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好評、刪差評、大V要挾商家,大眾點評變味了?

2021-01-17 深燃財經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唐亞華

編輯 | 黎明

以往,很多人的日常是,著急找飯店用大眾點評,有閒了跟著大眾點評必吃榜打卡,到了飯店,點菜都不看菜單,直接參考大眾點評網友的推薦,大眾點評曾是吃喝玩樂的最佳指南。

而如今,「大眾點評必吃榜再次踩坑,再也不相信必吃榜了」、「以前只要出去吃飯幹啥都會看大眾點評,現在覺得真的好坑,因為在好評裡找到兩三條真實差評太難了,」網友在微博上吐槽。

大眾點評上的「職業大V」不是秘密。平臺跟大V的大部分合作以免費試吃試用的方式實現,少部分有償點評的費用在百元上下,根據帳號等級浮動。由此牽出的是一整條刷點評產業鏈:第三方公司聯絡商家、組織大V、派單體驗、「交作業」,整套流程一氣呵成。

一邊是用戶反饋虛假好評擾亂消費決策,而另一邊,商家也對大眾點評的評價體系感到困惑,因為他們經常遭遇同行或顧客的惡意差評。

眾多網友最直觀的感受是,大眾點評變味了,看到的真實評價越來越少,虛假好評和惡意差評卻越來越多。

曾經小而美的大眾點評,在被美團合併後,商業化導流的氛圍越來越重,內容越來越雜,當一個以高質量UGC內容為生的社區,失去了它的口碑,大眾點評的靈魂還在嗎?

能刷好評,也能刪差評

好評如潮的店鋪到店之後發現「踩坑」,答案顯而易見,這些好評是刷的。

張文在黑貓投訴上提到,自己被拉入了佛山地區V6以上高級用戶群,發現一篇篇洋洋灑灑的(150字+3張圖片)好評,能讓一家剛剛開張不足一個月的新店霸佔佛山地區網紅店榜/美食熱門榜/口味榜/評價榜第一,大量高級亮V帳號扎堆寫好評,背後居然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第三方獲得巨額酬勞,商家短時間內靠大量『好評』迅速增加口碑曝光量,虛假顧客免費品嘗美味佳餚,看似皆大歡喜的結局,實則對消費者誤導消費,用欺騙手段來吸引顧客,讓正常營業的商家被排擠,大眾點評的口碑已為末日黃花。」張文表示。

網友投訴截圖

隨後,深燃聯繫到張文,他表示:「現在的大眾點評淪為了刷單人員的天堂。」據他描述,早期大眾點評推出霸王餐的時候,在每個城市挑選了一些高級別大V作為帶隊隊長,每一次商家做霸王餐,會員抽中之後,都有帶隊隊長組織這些人去體驗。久而久之,這些帶隊隊長和第三方刷單公司相互勾結。不過在2020年12月,張文所在的大眾點評官方大V群解散了。

張文向深燃展示了他所在的刷單群的聊天記錄,群裡從早到晚不間斷在發布刷單任務:「佛山-禪城-同濟路附近-西餐,品酒,吃西餐,環境可以,1號,300-500的餐,要求:必須正式露臉點評,點評質量好優先,時間:1.6-2.6周末均可到店。」

刷單群裡在派單 / 受訪者供圖

在四個多小時裡,該群就發布了12個不同商家的刷單需求,張文告訴深燃,這個組織號稱有50個500人群,也就是25000個高級大V,覆蓋佛山、廣州、中山、珠海、深圳等珠三角地區。大V吃喝免費,有幾十塊錢車補,他們模擬正常人消費,有套餐的買套餐,有買單功能的用買單功能。

刷一單商家需要付出什麼成本呢?深燃以新開店要刷單為由聯繫到一個給大眾點評刷好評的第三方公司負責人,對方表示:「有點評、收藏、探店一起的整包方案,也有半包的,如單獨發『好物』,需要發票的話公司有統一版本的合約可以籤訂,新店建議一次不要刷太多。」

至於具體價格,對方指出,包點評不包精選的一般「打卡」(點評多為一句話評論,精選多為內容150字以上,配9張圖,內容詳盡),收費標準是會員等級*13元;「好物」需要商家提供照片,文案第三方提供,收費是等級*10元;點評+收藏一般收費為等級*15元。

也就是說,如果要求大眾點評7級會員完成點評,收費為7*13元,即91元;完成好物,收費為70元;點評+收藏則是105元。另外,大V探店的標準是,1萬以上粉絲的達人,免費吃飯外加300元報酬。

第三方組織從商家手裡收大價錢,落到大眾點評大V手裡能有多少錢呢?

