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北京老字號」麗新照相館重張 老品牌如何闖市場

2020-12-25 贏商網

  老字號是中國的名牌標記,百年「北京老字號」承載著老北京人的記憶,延續京城的文化韻味。有104年歷史的麗新照相館將已經關店六年的萬壽宮胡同路北店重新選址在潞河附近,日前已正式開張營業。從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麗新用鏡頭這個獨特的方式,為北京人及社會各團體留下了歷史性的紀念。

  老店新開

  縱然是百年老店,新開業的麗新照相館卻不乏時尚元素。從門店外貌來看,帶有古樸色彩的格窗木門,上面掛有北京老字號的金字招牌,沉穩低調的風格下體現出的是通州第一家照相館的傳承文化。在照相館內,明亮寬敞的大廳給人舒適之感。在接待櫃檯之後,是一條不足百米的走廊,從最早還名為潤身照相館時,乃至此後的萬壽宮、東風,以及時下麗新拍攝的照片組成的「記憶畫廊」,是這家百年照相館發展歷程的真實寫照。而已經泛黃的老照片,對於老北京人來說,是難忘的回憶。而且新門店佔地約300平方米,是目前三家門店中規模最大的一家。

  麗新照相館當前可提供婚紗照、兒童照、團體照、證件照等多類業務。從硬體設施來看,攝影間內採用的均是懸掛式攝影燈,再也看不到原來的落地式攝影燈。此外,還可提供上門拍照、特殊群體服務等。據了解,新門店還將計劃建設400平方米的實景影棚,儘量滿足所有攝影要求,增加照相館的工作面積,據麗新照相館辦公室主任司豔介紹,麗新照相館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進步,相較於傳統落地式攝影燈,懸掛式在打燈時更加方便、到位。此外,司豔表示,老字號企業在當前發展既要傳承也要創新。新開業的麗新為了在喚起老顧客回憶的同時,也為了吸引年輕的新顧客,一方面保留傳統風格與業務,另一方面加大了對婚紗照業務的投入,之前照相館新採購了一批婚紗,通過在店內進行婚紗展示,也希望能讓年輕人擺脫對老字號企業死板的認知。

  「童年的回憶」是在麗新照相館新店開張當天,進店顧客最多提到,也最有感觸的一點。從小在通州長大現已35歲的劉女士說:「我小時候就在麗新照相館照相,在這裡有滿滿的回憶,來到這裡我們都身有感觸。」而這間店是麗新照相館歷史中的首店——萬壽宮胡同路北店,重新改變而來。而麗新照相館的取名還經歷了幾次更換。

  百年曆練

  麗新照相館能夠承載起老北京的回憶,擁有長遠的發展歷程,更經過了從北洋時期到民國的年代更迭。作為一家百年老店,麗新為北京的照相服務領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1912年,麗新照相館創始人蔡在山28歲時將通州的第一家照相館開在通州萬壽宮胡同路北47號,當初的名字為「潤身」,在業界引起不小的轟動,這也是麗新照相館的前身。但在19世紀中葉,攝影技術由西方傳入中國,初期還被認定為「收魂攝魄的禁忌邪術」,而將照相館取名為「潤身」是為照相的訛傳闢謠。

  隨著技術不斷從國外傳入,通州電廠的創建使照相技術有了改進,從最初的照相和後期均採用自然光技術,慢慢演變成燈光使用,通州的照相業得到進一步發展。1948年,通州已經有7家照相館。

  1956年國家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照相行業實現公私合營,通州部分照相館組成照相館總店,併入潤身照相館。再到1965年,國家出資在相館原址進行改造,翻新後的潤身照相館就變成了萬壽宮照相館。在「文革」時期,再度更名為東風照相館,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定名為麗新照相館,一直沿用至今。

  十年前,隨著通州商業深入改革,通州另外兩家照相館也併入麗新照相館,有了如今麗新照相館的基本經營規模。現在,麗新照相館隸屬於北京市通州商業資產運營公司的二級獨立法人單位,擁有潞河、車站路、北苑三家店。

