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大的福氣,是媽媽情緒健康,有負面情緒時這樣找回快樂

2020-08-28 強勢媽咪總動員

世界頂級學府曼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埃德·特羅尼克曾針對父母的情緒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進行過一次實驗研究,沒錯就是那個極為出名的「靜止臉實驗」。特羅尼克教授邀請到了一對母子,小孩子還只是個不會說話的嬰幼兒,他讓孩子坐在媽媽的對面。

首先,他讓媽媽和孩子進行正常的打招呼、聊天、微笑,此時孩子會根據媽媽的面部表情做出一些相應的回饋,例如咿咿呀呀、笑,然後孩子伸出手來指向一個地方,媽媽會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反饋,看向他手指的方向並對其鼓勵,孩子對於媽媽和自己如此的交流也表現出喜歡的表情。

隨後特羅尼克教授讓媽媽轉變自己的態度,對孩子面無表情,當孩子看到媽媽突變的表情時立刻察覺到了不對勁,他開始想要讓媽媽回到開始的狀態,對媽媽笑、用手指向之前媽媽會對他做出回應的方向、想要用自己的動作引起媽媽的注意、拍手尖叫,但無論如何媽媽都還是依然保持著面無表情。

如此堅持兩分鐘之後,孩子開始出現負面情緒,他對此感覺到崩潰大哭起來。此時媽媽趕緊恢復到之前的狀態去和孩子進行交流,孩子情緒隨著媽媽情緒、態度的轉變也立即恢復到了平靜。

父母的情緒失控真的會對孩子造成莫大的影響

對於以上實驗,在特羅尼克教授之後,也有人進行過,雖然是出自不同的家庭、父母、孩子,但他們所得到的結果卻是和特羅尼克教授一樣,由此可見父母的情緒波動對於孩子而言,會產生特別大的影響。在日常中我們可以發現,那些平時在生活中總是悶悶不樂的父母,他們所養育出來的孩子大多心理都可能會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而比悶悶不樂更可怕的是有很多父母還會對孩子用極為消極的情緒施以語言暴力。

位於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馬丁泰徹博士曾發現:

父母對孩子的語言暴力會對孩子大腦中的胼胝體(這一區域主要掌管人們大腦半球的傳遞動機、感覺以及認知信息)、前額葉(這一區域主要掌管思考以及決策)還有海馬回(這一區域主要掌管情緒)產生巨大影響。

孩子們那尚未發育完全的大腦,如果經常在他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之中遭受刺激,長此以往便會導致孩子的大腦為了能夠對如此緊張的環境更好適應,從而開啟求存模式,而這種模式一旦開啟則很可能會跟隨孩子的一生,從而導致孩子變得自卑懦弱,形成討好型人格。

例如,有很多孩子都會出現有不想上學的這種情況,如果身為父母的你遇見自己家孩子出現這樣的想法時,你會怎樣去做?想必有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會選擇以打罵的方式,生拉硬拽的將孩子「拖」去學校吧?然而無論是打罵還是生拉硬拽,雖然能夠將孩子送去學校之中,但問題的根本卻似乎並沒有解決,孩子還是一樣會討厭上學,而這就是情緒化的父母總是會步入的誤區,他們會認為只要強行讓孩子去做就好。

同樣是孩子不想上學,一位泰國媽媽卻展現出了不同的方法,首先她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然後向老師給孩子請好假帶孩子去撿垃圾。脫離了學校這一「牢籠」小傢伙甭提多開心,很快因為一路步行他感覺到特別累。

對此媽媽並沒有心軟,而是繼續帶著他走了幾公裡,之後將撿到的瓶子賣掉換來了2泰銖,這兩個硬幣無法買到雪糕也坐不成公交,經過如此勞累他告訴媽媽說自己要上學。所以說爆發情緒,雖然能夠很快解決問題,但問題的根源卻依然存在,甚至還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平復好情緒後動用策略,雖然收效慢了點,但卻能夠從根源上將問題更好解決,而且還能夠教會孩子一些其他的東西。

