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運
□本報記者 王眉靈
1月29日20點,成都鐵路局成都客運段廣州一組辦公室。此刻,距離1月30日成都至廣州的K194次列車出發還有13個小時。
殷竹君已經把制服穿戴整齊,藏青色的過膝外套將她襯得更加瘦小,左臂「列車長」的臂章又添了幾分威嚴。拉杆箱已整理好靠牆放置,她靠坐在沙發上,掏出手機,翻看起來。「列車長,又和女兒傳紙條啦?」旁邊一位同事打趣。
紙條,是殷竹君和女兒交流的一種特殊方式。K194次單程30個小時左右,從成都出發到廣州,短暫停留再折返,來回一趟要3天。殷竹君隨車,一班要跟兩趟、6天,母女倆聚少離多。4年前,女兒會寫字後,她就通過互留紙條的方式,傳遞情感、指導學習。「寶貝,我去上班了。你有進步了,記住一定要用心複習,珍惜時間。」「媽媽,您要多加點衣服,這幾天溫度低,要注意保暖。」這樣的溫情對話很多,殷竹君都拍了下來,存在手機裡,閒暇之餘翻一翻,「紙條媽媽」的稱號也不脛而走。
「這次出門沒留紙條。」殷竹君甜蜜地笑。原來,在西藏當兵的愛人今年春節休假,在家帶女兒,「這一班回來,我可以休息6天,正好一家人過節。」而這,也是這個三口之家10年來第一次在春節團圓。
20:40分,殷竹君拉著行李箱,來到一樓出口前,乘務一班的18名乘務員陸續到位。「現在開始點名!」站在隊列前,殷竹君變得嚴肅:「2號、4號!」「到!」「6號、8號!」「到!」……「行前三句話是?」「我們的服務理念是?」「這趟車的工作重點今天下午已經說過了,大家要記在心上,時時複習。現在,出發!」一番行前動員後,殷竹君帶著隊伍走出客運段大門。
明天要出發的火車將在21:36分駛回成都,殷竹君帶隊去接車、換班。抵達站臺時,剛過21點。「有時火車會早到。」她說。火車真的早到了,21:13分就駛進了1號站臺。乘務員們找到自己負責的車廂開始工作,殷竹君直接來到餐車車廂。
車廂內年味濃濃,窗前掛滿了小燈籠,車門口貼著對聯。在這裡和上一班列車長完成交班後,殷竹君拿出箱子裡的小猴玩偶。她告訴記者,每逢過年,會有不少小朋友坐這趟車,去廣州看望在外工作不回家的父母,「這是給他們的小禮物。」將玩偶溫柔地掛在窗前,殷竹君眼裡母愛濃濃。
火車駛進位於九裡堤的車庫,接受檢修。車上,乘務員忙著更換車套、床上用具、廁所捲紙,擺放果皮盤,菸灰缸注水。殷竹君則從1號車廂開始,逐一檢驗車門鎖閉、隨車滅火器、緊急制動閥等安全設備。13號車廂的車門報警裝置時靈時不靈,她馬上上報,讓維修人員來現場。
一番忙碌,已是30日凌晨2點。兩小時後,殷竹君從床鋪上悄然起身,從車頭到車尾,對18節車廂、473.4米車內環境進行巡視,查看有無安全遺漏。這樣的巡視,在單程1208公裡的列車行駛途中,每兩小時就要進行一次。
拂曉,晨曦微露,殷竹君帶著乘務員對車內環境、擺件再次巡查後,火車啟動開往車站。9:12分,在響亮的汽笛聲中,K194次列車載著1127人,奔向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