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說,好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好的童年用一生來治癒。童年都是在哪裡度過的呢?都是在原生家庭裡面。
好的童年,好的原生家庭,成長環境充滿了愛和溫暖,父母懂得科學教育孩子,父母努力奮鬥給孩子創造一個富裕的家。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成長,身心都很健康。
像《都挺好》裡面的蘇明玉,從小母親強勢,重男輕女,一直在用語言攻擊她,剝奪本屬於她的生存權利,用一切不公平的標準對待她。導致後來,明玉離家出走,年紀輕輕就自食其力。家庭對於她來說,絕對不是溫度的港灣,而是冰冷的冰窖。
父母不懂得科學教育孩子,甚至於重男輕女,這樣的童年,這樣的原生家庭是令人心寒的。
為什麼會重男輕女?很多受父輩的影響,很多覺得女兒以後嫁出去了就不是一家人了,其實這都是錯誤的想法。
像我公公生了倆兒子,沒有女兒,我自己生女兒的時候,我婆婆就擔心我公公不開心。為什麼要不開心,因為重男輕女不喜歡女孩子,如果一些沒有主見的少年可能會因為長輩不喜歡也變得不喜歡女孩子。但是我不一樣,我很愛我的寶寶,我跟我老公說我自己的寶寶我自己疼,公公開不開心關我什麼事,這個社會還重男輕女也不怕被笑話。
之後叔叔就一直來我家說生女孩子沒用。我真想問一句,你老婆不是女的,你兒媳不是女的呀?
要愛子女,堅定自己的立場,不要因為外人重男輕女你就不喜歡自己的寶寶了。
科學的家長懂得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孩子在什麼年齡段該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才是正確的,老是逼迫著孩子做這個年齡段無法做的事情反倒是適得其反。
你們看過《歡樂頌》嗎?我一看到樊勝美媽媽跟樊勝美要錢就覺得好心酸。看到樊勝美在原生家庭的深淵中掙扎,是原生家庭讓她變得虛榮和現實,一心想要嫁個有錢人,只有錢才能給她安全感。劇中她說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一個人的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原生家庭沒有經濟基礎,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小時候沒辦法讓孩子過的富裕,孩子長大後還要背負著照顧家庭的重擔。為什麼大人不努力反而讓孩子背負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