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超7億 市場份額被擠壓 百世集團「負債」前行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財經江湖

作者:財經江湖

作者| 亦古月

編輯| 江湖哥

5月28日,在美股上市的快遞物流公司百世集團(紐交所代碼:BEST)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業績。2020年第一季度,百世集團的營業收入為54.65億元,同比減少20.5%;毛利潤負1.77億元,而去年同期為2.9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淨虧損7.12億元,去年同期為2.1億元;經調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負5.80億元,去年同期為負0.8億元。整體來說,營收下降,虧損擴大。

據了解,"百世快遞"是百世集團旗下知名快遞品牌。2016年3月1日起,為了在業務層面更好地統一百世品牌架構,實現集團物流業務協同發展,由原名"百世匯通"正式更名為"百世快遞"。

早期的「百世快遞」,憑藉著多樣式速遞服務以及覆蓋全國式的業務輻射迅速圈層並擠入快遞行業。而今在疫情的衝擊下,加盟形式的百世快遞中轉成本和運輸成本上升,百世快遞2020年第一季度虧損超7億,面對順豐「廝殺」,三通一達圍剿,市場份額下滑的百世快遞還有機會嗎?

虧損持續擴大,經營模式有待考究

百世集團採取的是加盟形式,其重點是自動投資化。百世集團的運轉中心採取租賃模式。百世集團對租賃場地僅進行少量改造,而車輛則採取外包和融資租賃共建車隊的模式進行幹線運輸方式。

據租賃費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百世集團通過經營租賃使用權的非流動資產佔資產總額的23.88%;相比之下,申通、圓通、韻達、順豐幾家快遞巨頭披露的場地租賃費佔資產總額最高不過1.5%。從以上數據得知,百世集團的租賃模式在收益尚未明確之時耗費成本過高。

從百世集團研發費用可以看出其重點投資在自動化領域。百世集團2019年前三季度的研發費用佔據了淨利潤的70%,而排名第二的順豐,研發費用僅佔淨利潤的22%。高額的研發費用也是公司虧損的原因之一。據Wind數據統計,除去中通未披露其研發費用,百世集團是加盟制中對技術研發投入最多的公司。

在財經江湖看來,百世快遞在今年第一季度虧損的情況早在此前就發出令人擔憂的信號,2019年連續虧損,市場佔有率下降已經做出了暗示。在現有的市場競爭中,合適的經營模式以及控制成本支出是盈利的先決條件。自身的模式累計虧損,百世快遞重回市場搶佔份額關鍵還是在於其改善其自身經營模式以及控制成本支出。

順豐「廝殺」,三通一達圍剿

順豐一直打造的品牌優勢就是高品質、時效快、以及有飛機優勢,賺足了口碑和噱頭,品牌效應深刻烙印在消費者心中,2019年順豐的營收已經超過千億。從營收數額和淨利潤而言,順豐排在第一。

中通營收最少,但其淨利潤僅次於順豐,同比增速增長最快。韻達營收同比翻番,領跑「通達系」,圓通緊隨其後。而百世快遞雖營收領先於三通一達,但淨利潤卻是唯一處於虧損狀態。

在財經江湖看來,百世快遞市場份額下滑,自身存在原因,外在市場競爭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快遞蛋糕越分越小,百世快遞從四通一達獨立出來,被順豐「廝殺」,同時遭遇「三通一達」的圍剿。百世集團能否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殺出重圍是其翻盤的關鍵。

屢被投訴,服務滯後

財經江湖在黑貓平臺上輸入「百世快遞」關鍵詞,其投訴量達到5775條,滿意度只有三顆星。有匿名網友稱,每次百世快遞都發錯地方,不打電話也沒有簡訊通知等了很長時間還送錯了地方。在沒籤收的狀態下顯示已經籤收了。該用戶表示,官方應該加強管理,改善服務,百世快遞此行為實在惡劣。

用戶名稱為陳先生-L發起投訴稱,疫情期間有一批捐贈給康定公安局的物資,委託當地百世快運進行運輸,承諾可以運輸後,約定上門取件時間2月24日。2月27日發現一直在成都沒有動靜,聯繫後說查詢問題。2月29日後再次聯繫,回覆說康定地區3月1日快遞才開通。這時已經距離發貨時間6天。協商後,微信文字回復讓快遞方退回,因為物資已經派不上用場,聯繫退款,共計670元,只願退200元。