多位資深大眾點評會員告訴深燃,根據自身等級和粉絲數量多少不等,如果只是簡單的收藏、點評發圖文,一般一條幾十到幾百不等,而探店則是除了免費吃喝,還有幾百元報酬。

菲菲是大眾點評5級用戶,級別不算高,但他有5萬個粉絲,所以經常有第三方公司找上他寫點評,他曾經接過一些刷單,對方提供圖片和文案,他無需到店,直接發布,酬勞是300元。

不僅有單次服務,深燃在淘寶上搜索發現,還有不少商家做大眾點評運營業務。深燃按其中一家淘寶店的提示加了微信,對方表示,不接單獨刷單業務,因為「平臺有風控,單刷會被過濾」,只接受包月或更長的套餐包。「單月服務收費2800元,包括刪除差評、收藏200-300個、問大家4條、評價8-12條、訪問量每天100-200,銷量8-12個。」

根據該商家的說法,在大眾點評上不僅能刷好評,還能刪差評。刪除差評服務被對方說得很玄乎:「不找差評用戶,也不找官方,用後臺大數據來識別,我們熟悉規則,利用了平臺的規則在操作。」

不過,深燃追問後發現,對方所謂的刪除差評並不是徹底刪除差評,而是把差評從精選中調入全部評論裡,「顧客點擊差評也看不到。」他還展示了很多刪除了的大眾點評7級用戶的差評。

刪除的差評截圖 / 受訪者供圖

如果在一個以內容為核心價值的社區裡,好評可以花錢刷,差評可以花錢刪,這無疑是致命的漏洞。

對此大眾點評方面回復深燃稱:「對於虛假點評和黑色產業鏈,大眾點評一直嚴厲打擊、採取零容忍的態度,2019年4月至今已處理違規評價超過4000萬條,違規商戶6萬餘家,違規帳號7.5萬個。」

商家稱遭遇大V要挾、惡意差評

眾所周知,大V在大眾點評生態裡非常有話語權。在大眾點評的機制裡,寫100字的點評配3張圖,一個月寫4次,你就可以升到橙V,橙V可以吃霸王餐(「霸王餐」於2020年11月更名為「免費試」,為了方便理解,本文仍用霸王餐稱呼)。橙V會員總共有V1到V8這8個等級。如果升到V8會員,出去吃飯基本不用花錢,每年會有用不完的優惠券,而且不少人表示,V8會員只要願意,去吃飯的時候跟老闆打個招呼,事後給個好評,老闆願意給你免單。

網上有人說,店鋪剛開業時,最簡單的爆單方法,就是砸錢請一堆V8會員過來體驗。同城的V8會員都有群,互相認識,幾百個橙V給你好評,你就不用愁生意了。但話語權如此強的大V,不配合起來也夠難纏。

芳草開了一家美容店,她發現,作為新店,沒有消費記錄和大眾點評的評價,根本不會有新訂單,而且美團平臺通知他們,一旦檢測到商家自己的店員、家人朋友消費和點評,將會永久關店。

美團平臺的初衷是為了避免熟人刷單,向用戶展示客觀公正的評價內容,但這卻對一些商家造成了困擾。「平臺把我們所有可能積累原始評價的方式都封死了,新店想獲取用戶評價只能購買平臺的霸王餐。」芳草只能花了5000塊錢買了100份霸王餐,結果遭遇到進店客戶的惡意差評。

