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湯下肚勝過秋褲,有人說,富陽燒飯老孫的「牛骨湯」鮮到可以續命

2020-12-23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柏建斌 攝影 視範影像

人間至味是清歡。

前些年聽雲君師談起他們陳家私家菜的時候,先生曾專門介紹了他們家傳的雞湯做法,大意是,雞殺好退去毛之後,先用布將整個雞擦乾淨,然後剖肚。而剖開取出雞內物之後,照樣不用水洗,還是用布將其擦乾。然後將整個的雞置於罐內隔水蒸。這樣最後得到的那小碗雞湯,才能夠作為特別輔料用。

當然,直接抿上一口,也是清香無比。

在富陽龍門古鎮,有一種牛骨湯稱得上是異曲同工之物,已揚名小鎮將近30年。

這牛骨湯又數當地有個「燒飯師傅」或叫「燒飯老孫」的人做得最好。

「我原來在鄉裡食堂燒菜,當時也就20多歲,龍門這個地方吃牛很有歷史。那個時候牛肉貴,骨頭便宜,那我就只能盯上牛骨頭了,只要說吃牛骨頭,那肯定就是我這裡了。」老孫大名孫生言,是孫權的59代孫,說話也是牛氣。

「牛要好,並且還要老。」老孫一大早出門歸來,提了幾個袋子的牛骨頭,接著將骨頭倒進乾淨的盆裡開燒。

「你用兩個手指去捏一點骨頭上的肉,感受一下,這肉是不是比較有粘性,粘性大,牛肉新鮮,牛齡起碼3年以上。」我試著體驗了一下,捏過之後,再碰兩個手指,果然感受到一定的粘度。

老孫說,做牛骨湯,牛的質量和年齡非常重要,如果是一年的小牛,或者羔牛,湯怎麼也熬不出那個清香味。

老孫的牛骨湯做法很簡單,但許多人來學就是做不出一樣的味道。

老孫先用開水對骨頭進行衝泡,去掉血水。衝泡後瀝乾,骨頭入鍋,加鹽、生薑,料酒。「燉一鍋骨頭大約十來斤,加酒5斤左右,一般不加水。」5斤酒加下去看不到什麼,堆在鍋子上面的,也還都是骨頭。

先大火,再文火一段時間,然後重複,整個過程將近6個小時。

老孫說,原來都是柴灶燒,現在用大的電鍋代替。

在等待的時間裡,老孫帶我出去尋牛。

「一定要找放養的黃牛,但現在不多了。」老孫說,龍門這個地方一直來有吃牛的習慣,他從小就知道,以前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一,家家戶戶燒牛請客,後來停了。也正因為如此,現在本地在山上田邊養牛的也不多了。

車開到山邊也就10多分鐘,遠遠地就看到了一群黃牛。

養牛的也姓孫,這位老孫說,他養了10來頭牛,我們當天看到的三對都是母牛和小牛,小牛才一歲。公牛在牛棚裡,都3年以上了。

「今年年前要殺幾頭,被幾個老闆預定了,其中有人一下子定了一千斤。」養牛老孫說,他的牛都是吃草或者糧食的。老客都知道這一點,也都找他定。

兩個老孫在一起用土話聊了一陣,年前這幾頭牛殺了,談好牛骨頭都歸燒飯老孫。

回到老孫家,已經滿屋子牛湯香了。

老孫一再講,他的這個烹飪方法實在是簡單,拼的就是要有足夠的耐心。「不少人來學了,回去試做感覺不行。有的總是會加許多別的調料,而有的加了水一起燉。」

第三次慢燉的時候,老孫揭開蓋子,用大鏟子翻動鍋內的骨頭,他讓我仔細看。「好東西都在骨頭裡,必須慢慢讓它熬出來。」

此時,我大體明白了老孫的意思。其實這一鍋子的牛骨,上面的一大半都是空懸著的,長時間的熬煮讓骨子裡的精華慢慢滴落鍋底,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燉出來的湯。

「真的不用其它調料,鹽、姜、酒足夠,但時間一定要到位,並且也不能一直旺火。」

從中午11點多開始燒,將近下午5點半的時候,老孫準備起鍋。他把牛骨先鏟入砂鍋內,然後勺入一定量的湯。

湯有著淡淡的黃色,非常的清澈,特別是最上面那一層,像是橄欖油一般。

考慮到這鍋牛骨膠重,老孫又將砂鍋置於酒精爐之上。

「先喝一碗湯吧。」砂鍋內冒著熱氣,湯稍稍滾動,顯得更加的清。趕緊勺起一小碗,捧在手中,牛湯特有的清香陣陣襲來,接著喝上一口,不油,是一種汁的感覺,滿嘴的香,細細體味還有淡淡的甜。