  據了解,麗新照相館業務包括專業證件照、生活照、兒童系列套照、藝術寫真、婚紗攝影、全家福及各類產品影像,尤其是大型團體外照業務,受到企業、單位、學校的歡迎。從2008年開始,麗新照相館拓展業務經營範圍,增加了寫真噴繪、雷射雕刻、條幅錦旗、展覽展示等廣告設計和製作。

  但在2015年6月10日,麗新照相館就通過了「北京老字號」企業的認證。

  發展藍圖

  經濟發展,全球化加速,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外受到追捧與歡迎,老字號品牌再度引起國內的關注。但科技創新,手機照相功能讓人可以「隨手拍」,這也是科技對老字號及傳統商業的衝擊。而北京地區的照相館、攝影店數量不在少數,對麗新照相館形成不小的競爭壓力。有業內人士提出,消費不能定格在百年之前,老字號不能「坐吃山空」。

  在麗新照相館經營第一線的負責人李惠君認為,相館歸國有管理,不存在一些市場上的隱性消費,而且在折扣優惠時也不存在到店加錢的狀況,「我們還計劃增加微電影業務,並結合網站經營,實現『網際網路+』,現在網站已經初具模型,正在填充各項內容」。此外,李惠君還介紹,麗新照相館有從業40年的攝影師,也有年齡小卻時尚感十足的新人,組成「以老帶新,工匠堅守與前衛兼備」的團隊。

  北京老字號協會會長劉小虹對老字號品牌、企業都有深入了解,她認為麗新照相館的重張具有歷史意義。劉小虹表示,雖然手機可以照相,但在傳統文化中,全家福有其禮儀和規矩,麗新照相館從技術和傳承把握相片質量;通州將是「行政副中心」,但照相館的數量與市中心相比還略少,麗新照相館能為北京居民帶去很多便利;麗新照相館能與時俱進地調整經營,增加業務板塊,豐富攝影風格,這都是老字號創新的亮點。「早年照相技術由上海傳入,如今在北京能留下老字號品牌,足見其珍貴。」她說。

  據悉,麗新照相館各種專業設備齊全,人員素質大幅攀升,業務數量逐年遞增,尤其是大型團體外照業務,不僅在通州享有盛名,還遍及到朝陽、懷柔、順義、廊坊、三河燕郊等地。

  攝影業在不斷進步,創造出好業績。中國人像攝影學會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人像攝影行業總產值達2060億元,比上年增長24.2%;截至2015年底,人像攝影行業營業總收入2706億元,同比增長9.76%。

