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求職者增長六成 中國如何應對就業壓力?

2020-08-17 歐洲時報

【歐洲時報網】2020年中國校園招聘即將接近尾聲,2020年公開數據顯示,今年海歸求職者增長了六成,而這屆國內高校畢業生也比去年增長40萬,疫情中的就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在巨大的就業壓力面前,2020屆海歸成為「最慘的一屆」。

留學生調整求職計劃 多種原因促成回國決定

上海澎湃新聞網報導,受疫情影響,今年回國尋求職業發展機會的海外應屆留學生規模激增,歸國參加求職的留學生將突破70萬。許多留學生都是在疫情之後迅速調整計劃,從留學國家就業轉向國內就業市場。

選擇歸國就業的原因,每個人相似卻各有不同。有人因為疫情影響選擇延期升學,回國尋找工作崗位;有人在當地就業市場的收縮下遭遇毀約;有人考慮到國外變動的政策和個人未來發展規劃,決定回國。

路晨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攻讀信息系統碩士專業留學生,今年畢業的她原本計劃在美國實習工作一段時間再做打算。然而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她改變了主意,於4月底回國。

「安全問題是我必須考慮的」,國內對於疫情的防控強於國外;美國疫情短期內難以有所好轉,這給求職造成了困難。思考再三,路晨決定放棄畢業後在美國實習,而是回國找份實習工作,邊積累經驗邊求職。

在2020年中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六保六穩」,其中「就業」成為最關鍵的詞之一。隨著疫情防控取得成果,企業復工復產、工商戶重新營業,就業形勢有了一定程度緩解,給海歸在內的眾多求職者更多的心理底氣。

多地出臺政策 補貼、落戶多舉措吸引留學生

為了穩定和擴大就業,中國許多地方政府也出臺不少政策,向歸國留學生提供就業支持。以杭州、蘇州、成都、重慶、西安、南京等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正在加大投入,推出各種政策吸引海歸。

杭州網報導,杭州在疫情發生後率先推出「戰役引才、杭向未來」的八大舉措,向應屆畢業大學生一次性發放生活補助,同時給予每年1萬元的租房補貼,同時,提高高層次人才購房補貼,A類頂尖人才「一人一議」購房補貼最高可達800萬元。

蘇州通過建設海歸子弟學校、提供就醫綠色通道、發放姑蘇英才卡等多項舉措,為不同層次人才解決來蘇後可能面臨的房子、子女教育、醫療等後顧之憂。

《重慶時報》報導,重慶為支持留學生畢業後來渝中區創業,接續開展「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夢想秀」「留學生企業活動周」等活動,連續4年舉辦海歸人才招聘會,200餘家企業為海歸提供眾多優質崗位。目前已有140餘家留學生創業企業成立渝中區海歸創新創業開放聯盟、渝中區海歸創業協會。

想要長期留住人才,歸根到底比拼的還是城市競爭力。儘管引才政策對許多歸國留學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要能為他們提供充分施展才華的舞臺。心留住了,人就留得住。

留學配套機制不斷完善 海歸技能優勢受到重視

近年來,留學生服務體系運行機制不斷完善,通過良好的工作環境和配套服務保障,讓海歸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政策實惠。在疫情期間,許多用人單位搭建網上平臺,為求職者提供應聘窗口。

相關招聘機構所發布的數據顯示,僅在春節假期後2月3日-13日期間,求職者使用平臺內提供的「視頻面試」功能次數較2019年秋招旺季首周就增長超20倍。而根據《2020春節後求職情況調研》的數據,除關注企業經營情況是否受影響外,近三成職場人關注企業是否有啟動視頻面試的計劃。

中新網報導,南京市甚至為此舉辦了「2020南京創新周——全球網絡互動人才招聘會」,超過80家企業通過該項目招攬人才,用人單位提供了315個中高級崗位,涉及人工智慧、電子電路、生態環境、生物製藥、信息技術等專業,平均年薪20-30萬,最高年薪50萬。

