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湯

2021-01-15 新民晚報

上海人的餐桌上少不了湯,湯貌似不如菜品風光,其實有分量,也講品相。

世人印象裡,廣東人愛湯,飯菜未動湯先行。此外就是老外了,「大菜先來一味湯,中間餚饌辨難詳。」在一百十年前出版的《海上竹枝詞》裡,朱文炳如此寫道。

其實,上海人也是少不了湯的。過去菜場有配好的盆菜,其中就有湯,如蹄髈土豆。上世紀30年代的普羅餐館裡,30個銅板一套酒菜飯中,就有豆腐湯。有人說,上海菜濃油赤醬;有隻湯吃飯就比較適宜。我在食堂吃飯,先吃湯當熱身;就像早晨起來空腹吃白開水,讓停歇的腸胃蠕動起來。

上海人燒湯沒廣東費神。去廣州,隨朋友到他十三姨家吃晚飯,湯是從昨天下午開煲,幾乎24小時;裡頭少不了蛇和排骨,還有貌似蘿蔔纓的細長綠葉菜。不少上海人家都有自己的拿手湯,姆媽拿手是羅宋湯和牛肉湯,她燒羅宋湯會放點麵粉。

家裡燒湯,上海人遵循三原則:按季節時令、按家裡食材、按節休假日。先說按季:春夏多是素唱主角,洋山芋雞毛菜番茄湯、開洋冬瓜湯和絲瓜蛋花湯等,還有一隻老面孔:番茄蛋花湯。我家繼承外公做法,番茄剝皮去籽,開水越燙越好剝。有廚師告知,以前考試考兩菜一湯,湯即番茄蛋湯。欲過關,就要蛋花像雲一樣飄在上面。雲捲雲舒是本事,也是種境界。

到秋冬是葷的領銜,有小排湯、肉骨頭湯和蟲草紅棗母雞湯等。說到配料,扁尖是好百搭;素撘冬瓜開洋,葷配鴨子。而魚湯是跨季的,多燒河鯽魚湯;篤得湯發白,最到位。鯽魚湯是上檯面的,在晚清《海上繁華夢》等小說裡,常現雅敘園餐桌。至於燒黑魚湯,一般是有人開刀;說它與鴿子湯一樣,有利收傷口。

時令湯繞不過醃篤鮮,這原是祭祖「吃清明」的菜。「醃」是鹹肉,加火腿更好;「鮮」是五花鮮肉,也可用小排或蹄髈;揚州個園主人、兩淮商總黃應泰喜歡放小蹄髈。再配春筍或萵筍,萵筍就是上海人講的「香烏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上海人,沒口福吃春筍;吃的是粗壯如炮彈的毛筍,多燒雪裡蕻鹹菜;做不成醃篤鮮。

再講按家裡食材燒湯,這就是有啥燒啥。那時,我家常備紫菜、蝦皮,這不憑票。紫菜蝦皮湯是上海人家的速泡湯,快速方便;只要開水一衝,放少許鹽,滴幾滴麻油。其升級版是打個蛋——紫菜蝦皮蛋花湯。

家有黃豆就靈了,可燒阿拉歡喜呃黃豆肉絲湯或黃豆鹹肉湯。本幫餐館都有黃豆肉絲湯和黃豆嫡嫡親親的豆腐肉絲湯;吃客過去還可對肉絲提要求,要壯或是瘦。德興館叫「阿生」時,就有豆腐鹹肉湯。到出名的上世紀40年代,黃豆肉絲湯仍是底樓主打。說杜月笙在五芳齋吃飯,只點黃豆湯。他在十六鋪最苦時,能吃到黃豆湯是很幸福的。西餐也有此類湯,南京東路吉美飯店有黃豆蓉湯。

黃豆入湯是營養湯。兒時聽大人說:三粒黃豆抵一隻雞蛋。當時雞蛋按月配給,黃豆不配給;在上世紀60年代,有過22個月每人每月發大豆券250克。但搞黃豆比雞蛋要容易些,有外地或郊區親戚就有黃豆。

