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法】流浪狗咬傷家養鵝,實際管理人是否應擔責?

2021-01-15 騰訊網

流浪狗咬傷他人財物,究竟誰來擔責?管理人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近日,我院審結了一起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糾紛。下面請隨贛小法一起來看一看。

案件簡介

滕某在自己的養殖區從事鵝苗養殖工作。2019年4月,養殖區域附近設立一個施工項目部,李某負責項目所在工地的日常看護。2020年年初,滕某發現自己的二百餘只鵝苗被工地上飼養的狗咬死,於是將作為管理人的李某訴至法院,要求其賠償鵝苗損失。李某覺得甚為委屈,涉案犬只是一隻流浪狗,並不是自己的狗,自己只是將其拴在了工地內,不應當為該犬只的致害行為承擔賠償責任。

裁判結果

本院認為,被告李某將涉案犬只拴在工地的行為,已存在佔有涉案犬只的意思表示。李某作為涉案犬只的實際管理人,應對涉案犬只承擔管理、約束的責任,但其未盡到該責任,造成原告財產損失,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在查明實際損失的前提下,本院判令被告李某賠償原告滕某各項損失共計1萬餘元。

法官釋法

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的責任主體為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管理人的認定應當採用直接管理控制為標準。本案中的被告雖然不是涉案犬只的所有人,但是其「拴」的行為已經具有佔有意思,並且對涉案犬只也具有直接的管理控制能力,故應當認定其為飼養人或者管理人。

飼養動物致害責任採用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也就是說,即使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沒有任何過錯,也要對其飼養、管理動物的致害行為承擔責任。這種看似嚴苛的規定,主要是由於動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且其行為具有極大的不可預見性,唯有加大飼養人或者管理人的注意義務,才能防止更多損害行為的發生。

法官提醒

隨著「養寵族」的日益龐大,養寵物給生活帶來樂趣與驚喜的同時,由於動物自身的危險性也極易引發一些「事故」。家中有寵物的居民一定要按照規定文明、規範養寵,應當登記的寵物要及時在登記機關予以登記,在攜帶自己的愛寵外出時拴好狗繩、帶好嘴套,定期為其注射疫苗。對流浪狗、流浪貓進行愛心投餵的人士也要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如果與其形成了事實上的飼養或者管理關係,一定要盡到足夠的管理和注意義務,防止其出現損害行為。