在財經江湖看來,百世快遞服務滯後在消費者心中已經逐漸失去地位,這是其市場份額減少最直接的原因。負面新聞不斷,屢被消費者投訴。百世快遞自身需要反思,任何盈利的行業都應該以消費者為中心,一旦失去消費者的信任,企業不會再有任何機會。百世快遞虧損7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若不能解決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高其服務質量,百世快遞將來之路將會變得步履維艱。

相關焦點

  • 單個包裹價格降低,百世集團一季度虧損超7億元
    2020年第一季度,百世集團的營業收入為54.65億元,同比減少20.5%;毛利潤負1.77億元,去年同期為2.9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淨虧損7.12億元,去年同期為2.1億元;經調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負5.80億元,去年同期為負0.8億元。整體來說,營收下降,虧損擴大。
  • 詳解百世快遞財報,以低價換市場的策略真的好嗎?
    報告顯示,百世集團在2019年四季度取得營業收入10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2%;非通用準則下(Non-GAAP)下淨利潤為6101.9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3.5%,淨利潤率為0.6%。2019年全年,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35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8%;Non-GAAP下淨虧損1.24億元人民幣,虧損率0.4%。
  • 百世快遞財報:淨虧損大幅縮窄38%,來之不易
    8月18日早間,百世集團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財報顯示,百世集團第二季度營收84.1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87.88億元下降4.2%。但淨虧損3089.9萬元,去年同期虧損2237.1萬元,相比收窄38%。攤薄每股虧損0.06元,去年同期每股虧損0.05元。
  • 盤前速報丨虧損擴大,跟誰學、百世集團雙雙大跌!
    其中,K12教育機構跟誰學股價一度大跌超15%,截至發稿,跌幅收窄至11.27%,報63.31美元。此前,該公司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跟誰學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第三季度淨虧損達9.325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為盈利190萬元。
  • 百世快遞「泡沫式繁榮」還能持續多久?
    就在1月7日,百世快遞山東加盟點暴力分揀的視頻就曾登上微博熱搜,而事件爆發之日,距離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韶寧在公司網絡大會上宣布百世集團在2020年將更加聚焦「運營質量和服務體驗」,僅過去兩天而已。圖片來源:百世官網疫情之下,負面頻發,說是流年不利也不為過,趕在這個節骨眼上,3月12日,百世集團公布了2019年四季度以及全年的業績報告。
  • 獲貝萊德買入 花旗看好 百世集團(BEST)是否值得投資
    日前,百世集團(BEST)公布了其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業績。財報顯示,2019年實現營收351.8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25.8%;第四季度營收107.7億元,同比增長19.2%。總體而言,實際營收指標略高於此前管理層給出的預期上限,不過略低於市場預期。
  • 幾經快遞戰洗禮,百世核心業務現在發展的怎麼樣?
    從四通一達的市場份額來看,由2016年的56.3%上升到2019年的72.7%的份額可見,價格戰使資源不斷向頭部聚集的效果是顯著的。來源:公司財報至於價格戰還要打多久,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持久戰。百世的軟硬實力跟其他快遞公司比如何?筆者對比了中通與百世的單票收入、成本及毛利情況。雖然百世在年報中顯示企業還在虧損階段,但是在快遞這業務上來看還是存在毛利的。百世單票收入最少,結合百世市場份額佔比來看,筆者認為百世這是在利用價格換取單量,擴大市場份額。畢竟義烏快遞行業的價格戰始於2013年,而始作俑者就是百世快遞。
  • 申通、百世上半年份額利潤齊跌 百世單均毛利...
    今年上半年,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百世、順豐的快遞類業務的單票毛利分別下降至0.36元、0.18元、0.22元、0.11元、0.04元、2.76元,跌幅分別為35.7%、61.7%、42.1%、75%、63.6%、30.1%。六家公司快遞類業務單票毛利的平均跌幅為51.4%。
