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逾期申請工傷認定,應酌情處理

2020-12-11 騰訊網

案情簡介

張某系某建築公司員工。他於2017年8月20日在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後住院治療,同年9月5日出院。張某受傷後,其成年子女、配偶均陪伴身旁照料。2018年3月18日,交警部門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張某對本次事故不承擔責任。直到2018年12月29日,張某才向人社部門提交工傷認定申請。

人社部門收到申請後,以申請人超過規定時限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為由,作出不予受理決定。張某不服該決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經審理認為,人社部門收到申請材料後,對逾期申請是否存在特殊情況和正當理由未進行調查核實,判決撤銷了不予受理決定書,責令人社部門依法重新作出結論。

人社部門再次啟動工傷認定程序,經調查核實張某並無法定事由卻逾期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第二次作出不予受理決定。張某於是再次向法院提出訴訟。張某主張,自己之所以超過時限提出申請,是因為受傷後活動受限;本人知道交通事故傷害符合工傷情形是在2018年3月18日交警部門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之後,工傷認定申請時限應當從這一時間開始計算。經審理,法院判決維持了人社部門的不予受理決定。張某未提起上訴。

爭議焦點

張某逾期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是否存在可受理的特殊情況和正當理由?

焦點分析

上述焦點問題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予以解答:

第一,人社部門能否對職工的逾期工傷認定申請直接作出不予受理決定?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限為受到事故傷害之日起1年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規定,由於不屬於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誤申請時間的,應當認定為不屬於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不可抗力,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屬於用人單位原因,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登記制度不完善,當事人對是否存在勞動關係申請仲裁、提起民事訴訟。

根據上述規定,申請工傷認定期限並非不變期間,人社部門應當對申請人逾期是否存在特殊情況和正當理由行調查核實。本案中,人社部門第二次啟動工傷認定程序時充分進行了調查核實,其認定結果得到法院支持。

第二,張某主張受傷後活動受限導致逾期申請工傷認定,該主張能否成立?

對於這一情形是否屬於《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規定的「不屬於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考慮受傷後職工的清醒程度、身體條件、行為能力,以及職工近親屬的情況。

本案中,張某於2017年8月20日發生交通事故,其應於2018年8月19日前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根據調查核實的情況,張某有近親屬陪伴身邊,張某本人因傷活動受限時,其近親屬可以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代為申請工傷認定。而且,張某於2017年9月5日就治療終結出院,可以肯定其自出院之日起,具備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身體條件。綜上,張某主張受傷後活動受限導致逾期申請的理由不成立。

第三,張某主張工傷認定申請時限應從交警部門出具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時間起算,該主張能否成立?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的時間,是工傷認定申請時限的起算時間點。因此,本案中,工傷認定申請時限起算點應為張某發生交通事故的時間,而非交警部門出具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時間。

而且,《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的材料有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人社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人社部門應當受理。

《工傷認定辦法》第二十條規定,人社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作出工傷認定決定需要以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結論為依據的,在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尚未作出結論期間,作出工傷認定決定的時限中止,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根據上述法條可知,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是提出用人單位或勞動者工傷認定申請時必須提交的材料,而是在人社部門受理申請後認定工傷的依據,不應成為耽誤工傷認定申請時限的理由。