父母真的需要能夠學會去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英國作家羅伯特·亞倫曾說過:

「父母通常是孩子所仰望的對象,更是其在行為上的角色模範,如若父母經常會大發雷霆,那作為孩子又能好到哪去?所以,父母需要做好自我的憤怒管理,首先最為關鍵的一步便是:要學會克制住你想發洩怒火的衝動。如若父母能做到在怒氣萌生之時便對其加以克制,而並非是將其立即發洩出來,那麼你在之後的行為上便會多出很多的選擇。」

》》在憤怒之初及時喊停

看過《小歡喜》的朋友都會清楚,季勝利和兒子季楊楊的關係極為緊張,季勝利身為一介父母官,從做官開始他就一直秉持著廉政清潔,雖然在開學之初季楊楊開著舅舅的法拉利豪車到學校並沒有引起多大的矛盾,但隨著之後方一凡將季楊楊開法拉利的照片做成了表情包後在學校內傳開,這件事卻是被季勝利的領導得知,這件事差點毀了季勝利一生的清白。

為了保證自己的清白他想出了讓季楊楊和方一凡以及雙方家長去學校做出書面證明,後來由於季楊楊的檢討惹怒了季勝利,憤怒之下季勝利打了兒子一巴掌,也因此父子二人的關係進一步惡化。所以如果當時季勝利能夠及時對自己的憤怒喊停,進而好好反思自己對兒子的虧欠,想必也就不會發生諸多的不愉快。身為父母的你我也是如此,當我們在怒氣之初,請讓自己進行幾次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得到平穩、冷靜下來,之後再去對孩子的問題進行處理。

》》對前面所發生的事情經過進行復盤

通過以上的步驟讓自己冷靜下來之後,還需要做的是要能夠心平氣和的對前面所發生的、導致自己生出怒火的事情經過進行復盤,仔細想一下自己生氣到底是因為什麼、氣在哪,以此來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後用平穩的情緒對問題根源加以更好的處理。

例如,當你看到年幼的孩子獨自喝水將水杯摔碎而心生怒火,而老公則是在一旁刷著短視頻無動於衷,此時我們看似是在對孩子打碎杯子生氣,但實則是在為老公玩手機不管孩子而生氣,所以問題的根源在老公身上,那麼此時我們就要從老公這個源頭上解決問題,如此之下以後類似的問題就不會再次發生。正如心理學家蘿拉博士所說:

「當產生憤怒的源頭得以解決之後,那麼在我們心中的怒火也將煙消雲散。」

身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清楚,我們不經意間所發出的一次怒火,就很可能會導致孩子因此在內心中產生出深深的烙印,這種傷害看不到摸不到,但卻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所以如果你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就請學會按下自己發出怒火的那個暫停鍵吧,其他能夠處理問題的方式一定比發火來的要好。