  • 負債超3000億!由北京大學創辦的中國最大「校企」,如今宣告倒閉
    方正集團在1986年由北京大學創辦,王選教授在發明了中文輸入法—漢字雷射照排系統後。迅速佔領了全國的電腦市場,在1989年,其訂貨的出售總金額就突破了1億元。想當年現在知名企業聯想,金額都沒有達到100萬,可見方正集團的輝煌。
  • AI語音第一股:業務遭阿里百度擠壓,三年半虧損近9億_易車網
    同期,雲知聲合計虧損近9億元,研發投入則超過6億元,超過營收,成為虧損主因。規模羸弱的背後是這家企業商業化方向的艱難探索,最初核心的消費級硬體,如智能音箱遭遇阿里、百度、小米等巨頭擠壓,最終雲知聲被迫放棄這一領域,並轉向物聯網市場,同時通過自研晶片加強競爭力。但這也是個巨頭林立的市場,雲知聲未來的挑戰依舊不小。
  • 百世集團紐交所敲鐘
    美國當地時間9月20日上午9點30分(北京時間21點30分),隨著百世董事長兼執行長周韶寧敲下一記鐘聲,百世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BSTI」,百世將融資4.5億美元,為其物流和供應鏈網絡的擴張提供資金,開發新技術,並開設更多的便利店。這是今年最大規模的中國企業赴美IPO。
  • 百世快遞多家門店關門,總部電話無人接聽,說好的「傳遞快樂」呢
    與這些快遞企業不同的是,百世集團是帶著連續三年虧損的紀錄順利上市的。2014年淨虧損7.18億元人民幣,2015年淨虧損10.59億元,2016年淨虧損13.63億元,2017年上半年虧損額達6.25億元。
  • 百世鄰裡為何成「棄子」?加盟幾乎無門檻,野蠻擴張埋隱患
    2011年順豐入局便利店,此後陷入品牌不斷更名、巨額虧損、6年更換7名CEO的困局中。新京報記者同時注意到,一方面,快遞、商超、網際網路等企業近年來在便利店賽道上慘敗。另一方面,7-11、全家、便利蜂等專業連鎖品牌正在大力布局二線市場。
  • 中國石油大王「一夜清零」,集團負債127億,190億身家一無所有
    它的確是中國最大的民營石油集團。此外,薛光林還擁有一支總容量300萬噸的遠洋油輪船隊。在薛光林的領導下,集團已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民營石油公司,在國內外擁有近千億元資產,是中國第四大石油公司。負債127億的「一夜暴富」然而,在2019年初,香港高等法院於5月11日宣布該公司破產,因為他沒有支付超過3000萬的債務。同時,根據公司規定,薛峰在公司(包括董事長)的職務被取消,使得這位交易員一無所有。
  • 三季度業績中通PK百世:快遞巨頭再掀起價格血戰,誰是最後贏家?
    根據招商銀行研究院整理的數據,疫情影響下,上半年電商快遞競爭持續激烈,全行業單票價格較年初下降 7.8%,在同質化競爭的電商快遞市場,通達系巨頭普遍表現為「增量不增收」。整個上半年,通達系快遞巨頭業務量增速出現分化,中通、 韻達、圓通三家高增速處於同一梯隊,申通 和百世低增速,且落後於行業平均增速。
  • 遼寧隱形富豪孟廣寶疑是營口沿海銀行實控人 旗下公司負債超百億
    近年來,孟廣寶的華君集團連年虧損,債務更是超過百億。孟廣寶本人也被限制高消費,成為失信人。  日前,營口沿海銀行公布了三季報,數據顯示該行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4.15億,同比下降了22.89%,淨利潤為3.14億,同比下降了58.68%。截止9月30日,營口沿海銀行總資產為1130.06億。2019年年報顯示,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77%,撥備覆蓋率為186.08%。
  • 負債壓力山大,合生創展靠炒股賺了超30億
    在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合生創展用8.82億港元買入Sea250萬股,持股比例0.51%;用7.91億港元買入平安健康1042.72萬股,持股比例為0.98%;用17.42億港元買入平安保險2215.65萬股,持股比例為0.3%;用10.28億港元買入滙豐控股2623.68萬股,持股比例為0.13%;用9.49億港元買入中國移動1612.5
  • 百世快遞上市三年虧三年,他的現在會不會是極兔們的未來?
    在「通達系」快遞軍團中,百世快遞成立時間最晚,2007年成立,2010年通過收購「匯通快運」,搭上了快遞行業飛速發展的最後一部尾班車。2017年,百世在美國上市,不過上市至今,百世的股價已經跌了將近3/4,市值蒸發了7成,今年上半年淨虧損7.82億。
  • 「快遞一哥」順豐負債300億幕後真相?
    最近,「快遞一哥」順豐的負債總額急速升高,引發了各界的爭論。根據順豐2018年三季度報,僅僅這個季度,負債就飆升了近50億,其負債總額已達308.74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46.77%,同比提高23.25%,遠高於同業平均水平。而作為輕資產運營的快遞行業,近50%的資產負債率實屬罕見。
  • 順豐蘇寧圓通中通百世先後涉足,快遞企業為何玩不轉便利店?
    在激烈的價格戰中聚焦主業,是百世拯救市場的自我修正。為此,全國3400多家百世鄰裡便利店將剝離百世。不止百世,圓通中通京東都曾直接或間接涉足便利店領域,順豐更是陷入品牌不斷更名、巨額虧損、6年更換7名CEO的困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