這是我喝到過的最完美的牛清湯,這種牛香,非常的純,厚而不油。

難怪有人說一碗好湯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續命。

「好的牛太少了。」老孫說,方圓幾十公裡範圍,一旦有好牛他都能第一收到消息。「現在吃我這一碗牛骨頭湯,也要碰運氣,還得提早預定,要給我時間去找。」

知道這次能喝上老孫的牛骨湯,老廚黃師傅聞訊趕來。臨走時,看到老孫那兒還有七、八斤生的牛骨,老黃買了下來。老孫為此還替他加好了姜和鹽,囑咐料酒燉之前自己加。

次日傍晚接到黃師傅電話,相約去品嘗他即將燉好的那一鍋牛骨頭湯,意思是這一手活不難,會有不相上下的味道。

等揭開蓋子,出現在眼前的是燉爛了的牛骨湯,混沌在一起,看不到一點淡黃清澈的樣子。

牛骨倒是酥爛,只是沒有了那一口清香。

看來,燒飯老孫這三十年,練就的不僅僅是烹飪功夫,更是一種慢食心態。

大董點評:

類似清蒸煲出的牛骨湯,難得嘗到了

柏師今天美食介紹,富陽龍門古鎮的牛骨煲。

這種煲類似清蒸,湯不多,都是骨頭裡蒸出來,不放水,只加料酒。蒸5、6小時。湯上層淡黃,清。清香無比。這是一種老方法,現不多見,更不可能隨意能嘗到。聽聽都是長見識。

