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被稱為是民國官場的第一精明人,這個絕對是名至實歸的。閻錫山留下的《老狐狸經》中,有這樣一句話,講得非常生動:禍到臨頭要豁得出,險到臨崖要轉得快。
這句老狐狸真經提到了兩個關鍵詞,分別是「禍到」和「險到」,該如何應付「禍和險」的問題,我們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借鑑閻錫山《老狐狸經》中「有益」的辦法。
袁項城當上了北洋的大總統後,閻錫山的禍事和險情很快就來了。
袁大總統為了給自己的「獨裁」掃清障礙,他派自己的死黨金永來到了山西,任內務司司長,目的是近距離地監視閻錫山,防止他有什麼異動。
1914年5月,袁大總統又收回了各省都督的軍權,命金永任山西的巡撫使。金巡撫使威懾和監視閻錫山的同時,開始搜刮民脂民膏,捕殺無辜,並成立了十一個警備隊(相當於十一個團),還有4個營的馬隊,這隻隸屬於袁大總統的軍隊,論實力完全可以和閻錫山手下的晉軍抗衡。
閻錫山面對飛揚跋扈,高舉屠刀,將山西搞得血雨腥風,民眾惶惶不可終日的金永,採取了「韜晦」的策略。金永殺人,閻錫山只是暗中保護;金永搜刮民財,閻錫山就當沒看到;金永擴編軍隊,閻錫山就裝「傻」不知道,他這種「老好人」的態度,將金永騙得「溜溜」地轉,金永給袁大總統的密報上,這樣寫道:閻錫山能力有限,軍事實力不足慮,而且他對大總統的態度是尊重的,命令是執行的。應該沒有反心……
很顯然,閻錫山裝傻的一招,騙過了金永。
金永好騙,但金永的後台老板卻不好騙,閻錫山為了騙過袁大總統,他要使用更厲害的一招,那就是對袁大總統「獻忠」。
袁大總統最忌諱閻錫山手下的軍隊,他不想被動地裁軍,就致電袁大總統,主動要求裁撤軍隊,並將手下的軍隊分成三個旅,分別由溫壽泉、趙守鈺和黃國梁做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