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臺灣:人性化的看病服務 令人嘆服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大陸人看臺灣:人性化的看病服務 令人嘆服

  中新網3月22日電 「這是頭一次享受這個待遇,簡直不敢相信這是在臺北」,臺灣《旺報》22日刊文《人性化的看病服務》,講述了作者在臺灣度假期間在醫院就診的經歷,臺灣人性化的看病服務讓作者尤為嘆服。

  文章摘編如下:

  去年暑假,我去臺灣度假。在臺北不小心腳扭了一下,頓時紅腫起來。我去了一家醫院就診。

  一進醫院門,大概是護士摸樣的上來問什麼病情。讓我到預診處坐下,量血壓,問了一些有關的情況,以及藥物過敏什麼的。我一一作答後,掛號等候就診。最不可思議的是她們把輪椅推了過來,讓我坐在輪椅上就診。我不好意思地推託說沒有關係,自己能忍受,不過最後還是被她們禮貌地請上了輪椅。她們推著我一直到醫療結束,還送我上了計程車。這是頭一次享受這個待遇,簡直不敢相信這是在臺北!

  感冒頭痛咳嗽啥的,誰都會生點小病,小病也不大會去醫院看,找個小診所看看就好,直接買感冒藥自己吃?其實未必便宜,在臺北我看藥店的藥隨便一盒100多元(新臺幣,下同)很正常,但是去診所拿個3天的藥需要多少錢呢?有健保卡的話一般只需要150元,自費的話450元。

  診所是耳鼻喉診所,面積不大,進門左側有幾個椅子供病人休息等待叫號,裡面提供電視、雜誌觀看消磨時間。只要有健保卡看病就是150元,其中掛號費100元,部分負擔50元,部分負擔也就是看病需要的費用,其它的部分健保局支付。

  看病前簡單填寫一個單子,把健保卡交給前臺的小姐,然後交150元,會告訴你一個號碼,等身後的號碼牌輪到你,就可以進去看醫生了。進去後,醫生會問症狀,用聽診器看下呼吸,看下喉嚨,還會用儀器幫你清一下痰,竟然是一個好長的針從鼻孔伸進去,看上去好誇張,還會詢問是否有藥物過敏史,告訴可以吃什麼水果,不能吃什麼水果。

  大概也就3分鐘就看完,護士會帶領到外面用藥物清清喉嚨。蒸完喉嚨就可以到前臺領一張醫生配的藥單,然後帶著藥單和健保卡就可以到2樓領藥,好像最早的時候都是在一個地方領,但後來健保局有規定,診所不能給藥,必須要去藥局,所以往往都是診所給開藥單,然後帶著藥單和健保卡去健保藥局領。每次服藥的劑量和用法都清清楚楚地分裝、標明。

  看完病配了藥,醫生還要重複交代藥品的使用事項,而且在藥品的包裝袋上,不但有醫生的名字,藥劑師的名字,還有藥品名稱,商品名稱,藥品外觀、代號,用途和副作用等等一目了然。他們不但有人性化的服務,而且各個環節的嚴謹,不得不令人嘆服。(夏策華/江蘇如皋)