作者丨薛玉平 唐保堂

編輯丨徐德金

相關焦點

  • 職場法案 | 逾期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是否存在可受理的特殊情況和...
    焦點分析上述焦點問題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予以解答:第一,人社部門能否對職工的逾期工傷認定申請直接作出不予受理決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限為受到事故傷害之日起1年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七條規定,由於不屬於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誤申請時間的,應當認定為不屬於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不可抗力,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屬於用人單位原因,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登記制度不完善,當事人對是否存在勞動關係申請仲裁、提起民事訴訟。
  • 逾期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是否存在可受理的特殊情況和正當理由?
    法院經審理認為,人社部門收到申請材料後,對逾期申請是否存在特殊情況和正當理由未進行調查核實,判決撤銷了不予受理決定書,責令人社部門依法重新作出結論。 人社部門再次啟動工傷認定程序,經調查核實張某並無法定事由卻逾期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第二次作出不予受理決定。張某於是再次向法院提出訴訟。
  • 用人單位與職工協商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內
    分析公司認為,劉某申請認定工傷的時效已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不予受理。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4]9號)第七條規定「由於不屬於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誤申請時間的,應當認定為不屬於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三)屬於用人單位原因;……」。
  • 工傷復發認定申請程序及費用
    在工作中所受的傷害,我們稱之為工傷。對於這一類的傷害我們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對我們進行賠償。但是,很多的工傷會對往後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是復發。那麼,接下來由曾昭明律師 為大家帶有關於工傷復發認定申請程序及費用的知識吧,以供大家參考!
  • 幫工時受傷是否應認定為工傷
    【案情】  2010年4月19日,第三人張某某向被告某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對其受傷情況作工傷認定。被告受理後,於2010年8月30日作出廣人社工認字(2010)第283號《工傷認定決定書》。該決定書主要內容認定張某某是某化工廠職工,2009年12月8日10許,張某某在工作時不慎溜入氯化鋇溶液池中,導致急性中毒。
  • 如何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那麼這個時候,進行工傷認定是職工在發生工傷以後必經的一項流程。但是,可能有許多朋友對工傷認定的流程、工傷認定需要哪些材料不是很清楚。這裡整理了相關資料,請看下文了解。一、如何申請工傷認定?2、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 申請工傷認定需要哪些材料?工傷賠償標準一覽表
    工傷保險就是,在工作中發生意外,為工作者撐起的一支保護傘。那麼,今天就說點實際的,工傷賠償標準怎麼算?申請工傷認定需要哪些材料?一起來看看。申請工傷認定需要哪些材料?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單位或個人可以提出申請:1、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 工傷認定申請流程及賠償標準(2020年)
    ①不可抗力、②人身自由受限制、③屬於用人單位原因耽誤申請時間、④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登記制度不完善、⑤當事人對是否存在勞動關係提起仲裁、民事訴訟」等原因耽誤工傷認定申請時間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內,此時申請時間可以超過1年——但為了以防萬一,建議還是儘早申請。)
  • 什麼時候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 職工夜間在家加班後猝死,能否認定工傷?
    俞某傑提起上訴,海南省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13年5月8日作出(2013)海中法行終字第47號行政判決,以223號工傷決定認定事實不清為由,判決撤銷一審判決,撤銷223號工傷決定,責令海口市人社局重新作出行政行為。海口市人社局不服並申請再審,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13年8月16日作出(2013)海中法行監字第28號《駁回再審申請通知書》,駁回其再審申請。
  • 工傷不予認定能否要求公司賠償
    一、工傷不予認定能否要求公司賠償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工傷不予認定的漢有要求公司賠償,如果認定工傷後由於用人單位沒有支付工傷保險造成不能享受工傷保險賠償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第二十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 教授上班途中摔骨折不算工傷?法院:應認定工傷,盤點那些容易被...
    當校方為她去申請工傷認定時,長沙市人社局卻不予以批准。為此,教授把長沙市人社局起訴至法院,訴求法院判令撤銷長沙市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 近日,長沙市兩級法院對該進行了審理,均支持了教授的訴求,並判令長沙市人社局重新對教授作工傷認定。
  • 工地上受傷骨折,他申請工傷認定卻被拒!為啥?
    但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區人保局卻以其申請「已經超期」為由,作出不予受理決定書。小餘第一次聽說:申請認定工傷還有期限規定?!小餘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然而法院最後駁回了他的訴訟請求。海澱法院的黃越認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的,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也就是說,因工受傷的職工想要自行申請工傷認定的,需要在受傷之日起1年內完成。
  • 以案說法|沒有繳納工傷保險能否認定工傷?
    其妻張女士提起工傷認定申請,申請材料中包含A科研院所出具的證明,載明朱先生1991年8月28日晚上因出野外失蹤。西城人社局作出認定工傷決定。A科研院所向市人社局提起行政複議申請,並補充情況說明,不認可其出具的關於朱先生失蹤情況的證明。市人社局維持認定工傷的決定。隨後,A科研院所訴至法院。 西城法院審理後認為,本案中,沒有證據能直接證明朱先生失蹤的原因。
  • 工傷認定申請書範文格式
    發生工傷後要主張工傷賠償就要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依據法律的授權對職工因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是否屬於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給予定性的行政確認行為。那麼大家知道工傷認定申請書怎麼寫嗎?一、工傷認定申請書範文格式申請人:×××,性別×,××年××月×日出生,民族×,籍貫,住×××市×××街,身份證號碼:×××,是××公司職工。 聯繫電話×××××。被申請人:××公司,地址:×××××××。
  • 工傷認定概念研究
    例如有的學者在其著作中這樣論述,《工傷保險條例》二條規定的條例的適用範圍就是工傷認定主管範圍,「凡是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的職工申請工傷認定,只要符合受理條件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都應當受理」。[2]這一論述將沒有參保職工的工傷認定也強行納入工傷行政認定的範圍內,工傷認定範圍的依據,就是應當參保範圍的依據。
  • 馬上評丨女孩在家辦公遇害身亡,應認定為工傷
    這是一起由兇殺慘案觸發的工傷申請。6月18日,黑龍江大慶市自然資源局女員工柴媛在家辦公時,被一名因殺人遭警方通緝的男子入室用數據線勒頸致身亡,後男子墜亡。柴媛家屬認為柴媛應被認定工傷,其單位也同意協助申報。
  • 這6種情況下受傷,不能認定為工傷!(含工傷認定流程,收藏!)
    ,應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申請: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單位沒有這30日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 在星期六外出尋找逾期車輛時受傷。單位:那天是休息日,不算工傷
    「2018年3月10日為周六休息日是非工作時間,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綜上,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作出的冀傷險認決字[2018]01011694號《認定工傷決定書》事實採信有誤,故請求依法撤銷石家莊市長安區法院作出的(2019
  • 工傷認定申請不受理的情況是什麼,作出決定流程是怎樣的?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在一般的工傷認定案件中,申請人能否提供勞動關係存在的證明材料是社會保險行政管理部門是否受理工傷認定申請的決定性條件,如果勞動者不能提供勞動關係存在的證明材料,那麼其工傷認定的申請將被拒之門外。那麼工傷認定申請不受理的情況是什麼,作出決定流程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