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實操乾貨——資產減值準則規範的減值範圍包含哪些?

2021-01-07 考呀呀會計網

財務報告的目標就是給報表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如果資產價值下跌了,就應該確認減值損失,計提減值準備,否則會計報表中就會虛增資產和虛增利潤。而且,計提減值後利潤少了,可以避免多分股利。

1.資產減值準則規範的減值範圍

(1)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2)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3)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工程物資——工程物資減值準備;

(4)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5)商譽——商譽減值準備;

(6)承租人確認的使用權資產;

(7)生產性生物資產;

(8)探明石油天然氣礦區權益和井及相關設施。

【注】資產減值準則裡的資產,規範的都是非流動資產,包括單項資產、資產組、資產組組合,計提的減值準備在以後會計期間即使資產的價值上升,也不允許轉回。

【注】為什麼非流動資產的減值不允許轉回?為了防止企業利用減值轉回來操縱利潤,因為非流動資產一般價值比較穩定,如果發生減值,以後價值再上升的可能性不大,而流動資產和金融資產一般價值波動比較頻繁,所以減值可以轉回。

在國際準則中,除了商譽減值不可以轉回外,其他資產減值都是可以轉回的,計入所有者權益-重估價盈餘項目。這也是現在我國準則和國際準則的一項實質性差異。

2.其他準則規範的資產減值:

(1)存貨

(2)金融工具

(3)遞延所得稅資產

(4)消耗性生物資產

(5)保險合同下承保人權利形成的無形資產

(6)持有待售資產

【注】其他準則規範的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在以後會計期間,若資產的價值上升是可以轉回的。

【注】轉回與轉銷不同:

