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
不能給孩子隨便貼標籤,更不能給孩子貼「黑標籤」,這個大家都知道。可是你知道嗎?老師也不能隨便貼標籤,家長更不能當著孩子給老師貼「黑標籤」。
給人貼標籤,會給人呢一種心理暗示,產生一種導向,被貼標籤的人真的會沿著標籤發展。可是今天我主要說的是家長給老師貼標籤的問題。
很多人可能會奇怪,在孩子面前吐槽一下老師怎麼了,貼個標籤怎麼了,我們只是在家裡說說,又不是在老師旁邊說,怎麼會影響到老師呢?
你錯了,其實在家裡吐槽老師,給老師貼標籤並不會影響到老師,老師根本就不知道。但是會影響到你自己的孩子。
豆豆是一名初中學生,每天有寫不完的作業。平心而論,初中的孩子作業就是不少,每天寫作業到十一二點那是家常便飯。再加上豆豆本身磨蹭,總是到很晚才寫完作業。
豆豆媽媽就總是在孩子旁邊嘮叨:你們老師也真是的,安排那麼多作業,孩子還能睡覺嗎?你們老師一點都不為孩子考慮,讓人生氣。
久而久之,豆豆的作業寫得更慢了。還經常完不成作業,幾次三番被老師請家長。剛開始還挺埋怨老師的,後來她自己也發現孩子的成績急速下滑,作業越做越慢,這樣下去不要說重點中學,就是考個普通高中也費勁了。這下子豆豆爸爸媽媽才開始著急了。
和老師溝通得知,豆豆總是對老師不太友好,上課也不配合老師。
最終豆豆上了職業學校。
幾年後的同學聚會,大家回憶當年的老師。豆豆當場大哭,說:「老師真好,我好後悔,我現在才明白老師是多好!」
大家才知道,就是因為當時豆豆媽媽一直在孩子旁邊給老師貼上了「標籤」,給孩子一種「老師不是好人」的心理暗示,孩子從不喜歡老師開始,到不喜歡聽課,不喜歡寫作業,再到後來跟不上同學們的腳步。
我們可能沒有想過,我們給老師貼的標籤,影響到了孩子對老師的信任和喜歡,最終也影響了孩子自己。
小孩子對家長很依賴,對老師也是。小孩子很單純,跟著老師學習也會帶著強烈的感情色彩。他們希望老師關注自己、喜歡自己。
我家大寶綠豆有一段時間上課總是心不在焉,作業寫得也不好。老師打電話給我說了綠豆的情況,希望引起家長的重視。
我回家問綠豆是什麼情況,她說:「老師不喜歡我!」
我問她為什麼這麼說。
綠豆說:「最近我發現老師都不叫我回答問題,我把手舉得老高,可是老師就像沒有看見我一樣,看都不看我一下。總是叫別人回答問題。我就很傷心,覺得我舉手也沒有用,我努力也沒有用,老師根本就看不見!我知道,我最近不好好學習,老師給你告狀了吧!」
我意識到孩子心理有疙瘩了。
一個老師,面對的是幾十個學生,怎麼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情緒,可是孩子不懂。
我略加思考,裝作很生氣的樣子說:「看你那樣,你們老師還給我說你很好,特別招人喜歡,你們老師這眼睛也不知道是咋看的?」
綠豆眼睛突然放出了光芒,急切地問:「媽媽,真的嗎?老師給你打電話不是告狀的嗎?老師真的喜歡我嗎?你給我說說我們老師是怎麼說的。」
一個孩子,原來只是希望得到認可和關注。既然已經說到這裡了,我就只能繼續往下編了。
我說:「老師說,綠豆之前真的很努力,這孩子太招人喜歡了。可是這幾天看著學習狀態不好,我看著可傷心了,不知道孩子怎麼了。」
綠豆繼續問:「老師喜歡我啊,可是好些天老師都沒有叫我回答問題了。」
我繼續編:「老師還說,綠豆知識點理解的比較好,我最近上課關注那些理解不是很到位的孩子,很少叫綠豆回答問題,因為我知道綠豆一定沒問題,我相信她。可是,看到她心不在焉的樣子我也很傷心!」
綠豆笑著跑走了,邊跑邊說:「媽媽,我要寫作業去了!」
第二天,綠豆回家很高興地說:「媽媽,老師今天看著我笑了,笑的特別溫柔,老師真的是喜歡我的。我現在明白了,老師沒有點到我,是要把機會留給可能不懂的同學,老師是相信我的!」
看著孩子的笑容,我特別感慨,老師在孩子心目中,那是不可取代的。可是面對的是幾十個學生,不能一一顧及。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就是維護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給老師貼一個高大的標籤,讓孩子信任老師,愛老師。這是給孩子的一種心理暗示。一個小學生,對老師和同學的喜歡是非常重要的。
我是,歡迎您的關注,謝謝您的支持,很高興與您分享孩子成長中碰到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