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自己做飯嗎?
做飯看上去簡單,實際上,每個人做出來的色香味卻不盡相同。
現代人除了講求食物的「賣相」,還越來越關注食物的安全、健康。
下面的這些做菜習慣,很多家庭都有。每一次做菜,它們可能都在悄無聲息地傷害著我們的家人。
一、鍋冒煙才放菜
「等鍋裡的油冒煙了再把菜放進去」,很多長輩都有這樣教導過我們。
對現在的飲食方式,這種做法並不提倡。
老一輩使用的多是粗榨油,雜質較多,油冒煙了才代表油溫夠了。
而現在的食用油經過精煉、雜質含量很少,煙點比較高。如果冒煙了,就代表油溫已經非常高了。
油溫過高再放菜,可能造成食物本身的營養流失,同時很可能產生一些致癌物質。
二、炒菜時不開油煙機
油煙機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呢?
頭髮變油,皮膚變差這些都還只是小事。實際上,炒菜產生的煙霧含有大量的PM2.5,這時的PM2.5會吸附很多致癌物質,比如苯並芘等,而油煙機幫助了PM2.5快速排出。
有的人會選擇打開門或者窗戶,實際上,自然通風是遠遠達不到快速降低PM2.5的效果的。
所以,炒菜一定要開油煙機,炒完菜不要馬上關,讓它再抽會兒。
定期清洗抽油煙機機也非常重要哦。另外,別總讓媽媽和妻子做飯,男人下廚給老媽、老婆做飯,不丟人!
三、不刷鍋
炒菜時溫度越高,時間越長,產生的丙烯醯胺(2 類致癌物)越多。
另外,如果食物烤到焦糊了,或炒完菜不刷鍋,附著在鍋表面的食物殘渣,即「鍋垢」。當再次加熱時,也會產生有害物質。
所以,炒完一個菜時,最好是把鍋再洗一遍,防止有害物質的增加。
而且,烤焦太多的食物也不好吃呀。
四、油反覆使用
炸東西時,用油量比較大,很多人不願浪費,經常將煎炸過的油收集起來留著下次用。
當然,偶爾這樣是沒多大影響,但是多次使用重複油就會有危害。
用過的油會有上次煎炸時殘留的有害物質。
這些油脂如果持續受熱,還會繼續產生苯並芘——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認的 1 類致癌物。
另外,使用過的油,已經發生了養花,若存放不當,是很容易變質的哦。
五、燒菜燒的久一些
有些人喜歡把菜做的很爛,炒一會兒就加水,蓋上蓋子燜一會兒,覺得這樣炒的菜不僅更軟糯,還更入味。
實際上,長時間高溫燜煮會降低食物尤其是蔬菜的不耐熱營養素,比如維生素C,還會讓湯汁中的鹽分滲透到食物內部,無意間讓我們攝入了更多的鈉。
建議大家在炒蔬菜時,將清洗乾淨的蔬菜焯掉水後,大火快速翻炒然後直接出鍋。
廚房做菜請牢記:
1、不要等鍋裡的油明顯冒煙了才放菜;
2、炒菜時要開抽油煙機
3、刷鍋之後再炒下一道菜
4、儘量不要二次利用使用過的油;
5、食物尤其蔬菜不要燜煮太久
菜炒的好不好除了食材,還需要把握一些細節。只要細心注意,不僅可以做一道好菜,還能降低健康風險,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提醒大家健康健康飲食:多蒸煮燉,少煎炸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