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除溼防溼是關鍵!教你三招,或能了解體內溼氣重不重

2020-12-19 醫聯媒體

眾所周知,重視身體的養生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疾病發生。很多人之所以身體不良反應明顯,主要就跟平時沒有注意好習慣養成有關,體內溼氣過重,脾臟功能受損,運化水溼能力降低,可能就會導致身體出現了健康問題。

因此,平時應該注意溼氣的及時去除。另外,想要判斷身體是否有溼氣過重表現,可以採取一些妙招。那麼,哪些方法能夠快速判斷體內溼氣是否過重呢?

1、是否舌苔厚膩

如果想要了解自己是否溼氣過重,可以通過舌頭的變化來得知。一般人的舌頭上面覆蓋的舌苔是比較薄的,在品嘗食物的過程中也能夠感覺到食物的相關味道,這是味蕾功能正常的體現。

很多人體內溼氣過重,水分無法及時排洩出來,受到影響之後舌頭會有一些特殊變化,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舌苔厚膩,如果有這種特殊的改變說明溼氣過重了,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過重,如果想要去除體內溼氣,應該採取一些正確的措施,發現舌苔厚膩之後及時改善。

2、是否大便沾馬桶

如果想要判斷自己的溼氣是否過重,可以通過糞便的狀態來得知。身體保持健康,在排洩糞便時十分順利,每天會有一到兩次的糞便排洩,而且排洩出來的糞便一般呈現長條狀,表面光滑,顏色為黃褐色。

很多人出現了溼氣過重表現,在體內溼氣大量堆積的情況下就會帶來影響,此時糞便狀態會出現改變,更容易有糞便不成形,大便粘在馬桶上這些特殊表現。因此,可以通過這種特點來判斷是否溼氣過重。如果是溼氣過重發出的信號,應該及時去除體內溼氣,這樣才能夠恢復身體健康狀態。

3、是否身體虛胖

出現了溼氣過重表現往往會帶來影響,而想要快速判斷身體是否溼氣過重,可以通過身形進行判斷,如果身材短時間內臃腫,出現了類似水腫的現象,看起來也有點接近肥胖,有可能就是體內溼氣過重引起。

在溼氣過重的影響下會有類似水腫的表現,此時身體運化水溼能力下降,脾臟功能受損。因此,體內的水分堆積會給人一種身材臃腫,類似水腫的感覺,用力按壓皮膚之後回彈的速度變慢,這就是體內溼氣過重引起。有這種虛胖表現應該及時去除體內溼氣,恢復健康狀態。

想要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過重並不難,可以通過溼氣過重的相關表現來得知。如果符合了溼氣過重的特點,應該採取正確的措施來去除體內溼氣,恢復身體健康狀態。

