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下標籤效應所給人們帶來的心理障礙。所謂的心理障礙也就是人們的心理活動出現了異常變化,讓人無法正常的思考,它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心理障礙形成和我們的感知,記憶,思維,情緒,注意力,人格,意識都是相互有關聯的,思維障礙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心理活動,它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困擾與煩惱。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人們失去生活的方向,甚至走上一種極端的道路,來尋求解脫痛苦的情況也很常見。
心理障礙形成的早期是很容易被人忽視的,也因為這種細微的心理變化很難被第一時間撲捉到,所以人們一旦發現自己的心理或身體出現了症狀。往往已經到了中度或重度的程度。出現了思維障礙的朋友經常會被焦慮,抑鬱,恐慌,絕望,妄想,幻覺等思維纏繞,他們內心會極度痛苦,抓狂卻又不知所措。
其實不管是抑鬱,焦慮或強迫,這些情緒它都和心理暗示有關,我們就拿自卑心理來說吧,凡是有抑鬱情緒的人他多多少少都有自卑心理,只是自卑的程度有輕有重而已。自卑心理的出現都是有相對應的事情發生,患者在面對他們要處理的事情時,總覺得自己做不了,能力達不到,沒有別人工作能力強,經濟能力不如別人。也就是不管想到哪裡都是不自信,心理沒有底氣,不敢去嘗試,也不敢去行動。總習慣找各種失敗的理由來說服自己,還會拿別人的失敗來證明給自己。遇到事情不是想怎麼努力地把事情做成,而是總習慣想各種失敗的結果,來告訴自己事情太複雜,自己做不了,各種困難一股腦的全出來了。像這種情況它就是當事人給自己的心理暗示,其實不管什麼事情都有人在做,我們認為困難的事情,別人卻做得風生水起。所以事情的成敗和難易程度關係不大,他是和人有關的。我們常說心有多大就做多的事兒,我們給自己什麼樣的定位,就能做什麼樣的事情。
我們平時在做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理暗示。生活中當我們在面對一件事情時,想要什麼結果它往往都是在遵循著我們的思路去發展。比如面對一件事情我們想的是困難,失敗。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是無精打採的,遇到困難就想退縮,沒有選擇堅持,工作沒有激情,失敗的機率肯定很大,像這種情況當事人很少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總習慣把失敗的原因推給事情,這種態度是不對。早些年有個商界的奇才牟其中,可能有些人還有印象,他的性格就是面對困難不低頭,越困難的事情越能激發出他的鬥志,別人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他想做,他都會想辦法去完成,雖然後來他在管理企業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他也承擔了後果,但是他面對困難不怕輸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作為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和暗示。比如家裡有男孩子,要經常告訴他你是男子漢,你是最堅強,最厲害的,男子漢要懂得謙讓,要大度,要保護弱小,不要欺負別人,要多鼓勵孩子。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耐力,做事要有始有終,孩子在長大以後,面對困難就敢於去挑戰,而不是總想著退縮,半途而廢。之前我們也講過,自卑心理的形成和原生家庭的教育是有很多關係的。這種情況只要我們有意識地去改變,問題不難解決。
在國外有人曾做過有關給自己貼標籤的試驗,試驗者找到一些人把他們分為兩撥。通過一些事情然後告訴一撥人說你是好人,告訴另外一撥人說你是壞人。然後在慢慢的觀察這兩撥人的表現,好人的這一撥兒無形中會以一個好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們做事很認真,願意幫助別人,慢慢的也就真的成了好人。而壞人這一波做事有時候沒有底線,他接受了自己是壞人,所以也就以壞人來要求自己。
所以生活中我們不要輕易給自己貼標籤兒,特別是那種不積極的,帶有負面情緒的標籤。比如很多抑鬱症患者在不知道自己有抑鬱症的時候,改變很容易,說放下也就放下了。而當醫生告訴他你得了抑鬱症,而且是中度或重度,當他們接到這個信息以後,很容易不停地在心中暗示自己是抑鬱症患者,起心動念都把抑鬱症掛在心上,通過一段時間的暗示,再想自己擺脫抑鬱真的很難。平時我們不管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要有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和引導。遇到問題不要第一時間告訴自己我不行,我不能,我做不到。當標籤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習慣,我們也接受了標籤下的自己。這種情況要改變就需要做思維訓練了,通過訓練潛意識中固有的慣性思維,才能擺脫標籤給我們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