「有一位客戶做完她抽中的免費項目,還要求再給她做超過免費項目範圍的臉部和肩膀SPA,我們表示沒辦法加做時,她說我很會寫評價的,你們這樣子的話我很難寫評價。後來她就寫了一個3星的評價,雞蛋裡挑骨頭,說進門沒人給她換鞋,躺著的時候有點冷,工作人員沒有提前給蓋毯子之類的。」芳草回憶。

她還遇到一個客戶,「我們的霸王餐明確寫了周一到周五工作時間到店,這個用戶多次打電話要求周末來做,被拒絕後,她又說當晚要來,問營業到幾點,我說十點半,對方說,那我過不去,你們加班等我吧,我們說太晚了沒辦法等,她說那我會給你們差評。」

來源 / Pexels

消費之後惡意威脅給差評是一種,還有的是沒消費過的匿名用戶惡意差評,芳草的店就遇到一個這樣的用戶,「評論內容非常低俗,甚至說我們進行不正當業務。」

受差評困擾,芳草去找大眾點評官方申訴,要求刪除惡意差評,甚至提供了監控錄像和錄音,仍然沒能解決問題。

大眾點評的說法是,霸王餐是為了幫助商戶輻射更多的用戶到店,用戶體驗後有可能轉化成商戶的忠實顧客,也有可能向其他人推薦,幫助商戶二次傳播。霸王餐與參與用戶的等級無關,抽獎時也不會向LV等級高的用戶傾斜,平臺不幹預用戶的評價內容。

「無消費的惡意差評是違反平臺規則的,如果商戶認為用戶的評價存在問題,可以申訴,大眾點評的公信力運營團隊會根據商戶提供的信息進行複查核實。對于勒索商戶的行為,我們一經核實將會對用戶進行嚴厲處罰,包括但不限於大幅降低等級、不再允許參加平臺的任何福利活動、甚至永久封號等。」大眾點評方面告訴深燃。

「大眾點評嚴厲打擊刷單行為,並力推自己的霸王餐服務,可是它提供的產品又不能夠保證服務質量,被大V要挾,惡意給差評情況沒有約束機制,商戶買它這個產品很頭疼,就走向了第三方組織,都是花錢,刷單至少大部分是好評,且不會被大V惡意要挾。」芳草說。

在她看來,大眾點評的霸王餐這個產品有缺陷,商家無論怎麼投訴、舉證指出霸王餐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平臺置若罔聞。

商家楊姍也曾遭遇惡意差評,她告訴深燃,新店剛起步時,遇到有人無消費惡意差評,自己朋友在評論裡懟了一句,這個人就天天刷差評,還揚言刷到店家關門為止,差評的確影響了客流量,向大眾點評投訴也沒用,最後這個人連刷了十多條差評才罷休。「什麼時候才能做到保護雙方,達到公平公正合理?」楊姍憤怒地說。

在芳草看來,惡意差評充斥的原因是在大眾點評上發表評價的門檻很低,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過來寫差評而不必接受監督或懲罰。刷單行為猖獗也很好理解,在她看來,對新店來說,想積累一些原始評價無非兩條路,買大眾點評的霸王餐,相當於有平臺抽中的人來探店,或者找第三方組織的人來探店,也就是刷單。

「我覺得我們這些大眾點評的商家被大V綁架了,就好像他們可以用一條好評去要挾全世界。」芳草說。

大眾點評怎麼了?

產品經理判官認為,很多人感覺到大眾點評變味,跟產品性質、用戶口味差別、美團外賣和大眾點評的整合、信息流推薦導向有關。

「大眾點評在上遊,生產流量,美團在下遊,消耗流量。在美團體系內,美團是個商業產品,大眾點評更像一個社區產品,這些內容本身參與了商家的排名、曝光、到店客戶,因此大V對商家很重要,就催生了有償好評。」

同時,在他看來,同一個菜在店裡吃和外賣吃差別很大,很多店的堂食和外賣是兩撥廚師在做,外賣可能提前做成了半成品,這兩套內容的評價放在一起會矛盾。而且評價有很大的主觀性,好吃和正宗就是兩回事。「大眾點評像短視頻,美團像直播,很多東西在短視頻裡很好看,一開直播就翻車,美團和大眾點評兩個產品協同是好事,但整合有一定難度。」