本文轉載來自:網易新聞,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老字號——中國照相館
    老字號——中國照相館 誰都知道中國照相館有名,是個老字號,但它位於王府井大街,如果要想有張中國照相館的照片必須到王府井去一趟才行,這對於居住較遠的居民和出門不便的大爺大媽們真成了難題。但現在不一樣了,老字號也放下了架子,中國照相館向小區開出了"社區攝影直通車",將照相館搬進了小區,您就在家裡等著就能照相,就能享受到中國照相館的高檔服務。
  • 老字號如何才能留住老味道?揚州打造三把刀文化集聚區
    近日,由市委宣傳部、揚州報業傳媒集團、揚州廣電傳媒集團聯合打造的《市民論談》訪談節目,圍繞如何拯救、扶持老字號等話題展開討論。我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以及市民代表暢所欲言,共話如何讓揚州老字號留住老味道。揚州老字號,救還是不救?
  • 滬上老字號照相館瞄準市場空白 掀起"全家福"熱
    東方網1月14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過年舉家到照相館拍張全家福,這一老傳統如今又盛行。記者了解到,老字號照相館最近訂單火爆。業內人士表示,滬上影樓、工作室已成飽和之勢,而傳統懷舊的全家福則瞄準了攝影市場的新空白。
  • 尋章丘老字號,樹章丘新品牌!章丘老字號協會成立
    早在漢代,平陵城的先民就鑄造了鐵器品牌,冶鐵貼牌章丘製造成為傳奇。到了近代,一代儒商孟洛川從章丘走出,將「祥」字號開遍大江南北,其「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經營理念,影響了一代代章丘人,催生了一個個經久不衰的章丘老字號。這些章丘老字號成為商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章丘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
  • 中國十大百年品牌:老字號的重生
    但隨著成衣市場的日臻成熟,家用縫紉機逐漸淡出視野,沉寂十多年年,成為老屋裡的古董被塵封。  時尚界大牌的新寵:老年顧客裂帛姐妹:從流浪西南開始的6億電商設計師中國品牌失敗的四大關鍵因素可誰又想到,這樣一個似乎註定會被時代洪流淹沒的百年老品牌,雖然內銷市場荒草叢生,但在海外市場依舊生命力旺盛。它與美國勝家齊名,被列為世界上最好的兩款縫紉機械品牌。
  • 沙坪垻竟然有12家重慶老字號!部分品牌傳承上百年
    部分品牌傳承上百年 2019-08-23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安94歲老字號照相館停業 曾為蔣經國拍結婚照
    第1頁:人去樓空「老字號」照相館停業 第2頁:唏噓遺憾 百年品牌難傳承、結婚照、孩子周歲照首選拍攝地都是西安照相館,雖承載百年記憶,但這家店在市場經濟洪流中也未能倖免停業的悲劇,10月底,94歲的西安照相館正式宣布停業,照相館這一見證百年中國風雲變遷的行業在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 在您心目中 對上海老字號是怎樣一種情結
    曾幾何時,假如你腕上有塊上海牌手錶,出門騎輛永久牌自行車,腳蹬博步皮鞋,穿套培羅蒙西服,結婚時到王開照相館拍張婚紗照,那會是何等的驕傲。然歲月流逝,品牌猶在,只是有些已經封存在了記憶裡。在上世紀長達五六十年的時間裡,到王開照相館拍結婚照,簡直是「老上海」生活中的典禮……可如今各類攝影機構層出不窮,王開照相館雖然還守望在南京路,但已回不去滿城爭說的輝煌歲月。
  • 馬凱餐廳原址重張 老字號餐飲「回歸」容易嗎?
    據了解,重張後的地安門馬凱餐廳營業面積由之前的1500平米擴大到了2700平米,新增了外賣窗口售賣旅遊人群喜愛的各種小食品。近兩年,在消費升級大趨勢的帶動下,持續擴容的餐飲市場吸引不少「老字號」品牌回歸。但面對早已今非昔比的市場環境,回歸的「老字號」是 「如魚得水」還是「水土不服」仍需時間檢驗。
  • 第十一屆「深圳老字號」評選出爐,有你熟悉的品牌嗎?
    40年來,深商秉承著「大膽地闖」、「大膽地試」的改革精神,以「勇立潮頭」的歷史擔當,在改革開放探索中砥礪前行。疫情下,老字號的挑戰與機遇今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巨大影響。一方面,既要傳承老手藝,也不排斥新技術;另一方面,運營模式也要與時俱進。唯有主動接受新的市場洗禮,駛入「數位化」快車道,才能讓老字號既老又「不老」。
  • 多省市老字號掌門人齊聚杭州 論道百年傳承與擁抱國潮