相關焦點

  • 臺灣人在大陸:醫院看病的經歷有深刻體驗
    臺灣人在大陸:醫院看病的經歷有深刻體驗 2012年12月20日 11: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專家:解決看病難 大陸不妨借鑑臺灣經驗
    目前,兩岸正在一起進行供需盤點,希望在醫療品質、服務等供需方面找到合作突破口。」臺灣醫管服務專案辦公室主任兼臺灣新光醫院醫師張珩告訴記者。  ■品牌效應迫使病人就診扎堆兒  「前一陣在新聞中看到大陸的病人與醫生發生糾紛,有的還上升為流血事件,致使醫生受傷。這種『醫患矛盾』臺灣在上世紀80年代也曾有過,不僅是這些,就連『看病難』等問題在臺灣也出現過,但現在都已得到解決。」
  • 在臺灣看病——從低藥費看臺灣醫療服務價值體系
    原標題:在臺灣看病——從低藥費看臺灣醫療服務價值體系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田穎)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6日表示,大陸現在護理人員價格和一些基本手術費及服務價格偏低,嚴重背離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造成不合理的醫療行為,很多醫院便靠藥品、耗材、檢查獲得主要收入。
  • 臺灣人感嘆大陸醫療:價格高服務差
    中新網12月20日電 臺灣《旺報》20日刊載現居廣州的臺灣人賴佳玟的投稿文章,作者認為大陸醫院醫療服務差、價格高;大陸的醫療服務、價格,很多在大陸的臺灣人都有深刻體驗。文章摘編如下:臺灣最優秀的學生幾乎都是學醫,醫生的水平很高,再加上近年健保體制補助民眾就醫,臺灣醫療服務的性價比高到「破表」。
  • 在上海的臺灣醫院:不僅給臺灣人看病,更將臺灣醫療服務理念帶到...
    15年前,作為首家進入大陸市場的臺資獨資醫院,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旗下的辰新醫院在長寧區開業。2011年,由於院址擴建而搬離。時隔五年多,這家臺資醫院重新開業,並迎來了十五年的慶典。 值得一提的是,五年前,辰新醫院的姐妹醫院,同為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旗下的禾新醫院開業,這也是大陸與臺灣籤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後,大陸首家臺資獨資的綜合性醫院。
  • 大陸人看臺灣:NGO是臺灣的氧氣
    在真正抵達臺灣當地,切切實實地接觸到臺灣NGO之前,我對NGO這個名詞的了解僅僅停留字面上的「非政府組織」,由於大陸的國情環境,政府的強大在民眾心裡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我對沒有政府支持的組織會否有足夠的執行力和影響力這個問題存疑,同時也好奇NGO在臺灣民眾的生活中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 六大臺商大陸開醫院 臺胞看病不用再往臺灣跑
    隨著臺資醫院在大陸的日益增多,臺商中一直流傳的「小病自己看、大病回臺灣、萬不得已才上大陸醫院」的說法,也將銷聲匿跡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李寒芳報導  為期兩天的「2006海峽兩岸醫療合作與交流論壇」10月30日在京開幕,兩岸約400名醫界人士與會。
  • 臺灣高鐵:人性化服務讓速度對生活的改變更美好
    「千裡江陵一日還」不過是詩人李白歸心似箭的誇張修辭法,但載於臺灣高鐵網站上的這句「96分鐘串聯臺灣西部走廊」,卻恰如其分地形容了搭乘臺灣高鐵、從北到南橫跨寶島的「一日還」。面積比普通廁所大兩三倍,三張輪椅推進去都可以迴轉。  在高鐵上辦公實現行動上網的目標,也有望在年底先從臺中到高雄路段實現。臺灣威達雲端電訊公司近日表示,將在臺灣高鐵沿線建立360公裡的光纖傳輸骨幹及數百個WIMAX基地臺。  但讓記者更為感興趣的則是臺灣高鐵在一些應急事件發生後的人性化處理方式。
  • 大陸人眼中的臺灣:臺北節奏慢比較人性化
    記者賴錦宏/攝影     上海出生長大,在上海、香港、臺北三個地方住過,東方航空公司臺灣辦事處總經理周瑩談到她對臺北的感覺說,臺北是三個城市中,生活步調最慢的,感覺很安逸、方便,不很摩登,但很人性化、沒有壓力。
  • 臺灣「健保改革」觀察:工資高,看病比大陸便宜(1)
    據介紹,臺灣醫學系每年1300名學生,在畢業後多數會接受3—7年的專科醫生訓練。如果未獲醫院的聘任,他們中很多人就會像擺地攤賣菜一樣,在馬路邊選擇一個地方開診所。對於以在公立醫院工作為榮的大陸醫學院學生來說,這是不可想像的,也是不能接受的。不過在當地,這些看似「無奈」的選擇,卻還是條不錯的生計。