在「歸國潮」之下還有一個現象是:海歸就業出現了人才競爭力兩極分化的現象。面對海歸人數大幅增長的招聘市場,用人單位對留學生的要求已與1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

一位外企人力資源主管表示,她們公司非常看重歸國留學生的語言技能優勢,很契合外企工作所需。公司在今年春招中籤下了好幾位畢業於全球排名前50高校的海歸,給出的待遇條件並未受到疫情影響,相較往年還略好。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海歸:回國求職者增長33.9% 過半薪資不及預期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8日電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45%海歸期望紮根一線城市,京滬兩城佔3成多。
  • 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
    如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隨著中國產業結構升級、人才紅利優勢凸顯,國際化人才也在紛紛回流。據2020年底教育部官方統計,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較上一年度增長6.25%;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58.03萬人,增速達到11.73%。
  • 報告:超3成海歸求職需4月以上,近六成薪資不及預期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7日電 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45%海歸期望月薪在8000-15000元,高於整體求職者。
  • 2020年國內求職海歸增長三成 這三大行業受青睞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66.6%海歸疫情後更看好國內發展。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0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即有意在國內發展的海歸人才數量較2019年猛增33.9%,增幅遠高於2019年(5.3%)、2018年(4.3%)的同比增幅。
  • 撕掉標籤:比拼就業硬實力——海歸就業觀察
    比拼就業硬實力(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1))「六穩」「六保」,首要是穩就業、保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尤其引人關注。面對疫情影響及國內畢業生的競爭壓力,海歸就業呈現出哪些新特點?本版於今日推出「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從心態、技能、行業、地域等多維度剖析海歸就業現狀,敬請關注。
  • 海歸就業觀察:撕掉標籤,比拼就業硬實力
    鄭 峰攝吸引力徐 駿作 新華社發「六穩」「六保」,首要是穩就業、保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尤其引人關注。面對疫情影響及國內畢業生的競爭壓力,海歸就業呈現出哪些新特點?本版於今日推出「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從心態、技能、行業、地域等多維度剖析海歸就業現狀,敬請關注。考驗真才實學數字顯示,從2004年—2018年的15年間,中國留學回國人員年均增幅達24.2%,高於13.3%的出國留學人員年均增長率,顯示出較為明顯的人才回流態勢。
  • 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1)撕掉標籤:比拼就業硬實力
    鄭 峰攝吸引力徐 駿作 新華社發「六穩」「六保」,首要是穩就業、保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尤其引人關注。面對疫情影響及國內畢業生的競爭壓力,海歸就業呈現出哪些新特點?本版於今日推出「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從心態、技能、行業、地域等多維度剖析海歸就業現狀,敬請關注。考驗真才實學數字顯示,從2004年—2018年的15年間,中國留學回國人員年均增幅達24.2%,高於13.3%的出國留學人員年均增長率,顯示出較為明顯的人才回流態勢。
  • 2019海歸就業畫像:最愛阿里騰訊 平均期望薪酬9265元
    摘要 【2019海歸就業畫像:最愛阿里騰訊 平均期望薪酬9265元】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就業、創業環境不斷優化,掀起一輪新的歸國浪潮。2019年,海歸期望薪酬是多少?哪些公司最受歡迎?
  • 海歸就業更考驗真才實學 需比拼就業硬實力
    鄭 峰攝吸引力 徐 駿作 新華社發「六穩」「六保」,首要是穩就業、保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尤其引人關注。面對疫情影響及國內畢業生的競爭壓力,海歸就業呈現出哪些新特點?本版於今日推出「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從心態、技能、行業、地域等多維度剖析海歸就業現狀,敬請關注。考驗真才實學數字顯示,從2004年—2018年的15年間,中國留學回國人員年均增幅達24.2%,高於13.3%的出國留學人員年均增長率,顯示出較為明顯的人才回流態勢。
