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典服飾——從古希臘穿到中世紀的Tunic長袍 【圖】

2020-12-23 全球紡織網

西方經典服飾——從古希臘穿到中世紀的Tunic長袍 【圖】

2017-05-24 11:24:56 來源:搜狐

  Tunic,中文翻成束腰外衣,其實是一種簡單的長袍,形式有幾種,均是從肩膀到臀部與腳踝之間的長度。這個名字源於拉丁詞:tunica。在古羅馬時期,男人和女人都穿這種長袍,這是他們向古希臘人那種圍腰的服裝學習而來的。

羅馬長袍

  The Roman tunica was adopted by the Roman citizens in the 3rd century BC. It was worn by citizens and non-citizens alike; citizens, though, might wear it under the toga, especially at formal occasions.

  羅馬Tunica在公元前3世紀被羅馬公民所採納,公民和非公民都穿,但有些區別:羅馬公民在正式場合也許會把Tunic穿在託加長袍 toga裡面。

  託加長袍是著名的羅馬式長袍,見下圖,其實就是外面繞的一圈布。

  穿著Tunic長袍的古羅馬人,可以從服裝的長度,有沒有條紋,條紋的寬度和裝飾上看出穿著者在羅馬社會的地位。例如,羅馬參議員的長袍上有寬闊的紫色條紋,而騎士,騎兵們則穿著狹窄條紋的長袍。普通士兵,奴隸和體力勞動者的長袍長度通常在膝蓋上方。

  在古羅馬,男人和女人都穿著Tunic袍子,用作便衣或者禮服。男性長袍比較寬鬆,通常從頸部開始到膝蓋,女性的長袍有寬鬆的也有緊身的,從頸部開始一直垂到腳面延伸為裙子。

  古希臘人也穿著Tunic,晚期的古希臘Tunie和古羅馬Tunic均是從類似的chiton,chitoniskos和exomis演變而來,這些名詞都指特定的長袍款式。

