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育火了,許多學校老師會在微信建家長群,有關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布置作業會在微信群裡公布,學生的家長要督促好自己的孩子完成。
這看似方便家長了解了自己的孩子的學習狀況,可是也帶來了一定的麻煩事。前陣子,遼寧教育廳就下發通知,關於教師批改作業的規定。
遼寧省有通知:明確要求教師批改作業,不能家長和學生代勞
遼寧省教育廳新公告,明確要求教師必須親自改作業,不能讓家長和學生代勞。教師不嚴格要求自己,會影響到以後的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連帶校長也被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很多家長看到這一通知,簡直是開心得不得了,之前飽受輔導孩子作業的苦現在終於可以結束了,這條通知下發後,立馬受到眾多網友的點讚和支持。
有些網友還建議這舉動要在全國進行推廣,這個作業值得全國抄,讓各地都來學習遼寧,讓廣大家長可以減負,讓老師不能在微信上布置家庭作業。
這次舉動,肯定讓很多人感覺到「大快人心」,告發老師偷懶的行動成功得到解決。
老師在微信上布置作業讓家長感覺到煩惱,其實事情遠不止這麼簡單
第一點:老師要家長改自己孩子作業,還要說謝謝老師
以前,家長會專心做自己的工作,現在手機通訊發達了,老師在微信上留作業,讓家長給自己的孩子改作業,而家長也是有工作要做的,不會那麼有時間看手機信息,改作業並不是每位家長都有時間做。
有網友就吐槽了,改作業本來是老師的事,到了現在,就變成了讓家長來幹,家長給孩子改完作業了,還要向老師說好話,說老師辛苦的話,這讓家長真不好當。
第二點:家長因沒能及時看老師微信,被老師點名批評後情緒失控了
之前有位網友,這位網友是個成年男人了,有家要養,有房貸和車貸要還,工作上經常加班和開會,由於經常要忙工作,就沒有時間看老師發的信息,這讓老師氣憤了,點評了這位家長。
而家長情緒瞬間就失控了,一個成年男人也在眾人面前痛哭起來,可見壓力是能想像的。一位網友也吐槽,自己上了一天的班,已經夠累的了,回來還要輔導孩子作業改作業,假日還要陪同做手工,當家長太難了。
第三點:老師絞盡腦汁來約束家長,讓家長不能應付差事
有網友曬出自己孩子一天裡的語文作業,總共有七項,有六項需要家長拍孩子視頻上傳。第一項是讀語文書51-53頁內容要拍視頻,第二項是複習前面背過的《三字金》,背誦33頁童謠拍視頻等。
這還只是語文的作業,還有數學的作業,就單單語文的作業,家長也會搞個1個小時,每天家長要花在孩子輔導功課的時間就要用到2-3個小時間,要是節奏慢的,還不止這個時間。
第四點:有老師會讓家長輪流到學校搞衛生,家長:學校是缺保潔員嗎?
不管家長是做生意的,當大老闆的,還是普通職工,孩子上了這個學校,就要給學校免費搞衛生,說得好聽一點就是親子活動。家長在微信群裡,幾乎不敢支聲,多為是花式地給老師拍馬屁。
帶孩子成為了一種職業,這種職業非常的消耗時間和精力
都知道讀書可以讓人進步,讓人聰明,這些年來,中國教育開始崇尚快樂教育,天天死讀書的孩子,沒有創新力可言,愛玩的孩子,長大了會更加聰明。
美國的科學家是很多的,他們重視素質教育,孩子下午三點就離校了,之後的時間就是儘管玩,玩玩,創新力就好起來了。
在我國,小學生是在4點就會放學了,在周五時,放學會提前到3點,這就要求家長來接送自己的孩子回去了。放學後,孩子也是玩了。
負責任的老師會給學生布置作業,有些家長不想讓孩子玩太多,就會送孩子去興趣班,或者聽從老師的要求,在家給孩子輔導作業。
一些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別人,就會掏錢給孩子上課外補習班,到了晚上時還要給孩子進行輔導功課。
家長在早上要送孩子上學,下午也要接送,下午又在三點放學前到達學校。到了晚上,要陪孩子上興趣班,再後就是輔導功課,到了周末時間還會有興趣班。
可見,帶孩子是一個真的挺能消耗人精力的職業。家長要是帶孩子,上班就不能專注,為此,往往就要有一人出來專門帶孩子。
要想孩子成長不能只靠家長,老師的真心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越是貧窮,就越要靠讀書來走出貧窮的困境。以前,那些生活在山裡的孩子,因交不起學費,就背上鐵錘、鏟子和父母一道爬山挖礦,背不動,會歇一歇,再背。
生活在大山裡的父母,連學費都交不起,如何讓他們來輔導孩子的功課,他們當中可能連小學文化都達不到。
在他們看來,他們已經把教育的希望寄托在老師身上,通過老師的技能和真心把孩子培養成才。
真是把輔導功課的都交給了家長,這會讓窮人更窮,富人也會更富,二者的差距會更大,中國是個民主國家,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普及了義務教育,讓窮人也能上學,讓廣大的孩子都能受到教育。
教師不能敷衍式的教育,不要認為這是所謂的素質教育,其實,老師是教育過程中重中之重的力量,而不是家長,要是本末倒置了,就難以讓孩子成才了。
【糰子有話說】家長來改作業,家長也並非個個有能耐,他們還期盼著老師能教好自己的孩子,這也難怪,遼寧教育部禁止家長代改作業獲得了大讚,順了民意。#1月新年啟航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