在計劃經濟年代,國慶或春節有機會配給黃魚,可燒大湯黃魚,請客和吃年夜飯就有隻有腔調的菜。它是甬幫特色,甬江狀元樓的大湯黃魚和鴻運樓鹹菜大湯黃魚都有名氣。寧波菜有「寧波湯罐」一說,擅長湯。

湯貌似不如菜品風光,其實有分量。老底子上檔次的宴席,必有「湯陳三獻」。在老北京,廚師以敬湯向老吃客表敬意。在家裡,湯也是壓軸大腕,往往最後登場。過去上大湯黃魚和雞湯少,多是蹄髈湯。買到蹄髈是肉票加人品爆發,放砂鍋篤得皮顫巍巍,肉白花花。

不可小覷的湯也講品相。吳江路原一小店善用咖喱,老闆娘說貨來自新加坡。他家的咖喱魚湯,宛如一幅梵谷油畫。想起拍一位老法師燒牛肉湯,他要攝像拍出骨髓在牛骨裡抖動,要給觀眾一個視覺衝擊。

大學時,寢室裡一同學是嗜湯人;飯畢,用開水衝菜碗為湯。這不是上海人講的「湯司令」,湯司令不是國民黨淞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而是天天在食堂吃飯不買菜,只買一分錢湯或吃免費湯,為結婚籌錢的小青年。

法國美食家布裡亞·薩瓦蘭說,「告訴我你吃的什麼菜,我就能說出你是什麼樣的人。」看你喝什麼湯,想來同理。(袁念琪)