  • 比拼就業硬實力(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1))
    鄭 峰攝吸引力 徐 駿作 新華社發「六穩」「六保」,首要是穩就業、保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尤其引人關注。面對疫情影響及國內畢業生的競爭壓力,海歸就業呈現出哪些新特點?本版於今日推出「海歸就業觀察」系列報導,從心態、技能、行業、地域等多維度剖析海歸就業現狀,敬請關注。考驗真才實學數字顯示,從2004年—2018年的15年間,中國留學回國人員年均增幅達24.2%,高於13.3%的出國留學人員年均增長率,顯示出較為明顯的人才回流態勢。
  • 獵聘:近六成海歸留學生希望在國內工作,一線城市是海歸就業首選
    隨著留學生歸國發展成為主流,海歸留學生群體備受社會關注。近日,國內精英職業發展平臺獵聘發布《2020海歸留學生就業洞察報告》,分析了海歸留學生求職情況、海歸留學生就業觀、企業對海歸人才的需求分布等內容,旨在為企業及海歸留學生的招聘求職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 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發布 武漢等城市吸引力熱度高
    長江網1月9日訊(記者章鴿 通訊員白雪)9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45%海歸期望月薪在8000-15000元,高於整體求職者。武漢等城市依靠較強的發展潛力與引才政策,促使海歸人才積極奔赴。
  • 海歸的「就業時差」:畢業時間與國內高校不同步
    原標題:海歸的「就業時差」2018年10月27日,北京,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辦的「2018秋季留學英才招聘會」吸引了4300多名海歸留學生應聘,求職者拿著簡歷在會場外排起了長隊。視覺中國供圖(資料圖片)24%,這是近10年我國留學歸國人數的年均增長率。
  • 留學回國就業前景怎麼樣?|《海歸人才就業報告》
    其中科技類、金融、房地產/建築、教育和機械製造行業的留學生需求最大。企業表示,選擇海歸人才,主要看中的是他們的學習力、創造力和國際視野  二、 關於留學回國就業薪資  下面來說一下大家都非常關心的韓國留學回國就業薪資待遇問題。
  • 海外就業難度加大 HR高管談「海歸」如何回國發展
    論壇上,參與此次活動的美國部分大學駐華辦公室和一些HR高管們表示,目前留學生在國外就業的前景由於保守主義政策等影響而蒙上陰影,但國內就業市場依然巨大。隨著近年來海外留學的不斷升溫,中國留學生數量持續增漲。與此同時,很多留學目的地國家移民政策都在收緊,留學生想留在海外工作變得愈加困難。而國內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以及企業對國際化人才的旺盛需求,正不斷地吸引海外人才的回歸。
  • 去年有意回國就業海歸猛增33.9%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穎思 通訊員李哲皓)昨日,招聘平臺(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
  • 《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發布: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
    據《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以下稱《調查報告》)顯示,由於國內的安全環境與經濟韌性等因素,
  • 六成留學生歸國,高薪是根本原因
    而今年的人才流失情況有所緩解,近六成留學生選擇歸國就業。,疫情已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有數據顯示,58%的海歸留學生希望回國工作,18%的留學生會選擇留在國外就業,24%的留學生還在猶豫。由此我們能看到企業對於海歸優秀人才招聘上是願意花費大價錢的。疫情影響下,畢業生如何應對就業壓力?
  • 海職國際旗下海歸求職網發布《留學生海歸求職就業報告》
    隨著中國參與全球化發展不斷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留學以體驗異國文化、增加閱歷和技能。他們中的很多人在商業、科技、教育、文化、醫療等各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成為中國國際化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
  • 中國留學生歸國就業調查:海歸就業情況如何?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參與全球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越來越多的學子可以實現出國留學的願望,而選擇出國留學的原因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海歸學歷在碩士層面的人數遠超過用人單位崗位對碩士的需求人數,因此海歸就業在學歷方面的優勢相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