此外,判官觀察發現,打開大眾點評總是彈出一些看似不正規的店,點進去其實也就是足療、按摩、SPA,但裡面的評價會讓人誤以為是色情服務,如果按信息流來推商家信息,打色情擦邊球的內容點擊率肯定高,在這樣的導向下,商家容易找人主動生產這樣的內容,用戶為了提高自己的評價權重,也會故意拍這種照片。

「如果一個產品混合了社區、評價體系、UGC,再加上信息流分發,很難做好。有的大V來平臺上是獲取流量的,通過打卡、炫富等手段漲粉,有的是有償刷單,因為利益相關,要替商家說話,這些內容容易傾向於不客觀甚至誇張。」判官告訴深燃。

來源 / Pexels

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將大眾點評上用戶的評價有水分總結為兩個原因:樣本量不夠大、利益相關。

首先是樣本量的問題。大部分人在一家店吃飯之後想到要寫評價,通常是體驗特別好或者遇到特別坑的事,這樣,平臺上的評價容易極端化,要麼滿分,要麼差評。再加上,平臺的激勵機制是給活躍用戶更多的福利,這樣原本活躍的少數人被激勵更加活躍,逐步讓一批人在體系內處於較高位置,甚至能操縱大部分輿論。實際上,大V的評價和普通人的評價是一樣的,不是因為他是大V,他的評價就更可信、更客觀。

第二點是利益相關。大眾點評上的評價和商家的利益牽涉比較大,商家會想盡辦法來控制店鋪的評價,就需要買霸王餐或者找第三方刷單,刷單的自然是好評,而抽到霸王餐的,通常是抱著感恩的心態,傾向於給好評。這都導致了用戶的評論因為利益相關而不客觀。

王超拿豆瓣做對比,豆瓣做的是書籍、電影等,雖然公司體量不大,但它的內容非常有價值,一方面豆瓣的評分體系做得好,用戶貢獻的評論質量很高,另外,豆瓣用戶在上面買書買電影票的人很少,沒有太多的利益相關,相反直接關聯商業的淘票票和貓眼上的影視作品的評價就會有水分。豆瓣上從來不知道誰是大V,某條評價權重高只是因為評論內容好。

「對平臺來說,儘可能少影響用戶的評論。對普通用戶評價的權重提高,或許讓整體平臺的風氣更好一些。」王超表示。

大眾點評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在做調整,如對方提到,平臺上的LV等級自2020年8月進行了更新,通過大數據綜合計算排名,並每周更新LV等級,遵守平臺規則、持續貢獻評價、且評價質量高、對其他消費者幫助大的用戶能夠升級,而違反平臺規則的將會被降級處罰。

大眾點評還能信嗎?

成立於2003年的大眾點評,是最早一批獨立的第三方消費點評平臺,定位是「美食推薦」,用戶可以在大眾點評上自由地發表消費評論。這一直是一家慢公司,成立數年後一直是有流量沒收益。成立於2004年的口碑網是其直接對手,二者雖然都相繼拿到了融資,但大眾點評憑藉高質量的內容將有阿里加持的口碑網比了下去。

2010年,美團成立,同樣推出團購業務的大眾點評和美團站在了同一賽道。隨後在「千團大戰」的慘烈廝殺中,美團突出重圍。2015年,成立了13年的大眾點評被成立5年的美團合併。這也意味著,屬於大眾點評獨立的時代過去了,剩下的是美團點評。

2018年,美團點評在港交所上市。隨後架構幾經調整,原大眾點評核心團隊已經不在美團點評擔任要職。去點評化還不止於此,2020年9月,美團點評發布公告稱將公司名稱簡化為「美團」,以建立統一的品牌形象。至此,大眾點評的身影進一步弱化。