相關焦點

  • 入夏後養生,除溼防溼最重要,只需三招,快速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
    入夏後養生,除溼防溼最重要,只需三招,快速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經歷了短暫的春暖花開以後,就馬上迎來了立夏,常言道「春養肝,夏養脾」,因為春季天氣比較乾燥,所以空氣中的細菌以及病毒比較多,對肝臟的傷害也比較大
  • 夏季養生要防溼,可你知道溼氣有什麼症狀,該吃什麼嗎?
    溼氣重在中醫上認為,是屬於溼邪類的病症。通常身體會出現沉重感,長期溼氣重的人,不單單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還有可能影響到自己整個的身體健康狀態。所以,專家們認為除溼很關鍵。那麼,身體出現哪些異常表現,可能就和體內溼氣過重有關呢? 夏季養生要防溼,可你知道溼氣有什麼症狀,該吃什麼嗎?
  • 體內「溼氣」重有哪些表現?建議夏季遠離三種水果,溼氣繞道走
    近幾年來溼氣重這個詞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當中,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在各種視頻網站上,都能看到有關溼氣重的視頻或文章。但是很多人也還是不了解溼氣重的人會有哪些表現?溼氣重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傷害?下面就帶大家準確來了解一下溼氣重的表現以及危害,看完之後你就知道了。
  • 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溼氣過重怎麼辦?
    原標題: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溼氣過重怎麼辦?   原標題: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溼氣過重怎麼辦?   溼氣是我們常常聽到的詞,可是可能很多朋友對溼氣並沒有深入了解,中醫稱「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從某種意義上上道出了溼氣與人體健康具有重要關係。
  • 去溼氣的方法 教你五招有效趕走溼氣
    溼氣重如果不及時調理的話,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那麼,去溼氣的方法有哪些呢?第1招:越懶越要運動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運動可以緩解人體的壓力,而且還可以促進器官運作,從而加速排出溼氣。
  • 用一顆雞蛋在皮膚上滾動,能吸走身上溼氣?測出體內溼氣重不重?
    看到雞蛋黃髮黑長小疙瘩,就說明你體內溼氣被吸走了,也能測試出身上的溼氣重不重。雞蛋黃髮黑長小疙瘩,是代表體內溼氣被吸走了嗎?不喜歡吃雞蛋黃的人,相信把雞蛋剝開過,也見過一個正常的雞蛋黃外表是金色的,或者是灰色的,但是表面並沒有小疙瘩。
  • 溼氣不除百病生,為什麼溼氣越來越重?如何快速逼出體內溼氣?
    每個人的體內其實都有一定的溼氣,只是多與少的區別,少點無礙,但若是溼氣太多的話,就容易影響到健康了,它雖然不是所謂的病,但時間久了,卻會誘發一系列的問題。所謂千寒易去,一溼難除,那麼,為什麼體內會有那麼多的溼氣呢?哪些行為會加重體內的溼氣?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溼氣多不多呢?
  • 溼氣重不重,看身體表現就知道,排溼有幾招,助你擺脫溼氣一身輕
    對於現代人來說,往往面臨著十人九溼的畫面。別看有些女性表面看起來挺健康,但其實體內已經被溼氣侵襲。大家可別認為溼氣不是什麼大問題,所謂「一溼難去,如油入面」。溼氣重不重,看身體表現就知道,快來對照看看有沒有你早上起來上廁所後,看看大便有沒有粘在馬桶上,衝好幾次都衝不掉。也可以觀察一下擦便便的手紙,若是反覆用了好幾次紙都沒有擦乾淨,則說明你有溼氣。
  • 夏季養生先祛溼:溼氣可分為三種,去溼方法都不相同
    夏季養生先祛溼:溼氣可分為三種,去溼方法都不相同。溼氣重了,我們的身體會有很多不好的反應,比如頭昏腦脹、精神欠佳、昏昏欲睡、全身沉重等等,大多都是體內溼氣重了引起的。尤其到了氣溫高的季節,大地的「水溼」被火熱之氣燻蒸而起,外界的溼氣也重了,根據天人相應的原則,體內的溼氣也「蠢蠢欲動」起來,這些表現也就更明顯了。很多人都會感到自己有點溼氣重,確實,溼氣幾乎是無處不在的。但是,有的人一直在「祛溼」,可收效甚微,這又是為什麼呢?
  • 你是否經常眼腫? 從眼皮腫看體內溼氣多少?
    古人說「脾氣一虛,肺氣先絕」,體內溼氣過重,會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那麼怎麼判斷自己體內溼氣重嗎?   1、吃飯時,腸胃不佳  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飢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吃?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有隱隱的噁心感,好象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溼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自檢脾胃功能,就能發現你是否脾溼。