相關焦點

  • 中世紀的服裝和面料,中世紀人們穿什麼
    更多關於中世紀棉花使用皮革皮革的生產可追溯到史前時代。在中世紀,皮革被用於鞋子,皮帶,盔甲,馬具,家具和各種各樣的日常用品。皮革可以染成,塗上,或以各種時裝裝飾。更多關於中世紀皮革工作毛皮在中世紀早期的歐洲,皮毛很常見,但部分歸功於野蠻人的文化使用動物皮膚,被認為穿得太陳舊。然而,它被用來襯上手套和外衣。然而到了十世紀,毛皮又重新流行起來了,從海狸,狐狸,黑貂到松鼠,貂皮和貂的所有東西都變成了溫暖和地位。
  • 萬聖節炸街穿搭指南 《領地人生》帶你夢回中世紀
    那麼,你想好穿什麼衣服了嗎?沒想好的話,不妨來參考下《領地人生》遊戲裡那些原汁原味的中世紀風穿搭,讓你一秒魂穿中世紀,成為整條gai上最靚的仔!  歐洲的中世紀時期又被稱作黑暗時代,是因為當時宗教勢力佔據統治地位,宗教認為人們應該穿得簡潔樸素,不能奢華。所以那時候的服飾顏色和式樣普遍都很單調,顏色以黑、灰、白三色為主,式樣多為拖地長袍。
  • 《認識自我》:一本書讓你了解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的西方人文藝術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以一本書摸清西方文化與西方人個性形成之源梳理歐洲2100年人文主義發展史《認識自我: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的西方人文藝術史》 作者:[意]英格麗·羅西裡尼 譯者:宇華,周希出版社:未讀·思想家 天津人民出版社
  • 語言學歷史回顧上|古希臘、古羅馬與中世紀語法
    歷史 · 回顧一、古希臘語法(公元前800-公元前146)01西方哲學的發端西方哲學的歷史是從古希臘開始的,特別是始於一群生活在通稱為前蘇格拉底時期的哲學家。02古希臘時期的語言研究對語言學的研究同樣可追溯到古希臘時期。
  • 基督教儀式和禮文 | 第二章 主要節日崇拜禮儀 —— 第三節 教牧人員的服飾
    第三節  教牧人員的服飾在某一個特定的場合穿著某種特定的服飾看來是普世性的,因為特定的服飾反映並顯示出該特定場合之意義,是自有其作用在其中。在崇拜中,歷代教會都有以獨特的服飾用於表達崇拜之意和增加崇拜之莊嚴與華美,其中亦帶有象徵性的意義。
  • 西方音樂史之古希臘音樂
    一、古希臘文化概況1、古希臘是西方最早的文明古國:從第一個城邦建立到希臘被馬其頓侵佔(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4世紀)。五、古希臘音樂對整個西方音樂的貢獻1、古希臘音樂成為孕育整個西方音樂的源頭2、古希臘的藝術中所提倡的「三位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為後世歌劇、舞劇等綜合藝術品的產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格局。
  • 淺析法國的「穿長袍的貴族」與「佩劍的貴族」
    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早期的採邑制度,在這種制度下,國王用自己的採邑換取臣子的忠誠,臣子擁有採邑和被稱為貴族的頭銜。中世紀的西歐國家仍然武裝不斷,大小諸侯需要遵守自備武器、提供軍隊、帶領軍隊作戰的義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受到了軍功的獎勵,打勝仗時能收穫不少戰利品,特別是對於一些低級貴族來說,打仗是他們獲取土地和財富的重要途徑。
  • 中世紀歐洲男人的「異裝癖」:穿白色絲襪,高跟鞋,戴假髮
    從歐洲男人穿「絲襪」看往昔潮流了解過歐洲歷史的朋友或許都有所見聞,無論是從影視劇還是書籍配圖中,我們都能看到中世紀的歐洲男性,上半身穿著華麗誇張的服飾,下半身從小腿開始,被純白的絲綢質布料包裹。這些布料上連褲腿,下接一雙精緻的小皮鞋。
  • 西方文化源於古希臘?逆水行舟的羅馬該何去何從?
    引言:我們現在追溯西方社會源頭,大多會追溯到古希臘,畢竟古希臘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太過豐厚,但對於羅馬文明我們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可是如果我們走進生活,看看身邊的小細節,卻會發現羅馬的影子無處不在。在歷史上,我們也必須承認,就算到了中世紀,羅馬文明對於西方世界的影響也是無處不在。
  • 歐洲中世紀男人喜歡秀大腿?還穿超短裙?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一說到男人穿短裙,放到現代,估計會被罵成異裝癖吧,但男人穿裙子這件事放在歐洲的中世紀,可以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在裙子上不斷做各種裝飾更是一件非常時髦的事,其實超短裙的前身就是來自於歐洲中世紀男人的短裙哦,甚至到現在,蘇格蘭裙也還是英國的「物質文化遺產」,有很重要的節日的時候,仍有國家領導人穿蘇格蘭裙表示慶祝。
  • 透視古希臘習俗:作為西方之源的禮儀
    古希臘作為西方文明的源頭,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通過對其社會習俗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古希臘社會。古希臘的服裝通常非常簡單大方,其實就是一塊長方形的布,沒有任何複雜的剪裁,布料掛在身上以不同的形式展現衣服的美。古希臘服裝屬於寬鬆型,如希頓、島春等,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服裝款式。
  • 長袍馬褂、中山列寧、夾克西裝,且看鹿邑民國以後的服飾變化!
    服飾,就其本質而言,可以說是人體的外部保護物,或者裝飾物,它不僅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展示著人們的精神面貌和審美情趣,並與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服飾除了作為一種重要的地域風俗表現形式外,它還反映著一定的社會歷史,並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做出相應的變革。
  • 歐洲中世紀《女子穿衣指南》
    羅馬經典服飾當然,羅馬時期的女性也將上述的特點體現在了服飾上,即"無性別化」——也就是說,服裝並沒有為了突出性別的差異而做出特殊剪裁,男女之間的服飾差距不大(也就意味著社會地區差距不大丘尼卡中世紀早期但是,到了中世紀以後,宗教文化對女人服裝的影響越來越大——這一時期的服飾普遍趨於保守,女人必須通體覆蓋衣物,以示對教會的尊重
  • 時代浪潮衝擊下的服飾改革:清末民初服飾變化「那些事」
    清代官帽(三)服裝清代的衣服也與以前的冠冕服制有所不同,因為滿人是遊牧民族出身,所以服飾風格頗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意味,穿的都是貼身長袍馬褂,不像漢人那樣身著寬袍大袖,滿人的服飾主要以方便騎射為主。
  • 運用思想史線索研究西方中世紀哲學
    運用思想史線索研究西方中世紀哲學 2019年05月10日 08:2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明海英 張清俐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科學哲學簡史:從古希臘到維也納學派
    古希臘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哲學思想是西方科學、哲學和科學哲學的來源; 中世紀往往被稱之為文明的黑暗時期,但中世紀的宗教信念在本質上是對古希臘以來某些重要科學成就如共相論、四因說、天體學說的絕對化過程; 理性時代不僅是科學革命時代,也是科學改變哲學的革命時代,培根等人的經驗主義和笛卡爾等人的懷疑論歸為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其思想實質是一種機械論的世界圖景; 分析時代的邏輯經驗主義不過是當時數理科學的哲學反思而已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美學思想的基本特徵
    >」,到被文人墨客讚美不已的「石榴裙」、「百鳥裙」、「孔雀裘」等等,都無不反映出中國古代先民開發自然、利用自然來美化自身的聰明才智,以及以自然為美的服飾時尚。這種情況與古希臘那種使服裝緊緊地貼在皮膚和肢體上,使人看到人體,以表現人體美、特別是以曲線美為特徵的服飾穿著效果形成鮮明對照,表現了東西方服飾迥然不同的審美心態和民族觀念。儘管古希臘在服飾發展過程中也出現過以自然物質為美的情況,但是,從總體來看,表現人體之美,在其服飾美學觀念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
  • 影響了整個西方發展的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究竟誰更厲害
    但是羅馬文明幾乎統治了全歐洲,除了東北北歐部分地區之外,那希臘文明時期,有沒有控制到西歐呢?眾所周知,古希臘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也是西方文化的淵源,同時也是人類智慧的象徵,它以其獨特的風採與卓越的成就而享譽世界。
  • 拉斐爾《雅典學院》的超時空敘事,先賢們與古希臘美學思想脈絡
    蘇格拉底之死 雅克—路易·大衛 1787年從西班牙的洞穴到地中海南邊的埃及,經歷過古愛琴文明後,我們的旅程終於來到了傳統概念中的古希臘——這個孕育出西方文明最激動人心的地方,也是整個西方藝術史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