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開始,我們都在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的衝擊下,目前,我們疫情已經控制,已經復工復學。但是,這個衝擊使每個人的生活改變了軌跡,上班的人第一次休息這麼長的一個大假,上學的人更是很難盼到開學。
當我們慢慢適應了休息的狀態,又面臨著復工復學,尤其是孩子的開學,對於孩子和家長,對於有的人來說這個過程也是需要慢慢適應的。
疫情,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我們每個人都有反應,在我們心理治療的團體裡邊,也會看到,有人焦慮的時候,一直說個不停,有人焦慮的時候,表現是沉默退縮,還有人焦慮會變得情緒不穩定,脾氣不好,發脾氣等等。
焦慮,是遇到大事人件人們都有的正常反應,焦慮情緒不可以控制,但是,焦慮情緒需要管理。
2020年帶給我們挑戰,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機遇。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的機遇,就是藉此了解、覺察自己的心理功能,了解心裡內在力量是否強大的契機。
疫情中復工復學的各個階段,每個人都能適應,只是有快有慢,我今天的分享,希望給大家一些啟發,希望我們大人、孩子都能儘快恢復工作學習的活力!
復工復學過程中,需要自我心理調適之焦慮情緒的管理:
焦慮情緒是遇到事情每個人都有的正常的情緒,焦慮情緒具有保護一個人的作用,焦慮情緒還有提示的作用。焦慮情緒可以使人保持警覺,如:兩人去野外露營,一個人很焦慮,特別害怕有毒蛇什麼的,有動靜他就起來看看,雖然晚上休息不好,但是,身體很安全。另外一個人膽大,什麼都不怕,躺下就睡著了,毒蛇來了,他不知道,真的就被毒蛇咬傷了,沒有來得及搶救,就去世了。
有空餘時間的時間,請您在椅子上面坐好,兩隻腳放在地面上,深呼吸來感受自己的內心,感受自己內心的時候,你可以稍微低下頭,慢慢的覺察體驗一下,你的內心的感受和你的身體上面的感知, 覺察自己當下,有焦慮的情緒嗎?
如果你覺察自己有些焦慮的情緒,那當下你的焦慮情緒,對於你有哪些提示?
心理學系統中心療法中,焦慮被理解為一種對現實誤解的信號:一種對紙老虎而不是我們經驗中的真正的老虎的反應。
給大家舉個例子:一個媽媽說:給一年級孩子輔導作業,被他氣得渾身發抖哆嗦,頭昏怎麼辦?我是不是總有一天會腦溢血?
那媽媽為什麼這麼焦慮?在系統中心療法中,焦慮被理解為一種對現實誤解的信號:一種對紙老虎而不是我們經驗中的真正的老虎的反應。
通過覺察和反思,媽媽了解自己,孩子寫作業很慢,跟你老公在玩手機,相比較的話,那個事情其實更讓自己更加生氣?孩子並不是大人憤怒情緒裡的主角,夫妻的溝通是需要改善的。
要養成覺察自己情緒的能力,如:很高興,問問自己我因為什麼很高興?很生氣的時候,也問問自己我現在因為什麼很生氣?
排解焦慮情緒:覺察自己、反思自己是第一步。
有一些家長,跟孩子發脾氣之後,一會就後悔了,來跟孩子道歉,然後,繼續再跟孩子發脾氣,這種親子互動的模式。跟父母不覺察自己的情緒,也不反思自己的行為有關,這種不良的親子互動的關係模式,極大的妨礙孩子的成長。
另外,焦慮情緒的產生,跟一個人的想法也有關。
對於焦慮情緒,第一步:要覺察,第二步:想一想,激發這些焦慮情緒的想法是什麼?
下面是簡單的減輕焦慮情緒的方法:
1,當你感覺焦慮的時候,做一些深呼吸和長呼吸,並且關注自己的呼吸。
2,給自己弄點好吃的,在吃飯時,花點時間來思考、來消化這些情緒,必須要反思,重點是反思之後要安慰自己。
3,聽音樂或演奏音樂,拿起本來有的愛好,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因為,焦慮情緒是客觀存在的,跟疫情一樣,不是你罵誰一頓就沒了。
4,不帶手機去散步,也是為了轉移注意力。
5,跟朋友聊天、跟家人聊天,也可以找專業的心理諮詢的幫助。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讚,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查看更多心理小知識分享和回答的問題,總有你感興趣的
我是閆錦穩,一個關注家庭幸福度的心理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