    中新網杭州10月18日電(記者 黃慧)新時代下,作為中華民族世代相傳鑄就的金字招牌,老字號的品牌如何越擦越亮,歷久彌新?17日,第十七屆中國中華老字號百年品牌高峰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行。來自全國多個省市的老字號企業掌門人、行業翹楚、權威專家等行業大咖齊聚於此,深入交流探討老字號的傳承發展,為新時代下老字號的未來出謀劃策。
  • 老字號「紅光」王府井重張 體驗暗室衝洗照片
    半世紀前的國產老相機集中展示,在暗室裡體驗衝洗黑白照片……昨日,老字號紅光照相器材重新開張對外營業。  由於王府井商業改造,老字號紅光照相器材商店在闊別6年後,在王府井步行街北京飯店二期4層重張。「試營業了半年,目前正式對外迎客。」鄭建國副經理介紹說,與一般的照相器材商店不一樣,紅光更注重懷舊與文化沿襲。
  • 北京春節照相館忙碌:拍張全家福 排隊三小時
    北京春節照相館忙碌:拍張全家福 排隊三小時 2017-01-3115:15:14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2017年01月31日 15:15 來源
  • 日本百年品牌超2萬家,美國超1萬家,中國老字號有多少?
    日本百年品牌數量25321家,位居全球第一。美國百年品牌數量11735家,位居全球第二。拋開「百年」這個條件不談,我國有多少老品牌?據了解,中國老字號品牌一共有1128個。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老品牌跟歐美、日本的老品牌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它們的所有權已經不屬於創始家族。從這點來看,注重家族老字號的傳承,或許是歐美、日本等國家有更多老品牌傳承下來的原因之一。回到榜單上,近九成品牌為百年品牌,其中12個品牌歷史超過300年,7個創立於新中國成立之後。
  • 十六期百年鄂商世家 見證武漢百年商業史
    老字號都有兩把刷子6月27日,本報推出第一篇《周恆順家族開啟湖北機器大時代》,通過各種途徑,記者聯繫上在北京定居的周恆順後人,在第一時間趕到北京採訪,洋洋灑灑幾萬字稿件,記者與周家後人郵箱聯繫反覆修改,終得以出爐。因年代久遠,很多文史資料的缺失,找尋老字號的後人確實很難,尤其是已未經營的老字號,全無蹤跡可尋。
  • 鄭州老字號的「不變」與「蛻變」
    「40年前,照相就像是過年一樣,穿新衣戴新帽,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去豔芳照相館排隊照相,從全家福到孩子的兒童照,再到孩子的結婚照,豔芳照相館記錄了全家幾代人的幸福瞬間。」在老鄭州人趙敏霞的相冊裡,豔芳照相館再現了最溫馨的時刻。  經歷了40年歷史洗禮,如今,合記燴麵、精華眼鏡、豔芳照相館、馬豫興、老蔡記等一批鄭州老字號在改革開放浪潮中已煥發出新的光彩。
  • 知味觀等杭州百年老字號餐飲集體重返延安路
    知味觀、海豐西餐社、素春齋、南方大酒家、太子樓大酒家……這些曾經響噹噹的名字,多少還留存在老底子杭州人的記憶裡。「小時候過生日,有三個地方是必去的,延安路上的杭州照相館拍照片、海豐西餐社吃蛋糕,柳浪聞鶯放荷花燈。」好像這是大部分杭州80後小青年的回憶。
  • 讓甜蜜味道逾山越海 嘉興百年老字號向「新消費」謀變
    「百年老字號」玩起的新花樣不止於此。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嘉興秀洲區的浙江張萃豐食品有限公司,感受這家「百年老字號」企業煥發的新活力。張萃豐第六代掌門人是張愛芳,一位傳統而溫婉,眉宇間又從容與堅定的女掌門人。她親切地向記者介紹了張萃豐的歷史。在嘉興,提起張萃豐蜜餞,老嘉興人再熟悉不過。包括張愛芳自己,也是被張萃豐蜜餞饞著長大的。
  • 生活林等老字號再闖市場 曾是青島糕點第一品牌
    今年月餅市場勁吹懷舊風,可青島老月餅的發源地在哪裡?位於河北路上的一眾青年旅社和咖啡館之間,生活林糕點店格外低調。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創辦於上世紀30年代的它是青島糕點行業的奠基者,迄今已走過了八十餘年的歷程,經歷過名震膠東半島的輝煌,也感受過市場帶來的劇烈衝擊。但不管外界如何變化,生活林一直恪守著月餅製作的工藝和配方,讓每一個月餅都保持當年的味道。
  • 別只知道老蔡記了,在鄭州還有這些「百年老字號」,你都知道嗎?
    說到鄭州的老字號,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老三記」,還有蕭記燴麵,四廠燴麵,馬仁鴻涼皮等擁有幾十年歷史的美食店。但是在列舉的這些老字號之中,只有京都老蔡記才是百年的老字號。除了老蔡記之外,在鄭州還有一些其它的「百年老字號」,這些有的是從開封等地來鄭州開店的,有的是咱們鄭州自己的。京都老蔡記老蔡記這個老字號的品牌,基本上所有的鄭州人都知道。蔡記蒸餃的創始人是河南長垣縣蔡士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