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櫟祐
房子—是中國人自古以來談論不休的話題。對於中國人來說,房子是「安身立命」的基礎。經過了2020上半年疫情衝擊,全球經濟遭遇大蕭條最嚴重的衰退。而關於房產稅的話題又活絡起來了,但是從上半年的種種跡象不難看出,2020年下半年的房地產稅走勢方向。
有位熱心專家在採訪時指出疫情當前,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初審房地產稅的時機不成熟,需要考慮周密後再推進。
關於房地產稅方面要妥當考慮社會各方關係。因為房地產稅一旦頒布,整個房地產市場將發生巨大變化。無論想要買房還是賣房,或著租房的人都會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有關房地產稅的新聞還是也一直牽扯著了很多人的心。然而多年來,有關房地產稅的頒布一直是「只打雷未下雨」。
但是唯一可以明確的是,財政大臣肖捷表示,房地產稅將根據房屋的評估價值收取,先立法,後授權,再分步推行。
北大教授劉劍文也曾指出,要穩步推進,就是要一直不斷地往前進。當然,穩妥也有穩步的意思,也要考慮社會上方方面面的事情,這也是比較難的問題所在。一些專家還指出,是因為中國地域遼闊,處理起來太麻煩。但我認為這個原因有些牽強,不足以說服大眾。
因為每項法律的頒布和實施最終的受益人是民眾,以民為本才是長治久安的立國之本。儘管一些城市正在進行房地產稅收試點項目,但是其他地區不能照搬經驗,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
然而,被稱為「中國房地產之父」的孟曉蘇卻持不同觀點。他認為,之所以尚未開徵房地產稅,是因為人們認為這太複雜了。孟曉蘇的計劃是對所有城市房屋徵收房地產稅。如果有家庭困難的人可以申請帶有相關證明的退稅,可以簡單概括為「見房徵,見人退」。
其實,這是「一刀切」的方案,不夠靈活,對於低收入群體有點「不公平」,徵稅容易,想要退稅恐怕很難,所以孟曉蘇的方案最終沒有被採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如果要徵稅的話,目前最靠譜的徵收辦法是採取多級累計稅率,按戶頭平均每人有一定價值的免徵額,基本上讓有一家有一兩套房子的人不會被徵稅,或者說壓力不會變得很大。對於房產更多的人徵收比例可能會越高,這樣想轉嫁稅負就困難了,當然也不排斥無差別徵稅,僅僅是對貧困戶免徵,而讓中產階級以上的真正財政收入的貢獻者去爭大頭。
儘管還沒有徵收房地產稅,但首先出現了兩個爆炸性消息。一是徵收地主稅。2019年河北地區規定,個人出租或轉租者無法提供相關費用的,需要繳納5%-10%房屋租金所得稅;湖南地區規定,不能提供成本證明和準確計算房屋租賃成本的,需繳納5%-10%的房屋租金稅。因此它也被稱為「房東稅」,因為它主要針對出租房屋的房東。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當前約有2億流動人口,如果「房東稅」在全國實施,會不會影響到租房客們,這也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有句俗話是這樣說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房東如果多出一筆費用,會不會把多出的費用加到租客身上?
二是租金減免。專家表示未來租金反彈的可能性很小,根據貝殼房地產研究所的住房數據表明,6月份前三周,包括北京在內的18個重點城市的平均租金從每平方米41.7元降至40元。此外,很多地方都出臺了相關政策來降低公租房的租金。
對此,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認為,未來租金反彈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對於一線城市整體價格會趨於穩定或有所下降,而二三線城市發展空間大,租金也會隨之有所上升,而那些擁有更多房屋的人可能會遇到大麻煩。有些人有許多空置房屋,等待升值。徵收地稅後,如果不想承擔費用,只能租房。
關於房東稅也有諸多好處,一是能夠促進小區住宅率的上漲,同時發展周邊的經濟環境,並且房產稅的增加會有效地遏制炒房客的存在,讓房價能夠趨勢長期穩定的發展,同時也減少了投資者的風險,二是,增加稅收收入,如果增加房產稅我國的通過房產帶來的稅收收入會增加,並且空置稅的閒置收取力度大一些會讓更多的人付出承擔較大的稅。
儘管它們可能將成本轉嫁給了承租人,抬高房價,但是如果他們的房租太高,他們將會房子租不出去。最後,他們將不得不自己承擔這部分費用。
因此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房東稅」的頒布與徵收還是願意接受的,會產生有利的影響。它能使更多的空置房屋進入市場,從而使租金有所下降,租客們能從中受益,而對於房東也能有額外的資金進帳。租客們與房東們都有多餘的錢去做更多其他的事情,使人們的幸福指數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