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⑥ | 真朋友的樣子,就是徐悲鴻和齊白石的樣子

2021-02-23 十點人物誌


10天聽完一部名人傳記,解救你的閱讀焦慮

十點人物誌開啟「人物傳記精華領讀」欄目,提煉經典人物傳記精華,帶你欣賞書中核心情節與內涵,節省閱讀時間,建立對原書的閱讀興趣。

希望通過這個欄目,為你淬鍊名家的思想經驗,獲得改變人生的力量。

每部傳記共有10天領讀,每日更新一期。

♪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 晨誦無聲 朗讀 

領讀 | 林中

今天,我們繼續閱讀《徐悲鴻》。

 

昨天,我們讀到徐悲鴻在生命中的不同節點,都遇到了貴人相助。而且,徐悲鴻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報答了貴人們的鼎力相助。

他用自己不斷精進的畫藝與始終如一的人品,讓貴人們相信自己沒有幫錯人。

 

那麼,面對那些需要幫助的同事、學生和同行們,徐悲鴻是否會鼎力相助呢?對於才華橫溢的學藝少年們,徐悲鴻是否具備識才育人的能力和耐心呢?

伯年今日,悲鴻功勞

任伯年是我國近代傑出畫家,「海派四傑」之一。任伯年的繪畫發軔於民間藝術,技法全面,山水、花鳥、人物等,無一不能。

任伯年重視寫生,又融匯諸家法,並吸取水彩色調之長,勾皴(cūn)點染,格調清新。

 

少年時期,徐悲鴻曾在家鄉見過任伯年的真跡。可惜,徐悲鴻出生那年,任伯年就去世了。

 

任伯年一生靠賣畫謀生存,後來在上海的市面上,在友人們的住處,都曾經見過任伯年的真跡。可惜當時的徐悲鴻只是一介窮苦書生,無力收藏任伯年的繪畫。

 

1927年,徐悲鴻回國了,他在友人的住所看到了更多任伯年的畫作。

 

他也開始收藏任氏的畫作,並通過講學和投稿等方式宣傳任伯年,甚至將任伯年和世界同時代的名家相提並論,認為任伯年是李白那樣的抒情詩人,是元明以來中國畫家第一人。

 

他甚至根據任氏後人提供的照片,畫了一張任伯年的油畫肖像,尊稱任伯年為「畫聖」。

 

徐悲鴻之所以如此推崇任伯年,不只是因為他出身貧寒、求知刻苦,更重要的是,徐悲鴻認為任伯年實屬難能可貴的全才,山水花鳥、邢臺樓閣、人物肖像,都在工筆和寫意上具有十足天賦。

 

在當時中國畫復古抄襲的逆流之下,任伯年能有這樣的成就,確實十分罕見。

莫逆之交,畫壇佳話

徐悲鴻與齊白石終生不渝的莫逆之交,是中國現代美術界傳頌的佳話。

 

1928年,在北大擔任藝術學院院長的徐悲鴻與舊勢力展開鬥爭,可惜敵眾我寡,鬥爭失敗。

 

不過,在這次鬥爭中,徐悲鴻與齊白石建立了親密而純真的友誼,並將此延續一生。

 

兩人相差三十多歲,可是對藝術的見解卻十分投機。徐悲鴻一開始邀請齊白石到北大當教授,齊白石以自己年歲已高為由,婉拒了徐悲鴻的邀請。

 

但是,在徐悲鴻的再三誠邀之下,答應授課時候相伴在旁。徐悲鴻辭平南下的時候,戀戀不捨的齊白石更是畫了一幅《月下尋歸圖》相贈,並題詩二首。

齊白石

 

回到南方以後,徐悲鴻說服上海的中華書局負責人之一的舒新城先生出版齊白石的畫集,並親自編輯作序。

之後,徐悲鴻把稿費寄給了齊白石,齊白石還納悶,為什麼徐悲鴻為自己出版了畫冊,還要寄錢過來。

 

1948年,原中央大學校長顧毓琇想買齊白石的三幅畫並刻方章兩枚,但是因為急著回南方,不會在北平待太久,只能向徐悲鴻求助。

 

於是,徐悲鴻請齊白石一周之內交稿。果然,齊白石在徐悲鴻的請求下,真就做到了。

愛才惜才,不問尊卑

1946年,出徒後的裱畫工人劉金濤省吃儉用,在北平琉璃廠十六號石墨齋內租了一間鬥室,做起了裱畫生意。

 