相關焦點

  • 媽媽情緒健康是孩子最大的福氣,生氣、焦慮時,用這5招找回快樂
    第二,不快樂的媽媽養不出快樂的孩子,因為她們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負面情緒上,就像一個空洞的容器,沒辦法把愛和希望傳遞給孩子。我們常說「育兒先育己」,作為一個母親,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孩子,都必須學好一項技能,就是怎樣和自己的負面情緒相處,讓自己快樂起來。
  • 媽媽的情緒平和,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情緒的敏感多動,會直接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魚爸曾收到一封信,一位6歲孩子媽媽的苦惱。可想孩子平時會很在意媽媽的心情,因為他有一位敏感的媽媽。 因為媽媽的性格會影響著孩子性格的形成。,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 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家長該怎麼做?
    "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性情緒(negative emotion),有時又稱為負面情緒,人們之所以這樣稱呼這些情緒,是因為此類情緒體驗是不積極的,身體也會有不適感,甚至影響工作和生活的順利進行,進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傷害。
  • 當寶寶出現負面情緒時
    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負面情緒,其實只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不要把它想像得多麼嚴重。」張秀萍表示,不少孩子在面對不如意時,常用的方式就是大喊大叫大哭,有些父母往往被孩子的情緒牽引著,也不冷靜了。 面對孩子的歇斯底裡,家長極有可能會訓話:「為什麼總是這麼不懂事?」
  • 看看你在孩子眼中是什麼樣?有個情緒穩定的媽媽才是娃最大的福氣
    但是你的壞情緒,會影響孩子的未來。很多新手司機在剛剛學會開車的時候,身邊副駕駛上都會有一個老司機帶一帶。如果你旁邊有這樣一個「師父」,你一邊在駕駛汽車,他在一邊大吼大叫地批評你,你覺得會對你有幫助嗎?02我們身邊有很多家長就正在做著這樣的事情,你的壞情緒,正在影響著孩子。①媽媽的壞情緒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 一個情緒穩定的女人,是家庭最大的福氣
    情緒穩定性是指人的情緒狀態隨外界(或內部)條件變化而產生波動的情況。一些情緒較為穩定的人不易為一般情景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或引起的情緒反應較為緩慢。如當遇到事業成敗等重大生活事件時,較易控制自己的情緒。
  • 父母的好情緒,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02父母的好情緒,讓孩子心懷體諒《希爾斯親密育兒》中說,一個愛發脾氣的家長,最後往往教育出的孩子就會變成愛發脾氣的人。孩子總是喜歡模仿家長的言行舉止,家長脾氣暴躁,孩子個性也不會太溫善。知乎上有個網友描述,印象裡媽媽是個壞情緒的人。
  • 情緒穩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家庭教育其實並不需要父母多麼的「優秀」,一個有著平和態度,情緒穩定的「正常」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福氣。最近,一位17歲男孩跳橋自殺的新聞,讓人看了後心痛不已。4月17日晚上10點,17歲少年湯某在上海盧浦大橋跳橋自殺。
  •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家長該何去何從?
    人們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是父母最好的影子。那麼,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是否代表著父母有類似的問題呢?高爾基說:「養孩子連母雞都會,可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所以,歸根到底,當孩子出現不利於成長的各種負面情緒時,家長當思考:除了幫助孩子走出負面情緒,也許我們自身、我們的教育也出現了某些問題。
  • 善於疏導,幫助孩子走出負面情緒的陰影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對其總是採取迴避、壓抑等態度,而不願意正面去面對。由於人們對負面情緒有認識方面的誤區,當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有負面情緒時,不是接受和包容,更不會幫助孩子去疏導情緒,而是訓斥、責罵。殊不知,這樣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遠遠大於負面情緒本身可能導致的不良後果。
