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現代美學大師徐悲鴻筆下的「八駿圖」若干年後能引得後世的推崇麼,那麼它的美學價值何在?今天就帶大家來解密一下。
徐悲鴻的「八駿圖」裡體現的是恢弘的逸致,是一種被釋放的力量和魄力,「八駿圖」上那八匹氣宇軒昂的寶馬時而昂首長嘶,時而奔跑馳騁,千姿百態,卓然不群,無論是工筆還是彩繪,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是氣貫長虹的勢,他說:這人吶,一生得找一個靈魂寄託,就像駿馬一樣 ,我畫馬更是一種精神追求和精神寄託,我從駿馬身上看到了許多在人身上沒有的可貴品質,它教會了我很多很多.......
徐悲鴻以馬喻人,借景抒情,把「八駿馬」精神發揮到了極致,馬代表紅色的激情與活力,代表著新一代青年人的朝氣與靈魂,借馬的英姿颯爽來對比當下如日中天的空前盛世,「龍馬精神」一詞在這形容最恰當不過,同時八駿馬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希望與嚮往,是對青春和自由的渴望,更象徵著美好的事業、愛情。
世人因「八駿圖」而認識徐悲鴻,又因徐悲鴻而重新認識「八駿圖」
在我國近代彩繪史上,徐悲鴻的寶馬剛勁有力,有少有人在他面前「關公門前耍大刀」的,在他一生的「職業生涯」中,他的馬畫的是尤為有代表性和突出性,他傳奇的一生提倡彩繪改革,而他的「八駿圖」就是在他極力改革下最為成功的代表作之一。
他對寫生有著有濃厚的興趣,他畫的馬的手草稿多的達上千幅,他還了解過馬的解刨。對馬的體型和骨架有著過目不忘的愛好,還有,馬的秉性,痞氣和生活習慣他以觀察的了如指掌,他的「八駿圖」以國畫水墨畫為主要輸出手段,同時還運動歐洲的透視手法和獨有的解刨手段,滿足了馬的桀驁不馴,他的畫筆剛中有柔,柔中還不失幾分韻味,對墨法還有極高的造詣,潛移默化中在紙上演繹出一匹匹生動而又靈活的馬群,手法柔慢有度,成功的勾勒出駿馬應有的神採和風度,徐悲鴻手下的「八駿圖」不僅在國內空前絕後,更是在世界上史無前例。
「八駿圖」中的社會精神、人文精神、事業精神,都分別體現在哪裡?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抱怨在這個滿目瘡痍的社會中所遭受到的種種不公,還把遇到點不公平的待遇說的哭天暗地,他們正是獲缺「八駿圖」的精神。寶馬者,應當審時度勢,在事業上永遠有著一顆「桀驁不馴」的心,和勇闖天涯的魄力,在人文精神上,「八駿圖」體現出的是不凡的氣度,是超越的靈魂,是一種仰天長嘶的胸腔共鳴,是一種精神和靈魂的洗禮。
這八匹馬分別 代表了拼搏上進的進取之心、沉穩忍耐的堅韌之心、後期勃發的衝撞之心、勇爭第一的標兵之心、桀驁不馴的事業之心、成熟穩重的平靜之心、奔騰馳騁的創業之心、英姿颯爽的氣質之心,其實在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幅「八駿圖」但是否我們每個人能否尋得自己內心的的千裡馬還得由我們自己來挖掘。
美術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學會容易,但畫到極致也需要有天賦。
每一個有天賦的孩子都應該得到培養,好的是現在很多家長都逐漸開始重視美術教育,據某在線美術教育平臺數據顯示,每年新增學習美術兒童數量正在呈直線上升,而更多家長選擇了在線1對1的教學方式,以此讓孩子學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