  • 臺胞在莆田看病,有一站式報銷服務啦
    但是臺灣、大陸兩地參保水平不一、報銷手續不同,許多臺胞參加的是臺灣健康保險,在大陸看了病原先都是需要返回臺灣才能報銷,這成了臺胞們「頭疼」的一件事。因為之前臺灣人在大陸看病一直無法進行報銷。」在莆田一家外貿公司上班的臺胞蔡先生告訴記者,臺灣與大陸不同,居民參加的是臺灣健康保險。此前,自己生病在莆田就醫,產生的醫療費用,需要拿著醫院開具的費用憑證,返回臺灣後才能進行報銷。「為了報銷幾百塊錢往返臺灣、莆田兩地,不方便,而且還存在程序不明、手續繁雜、期限較長等問題,整體報銷下來有時候需要6個月之久。」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5
    大陸媳婦看臺灣/ 張蓓蕾一語驚醒夢中人 / 馬琴琴職場臺灣人君子劍溫柔咒 /陸路【臺灣人看大陸】臺企臺幹優勢正在消失 / Hippo鋼琴演奏家之怒 / 曾泰元三訪朱自清〈背影〉月臺 / 曾泰元不自亂陣腳但也不能混下去 /DARK我的中國想像 / 蔡瑀婷這就是小劉教會我樂觀生活
  • 【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有「五險一金」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是沒有「五險一金」的,但臺灣人也有好東西,那就是有「凱子健保」之稱的「全民健康保險」,簡稱「健保」。為了這個健保,臺灣當局每年都要支出將近人民幣800億,也就是說,這些就是臺灣當局給人民看病的錢。有次我無故昏倒,被送急診,付了300塊錢臺幣(約60元人民幣)的健保費,一個早上就把腦部斷層掃描、腦波掃描及心電圖,能做的檢查都做了,這些大型檢查要是都自費的話,7萬臺幣(約14000元人民幣)是跑不掉的。也就是說,健保幫我交了13000多人民幣的看病錢。
  • 張煥禎:大陸該向臺灣醫療學什麼?
    這對醫院來說是很關鍵的,因為病人完全自付看病太貴,所以病人是不會看沒有醫保的醫院的。關於醫院評鑑。臺灣醫院評鑑做得非常好,真正能做到公正公平,這在大陸還是比較難。其實過去臺灣評鑑也不像現在這樣公正,評審的時候也會有很多小動作,到處請客吃飯,吃吃喝喝。臺灣醫院評鑑做了十幾年,現在完全不同了。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4
    【推薦序】【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的寧靜是一把利刃——王塞壬有意義的他者——賈葭臺灣一泡尿 激起大陸千層浪——黎勇我體會到的「臺灣意識」——郟星星崇高和悲劇總是相互關聯 ——穆建新臺灣到底有多好?沒有她 就沒有我的今天 ——宋印偉【臺灣人看大陸】我是誰?
  • 大陸人在臺灣:大陸口音帶來的福利
    大陸人在臺灣:大陸口音帶來的福利 >   中新網10月25日電 臺灣《旺報》刊登了江蘇無錫作者七七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與讀者分享了大陸口音在臺灣帶來的有意思的故事。
  • 大陸人看臺灣:臺北地下城令人嘆為觀止
    大陸人看臺灣:臺北地下城令人嘆為觀止 2014-05-28 13:36:52《旺報》27日刊登文章說,看上去又黑又老又舊的臺北火車站,藏著一個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地下城」,那裡有貨物齊全、琳琅滿目的各個店面,幾條街相互交叉,像地下樞紐;消防通道、安全門、自動扶梯及老人專用電梯應有盡有,與臺北火車站及客運車站互通,廣泛的人性化設計令人讚嘆。
  • 在上海可找臺灣醫生看病 上海東方臺胞醫院開業
    可一提起臺胞在上海的就醫,還是覺得「挺麻煩」,去私立臺商醫院看病,收費高,找不到夜間急診;去公立醫院看,找不到臺灣醫生。「這家醫院多少會緩解我們在上海的『就醫難』。」葉小姐說。事實上,來自臺灣萬芳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陳保羅已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坐診兩年了。
  • 東莞臺心醫院將引進臺灣管理系統服務大陸民眾
    東莞臺心醫院將引進臺灣管理系統服務大陸民眾 2011年04月26日 08:4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蘇州明基醫院對外營業 引入臺灣服務模式
    聽說也可以用蘇州市區醫保,我打算明天帶卡過來看看老毛病,要各方面都好的話我以後就在這邊看病了。」5月12日,家住蘇州明基醫院附近的劉秀芬正排著隊等候驗血。當日,經過約半年的試運營,蘇州最大的合資醫院——蘇州明基醫院正式對外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