  • 溼氣重不重,伸伸舌頭就知道!教你一招,有效去除溼氣
    如果體內存在溼氣的話,舌頭也會出現很多的變化。溼氣重,舌頭會出現哪些變化?舌頭變大了體內有溼氣的人,舌頭一般看著比別人打,舌頭胖胖的感覺,同時舌頭中間還會出現明顯的凹陷的現象,這是體內有溼氣的表現。並且溼氣越重,齒痕就會越加的明顯,提醒你要及時的去溼氣。舌苔變白溼氣重的人,會出現白色的舌苔,看起來滑溜溜,摸著是很黏膩的感覺,有白色的黏液,這也是體內溼氣重的表現。當初選溼熱的現象,舌頭表明是發黃的。
  • 體內溼氣重不重,脾胃好不好,注意大便的三個變化,試試一方調理
    體內溼氣重不重,脾胃好不好,注意大便的三個變化,試試一方調理。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身邊的朋友在說自己脾胃不好溼氣重,有時候,自己也有會有這個感覺。從我們傳統養生的角度來看,脾胃好不好、溼氣重不重,確實是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然而,什麼情況下,說明脾胃有點不好了?
  • 去溼氣 用這方法逼出體內溼氣勝吃仙丹
    夏季很多人都容易被溼氣纏上,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好好的額調理才可以,因為這樣才能更好的養生,不然體內溼氣加重危害會更大。去溼氣很重要。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溼氣重的表現有哪些吧!溼氣重很多人都沒有注意,認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其實對身體傷害很大,只是我們沒有重視,溼氣堆積的越多,對身體就越不利,所以一定要注意了。
  • 溼氣重的人,在夏季如何排溼快?溼氣重了,平時還要多喝水嗎?
    溼氣是人們最討厭的東西,尤其是溼氣重讓身體很難受,影響正常生活。雖然市面上有很多除溼的小方法,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哪些方法除溼效果好。最重要的是人們不清楚在夏季怎麼除溼,導致錯過除溼的黃金季節,溼氣重的人,每天還要不要多喝水。還有,是不是把溼氣趕走了,就什麼事情也沒有了。
  • 體內溼氣重會導致身材肥胖嗎?6個方法幫你緩解溼氣,體重也輕了
    導語:中醫界內認為,溼氣普遍存在於每個人的身體中,自然界中的溼氣霧氣,食物中的肉類等都是我們體內溼氣的來源,但是為何有的人溼氣格外重呢?溼氣重的人應該如何排溼呢?今天小編幫你解釋其緣由。所以希望你能夠及時為身體祛溼排寒。不論男女都會有溼氣,嚴重會有頑固性溼氣,所以排溼很必要,部僅身體健康,而且對我們身材的也有很大幫助!
  • 有句話叫「夏季去外溼,冬季去內溼」,該如何祛溼氣呢?教你1招
    體內溼氣還會很重嗎?其實是需要的,中醫中有句話叫做「夏季去外溼,冬季去內溼」。夏季由於天氣潮溼多雨,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使得體內溼氣堆積,這個時候人體表現出來的症狀是由內外溼同時造成的,在治療祛溼的時候可能會有「不對症」的情況;而冬季天氣乾燥,外界環境對身體產生的影響比較小,這個時候表現出來的症狀基本都是由內溼表現出的,這個時候對症除溼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 體內溼氣較重的人,做好這幾點,溼氣可能會慢慢排出
    導語:人們常說「溼在百病中,溼在百病中」,很多人的身體情況比較糟糕,也是因為體內溼氣太重引起的,特別是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很容易讓體內的溼氣加重,怎麼來去除體內的溼氣呢?內外結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體內溼氣比較重的4種表現:1、食慾減退如果人的體內溼氣比較重的話,就會影響脾胃的健康,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脾胃功能,溼氣越重,影響越大,不僅會食慾減退,還會出現四肢乏力的狀況。
  • 溼氣重會致癌得慢病?3款粥方助祛夏季溼熱
    溼氣重會致癌得慢病?3款粥方助祛夏季溼熱 原標題:   編者按:我們常聽到「溼氣重」這個概念,很多人卻不知道溼氣是怎麼來的,以及該如何祛除。
  • 為什麼中醫總愛說病人溼氣重?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先看完再說吧中醫將大便溏稀不成形,滿臉油膩,嗜睡,睏乏無力等等這種狀態稱為溼氣重。溼氣是風、寒、暑、溼、燥、火六種病邪之一,是健康的剋星,很多疾病的誘因和幫兇。溼氣的典型特徵就是黏濁,所以大便糖稀,難以衝掉正是溼氣重最顯著的特徵。
  • 人體溼氣太重怎麼除溼
    核心提示:北方的天氣會比較乾爽,就比較少出現溼氣重的情況,而在南方,在夏季有幾個月經常會下雨,空氣中就會很潮溼。長期在潮溼的環境中,就會不知不覺中吸取溼氣。所以在自住的房子之中,應該配一個除溼機來除溼,保持室內通風和乾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