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不存在「鄭大一附院」現象

2020-12-17 健康界

日前一則「鄭大一附院日門診量破兩萬」的消息再度轟動整個醫療圈。在國家衛計委大力推進分級診療建設的大背景下,「鄭大一附院」現象多少讓人感到驚愕。在美國,似乎在各種醫療機構都無法看到此種景象,很多美國醫院的床位數跟國內也無法相提並論,哈佛醫學院旗下最大附屬醫院的床位也僅僅在1000張左右。

那麼美國醫療系統是如何控制病人服務數量,並且達到高質量運作呢?

首先這有賴於美國普遍的轉診制度,根據保險的要求,病人經常需要到自己的「家庭醫生」(Primary Care Physician,簡稱PCP)進行首診,若PCP覺得需要,再予以轉診給專科醫師,從而分流了大醫院病人數量的壓力。第二步,如果需要轉診到專科醫師,也必須通過醫生辦公室的預約,每個人有固定的預定時間與醫生見面,而很少能直接去醫院找醫師,從而保證了醫療秩序。

在醫療質控方面,美國醫院又有什麼絕招和新進展,從而最終達到提高醫療質量,減少住院時間的目的呢?最近,為了進一步提高醫療質量,降低病人死亡率,改善預後效果,美國正在醫療健康領域運用「精益管理」的方法試圖實現提高質量和服務能力的目的。

精益管理

「精益」的概念和思維最近剛剛被引進到美國醫療圈,其最早來自於「豐田製造系統(TPS)」的生產哲學。TPS是基於一系列技術措施,最大化地提供客戶價值,同時減少生產中的浪費。在20世紀50年代,日本一年的汽車總產量相當於美國三天的汽車產量,於是豐田公司派人遠赴美國學習,慢慢吸收衍變最終發展成自己的「豐田製造系統(TPS)」。那麼「精益管理」到底有何神奇之處,它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方法是什麼,又如何運轉並提升美國醫療系統的效率呢?

精益機制

精益管理的核心,在於幾個基本精益概念和機制,這些機制幫助豐田公司創造了汽車業的神話。同樣,在醫療界,它們的運用效果也是可見一斑。在很多美國大學附屬醫院,諸多有關精益管理的課程和培訓在火熱進行中。醫師通過培訓,還可以拿到精益管理的授證。

(1)精益管理讓人們充分理解工作流程並且對問題進行識別、分析,從而達成共識。通過將臨床工作概念抽象化,並使其成為一個通用的流程,精益管理可以為病人和醫療工作者提供很大價值。此原理在於,當臨床工作者沒有意識到問題時,處理問題的流程上就會有很多變異,就沒有一個固定的常規來遵守。當臨床工作者都能認識到問題存在時,就能識別和診斷這些問題的來源,可以更好地了解造成變異以及模糊不清的情況的原因;還可以認清各級臨床工作人員在全局中所處位置以及扮演角色,從而提高醫療質量和可靠度。

(2)在臨床工作中,精益方法使用更加可視化的流程來幫助提高發現錯誤的能力,並讓臨床工作人員更加意識到事情到底應該怎樣幹,進而提高工作流程的可靠度。舉例來說,在病人手腕上使用彩色加上文字標註的手環來提醒臨床工作者,病人的藥物過敏情況、特殊的需要關注的病情等等,來減少醫療工作者的交流失誤。這恰好也正是高可靠性組織(high reliability organization)的一個特質,人命關天的醫院便是其中之一。還比如,通過給住院醫師和其他臨床工作人員一個標準的系統化工作清單(checklist),讓他們能夠很容易自我監督,並且容易識別到工作中偏差和失誤,減少醫療錯誤。

(3)精益方法秉持團隊合作原則,要求共同認識問題,並達成解決問題措施的共識。這種穩定和系統化的問題解決策略,可以為醫療機構打造一個穩定的文化,連貫性的醫療質量提高,以及集體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如說,在美國西雅圖的維吉尼亞梅森醫療中心,醫院打造了一個24小時電話熱線,讓臨床工作人員隨時匯報病人(或潛在的)傷害情況,同時,醫院副院長、醫療安全專家顧問和各科室主任承諾當即前往現場考察情況,並在24小時到1周的時間內分析問題的根源,並找到解決方案。這種做法,真正強化了臨床工作者信心,讓他們感受到醫療錯誤的確是可逐步避免的,改變了臨床工作人員對於醫療錯誤推卸責任的習慣,逐步強化了醫療安全以及持續進步的醫療氛圍。