為此,徐悲鴻捐了許多幅畫,並在自己的畫家朋友挑頭髮起。從齊白石開始,每人出一幅作品,辦展義賣集資。裱畫店開張後,門上「金濤齋裱畫」的牌匾,也是徐悲鴻本人的手跡。

 

1947年除夕夜,劉金濤到徐悲鴻家裡裱畫,見徐悲鴻精神尚佳,開口討畫。徐悲鴻欣然答應,勤快地備上了筆墨紙硯,情緒飽滿地畫了兩隻公雞。

意外的是,後來屋裡停電,劉金濤擔心夜長夢多,怕過了這天,這兩隻公雞進了別人家的院子。

 

徐悲鴻也知道劉金濤的心思,便抹黑提筆落款。劉金濤馬上蓋章,心想過了兩天再來讓徐悲鴻把畫續上。誰料拖了幾年,徐悲鴻與世長辭。

 

在靈堂上,在墓前,劉金濤哭聲蓋群。畢竟,一個窮學徒能夠得到徐悲鴻的厚愛,真是三生有幸。

搬動二石,功及千古

傅抱石是我國近代的著名畫家,與齊白石並稱「南北二石」。

 

1930年7月,受邀遊廬山的徐悲鴻見到了正失業的傅抱石的作品,感到他大有發展前途。尤其是在得知傅抱石的自學精神以後,徐悲鴻仿佛看到了自己學藝的影子。

 

感動之下,徐悲鴻親自拜訪傅抱石。

 

徐悲鴻的到來令貧困中的傅抱石夫婦受寵若驚,徐悲鴻建議傅抱石出國留學,開拓眼界。

但是,傅抱石那時候成日為柴米油鹽發愁。聽到徐悲鴻的一席話,只是覺得痴人說夢。

 

於是,徐悲鴻在江西教育廳長蔣大川的引薦下,見到了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苦口婆心地向熊主席說了傅抱石的過人之處,專門強調傅抱石是江西省少之又少的人才。

 

讓熊主席在權衡利弊之後,轉而恭維徐悲鴻。

奔馬圖

 

熊主席向徐悲鴻求畫,於是,徐悲鴻在次日就派人將一幅奔馬圖送到熊主席的府邸,並附信要熊主席贈傅抱石一千元,助他赴日留學。

 

傅抱石的留學夢想就這麼實現了。

 

熟悉徐悲鴻生平的人都知道,徐悲鴻一生最厭煩的事情,就是在權貴之中奔走。

可是,徐悲鴻為了傅抱石,為了中國美術界能夠多增加一位人才,連一件自己厭煩的事,他也主動去做了。

 

1959年,傅抱石進京為人民大會堂作畫,遇見了裱畫工劉金濤。傅抱石告訴劉金濤,自己是因為有徐悲鴻的器重和幫助,才有今天的成就。

 

齊白石曾經說過:「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也。」傅抱石則說過:「沒有徐悲鴻,就沒有我傅抱石。」

為人師表,愛生如子

幫助自己的學生出國留學,徐悲鴻更是無私。

 

只要是自己看準的、值得去幫助的人,他從不考慮個人恩報,出面相助。他覺得自己這麼做,完全是為了給國家培養人才。

 

1930年,中央大學藝術系旁聽生吳作人,因為與左派任務的關聯,被取消了旁聽資格。

 

吳作人上門求助以後,徐悲鴻讓吳作人以後到自己家裡來,由他親自教授,成為自己的得意門生。

 

與學校交涉無望以後,徐悲鴻找到田漢,為吳作人辦了一張南國藝術學院的畢業文憑,讓吳作人申請到了出國留學護照。

 

吳作人出國後,先是在巴黎高等美院就讀。由於經濟問題,無法維持,吳作人寫信求助於徐悲鴻。

 

徐悲鴻立即託人,設法辦理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的獎學金,從而使吳作人順利完成在國外的學業。

吳作人後來成為舉世聞名的藝術家和教育家,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1924年,滑田友從師範學校畢業,成為宿遷縣第一小學美術教員。1930年的春假,滿懷喜悅的滑田友帶著兒子頭像原作,到南京拜會著名畫家徐悲鴻先生。

 

徐悲鴻看到原作後,非常欣賞,並把它推薦給《良友畫報》和《新聞報》發表,而徐悲鴻更是逢人便說滑田友如何優秀。

 