來源:贛榆法院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再走唄~~~

相關焦點

  • 【以案說法】流浪狗咬人,誰負責? 法官:餵養者須擔責
    其中,流浪狗咬人致傷,長期餵食者是否要承擔賠償責任成為爭議焦點。流浪狗傷人,餵養者要賠償嗎?鄧女士在行至瀋陽市瀋河區南塔街道辦事處附近時,遇到兩隻流浪狗,她當時並沒有任何逗狗行為,卻被一隻狗咬傷左腿大腿根。她隨後報警,南塔派出所出警後,聯繫到狗的長期餵養者馬某。
  • 以案說法 | 流浪狗傷人,投餵者是否應該擔責?
    9月4日遵義中院審理了一起因流浪狗致人損害引發的侵權責任糾紛案件昝某家屬報警後經派出所民警調查發現該土狗系萬某餵養萬某稱其僅有投餵行為不應擔責正安法院審理認為萬某經常向該狗投餵食物事實上系豢養該狗即便該狗是流浪狗
  • 流浪狗咬人,誰負責? 法官:餵養者須擔責
    其中,流浪狗咬人致傷,長期餵食者是否要承擔賠償責任成為爭議焦點。鄧女士在行至瀋陽市瀋河區南塔街道辦事處附近時,遇到兩隻流浪狗,她當時並沒有任何逗狗行為,卻被一隻狗咬傷左腿大腿根。她隨後報警,南塔派出所出警後,聯繫到狗的長期餵養者馬某。馬某表示:自己僅僅只是餵食,並非狗的實際主人,因此不應該擔責,「有能耐就把狗打死,要錢沒有。」
  • 流浪狗咬人,誰負責?法官:餵養者須擔責
    其中,流浪狗咬人致傷,長期餵食者是否要承擔賠償責任成為爭議焦點。流浪狗傷人,餵養者要賠償嗎?鄧女士在行至瀋陽市瀋河區南塔街道辦事處附近時,遇到兩隻流浪狗,她當時並沒有任何逗狗行為,卻被一隻狗咬傷左腿大腿根。她隨後報警,南塔派出所出警後,聯繫到狗的長期餵養者馬某。
  • 沈女士被流浪狗咬傷,誰來擔責?
    (原標題:沈女士被流浪狗咬傷,誰來擔責?)沈女士說,被狗咬了以後,她就去物業公司追問了,物業公司說那條狗是小區的流浪狗,暫時找不到主人。為了安全起見,沈女士馬上去附近的衛生服務中心打了狂犬疫苗。「打了狂犬疫苗後我這幾天都在發燒,而且身上還發了疹子,難受死了,現在都不知道找誰賠償。」沈女士說。那咬傷沈女士的狗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 【以案釋法】流浪狗傷人,投餵者是否應該擔責?
    9月4日遵義中院審理了一起因流浪狗致人損害引發的侵權責任糾紛案件案情簡介2019年9月20日昝某在正安縣農貿市場買菜回家途中被一條黃色土狗撞倒摔傷右側多發肋骨骨折十級傷殘昝某家屬報警後經派出所民警調查發現該土狗系萬某餵養萬某稱其僅有投餵行為不應擔責
  • 【律說民法典】·流浪狗咬人,長期投餵人要負責嗎?
    去年年初,小吳發現小區近期多了很多流浪狗,擔心會在散步時被流浪狗咬傷,故向物業公司投訴要求處理。 但其中有一條流浪狗每次被驅趕後就跑到小區A幢樓下,物業公司擔心該狗有主,故而未作處理。 半年後,小吳在小區內散步時被該流浪狗咬傷。
  • 流浪狗傷人,投餵者為何要擔責?
    對於這些愛心人士,特別是一些有飼養經驗的人來說,千萬要認識到流浪動物的危險性,不應僅僅從行善角度考慮自己的行為。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 王某從小區14號樓附近經過時被狗咬傷,在醫院治療共花費醫藥費1416元。經查,咬傷王某的是一隻流浪狗,此狗進入該小區已將近一年時間,並長期棲息在14號樓附近。
  • 業主投餵流浪狗咬傷人,誰之責?
    2016年9月18日,咬傷王女士的狗被有關部門從A小區帶走。經查明,咬傷王女士的狗原系流浪狗,該狗於去年進入A小區,並於2015年末至2016年9月18日期間,長期棲息在14號樓4門單元樓附近。在上述時間內,杜女士和其家人長期餵養此狗,並收留其所生之小狗。後由於賠償問題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王女士將杜女士訴至法院,要求承擔賠償責任。
  • 寵物傷人、流浪狗咬人誰擔責?法院:飼養人多數情況需負責
    受害人的一般過失不能減輕動物飼養人責任另一案中,董某見李某的寵物狗可愛,主動上前去逗狗,不慎被狗咬傷後將李某訴至法院,要求李某賠償醫療費等費用。面對董某的起訴,李某辯稱董某系自己主動去逗狗造成,因此該責任應由董某自己承擔。
  • 正安法院回應「流浪狗撞傷老人投餵者賠4萬」:長期投餵可認定為管理人
    流浪狗致人傷殘,長期投餵者是否擔責?近日,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遵義中院」)審理了一起因流浪狗傷人而引發的的侵權責任糾紛案件。2019年9月20日,遵義正安縣60多歲的昝某某從農貿市場買菜回家途中,被一條土狗撞倒。
  • 警車拖拽流浪狗引爭議 狗萬一咬傷了人怎麼辦?如何維權?最全攻略在...
    看到流浪狗可憐,予以餵養,不想它卻咬傷人,餵養者被判擔責。日前,銀川市西夏區某小區的鐘女士就因餵養的流浪狗傷人,而被判賠償醫藥費等各項費用4400元,並承擔受害人狂犬病潛伏期發作造成的一切損失。小區流浪狗咬傷業主,物業是否要擔責?
  • 流浪狗致人傷殘,投餵者賠4萬,法院:長期投餵有責
    萬某某則辯稱,雖然自己有餵養行為,但這是流浪狗,不應擔責。對此,昝某某向正安縣人民法院(下稱「正安法院」)訴請判令萬某某賠償其各項損失共計7萬餘元。正安法院審理認為,即便該狗是流浪狗,但萬某某常向其投餵食物,事實上系豢養該狗。
  • 愛狗人士收養流浪狗後未拴養 致他人被咬傷
    居民/多條流浪狗被愛狗人士收養  居民李先生長期居住在這片平房中。李先生介紹說,傷人狗的主人趙先生是一位愛狗人士,他現在收養了3隻流浪狗。但因為工作原因,趙先生經常不在家。  李先生回憶:「在家的時候,趙先生還能餵狗東西吃。但是不在家的話,這些狗就只能四處從垃圾堆找東西吃了。」
  • 冤不冤:流浪狗傷人後,投餵者被判賠償
    昝某家屬報警後,轄區派出所民警調查發現,這條土狗原系流浪狗,但住在附近的居民萬某,長期向該土狗投食餵養。不過,萬某卻認為,自己僅僅只是餵食,並非狗的實際主人,因此不應該擔責。雙方因賠償事宜協商無果,昝某向正安縣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判令萬某賠償其各項損失共計7萬餘元。2020年4月,正安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 以案說法|濫用公司印章為私人借款違規擔保應自行擔責
    以案說法|濫用公司印章為私人借款違規擔保應自行擔責 2021-01-05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說法|烈犬傷人誰擔責?
    烈犬傷人誰擔責?案情回顧2019年6月的某天,公司會計張女士在聽到樓下草坪有爭吵聲,便下樓查看原委,不料被李某牽引的大型犬只德國牧羊犬咬傷左大腿,造成了嚴重的傷勢。第七十九條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八十條: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以案說法 | 5歲男童遊樂場摔骨折,誰來擔責?
    以案說法 | 5歲男童遊樂場摔骨折,誰來擔責?一場因五歲男孩在遊樂場摔傷導致骨折而引發的訴訟提醒大家:不論是作為監護人、遊樂場管理人,還是一同玩耍的「小夥伴」都應當為孩子安全負責。
  • 《民法典》明確:動物飼養人應擔責
    原標題:寵物傷人誰擔責?《民法典》告訴你!可隱藏的問題隨之而來,新聞中不時會出現寵物咬傷他人的報導,那麼,這個責任該誰來承擔呢?《民法典》明確了動物飼養人應當承擔的相關責任。雲南省華度律師事務所劉瑜律師對此條款進行了詳細解讀。
  • 在開放式公園散步被流浪狗咬了 法院判公園承擔30%賠償責任
    ▲資料圖在自家門口的開放式公園散步,卻被突然躥出的惡犬咬傷小腿,由於找不到狗主人,被咬的陳女士將公園管理方告上了法庭,要求賠償。近日,記者從雙流法院獲悉了這樣一起案件,法院最終判令公園承擔30%的賠償責任。公園管理方該不該擔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