現在,精益管理在美國很多大型醫療中心實地運用。賓夕法尼亞州的Allegheny綜合醫院(簡稱AGH)就建立了自己「TPS」,取名為「完美病人照顧」(PPC,Perfecting Patient Care)。舉例,在AGH,他們使用了一個從上而下的管理幹預方法,在重症監護病房(ICU)來減少中心靜脈埋管相關的血液感染(CLAB),一旦CLAB減少,病人在ICU的住院天數也會減少,從而降低病人入院時間,增加病床輪轉率,提高醫院效率。

那麼精益管理是如何實施的?AGH的內科主任會帶領ICU主管醫生,感染控制護士以及匹茲堡健康促進組織當地工作人員現場考察CLAB病人的病例,把這些病史統一整理成統一的流行病學數據、術語進行分析;召集護士討論醫生埋管的操作方法和策略、以及耗材使用情況,統一病史文檔記錄的方法和格式;召集主治醫師,住院醫師,fellow統一規定和明確埋管方法,識別各人埋管手法的變異和不同,統一識別糾正,達到系統化。醫院管理層還特別調查發生感染的臨床團隊,糾正錯誤,強化交流。這些措施,同時運用了以上精益管理的三種原則,Allegheny綜合醫院ICU的CLAB感染率得到很大改善,降低了病人住院時間,增加了病床輪轉率,提高了醫院效率。

精益管理現在已逐步擴展到美國醫療系統的質量提高運用,雖然其效果需要通過時間的不斷檢驗,但這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經開始不斷顯現。借鑑精益管理,對中國醫療系統的質量提高也可能會有正面積極的影響,從而造福患者。

 (陳梁,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曾在多倫多大學醫學院、休斯頓貝勒醫學院、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耶魯大學醫學院以及哈佛大學醫學院等國際著名醫學院校接受培訓。目前於美國波士頓大學研究醫療政策與管理。)

