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66.6%海歸疫情後更看好國內發展。
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0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即有意在國內發展的海歸人才數量較2019年猛增33.9%,增幅遠高於2019年(5.3%)、2018年(4.3%)的同比增幅。
從整體求職海歸的年齡分布看,25-34歲群體佔比最高,達64.6%;16-24歲的海歸佔比較去年擴張4.5個百分點至27.9%;而35歲及以上的求職海歸在統計中不足一成。
海歸學歷分布也體現出了人才結構的進一步優化。碩士是向國內求職海歸的中堅力量,在2019年佔整體的70.7%,2020年擴張至72.4%;博士佔比1.7%,與去年基本持平;本科群體佔比25.9%,較去年收縮1.9個百分點。海歸群體所具有的高學歷特點更加凸顯,回國就業在學歷方面也將更具有優勢。
重點觀察當年畢業的應屆留學生群體,發現2020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即著手回國就業的留學生人數較2019年猛增67.3%,增幅是海歸總體的2倍。
智聯招聘的調研數據也對以上發現進行了佐證。2020年,有71%的受訪留學生表示將回國發展,過半受訪者表示疫情加強了回國意願,28.3%的留學生改變了原先留在海外的計劃,在疫情蔓延趨勢下緊急回國。
金融、網際網路、文娛行業更受海歸偏愛
IT/通信/電子/網際網路行業集中吸引22.1%的海歸求職者投遞簡歷,佔比最高,生產/加工/製造業(12.3%)、貿易/批發/零售/租賃業(10.5%)依次排在其後。
與全平臺所有求職者相比,海歸有意向從事金融業、IT/通信/電子/網際網路、政府/非盈利機構、文體教育/工藝美術、文化/傳媒/娛樂/體育、商業服務等行業的佔比更高。其中,9.5%的海歸向金融業投遞簡歷,比全平臺求職者佔比高出4.8%。
在全平臺求職者中,期望薪資在4000-6000元/月內的佔比最高,達31%,其次是6000-8000元/月,佔比25%。而海歸求職者的期望薪酬則整體向著高薪區間移動,主要分布在 8000-10000元/月與10000-15000元/月,分別佔22.2%、23%,還有18.1%選擇6000-8000元/月。
66.6%海歸疫情後更看好國內發展
當被問及疫情下選擇回國的考慮因素時,56.8%的海外留學生選擇了「國內疫情管控效果更好」,其次是「國內生活更加便利」,佔比45.3%。出於就業目的,分別有42.1%和36.8%的留學生表示「國內經濟恢復更好」以及「國內就業機會更多」。
據統計,留學生畢業回國後的規劃集中向「求職就業」傾斜,佔比87.5%。學習深造、自主創業、自由職業等選項分別佔比5%、2.5%、0.8%,還有4.2%的留學生沒想好具體規劃,先回國再做打算。
面對即將在國內展開的就業藍圖,71.4%的留學生表示求職時看重「薪酬福利」,其次是「企業文化」(41.9%)和 「職位晉升」(41%)。同時,處於事業起步階段的留學生們將「通勤時間」、「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優先級後置,這兩個選項分別佔比5.7%、8.6%。
66.6%的海歸表示,經歷疫情,對國內經濟發展與就業更加有信心。分年齡段來看,71.5%的95後表示更具信心,在各年齡段中佔比最高。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林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