借著赴歐辦畫展的機會,徐悲鴻出路費把滑田友帶到了巴黎,幫助他開始半工半讀的學習生涯。

 

在巴黎,滑田友和後來成為音樂家的冼星海住在同一間小閣樓,互相鼓勵。終於,兩人都學成回國,為國爭光。

今天,我們通過徐悲鴻幫助他人成才的故事,了解到徐悲鴻愛才惜才的博大胸懷。

可以說,徐悲鴻通過自己對青年藝術家的支持與愛護,無私地為近代中國美術發展貢獻了更多力量。

 

徐悲鴻身為劃時代的中國畫家和西洋畫家的合成體,他在藝術創作上,有怎樣的手法造詣與思想主張呢?

翻開近代中國美術史,齊白石、傅抱石、滑田友、吳作人……這些在近代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名字,無一不和徐悲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甚至可以說,沒有徐悲鴻的幫助,他們或許不會在自己的美術生涯中,留下耀眼的成就。

 

你可曾遇見過無私助人的朋友呢?歡迎留言分享。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歡迎點擊文章結尾右下角的六角形按鈕,給我一個「好看」。我們明天見,晚安。

《徐悲鴻》⑤|懂得感恩,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品質

《徐悲鴻》④|能成就你的不是天賦,是努力

《徐悲鴻》③|有格局的人,更容易成就一番事業

-背景音樂- 

Little Story 《어느 휴일의 공원》

-領讀-

林中,中文系畢業,嗜書如命,前金融農民工。微博:負面情緒出借方。

-主播-

晨誦無聲,耕耘25年的教書匠,錄音15年的愛好者。公眾號:晨誦無聲。

跟著下方動圖,置頂「十點人物誌

每晚八點,小志與你不見不散

👇

點了「好看」的人,也會變好看 

相關焦點

  • 徐悲鴻畫馬祝賀78歲齊白石生兒子,齊白石如何回禮?網友:摳門!
    歷史上就留下過很多文人之間禮尚往來的趣事,比如說杜甫和李白之間互贈的詩,也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詩佳話。近一點的,如雷貫耳的大師齊白石和徐悲鴻之間,也有過禮尚往來的有趣故事,而且他們互贈的禮物如今也成為了超級藝術文物。
  • 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國畫大師120幅精品等你來相見
    此次畫展展出了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黃賓虹、林風眠、潘天壽、李可染等28位中國近現代著名國畫大師的真跡佳作共120幅。120幅各時期的畫作,共同勾勒出了近現代以來中國一派書香墨韻、文人風雅的景象,鮮活地呈現了這一百餘年以來,中國傳統書畫演進和革新的歷史過程。
  • 齊白石傳人-湯發周解味齊白石知己徐悲鴻在保利拍賣的那些駿馬圖
    《徐悲鴻作品集》(續二),圖版76,文物出版社,2011年。《徐悲鴻作品集》裡記載了徐悲鴻豐富中國繪畫的創作,所繪人物、動物,筆墨放縱,形神兼備,徐悲鴻在這幅作品中將中西兩大傳統技法有機地融會貫通成一體,獨創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寫實藝術。
  • 中國文化簡訊:齊白石、徐悲鴻等名家畫作亮相瀋陽
    廣西師大出版社推出童書品牌「魔法象」2015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童書品牌 「魔法象」,倡導為愛朗讀,著力推廣親子閱讀,提高兒童的閱讀質量,幫助兒童和青少年建立終身閱讀習慣。「魔法象」已推出12本圖畫書,作者包括法國、英國、韓國、俄羅斯等國的繪本名家。
  • 往來千載間,藝高高到重慶,探展徐悲鴻美術館
    這一年,已經65歲的齊白石在北平剛買下跨車胡同15號的院落不久,這位民間鄉野起家的國畫大師終於在北平的藝術市場站住了腳,結束了北漂的生活。他只是一個畫家,不關心時事,只是覺得國畫應該求新求變,和傳統的文人畫拉開距離。
  • 藝術公開課|聽策展人講述徐悲鴻畫馬背後的故事