相關焦點

  • 上海人愛喝的這些湯,冬日裡暖胃又暖心
    上海人愛喝的這些湯,冬日裡暖胃又暖心 2020-12-14 1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海湯臣:花旗銀行做保鏢
    這在幾年前想都不敢想的天價住宅,如今開始頻頻登陸中國的繁華大都市上海。欲把上海和香港甚至東京、紐約媲美的香港人,一次又一次在這個城市創造奇蹟;如今,他們正把這一天價以極速推向上億元的新裡程。     2005年10月,在上海房地產漸入頹勢之際,位於上海浦東陸家嘴CBD板塊的湯臣一品開盤迎賓。
  • 上海小吃三碗湯(作者:​趙基開)
    上海小吃三碗湯趙基開祖籍寧波的我,出生上海,受家庭飲食影響,自幼喜歡喝湯,雅號寧波湯倌,達到逢飯不可無湯境地。原汁湯水是靈魂,用正宗骨頭熬製,小老闆半夜三更就起來熬湯,做準備工作,於早晨迎來顧客。全市飲食小吃店,分布面較廣,上海人喜歡有幹有溼,乾濕搭配,吃得落胃。常見是蔥油拌麵,配上雞鴨血湯,鮮得眉毛都掉下來,有滋有味,真是絕配。小籠、生煎、鍋貼的伴侶是一碗油豆腐粉絲湯,有葷有素,去掉點油膩。菜飯二兩,加上麵筋百葉包湯,吃得滿飽,而且經濟實惠,是最佳拍擋。
  • 上海人都喜歡的一碗湯糰,就算90多年過去了依然愛著!
    始創於1925年的「美新點心店」曾多次被評為「中華名小吃」「上海名點心」等稱號幾十年味道都沒變過對於上海人來說冬天就該是吃湯圓的季節尤其是美新的湯糰是上海人最喜歡的味道糯糯的外皮,咬開露出一包黑洋酥裡面混著的豬油,香氣四溢端著這樣一碗湯糰吃別提有多過癮了但是一碗湯糰的背後
  • 上海媽媽教你做一道湯鮮味美的「上海雙檔粉絲湯」,清香爽口!
    上海城隍廟的特色小吃「單檔」與「雙檔」,其實就是油麵筋塞肉和百葉包:1個麵筋+1個百葉包叫「單檔」,2個麵筋+2個百葉包就叫「雙檔」;雙檔粉絲湯做法簡單方便,清香爽口,葷素搭配,營養美味,在乾燥的冬季,一碗清淡的熱湯,也能使人胃口大開。
  • 上海獨一份的魚頭湯,紅亮味醇喝精光
    上海獨一份的魚頭湯,紅亮味醇喝精光 2020-12-01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海人都喜歡的11碗特色湯水,連湯帶料全「夯」掉,每一口都鮮掉眉毛!
    說到到湯湯水水,許多人都會想到廣東人煲湯,其實不然,上海人也愛喝湯,吃飯標配就是一碗湯,幹的溼的要一起吃,一邊吃飯一邊喝湯。和那些只喝湯,湯裡的料剩著不吃不同,上海人燒的湯裡的菜也是都要仔仔細細吃完的。
  • 柴爿餛飩,湯糰……老上海「黑暗料理」的那些起源
    原標題:【記憶】柴爿餛飩,湯糰……老上海「黑暗料理」的那些起源  據上海發布,一碗柴爿餛飩裡有百年底蘊,一鍋湯糰裡也是滿滿的情懷。  上海現在很多主營糕團、湯圓、澆頭面、餛飩、小籠包、大餅油條等的老字號,很多都是從街邊攤檔「黑暗料理」發展起來的……
  • 它是國外「三大名湯」之一,如今變成上海特色,冬天開胃暖身必吃
    秋冬養生,很多人都知道喝湯養生,然而在湯的選擇上卻犯了難:清淡的湯沒味道,濃鬱的湯又太油膩,讓人難以選擇。但有一種湯,它營養豐富,滋味濃鬱,喝起來卻不油不膩,反而十分開胃,它就是羅宋湯。不過上海不產甜菜,於是本地廚師就聯想到,捲心菜和甜菜口感相似,番茄醬既有酸甜味,又能讓湯色變紅。 另外,俄國人通常會在湯裡加入酸奶油再喝,這也不符合上海人的口味。於是,本地廚師在去掉酸奶油之餘,連番茄醬也用油炒了,去掉酸味再用,還要放白砂糖,營造酸中透甜的滋味。
  • 上海獨一份的魚頭湯,紅亮味醇喝精光!
    魚湯是這個季節不可缺少的湯品之一,奶白色的魚頭湯,湯鮮汁濃,每次喝上一小碗,總能過過嘴癮。 判定一鍋魚湯是否香濃,湯色奶白是首要標準。有用豬油熬的;有先將魚骨煸炒一下再煲湯的;還有直接用熱水燉;甚至還有人加豆腐讓魚湯變白的......
  • ...金羅店,聞道園,華東,上海,徽派,年糕,腳板,湯糰,-上海頻道-東方網
    東方網12月5日消息:據樂遊上海消息,金羅店、銀南翔、銅江灣、鐵大場……耳邊的民謠聲聲入耳,你還記得那個被稱為「金羅店」的羅店鎮嗎?by @楓葉瀟荷  作為上海著名的佛教寺廟之一,寺中鐘樓、鼓樓、大雄寶殿、天王殿等建築頗具特色,熠熠生輝,讓人流連忘返。
  • 大叔家的上海菜:爛糊面,湯鮮味美,粉糯嫩爽,家人喜歡!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上海菜:爛糊面,湯鮮味美,粉糯嫩爽,家人愛吃!上海人對於「爛糊面」最深的記憶,是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日子裡。為了讓全家人吃飽,家庭主婦動足腦筋,想出來拿麵條燒爛之後放一會時間,用上海話來說就是讓它「漲一漲」,拿細麵條漲成了粗麵條,把麵湯漲成了糊狀,這樣的爛糊面還是蠻容易填飽肚皮額,全家人也夠吃了,當然它的味道並不怎樣好。爛糊面,除了自家做,公家食堂裡廂也蠻多看到。