  • 孩子變情緒小魔王?給孩子情緒安個「紅綠燈」,有序管理好情緒!
    當孩子的情緒處於"紅燈"狀態時,孩子就會一直表現出負面的情緒;而當孩子的情緒處於"綠燈"狀態時,孩子則是表現出比較正面的情緒。紅燈是情緒的一個特殊情況,但是它會出現,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常見的正面情緒有欣喜、歡樂、愉悅、喜悅、滿意、開心、自在、高興、心曠神怡、眉開眼笑、興高採烈等等;常見的負面情緒有憤怒、害怕、不滿、憂鬱、傷感、遺憾、悲痛、傷心不已、淚流滿面、暴跳如雷。當孩子已經熟知了基本的情緒之後,在發生某一件事情、孩子正在鬧情緒時,父母要讓孩子先拋開觀念,判斷自己此時的情緒。
  • 孩子總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讓孩子脫離負面效應
    有了孩子之後,家長們都會在孩子的身上寄予厚望,幻想著有一天孩子能成為優秀的人才。當這份厚望超過了孩子的能力時,孩子就會倍感壓力,總覺得自己讓家長失望了。出於這種心態,他們會在失敗或者受挫的時候,表現得情緒激動。
  • 孩子是個「愛哭鬼」?利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告別負面情緒
    其實,當孩子處在悲傷情緒時,如果家長橫加指責,孩子不但走不出本來就有的負面情緒,還會更加傷心。有的孩子懼怕家長的權威,會努力壓抑負面的情緒,忍住表面上不哭,其實內心裡的悲傷一點也沒減少。假如悲傷情緒一直壓在心頭,淤積下來,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會對孩子的性格形成有不良的影響,比如膽小、抑鬱、自卑等。
  • 別讓你的負面情緒毀掉一個孩子的成長
    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負面情緒日積月累,達到一定極限後猶如火山一樣很容易爆發。很多家長在這個時候常常忽視了去管控自己的情緒,還帶著不良情緒和孩子相處,讓家庭氛圍變得壓抑、焦灼。小孩子通常無法判斷父母情緒失控的根本原因,他們往往會因為成人情緒化的對待自己而進行自我判斷,爸爸媽媽為什麼會生氣?是因為我不乖嗎?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觸發了爸爸媽媽現在的行為?
  • 媽媽常有的4種情緒,卻這樣暗地裡操縱孩子命運!
    有媽媽說,孕育胎兒時期的情緒將影響胎兒的發育,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是孩子出生後母親的情緒狀況也將影響著孩子的成長。生活有起有落,我們不能時常處於快樂的狀態,養育孩子的媽媽們也是這樣,當她們由於不良情緒的伴隨,經常處在某種負面情緒中,那麼將影響的不僅僅是她們自己。媽媽經常憤怒因為工作憤怒?因為糟糕的人際關係憤怒?因為顛沛流利的生活而憤怒?
  • 孩子有負面情緒,切忌火上澆油
    女兒放學回家後,氣憤地說:「媽媽,我討厭音樂課。早知道音樂課這樣上,我就不轉校了。」問她為什麼,她說老師要求吹豎笛,她不會,被老師批評了,她心裡很煩,一提音樂課就害怕。因為不會吹笛子使女兒產生負面情緒,一向優異的她被老師批評當然心裡會不舒服,我很理解,於是認真地聽她傾訴:「人家班上的音樂老師,讓大家一起吹,可我們老師要一個個過關。」
  • 青春期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負面情緒在從中作梗
    很多厭學的孩子都會有類似的症狀,比如頭疼或者肚子疼。這其實就是潛意識中負面情緒對自己的攻擊,因為在學校遇到了一些事,產生了負面情緒,當孩子沒有別的渠道發洩出來時,就會轉向攻擊自身。類似的行為還有自殘、自殺、酗酒、賭博、熬夜、失眠、沉迷遊戲等。這種通過傷害自己、以自己健康為代價的發洩方式,都屬於不健康的情緒發洩方式。
  • 《暗理性:如何掌控情緒》:「負面」情緒是如何保護我們?
    在原始腦與皮質腦對抗的過程中,原始腦常佔上風,不同於傳統觀念對情緒的負面判斷,心理學家認為情緒有三個功能。第一、理智感,情緒驅動理智行為。一個人悠閒地走在草叢中,突然一條青白相間的蛇出現在眼前,一瞬間產生的恐懼感,提醒他快點逃跑。
  • 孩子的負面情緒讓父母焦慮不安?「難過」其實也沒關係
    作為父母,我們每時每刻都渴望看見孩子天真而快樂的笑臉,很多時候,甚至是渴望從孩子身上吸取治癒成人壓力的一種能量,孩子的快樂是所有父母的守護的動力。可是,我們不能否認任何人都有負面情緒,從嬰兒時期,孩子就會哭鬧,隨著情緒腦的發展,孩子情緒發展越來越複雜多變。。
  •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家長們切忌再火上澆油
    原標題:孩子有負面情緒,切忌火上澆油   女兒放學回家後,氣憤地說:「媽媽,我討厭音樂課。早知道音樂課這樣上,我就不轉校了。」問她為什麼,她說老師要求吹豎笛,她不會,被老師批評了,她心裡很煩,一提音樂課就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