    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林風眠、傅抱石、李可染,南京博物院《仰之彌高——二十世紀中國畫大家》特展集中了20世紀中國畫藝壇最閃耀的8位巨星。  繼齊白石和黃賓虹之後,今天龐鷗老師要介紹的是徐悲鴻。
  • 鄭板橋一幅古畫,被徐悲鴻添加6筆後,身價暴漲,一舉拍賣3500萬
    他們的「怪」,就「怪」在他們的繪畫風格和書法風格上。這八怪在歷史上頗有爭論,因為這樣「怪」的人不僅僅只有8位。後來這一種風格就在揚州自成一派,成為了揚州畫派。鄭板橋是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的詩書畫被後人贊為「三絕」。鄭板橋喜歡畫竹,在他流傳下來的作品中,有一幅《竹石圖》還曾被後人「篡改」,那個篡改名家畫作的人,就是著名的國畫大師徐悲鴻。
  • 10日自貢大安老鹽場1957開園 帶你看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真跡
    活動期間,遊客除了能感受來自6個國家和地區的特色鹽品,還能親眼見到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等大師的真跡。據悉,大安鹽廠始建於1957年,曾是自貢最大的製鹽廠,位於大安區舊城核心區,與毗鄰的燊海井、吉成井等古鹽場一起,構成自貢井礦鹽生產的時間序列和工藝路線。老鹽場1957以大安鹽廠工業遺址為基礎,打造以「」文化展示、文創博覽體驗、文創配套」為主的文創綜合體。
  • 徐悲鴻的伯樂
    現代出版大家胡愈之晚年回憶商務印書館,在沈雁冰(茅盾)、鄭振鐸、王雲五等人之外,他還要「特別要提到一位職工」,這就是黃警頑。所謂特別,就是說在「商務」中,(以下文中的「商務」即為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英文名稱:The Commercial Press,簡稱CP)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1897年創辦於上海,1954年遷北京。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
  • 在徐悲鴻紀念館學畫的日子
    劉勃舒小時候喜歡繪畫,尤其喜歡畫馬,上小學時他給在北京的大畫家徐悲鴻寫了一封求教信,信中附上了自己畫的馬。徐悲鴻不僅給他回了信,最終還收了他作為關門弟子。這段師生佳話早已成為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傳奇故事,而在一名鄉村小學的學生聽來,幾乎就是天方夜譚,繪畫這顆種子就這樣悄悄埋進了我的心裡。
  • 徐悲鴻為泰戈爾畫像
    1937年4月14日,泰戈爾在國際大學主持中國學院的揭牌典禮,發表了《中國和印度》的演講:「兩個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相逢之時,不是戰場上的死敵,而是文雅的朋友……對我來說,今天是一個期待已久的偉大日子。我可以代表印度人民,發出消隱在昔年裡的古老誓言——鞏固中印兩國人民文化交流和友誼的誓言。」此後,泰戈爾以中國學院的名義,誠邀中國的著名學者、藝術家前去講學、創作,共同推進兩國的文化和教育交流。
  • 徐悲鴻:誰才是他最愛的人
    徐悲鴻本來不叫徐悲鴻,他的父親是一個私塾先生,雖然家境貧寒,但他的畫畫一直都沒有拉下。只是還沒有施展才華的他在十七歲,就被父親做主和一個農家女子結婚了。徐悲鴻厭惡這段婚姻,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叫「劫生」。後來,徐悲鴻學成歸來,成了大學裡的教授,有兩個孩子的他們按理說應該進入更好的生活中,可是因為所受教育和性格的原因,兩個人越來越不合,感情也逐漸冷淡下來。就在這個時候,孫多慈走進了徐悲鴻的世界,蔣棠珍算是徐悲鴻的糟糠之妻,可是等受到徐悲鴻功成名就的時候,卻遭到了背叛。
  • 徐悲鴻的貓43萬,他的被女人抱著700萬
    徐悲鴻的貓43萬,他的被女人抱著700萬貓是一種非常可愛靈性的動物,其好奇的性格更凸顯它的可愛,可膽小又是其非常致命的缺點,在世界各地的家庭裡分布極其廣泛,近現代很多國畫大師也很喜歡貓,比如徐悲鴻尤其喜歡畫貓,齊白石也是對貓頗為喜愛,還有很多對貓喜愛的大師,這裡就不一 一列舉,請看。