如今,在大眾點評的界面上有美團的入口,大眾點評上最有價值的評論內容也在美團上展示,原本大眾點評上最賺錢的商家推薦、排序等付費服務也收歸美團。表面看這是二者的深度整合,也有人指出,大眾點評成為美團的導流工具。

但大眾點評向深燃強調:「大眾點評和美團是由兩個團隊獨立運營的業務,大眾點評以內容平臺為發展方向,美團以交易平臺為主。用戶從來沒有在大眾點評APP中點擊連結自動跳到美團APP,根本不存在大眾點評給美團導流的情況。」

來源 / 視覺中國

然而,站在美團的角度,一家口碑很好的店,商家甚至不需要購買曝光量,也不用買平臺的霸王餐,付費意願高的是新商家或口碑並沒有那麼好的店,這就形成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

「平臺要賺錢,肯定是付費商家愈多越好,但如果一個新的商家或者口碑差的商家通過買流量、買霸王餐,甚至刷單,把店鋪推到了推薦榜單上,長久來看傷害的是整個生態。但是因為這件事只是損害了用戶的體驗感,用戶包容度也比較高。」王超指出。

王超認為,迫於流量,商家尤其是新店只能選擇大眾點評,而且在目前的行業格局下,美團已經發展成巨頭,很難有挑戰者誕生了。沒有資金願意去支持新的平臺,用戶即使體驗差,也幾乎沒有別的選擇。