  • 只只湯糰品出元宵團圓味兒 上海街頭巷尾節日氣氛濃鬱
    本報記者蔣迪雯攝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正月十五到了,又是一年元宵節。吃湯糰、看燈彩、猜燈謎,上海街頭巷尾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元宵看燈去處多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元宵夜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在上海,元宵看燈去處頗多,一盞盞精巧的燈彩,將古老習俗延續至今。
  • 在湯臣一品有2百多套房,全部只租不賣,堪稱上海最大隱形女富豪
    每次到了過年的時候,許多做生意的人都頭痛,被人欠錢的人要想辦法要錢,欠了人家錢的要想辦法還錢。不過曾經香港有一個女富豪,她年輕的時候債主來家裡跟她老公討債,最終她卻成功嫁給了那個債主。這個女人就是現在的香港百億女富豪徐楓。許多人可能不認識徐楓,不過你一定聽說過上海有名的湯臣一品。
  • 上海豪宅湯臣一品轉售為租 滬豪宅謀破困局
    本報記者 劉笑一 上海報導  繼上周陷入被查傳聞後,湯臣隨即被香港證監會要求進行解釋。  11月17日晚9時,湯臣集團緊急發布公告,澄清湯臣一品以及該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的其他物業發展項目均沒有成為有關稅務部門的調查對象,稱湯臣一品項目所有的銷售合約都是符合法規,並已按適用規則向有關機關登記。
  • 曬曬上海人的晚餐,三菜一湯,花費60元,網友:太香了,好想吃!
    今日導讀:「三菜一湯」香腸年糕卷爆漿,臘肉炒金棗真香!曬曬上海人的晚餐,三菜一湯,花費60元,網友:太香了,好想吃!特殊時期,多數人選擇不出國,少外出,不如把握這次年假,好好休息,學點新花樣,讓自己變成有趣的創意廚神五行吉運材料:臘肉150克、皮蛋2顆、金棗8顆、辣椒1根、青蒜1根
  • 蒸上海灌湯包:湯多肉鮮,加上它湯汁味道才最正宗!
    大家好,我是劉大叔,今天教給大家做上海湯餃子或小籠包,也許是人類想像的最完美的單一食物,不需要太多介紹。這種誘人的夢幻般的小吃可能是上海最著名的小吃,紙張薄薄的皮膚包裹著完美的豬肉餡和熱騰騰的美味湯。如果你最接近嘗試小籠包的話接下來我們的做法可以教你在家就可以做上海湯餃子哦。
  • 探訪上海古鎮人氣湯糰店 餡料不同模樣各異現包現賣受青睞
    2017年2月8日,上海,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元宵湯圓,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一種傳承,元宵佳節的一個符號,給人帶來的卻是抹之不去的懷舊情感和對美好春天的期待。    在上海,儘管現在超市裡有琳琅滿目的各種口味元宵,人們還是鍾愛手工老味道。在上海千年古鎮七寶老街有兩家人氣湯糰店──七寶老街湯糰店,逢年過節天天排長隊。當晚,8點過後依然是食客滿堂。    走進上海千年古鎮七寶老街南大街七寶老街湯糰店,看到店員身著具有年代氣息的店小二服裝,應著七寶老街青磚石瓦的氣息。
  • 三全灌湯水餃被檢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上海暫未發現涉事批次
    多個速凍品牌產品被檢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上海流通市場正全面督促企業自查。2月15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重大動物疫病防制指揮部辦公室向媒體證實,三全食品一生產批次的灌湯水餃被抽查出非洲豬瘟病毒。據媒體報導,三全生產的灌湯水餃在湖南湘西、甘肅酒泉兩市抽檢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疑似批次包括20190113H的1000g灌湯豬肉水餃、20181111H的500g灌湯豬肉香菇水餃、20181129H的500g灌湯豬肉芹菜水餃。
  • 這個2020,上海人又該「泡湯」了
    還能花式變裝,在近萬平米的「風情街」  拍出極具異國風情的大片  更不要說讓人眼花繚亂的娛樂設施和美食  保管你玩上24小時都不想出來   2020魔都泡湯地圖  1.漣泉大江戶  航母級の昭和時代溫泉樂園  2.上引生活水世界  魔都第①條百米彩虹漂流河所在地  3.大江戶溫泉物語  穩居上海洗浴/汗蒸熱門榜前五  4.湯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