轉回指把原來計提的減值準備轉回來,轉回後資產還存在。

轉銷指資產和相關的減值準備都從資產負債表上終止確認,以後不存在了。

相關焦點

  • 新準則下資產減值計量屬性的研究
    本文的結論是,以可收回金額作為資產減值的計量屬性符合資產本身的特性,且具有相關性和可靠性,最為重要的是它能體現管理層的意圖,以達到主觀價值與客觀價值的統一。本文的創新性在於結合了中國新會計準則,從主觀與客觀相一致的角度對資產減值計量屬性進行了判斷和選擇,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可收回金額的系統性計量框架。本文主要採用規範研究和比較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 壞帳準備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會計處理
    對一般企業而言,常見的準備金有壞帳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等,這些準備金支出均屬於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本文介紹了新《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下壞帳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會計處理及納稅調整。   (一)壞帳準備   新《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應收款項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壞帳準備」。
  •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與累計折舊會計核算的關係
    二、兩者的核算範圍不同    《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第17條規定:「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2)按規定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帳的土地。」
  •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會計處理與納稅調整
    一、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會計與稅務處理規定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從「資產是預期的未來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對可收回金額與帳面價值進行定期比較。當可收回金額低於帳面價值時,確認固定資產發生了減值,要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從而調整固定資產的帳面價值,以使帳面價值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該資產在當前市場上的實際價值。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所標示的價值減損,主要是由於企業外部環境或內部因素的變化而引起的,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實務中更需要依賴會計人員的專業判斷。
  • 資產減值損失如何確定?專家帶您一起學習資產減值損失的帳務處理
    一、資產的帳面價值減記可收回金額的計量結果表明,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帳面價值的,應當將資產的帳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二、折舊或者攤銷費用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後,減值資產的折舊或者攤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在剩餘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調整後的資產帳面價值(扣除預計淨殘值)。
  • 新會計準則增加了哪些科目?
    新增會計科目:新收入準則增加的會計科目包括了:合同資產、合同資產減值準備、合同負債、合同結算、合同履約成本、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準備、合同取得成本、合同取得成本減值準備、應收退貨成本。「合同資產」:1.本科目核算企業已向客戶轉讓商品而有權收取對價的權利。僅取決於時間流逝因素的權利不在本科目核算。
  • 浙江華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的通知》、《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等相關規定要求,2018年末,公司及各級子公司對相關資產的進行了全面清查,基于謹慎性原則,對預計可能發生減值的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具體情況如下:   單位:元   ■   壞帳損失主要系:公司對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根據帳齡等計提壞帳準備,不涉及關聯方
  • 2007年新會計準則與舊版內容的不同比較
    與原《企業會計準則——投資》相比,本準則僅規範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短期投資、長期債權投資由《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範,這一規範與國際會計準則完全一致。   (二) 對於企業合併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分別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採用不同的方法確定其投資成本,這主要是與《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併》相協調。
  • ...松盛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股權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資產評估報告
    八、遵循企業會計準則要求,評估機構對委託人認定的與商譽形成相關的資產組價值進行的估算,是委託人編制財務報告過程中分析是否存在商譽減值的諸多工作之一,不是對商譽是否減值及損失金額的認定和保證。委託人及其審計機構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步驟,完整履行商譽減值測試程序,正確分析並理解評估報告,恰當使用評估結論,在編制財務報告時合理計提商譽減值損失。
  • 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舊)[失效]
    中華會計網校編輯註:根據「財會[2015]3號」文件規定,本文件全文廢止或失效。  引言  1.本準則規範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  2.本準則不涉及企業合併中產生的商譽。  6.在判斷無形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時,企業管理部門應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存在的各種因素作出穩健的估計。  7.企業自創商譽不能加以確認。  計量  8.購入的無形資產,應以實際支付的價款作為入帳價值。  9.通過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無形資產,其入帳價值應按《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性交易》的規定確定。
  • 新會計準則下壞帳準備的財稅差異及所得稅處理
    《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的規定,是針對「部分長期資產」的資產減值制定的準則,並不是全部長期資產,不適用於在其他具體準則中規範的減值。該準則規範的長期資產減值視同永久性減值,一經提取不得轉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後或資產離開企業時,再進行資產減值的帳務處理。
  • 餘浩:淺析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對保險資產管理的影響
    會計準則是規範企業金融資產分類、估值、核算和監督金融業務的重要標準,2014年在IASB(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發布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業內簡稱IFRS9)中,對金融工具的分類和計量、金融資產的減值等內容進行了全面修訂。2017年4月,中國財政部修訂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22號、23和24號,意味著國內金融機構的會計準則與IFRS9全面對接。
  •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與累計折舊的區別
    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是《企業會計制度》的一個突出特點,大部分的減值準備都是其對應資產的唯一減項,只有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是與累計折舊共同作為固定資產的減項。使得實踐中的人們有的錯誤地認為,既然折舊已經是為了避免固定資產發生減值而計提的準備;那麼再對固定資產提取減值準備顯得多餘。
  • 應收商業承兌匯票減值問題
    案例主要來源於《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案例解析(2019)》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會計部。二、相關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 22 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2017 年修訂)第四十條規定:「當對金融資產預期未來現金流量具有不利影響的一項或多項事件發生時,該金融資產成為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
  • 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創新與特點
    其中基本準則主要規範會計目標、會計基本假設、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信息的確認和計量原則、財務報表的總體要求等,其所發揮的作用類似於國際會計準則體系的《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具體準則則對我國目前各行業企業中存在的各類經濟業務事項明確了會計處理的具體原則和規範。
  • 《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指南
    由此可以看出,當某項無形資產不能預期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或帶來經濟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響時,企業應考慮對該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測試,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二、說明  (一)關於引言  本準則不涉及企業合併中產生的商譽。企業合併中產生的商譽的會計處理由相關的會計準則予以規範。
  • 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2006)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無形資產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準則:  (一)作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土地使用權,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
  • 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
    關於《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的重點條款,針對一般讀者而言,可以歸結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固定資產範圍確認的判斷方面  企業將一項資產確認為固定資產需要滿足兩項標準,一是符合定義,二是符合確認條件。
  • 別慌,理性客觀對待商譽減值!
    有這樣一組數據:2018年12月29日到2019年1月29日,披露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共有941家,預虧者多達101家;業績預告中含「商譽減值」的詞條多達300家,同比出現數倍增加;1月29日當天,28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關於商譽減值的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商譽減值,突然成了A股上市公司業績突變的罪魁禍首。什麼是「商譽」?為什麼「減值」?可否破解?
  • 預期損失法下:應收帳款減值如何計算?
    行走的審計汪陪伴你的又一天很幸運遇見你:編輯按:新金融工具準則下,應收帳款減值簡化採用在整個存續期間考慮信用減值損失模型,因此需要獲取違約損失率數據,同時考慮前瞻性因素(預期)的調整。用案例說明後,理解會更容易,實務操作也相對簡單些。2019年8月9日,這是行走的審計汪第64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