所以他認為,從商業模式、用戶機制、產品來看,大眾點評上的評價內容想保持客觀很難,對於有些評論,用戶只能僅作參考。

只能說,如今的大眾點評,已經不是那個你可以閉眼跟著吃,無意識追隨做選擇的地方了,魚龍混雜的平臺上,你我都需要一雙慧眼。

*題圖源於Pexels。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文、芳草、楊姍、菲菲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大眾點評變味了?
    由此牽出的是一整條刷點評產業鏈:第三方公司聯絡商家、組織大V、派單體驗、「交作業」,整套流程一氣呵成。 一邊是用戶反饋虛假好評擾亂消費決策,而另一邊,商家也對大眾點評的評價體系感到困惑,因為他們經常遭遇同行或顧客的惡意差評。 眾多網友最直觀的感受是,大眾點評變味了,看到的真實評價越來越少,虛假好評和惡意差評卻越來越多。
  • 大眾點評變味了?|| 深度
    一邊是用戶反饋虛假好評擾亂消費決策,而另一邊,商家也對大眾點評的評價體系感到困惑,因為他們經常遭遇同行或顧客的惡意差評。眾多網友最直觀的感受是,大眾點評變味了,看到的真實評價越來越少,虛假好評和惡意差評卻越來越多。
  • 大眾點評變味了?_產業經濟_財經_中金在線
    由此牽出的是一整條刷點評產業鏈:第三方公司聯絡商家、組織大V、派單體驗、「交作業」,整套流程一氣呵成。  一邊是用戶反饋虛假好評擾亂消費決策,而另一邊,商家也對大眾點評的評價體系感到困惑,因為他們經常遭遇同行或顧客的惡意差評。  眾多網友最直觀的感受是,大眾點評變味了,看到的真實評價越來越少,虛假好評和惡意差評卻越來越多。
  • 大眾點評無緣無故刪好評,大眾點評刷好評封店
    大眾點評無緣無故刪好評,大眾點評刷好評封店。不少商家發現自家店鋪的好評少了很多,是被系統無緣無故刪除掉了,線上店鋪好評是非常重要的,客戶就是根據好評來判斷這家店值不值得去的,一旦好評被刪除,那麼商家的損失是巨大的。
  • 大眾點評商家怎麼處理店鋪差評?
    大眾點評商家無可避免可能會遇到店鋪差評,那麼對於店鋪差評,商家只能放任不管呢?或許可以有一些好方法可以處理店鋪差評嗎?首先,大眾點評商家要知道的是,店鋪差評是不能直接刪除的,如果聲稱可以刪差評的話多半是忽悠人的,因此商家要做的就是將差評進行覆蓋。可以說,商家最害怕的就是差評,因為差評會直接影響到商家的星級,如果低星的點評比較多的話,可能會讓店鋪的星級降低,可能還會影響到店鋪的生死存亡。
  • 大眾點評變味了:沒了「大眾」,容不下「點評」
    "、" 以前只要出去吃飯幹啥都會看大眾點評,現在覺得真的好坑,因為在好評裡找到兩三條真實差評太難了",消費者越來越不敢相信大眾點評了。完成了初期的跑馬圈地,平臺的規則制定便成了一家之言,於是,各種「綁架」在所難免——差評不處理,就等著涼涼吧;不花推廣費,再好吃也很難被推薦;普通食客的評價再精彩也敵不過美食大V的推薦;好評可以刷,差評可以刪,似乎已經成了不公開的秘密……據人民網報導,《人民投訴直通車》欄目近日接到大眾點評商家劉女士的投訴
  • 大眾點評隨意刷好評的後果你了解嗎?
    大眾點評隨意刷好評的後果你了解嗎?大眾點評從十幾年前成立以來,很多商家紛紛註冊,大眾點評的平臺規則在一天天的完善,也在不斷的形成完善的體制,商家競爭非常激烈,不少的商家由於不懂運營,拼不過只能退出市場,但不懂運營的商戶只有死路一條嗎?
  • 大眾點評網被指涉嫌操縱點評 專家稱商家維權困難
    記者:您這裡是能幫我在大眾點評上的差評刪掉對嗎?  店主:刪差評也可以,刪店鋪也可以。  記者:刪店鋪和刪差評是什麼區別嗎?  店主:刪店鋪的話就是刪完店鋪的話就是給點好評也好,差評也好以後都無法給你去點評,所有的好評也好,所有的差評也好別人也都看不到,大眾點評有各地的業務員他就會去慢慢的看你有哪些店鋪,然後它就自動幫你們店家上。
  • 大眾點評商家怎麼維護好點評版塊?
    大眾點評商家怎麼維護好點評板塊?大部分一、二線城市的人群喜歡使用大眾點評,一到空閒時間就會拿出手機看一下周圍有沒有消遣的地方可以玩,如果有口碑好、被眾多人安利的食物/景點,那麼也會抽空去打卡的,所以店鋪的點評版塊決定著交易額。
  • 大眾點評多商家被曝:向中介僱寫手刷好評
    「網紅店」的好評可能是「刷」出來的。近日,南都記者接到多名網友報料,稱在大眾點評App上,有不少商家有償找高級寫手「刷好評」。南都記者實測發現,對商家進行籤到或點評並不存在客服所說的門檻。在社交平臺上,不難搜到大量名為「『大眾點評』互刷群」的群組,少則數十人,多則三四百人。隨機進群後,南都記者添加一名群主月月(化名)為好友,作為一名刷好評中介,月月承接了大眾點評多個商家的刷單業務,範圍輻射北上廣深等大城市。
  • 大眾點評的好評是刷出來的嗎?
