舉行。該影片由艾歐聯美影業、墨星亦禾出品,北京愛優騰娛樂發行。電影《羞羞的鐵勺》講述了四個年齡不同、性格迥異的女性在一次感情危機中,意外離開了每個家庭中最深刻的矛盾,歷經種種波折,最終獲得成長的故事。本片以溫情和樸實細膩的手法,層層鋪開四位女性的內心世界,這趟看似荒誕的旅途不但是一場重拾自我的過程,更使得四人重新找到了對於生活的激情,也重新定義愛情和家庭的含義,喚起四人對真情的回歸。
  • 令人難忘的老味道 林記鹹煎餅
    鹹煎餅是廣州特有的一款小食但是,今天小記想要推薦的並非德昌鹹煎餅,而是一間名不見經傳,位於海珠中路的一間小店——林記。話說林記的名號雖然遠不及伍湛記響亮,但是老一輩人卻對它相當有印象。從當年推著小車賣鹹肉粥的小店,如今擁有一個得體的門面,不少早已喬遷到海外居住的華僑每逢回來都必定會來林記吃個鹹煎餅,喝碗鹹肉粥。對於許多食客而言,來林記吃的不僅僅是好味的鹹煎餅,更是一份老味道。
  • 香港小吃尖沙咀華記小食,這輩子吃過最好吃最道地的咖喱魚丸魚蛋
    網上查到不少網友推薦的,最後我們決定要來試試看華記小食,因為它剛好就在我們住的飯店旁邊而已走路不用1分鐘。華記小食就在尖沙咀寶勒巷跟赫德道的交界三角窗,挺好找的。除了魚蛋這邊還有很多的炸物烤物,其實很多炸物直接看我們還真看不出來是什麼,看見有買左上角那個橘色的炸物,原來是大腸頭,由於好像有滷過,所以吃起來的味道挺香的,但是小編覺得有點微硬,哈哈哈。還有這些火鍋料串,小編買了上方的白色蟹球跟橘色各一串來吃,沒想到意外的也挺好吃的說,比在國內吃的火鍋料再更濃鬱一點!
  • 哈爾濱的一家火鍋店,就在一所大學旁邊,店裡免費的小食很多
    店裡還有很多的小食,有蝦條,蝦片,水果罐頭,機打冰激凌,果凍等等,這些都是免費的。是啊,光這些免費的小食都能吃個半飽。鴛鴦鍋,幾乎能滿足所有人的口味了。鮮,辣都有了~羊排卷很好吃,必須整上兩盤。我是獨愛這個上腦啊~還有些朋友不知道這個上腦是哪,我來告訴大家。
  • 做這個鮮蝦餅當作零嘴小食,味道口感一級棒,俘獲一堆粉絲
    好像在生活中這道小食還沒有被挖掘出來,但是我很喜歡這個蝦餅,不僅營養豐富還很好吃就很難得了。今天我就把這個香煎蝦餅的具體做法分享給大家,這個餅的特點是外酥裡嫩,因為是自己家做的,裡面的蝦仁可以自己準備多一點,吃起來特別爽,現在來看看具體怎麼做。
  • 品味蠔烙,解讀最正宗的潮汕味道!
    蠔烙是廣東省潮汕地方特色小食,臺灣地區稱為蚵仔煎,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美食,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今兒,小蔥就和大家一起走進這道美味的蠔烙!在陳漢初主編的《潮汕老字號美食》中有「西天巷蠔烙」的介紹,其中就提到20世紀之初,有煎賣蠔烙的小食店在安平路的漳潮會館(俗稱老會館)旁問世。由於其製作精工,食物口感極佳,深受食客的喜愛,而「老會館蠔烙」一時享譽粵東。1930年前後,外地來的楊老二想加盟「老會館蠔烙」集市,可惜無法插足,只好找到昇平路與同平路丁字路口西南側的一條小巷巷口擺攤設點。
  • 南昌味福記,一個立志做南昌本土第一小食的風味名店
    可以這樣說,如果你想要平常南昌的美食與小吃,那麼味福記絕對是你的必打卡之地,不說其他,就其中包含的各種各樣的南昌本土小食便讓人讚不絕口,更是南昌一家包含種類最全的南昌本土小食店,南昌本地人幾乎每一個人都去過的一家店,就衝這,你還有不去的理由嗎?
  • 小食記volg,京東向你發出「踏浪」邀請!
    京東超市深諳每一位母親的獨特與關愛,用心推出嬰熊童萌活動,9月16日,一起"錄製"你和小天使的小食記v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