相關焦點

  • 超市買10塊錢牛骨,做成「黑色牛骨湯」,湯鮮味美,家人喝不夠
    所以每年到了這個時節,我家的餐桌上出現各種湯和燉菜的機率比較大,一是由於天冷,喝湯吃燉菜可以暖身暖胃,二是由於氣候乾燥,湯湯水水可以緩解秋燥。今天給朋友們分享的這道「黑色牛骨湯」,就是這個季節很不錯的選擇,只需要4樣食材,分別是牛骨、昆布(海帶)、黑豆、幹桂圓,煲一鍋湯還不到20塊錢,經濟實惠營養高,您千萬別錯過!
  • 打卡庖丁家鮮牛肉火鍋!
    這個周末,要不要約上三五好友,以一頓庖丁家鮮牛肉火鍋,迎接冬的到來?火鍋一涮,煩惱全散,火鍋下肚,暖如秋褲!一鍋熱湯端上來,番茄與牛骨融合,湯底醇厚不膩,清新爽口,盛一碗熱氣騰騰,呼著熱氣滋溜喝下,剎那間身上便開始暖和了起來。
  • 蓋得排行:26款牛骨對比測評,這款燉湯不加佐料都很鮮濃
    下面請看我們蓋得排行測評團隊出的專業測評報告:011蓋得測評員總結作為燉湯食材,鮮與香是牛骨的核心品質在26款燉湯牛骨的對比中,科爾沁牛骨帶有濃鬱牛香,最終拔得頭籌,即便不加調味品,熬出的骨湯依舊鮮醇。另外,科爾沁骨塊大小適中,烹飪前無需剁砍,其物流同樣可靠,牛骨鮮度幾乎無折損。骨湯鮮香:科爾沁牛骨包括牛脊骨和牛脖骨,新鮮少雜質,帶有奶香,燉成的骨湯牛味足,還可以嘗到牛油脂香。反觀落選品鮮度欠佳,腥燥味重,骨湯肉香寡淡。
  • 驅寒暖胃又營養,勝過穿十條秋褲
    驅寒暖胃又營養,勝過穿十條秋褲。 俗話說「熱湯麵下肚,暖過十條秋褲」,沒毛病。在寒冷的冬天吃什麼都比不過一碗熱騰騰的湯麵,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款簡單易學的湯麵!說起今天這道南瓜雞蛋面還真有個打臉故事呢,記得我媽第一次給我做這碗南瓜雞蛋面的時候,我一心堅定它是屬於「黑暗料理」那一類的,為什麼呢?
  • 臘子排煲、冬陰功湯 一夜北風過,秋褲配火鍋
    「圈裡都在曬火鍋,我也來一個,禦寒」……說到火鍋,吃貨們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四川火鍋,吃得火熱,辣得過癮。杭州本地老牌的四川火鍋代表要數川味觀了,「這兩天客流明顯見漲,門店生意比之前提升了30%。」川味觀老闆娘徐蕾告訴記者,杭州目前有18家門店,來福士商場5樓那家生意最好了,就餐高峰需要等個10來桌。
  • 保證一碗下肚,忘掉秋褲
    不知道北大學城英才街的朋友們有沒有吃過最近的網紅食物公主番茄魚、酸菜魚,我了解到很多男孩都愛吃,可能比較油吃起來香吧! 這種太油的不適合我們精緻的豬豬女孩哈,不過大家可以安利給男朋友,他們應該非常喜歡。
  • 牛骨蓮藕湯,清香營養
    牛骨蓮藕湯By 昊媽小廚房這道湯加了提高免疫力的松露,在營養的基礎上再獲加分。小火慢熬,熬出牛骨膠質、蓮藕粉糯和松露的清香味。原料:牛骨、松露、蓮藕、姜、蜜棗、鹽、蔥。做法步驟:第1步、牛骨事先加料酒焯水,煮兩三分鐘,去掉血水浮沫。洗乾淨備用。姜切片,新鮮松露刷洗乾淨切片冷凍,煲湯的時候取出來不需要解凍。在不是採摘松露的季節也能吃上松露。第2步、蓮藕切塊。
  • 藏在拐角處的小破店,憑1塊牛骨稱霸20年,有人開著豪車來吃!
    藏在拐角處的小破店,憑1塊牛骨稱霸20年,有人開著豪車來吃!現在人們吃東西已經不是為了保護了,而是為了能夠尋找快樂,現在的街邊小吃也是越來越多了,可以說街邊的美食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存在,平時非常簡單的食材,就能夠創造出人們百吃不厭的美食,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家小店上看起來非常的破舊,但是憑藉著獨特的美味也是吸引了很多的食客,藏在拐角處的小破電瓶一塊牛股稱霸20年,有人開著豪車來吃!
  • 廣東最出名的「牛骨湯」小吃,牛骨加大蝦,20元一碗日賣300碗!
    廣東最出名的「牛骨湯」小吃,牛骨加大蝦,20元一碗日賣300碗!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升,尤其是在飲食這一方面。小編的媽媽從小就喜歡燉一些的骨頭湯,媽媽說吃起來有營養,其實長大之後才知道營養並不是那麼多,但是好吃還是最主要的。
  • 治療中風病必學的十首續命湯
    這些方子被唐宋醫家奉為治風的準繩,在唐宋以前辨治真中風,主要就是用這些續命湯來加減化裁,治癒率是很高的。孫思邈深有體會,認為「以古法用大、小續命二湯,通治五臟偏枯賊風」,「續命湯……效如神」,「諸風服之皆驗,不令人虛」。《千金要方》明末清初醫家汪昂在《湯頭歌訣》中小續命湯下的按語裡說「此方今人罕用,然古今風方,多從此方損益為治」。說明續命湯是古代治風的根本方。
  • 「天河·崗頂」牛肉粿條,牛肉只賣3小時,湯底要用60斤牛骨熬……