    大眾點評作為生活服務類平臺,作為大眾點評的商家,肯定都會十分關注店鋪的星級,特別是熟知大眾點評星級計算的商家,都知道星級提升對店鋪的影響,首先商家肯定都知道,對於店鋪來說星級越高的店鋪肯定越吸引人,高星店鋪肯定會比低星店鋪的曝光人氣要高出許多,因此轉化到店鋪的利潤自然也就更大,先別說消費者在商圈尋找吃喝玩樂肯定會關注高星店鋪
  • 大眾點評商家需要銘記於心的運營技巧
    火火運營官認為,大眾點評商家入駐到大眾點評平臺,傳統的行業商家進駐大眾點評,是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如今的年輕人都是通過美大平臺尋找吃喝玩樂,不管是美食還是娛樂,都會定位商圈,然後再商圈裡尋找熱鬧、美食和娛樂。
  • 大眾點評:去年處理黑產、刷好評等違規商戶逾3萬家
    網易科技訊 1月20日消息,大眾點評表示,自2019年4月正式啟動「清風行動」,全平臺清查、打擊違法違規內容,截至12月底共處理違規評價超過2000萬條,處罰違規會員帳號逾5萬個;處理違規商戶逾3萬家,對於黑產、刷好評、辱罵、騷擾消費者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零容忍
  • 大眾點評怎麼管理自己的店鋪,大眾點評商家怎麼管理
    大眾點評怎麼管理自己的店鋪,大眾點評商家怎麼管理?「大眾點評怎麼管理自己的店鋪」,這個話題在網上經常有商家會問到,有些商家反映,自己找了朋友寫了幾條評價,就被大眾平臺加入黑名單進行實時監控,還把評論給屏蔽了,導致現在店鋪沒有曝光量,也沒有訂單量,到底要怎麼管理店鋪,才能讓店鋪運轉起來呢?
  • 商家求「好評」消「差評」 讓網購評價權真正回歸消費者
    商家花式求好評「躲過了促銷,卻躲不過商家花式討要好評。」近日,石家莊一位熱衷古裝造型的90後萌妹子阿月,約了一家中國風古裝攝影店,挑選好衣服,做好妝容,拍完第一套衣服後,跟妝助理詢問阿月,能否在大眾點評給個好評,說著將早已準備好的好評文字和圖片轉給了阿月。
  • 競價排名的大眾點評網以何服大眾
    大眾點評的餐飲競價排名模式遭遇了許多商家和用戶的質疑聲。  商戶:  不出錢很難獲推薦  「我的店剛開張,在大眾點評網註冊後,就被他們的業務員粘上了,回絕他們的當天晚上,店鋪評價下面就接連出現了幾條默認點評的差評。」北京昌平「燉燉香東北菜」餐館的老闆小劉認為,差評的出現是大眾點評營銷人員所為。
  • 大眾點評網公正性受質疑 被指評論常無故被刪
    以口碑點評為賣點的大眾點評網,是操縱點評,還是對「好評」、「差評」持「雙重標準」?記者為此進行了進一步採訪。  點評網商戶:  大眾點評網是否操縱點評?  不甘心被「差評」冤枉的瞿小姐打電話給大眾點評網客服,要求網站來實際檢查狀況,以證明自己店鋪根本沒有在飲料裡兌水,請求網站刪除不公正的差評。但遭到客服方面的拒絕,理由是「要保留來自各方面的聲音」。  記者對大眾點評網調查時發現,瞿小姐店鋪差評發布後的第三天,又出現了一條「超級好評」。
  • ...水軍 點評 算法 大眾 虛假 炒作 頁面 星級 好評-上海頻道-東方網
    花錢為自己買好評、花錢給對手買差評、刷星、刷皇冠……任何一個曾經有過網購經歷、或是用過大眾點評這類在線生活服務的人,對第三方炒作機構和所謂「職業差評師」的所作所為,都不會一無所知。在網際網路江湖上,它們被視為寄身於網絡購物、消費點評市場上的「腫瘤」,但卻因為網絡的虛擬特性以及法律法規的空白,很少受到嚴厲懲罰。
  • 大眾點評排名靠前就是刷好評這麼簡單嗎
    眾所周知,對於大眾點評商家來說好評是重要的,這點毋容置疑,但它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並不是給大眾點評刷好評的,排名就能靠前。相反,如果一味給商家盲目刷好評的話,反而會給商家店鋪帶來風險,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一、大眾點評有強大的大數據分析能力首先,商家店鋪要明白的是,大眾點評的後臺是具備強大的大數據分析能力的,如果一家新店鋪才剛入駐大眾點評,然後猛地出現幾百條好評,其實這樣是適得其反的,這樣的操作之後大眾點評排名和星級不僅沒有上來,反而會被大眾點評嚴厲處罰,甚至還會封店。
  • 不消費就能點評?「大眾」點評是真是假
    然而,在生活服務消費觸網的近幾年中,點評的真實性也一直備受爭議。近期,《人民投訴直通車》接到大眾點評商家劉女士的投訴,稱她的線上商店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差評,同時一些好評也被屏蔽。劉女士表示,入駐大眾點評後,已經多次遇到「來路不明的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