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對人的影響時常是悄無聲息的
當你嘗試了很多方法,發現孩子就是屢教不改,不要氣餒,這很有可能是「風水」的問題。換換「風水」,問題有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我這裡要說的風水,不是大家理解的那個風水,而是指的看不見的「家庭心理環境」。
我雖然是在風水文化中長大的,但心理是排斥風水的。因為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反封建反迷信,爭當馬克思主義繼承人,而風水又是大家認為的迷信的東西,自然我就得反對。然而,我的父親是熱衷於看風水的,從小就沒少跟我念叨怎麼看山形,判斷哪個位置是風水寶地。很多朋友都看過《鬼吹燈》這部小說,我看過這部小說是以後是兩個心情。一是後悔,後悔小時候沒有跟父親好好學學怎麼看山形;二是明白,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喜歡考古學。
古人注重的風水從根本上來說是一種選擇環境的學問,是對人與自然和諧的「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這種注重背後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藉助自然可以更好的認知自己。古人風水理論對今人最大的價值是一種環境對人影響的科學認知,這種觀點西方是在近代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才得以認知和普及,而正好相反的是隨著科學的普及我們卻恰恰忽視了人與環境的平衡關係。
不管你在不在意,家庭家庭環境都已在你身上留下烙印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羅傑斯的認為每個孩子只要給予適當環境,都能成為他心目中想要的那個優秀的自己。這個適宜環境最重要的一部分應該是家庭環境吧!對於家庭環境,很多爸媽的可能更多的反應是家庭條件,居室大小,物質富足。其實物質條件對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的影響作用不只主要的,關鍵作用的是孩子成長的家庭心理環境。它對人的情緒狀態,對人的創造力,對人的決策判斷等等都會有影響。
積極心理學之父是塞裡格曼博士就分享了他自己的一段經歷。他所在的心理學系有一段時間開會是在一個半地下室、半封閉的環境。在這段日子裡,他們都沒有招聘到合適的人,而且那些在他們這裡面試的沒有被錄用的在其他地方都幹得很好。後來總結分析可能跟辦公環境有關係,在半封閉的環境下,大家都比較壓抑,壓抑的環境容易讓人產生挑剔的情緒,看不到來面試的人的優點,更多是關注他們的缺點。
這項實驗是心理學大師津巴多的成名研究。研究選擇了兩批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分別扮演獄警和囚犯,讓他們分別按照各自不同的角色語言和行為扮演。經過一段時間獄警變得越來越殘暴,而囚犯變得越來越恐懼,越來越內疚。實驗進行到一半不得不被迫中止,因為學生入戲太深實在難受紛紛要求退出。這個實驗甚至被用來證明說人性本惡,其實這大可不必,環境影響人但我們也可以改變環境
繼續回到我們家庭教育中來,家庭環境裡面最重要的環境要素是爸媽。爸媽在日常中與孩子的語言交流構成了家庭重要的風水條件。孩子是悲觀厭世,還是樂觀進取其實都是家庭環境塑造的。
積極心理學的代表人物芭芭拉和她的同事洛薩達曾經做過一項研究。他們調查了一些公司在開會過程中的積極詞彙和消極語言使用的比例,經過追蹤研究發現那些積極和消極詞彙比例高於2.9:1的公司發展都很好。於是就把這個神奇的語言比例用洛薩達的名字命名,即是「洛薩達比例」。
加拿大神經心理學研究團隊曾做過一項研究關於消極信息對人腦的影響。研究人員先將被試放入功能磁共振成像掃描儀中,然後觀察腦內的神經活動變化。接著研究人員呈現一系列的消極否定的詞語,其中研究發現當「no」這個詞僅僅閃現一秒鐘,就能刺激大腦突然釋放大量的皮質醇。皮質醇也稱壓力荷爾蒙,是一種會讓人產生壓力感的腦神經遞質。當釋放過量時,會立即打斷大腦的正常運作,導致血壓升高,損害人的邏輯推理能力,語言處理,情緒表達以及溝通能力。(Talarovicova et al., 2007) 研究人員還發現不只是「no」這個詞會有這種反應,例如「真笨」、「懶惰」、「令人失望」、「你很差」等等消極的評價都會對大腦產生以上所言的不好的影響。
要塑造適合孩子成長的家庭教育的積極環境,家長朋友可以從兩個方面開始。
一,把壞變成好。
當你意識孩子有一個缺點的時候,要儘量把它寫下來,然後你從這個缺點裡面引申孩子的三個已經有的或者可以培養的優點,幫助你改變對孩子的片面消極認識。這不是告訴父母忽視孩子的缺點而是更多的看見孩子本來就有的優點。孩子的問題和缺點本來就存在,並不會因為你的重視而變好。孩子行為的改變最需要的是家長發自內心的欣賞孩子,這樣才能給予孩子改變的動力。如果你內心對孩子是一種否定和不信任,那麼表面上即使再多富麗堂皇的辭藻和修飾都是無法掩飾的,都是會被孩子揭穿的。
二,學習更多的積極的溝通的技能。
積極心理學有很多關於積極關係建立的技巧,除了前面提到的洛薩達比例,家長朋友還可以使用「同理心」和「積極主動回應」的方式跟孩子積極的溝通。
了解更多積極家庭心理環境建設的技巧和文章, 可以關注
關於我:資深心理諮詢師,育有一兒一女,擅長兒童性格培養、青少年問題指導和婚姻戀愛諮詢,分享「心」時代的育兒密碼,歡迎關注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