    鮮牛肉淡湯粿條,嗦它只要三步...進店認不認得出膠己人,就看他是不是點這一份鮮牛肉淡湯粿條了。吃前先喝湯,一口靈魂湯底讓無數膠己人為他打call~① | 吃前先喝湯,60斤牛骨熬3小時湯粉湯粉,靠的就是那一口靈魂牛骨湯。一鍋鮮到極致的湯,竟然需要用到60斤的牛骨和30斤牛腩熬製3小時以上。老闆,你贏了,請問可以免費續湯嗎!
  • 牛骨煲湯搭配什麼最好?
    牛骨的脂肪含量,因骨的種類而異為12%-20%。總得來說,牛骨是非常難得的煲湯好食材。有人會問,那麼多食材,為什麼選擇蘿蔔和牛骨搭配哪?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現在正式初冬季節,天氣寒冷,天乾物燥,需要一些水分足,又可以潤燥的蔬菜來補充水分,白蘿蔔就是很好的選擇。
  • 白蘿蔔這做法實在太鮮了,簡單燉一鍋,清火潤燥,勝過人參雞湯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用蘿蔔燉的湯,清火潤燥,味道特別鮮美。這是一道湖北特色的地道美食,也是一道讓我想起來就會流口水的湯,講真,我是一邊在廚房燉這道湯,一邊咽口水的。這道湯用到的主要食材是白蘿蔔和燻火腿。燻火腿是我們湖北老家的特色美食,是叔叔家過年前給老公帶回來的,這火腿,臘肉,還有臘魚,是我家春季必做的美食,從小吃到大,從來也沒吃膩過。用燻火腿和蘿蔔一起燉湯,蘿蔔的鮮甜味和燻火腿的臘香味融入湯中,一鮮一臘互相交融,味道實在太鮮美了。蘿蔔鮮嫩多汁,火腿肉一口咬下去,滿口鮮香,簡直要鮮掉眉毛,這道湯一端上桌,總是被第一個喝光,清火潤燥,勝過人參雞湯。
  • 火鍋下肚,暖過秋褲,最適合在家做的海鮮火鍋——鮟鱇魚七寶鍋
    知物°食物 FLYING FISH NO.7 天然 | 野生 | 安全 | 新鮮 | 無添加 火鍋下肚
  • 天冷了,吃豬肉牛肉不如吃它,連湯下肚鮮香禦寒,手腳都不冰涼了
    天冷了,吃豬肉牛肉不如吃它,連湯下肚鮮香禦寒,手腳都不冰涼了!它就是羊肉,羊肉肉質細嫩,相較於豬肉和牛肉,它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最少。羊肉也是最適宜於冬季食用,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廣大養生愛好者和食客們的喜愛。由於羊肉有一股令人討厭的羊羶怪味,所以被一部分人所冷落。下面我就來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如何去除羊羶味,做一鍋鮮香味美的羊肉湯吧。
  • 山藥沙參薏米牛骨湯
    沙參味甘、性微寒,能補中、益肺氣,利用其潤肺止咳、養胃生津的特點,和牛肉、薏米、淮山合而為湯,有健脾溫腎、滋陰益氣的作用。用了牛椎骨,帶肉,好像也還是不錯。電砂煲燉煮一夜,結果非常軟爛。牛骨自動脫落,沙參軟綿幾乎不能完整提起。薏米更是花開到爛。牙口不好的人倒是省勁兒了。
  • 成都這幾家暖心養胃極品湯鍋,大冷天全靠它們續命了~
    你以為這幾天到你手上的只有包裹?no~新的一波冷空氣也要送你!還沒煮食物就喝了兩碗,真的是滿口滿心的菇類菌類的味道,菌湯菌湯。店裡的風格簡約溫暖但非常上檔次,一人一口景泰藍小湯鍋,鍋底是菌湯,菌湯真的好鮮好鮮,煮開後就喝掉兩碗,真的太適合現在這麼冷的天了。
  • 喜歡吃潮汕牛肉乾粿,肉嫩粿滑湯鮮沙茶醬香,牛肉牛丸牛雜隨便拼
    記得初次到汕頭自己出來逛吃逛吃的時候,晃到了福合埕的老店,福合埕倒是真沒有面,看著新鮮的牛肉和噴香的牛雜,怎麼也要嘗嘗不是,那個時候見識少,不太喜歡吃湯粿條或者湯河粉,總覺得太軟太滑沒嚼頭,吃了也不頂飢。好彩六廚瞥見了這種幹粿配湯的吃法,記得清楚大份是十二塊錢一份,一晃都快二十年了。
  • 秋褲比秋衣更重要?寶寶有這些症狀一變天就要加秋褲
    深秋時節,一年一度的「秋褲大戰」開始了。孩子從2歲左右起,自主意識迅速萌芽,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凡事喜歡唱反調」,最愛說的話就是「不要!」家長餵飯TA摔碗,家長添衣TA脫掉......又氣又累還是小事;孩子著涼了,整個秋冬隔三差五跑醫院,才是家長最揪心的事。
  • 冬天怕冷,喝這道湯,營養滋補不上火,比雞湯好喝得多!
    都說北方的冬天是,物理傷害,南方的冬天是魔法傷害,但是無論是那種傷害,小編都覺得,是難以承受的。所以我們會,裹上厚厚的秋衣秋褲,套好厚重的棉襖。為了抗寒,可以說是將風度,拋棄到了十八街之外的地方。然而,單獨是外界的抗寒,措施做得再多,也往往是不夠的。我們最主要的還是需要,擁有一個強健,抗凍的體魄。所以很多小夥伴們,都沒有在寒冷的冬天,放棄,健身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