  • 同為畫壇巨匠,徐悲鴻邀請張大千講學被拒,理由卻讓人感到奇葩!
    民國時期,在不同的領域都出現了很多有才華的人,小說雜文有魯迅,散文有周作人,建築有林徽因梁思成,詩作有徐志摩等人,在書畫界,那麼自然就是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等一系列大師了。那時候,張大千的畫就已經享譽全中國了,但是,真正讓他火起來來的,讓美術界為之矚目的,其實是他以假亂真的技術,張大千最成功的就是仿造明末繪畫宗師石濤之畫,很多的收藏家也都走眼過。
  • 徐悲鴻為什麼對劉海粟有成見?
    劉海粟,90後創業大牛,1912年,年僅16歲的劉海粟和朋友創辦了上海圖畫美術院(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前身),都是一群年輕人,可想而知,資金極為有限,條件極其簡陋。果然徐悲鴻繼續刊文,教劉海粟繪畫要「洗俗骨,除驕氣,親有道,用苦功」我徐悲鴻原地踏步等你十年你都不是對手!
  • 價值1.71億元的徐悲鴻真跡 正在江北一百年花園展出
    今石家花園為大師徐悲鴻故居始建於1931年是一幢中西式合壁的樓房和庭院據說現在裡面收藏著徐悲鴻大師20餘幅真跡小路走上來之後,眼前豁然開朗,這是一棟中西式合璧的樓房和庭院。如齊白石、于右任、翁文灝、郭沫若、張大千等都曾是這裡的常客。進入一樓就可以參觀到徐悲鴻大師的舊居了,一走進去就感受到一副古色古香的人文氣息。牆上金色的主題「汲登百丈路迢迢」仿佛是徐悲鴻大師藝術生涯的縮影。
  • 徐悲鴻的收藏均是「暫屬悲鴻」,他的理想是建立國家美術館
    明 無款 右軍書扇圖 徐悲鴻舊藏 現藏徐悲鴻紀念館從上文不難看出,徐悲鴻以收藏之力,建設美術館的理想,由來已久。建立國家美術館,其非凡之意義,徐悲鴻在一生論述中反覆提及。因為假定吾國真箇吳道子、王維再世,或者米開朗琪羅、倫勃朗等轉世在中國,他們當真出產了許多驚人作品,而無地方容納他們的作品,也是枉然。比如現在中國齊白石、張大千、溥心畬、溥雪齋等諸先生作品,除私家收藏外,不能見於公共場所,豈非憾事。問人家喜歡麼,我可以答至少一半的群眾是喜歡的,否則不成其為文化城之市民,然則何不急急辦一美術館呢?
  • 徐悲鴻的繪畫對手,畫馬讓人無法理解,作品卻獲得國際大獎
    玩繪畫的想要成名其實並不容易,如果運氣和當時的繪畫環境比較好,那成名的概率也自然增加。但早在50年代初期,甚至更早之前,玩油畫想要出名的,真可以用難上加難來形容。把飛白和擦筆這些技法運用到了油畫之中,在當時來講,大家都在國內講毛筆的山水國畫,但當時的常玉就嘗試著變形式的油畫,還把西方的元素用中國繪畫的抽象藝術來嘗試。同時間的他與徐悲鴻的妻子蔣女士有來往,甚至傳出過一些不好的消息,當時還引起了徐悲鴻大師的不愉快,甚至此事也影響到了常玉在國外繪畫圈的地位。
  • 抗戰勝利後的鑑寶案,徐悲鴻發現上百幅假畫
    對於國畫大師徐悲鴻來說,1946年是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他創作了《孤駿圖》和《雙駿圖》;他出任國立北平藝專(中央美院前身之一)校長,經歷了轟動一時的「鑑寶案」以及後來的「倒徐運動」;他堅持「新中國畫」革命,完成了個人美術生涯的最後一次創新求真之旅。▌《孤駿圖》,徐悲鴻1946年作。
  • 蔣碧微隨徐悲鴻遠走,成二十世紀的卓文君,只因朋友一句「假如」
    蔣碧薇隨徐悲鴻遠走他鄉,被後世稱為「二十世紀的卓文君」。當時的徐悲鴻,既無錢財也無如今盛名,蔣碧薇與他私奔出逃,竟然只是因朋友的一句「假如」。9歲時,徐悲鴻就開始與父親正式學習作畫。徐達章十分看重徐悲鴻的繪畫天賦,希望他能珍惜老天爺賞的這口飯。徐悲鴻並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10歲就可以幫父親填彩敷色,還可以為鄉鄰寫春聯作年畫。13歲時,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徐悲鴻輟學與父親輾轉於各鄉鎮,以賣畫為生。背井離鄉的清苦日子,使徐悲鴻的視野見聞的漸漸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