相關焦點

  • 從「右乳患癌切左乳」事件看鄭大一附院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因為相信鄭大一附院是最好的醫院,拿到病例後便第一時間趕到鄭大一附院去做手術,最後的結果卻讓人難以接受,但鄭大一附院的推卸責任更讓人心寒。在百度搜索以「鄭大一附院醫療事故」為關鍵詞,就有31000個相關結果,鄭大一附院醫療事故屢見不鮮。
  • 營收破百億,"全國最大鄉鎮醫院"的鄭大一附院,背後是什麼?
    值得欣慰的是,與去年相比,鄭大第一附屬醫院名次前進了4名,躋身前20。為什麼這個剛剛進入前20的醫院被人稱為"宇宙第一大醫院"?它到底大在哪裡?鄭大一附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90多年前的國立河南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現在的鄭大一附院有3個院區,總佔地面積將近700畝,床位10000個。
  • 鄭大一附院把四附院「收編」 全球最大醫院更大了
    全球最大醫院——鄭大一附院又「大了一碼」。6月30日,鄭大四附院正式與之合併,成為鄭大一附院的惠濟院區。鄭大四附院有關人士透露,所有醫務人員保持原工作狀態不變,以後將慢慢融合到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四附院原院區將進行整體規劃和建設。
  • 世界最大醫院鄭大一附院榮耀的背後
    面對記者的採訪,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鄭大一附院」)醫務處處長苟建軍這樣說道。 最近,擁有7000張床位,被媒體稱為「全球最大醫院」的鄭大一附院,因公布2014年營收情況而引來各界高度關注,甚至諸多非議。
  • 鄭大一附院日門診量破兩萬 代表委員們怎麼看?
    在國家衛計委大力推進分級診療建設的大背景下,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呼籲停止公立醫院盲目擴張,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的節骨眼上,鄭大一附院交出如此惹眼的「成績單」,多少讓人感到驚愕。上個廁所都要爬到10層才行到大醫院看病像打一場戰役,這句話用在鄭大一附院上一點不為過。
  • 鄭大一附院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成績斐然
    九十年來,鄭大一附院雖歷經坎坷,砥礪前行,但始終百折不撓,不忘初心,以一顆赤子之心,胸懷家國,懸壺濟世,不僅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業績,造福數以萬計中原百姓,更鑄就了厚重璀璨的醫院文化,成就了蜚聲四海、有口皆碑的「醫學院」品牌。
  • 鄭大一附院專家教授回到故鄉 開展駐紮式幫扶工作
    隨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家教授故鄉行駐紮式幫扶、組團式輪訓活動」的持續推進,5月9日至10日,鄭大一附院首批23家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派駐專家教授回到自己的故鄉,正式開始駐紮式幫扶工作。  9日上午,鄭大一附院專家教授故鄉行駐紮式幫扶縣級醫院——襄城縣人民醫院啟動儀式座談會在行政樓五樓大會議室舉行。
  • 鄭大一附院醫生被砍你們要求嚴懲兇手 治死病人難道就不嚴懲兇手
    從他一個人自行入住鄭大一附院看病到成為一具冰冷的屍體被拉走,前後僅4天時間。這4天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2020年6月19日,馬寶才從200公裡外的方城老家趕來鄭大一附院看病。他有慢性腎炎,此前曾在方城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想趁秋糧已種的農閒間隙,到條件更好的省城大醫院做進一步診治。
  • ——鄭大一附院...
    根據這一特殊情況,團隊系統分析該致病變異的遺傳模式、可識別性等特徵,經過前期預實驗驗證,結合單體型分析最終建立了「植入前胚胎單細胞基因組微缺失微重複識別新技術(GeMiLa)」,可以用於包含遺傳性手足裂在內的「基因組微缺失微重複綜合症」子代傳遞阻斷試管嬰兒,從而實現一舉解決此類遺傳病生育難題;患者夫婦獲得1枚不攜帶該微小變異的正常胚胎植入患者子宮,並順利獲得了妊娠,妊娠18周羊水穿刺進一步確定胎兒不攜帶微小變異
  • 鄭大三附院兒童康復科:孩子們的康復樂園
    鄭大三附院兒童康復科剛成立的時候,只有10多張床位,如今已擴大到600多張床位,同期住院患者一般在1000人左右,多則1150餘人。鄭大三附院兒童康復科創始人萬國蘭教授研究的「位點加穴位藥物注射療法」在臨床上的成功應用,讓許多腦癱、智障患兒等迎來春天,12歲的小普(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個。
  • 鄭大一附院治瞎3歲男童 院方要讓記者出名
    因為天氣太熱她悲傷過度體力不支,暈倒在地,家人把她攙扶起來。醫院始終沒有人出來解決問題。 7月26日媒體刊登了《誰能治好我兒子的眼睛》一文後,很多讀者打來電話對孩子表示同情。讀者表示,如果需要捐助的話,可以組織捐款。面對記者詢問,鄭大一附院相關負責人說:「醫院沒啥責任,有啥想法呢?」
  • 鄭大一附院2016年營收近95億 排名上升27位
    今天,在河南省衛計委召開的全省醫政工作會議上,「全球最大醫院」鄭大一附院匯報了其2016年的年終「總成績」。此前,有統計顯示,鄭大一附院的營業收入甩開國內眾多頂級大醫院幾條街:2016年醫院營收總額為94.89億元。而2015年該院的營收為84億,2014年營收為74億。也就是說,鄭大一附院每年營收以10億元左右的規模在增長。
  • 鄭大一附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
    大河網訊 3月7日上午11點,鄭大一附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至此,鄭大一附院在院確診患者實現「清零」。出院患者出院的患者56歲,來自信陽,2月29日由信陽市固始縣人民醫院轉入鄭大一附院隔離病房。患者長期在武漢工作,於1月23日返回信陽,1月25日出現發熱,2月4日在固始縣人民醫院確診為新冠肺炎。目前,經鄭大一附院醫護人員救治,患者連續三次咽拭子核酸檢測均呈陰性,複查肝功較前改善、炎症指標恢復正常,符合出院標準。
  •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16日投用!開業「乾貨」都在這兒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是一所新建的院區。  9月14日,記者在現場看到,門診樓、病房樓等已收拾完畢,整裝待發。眼科病區、乳腺科等各個病區,也在做最後的開診準備。  據悉,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佔地345畝,按照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的標準規劃設計,擬設置病床位3000張,規劃總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建設總投資為25億元,將於2016年9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
  •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啟用 5類病人看病減免1萬元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啟用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啟用  映象網快訊(記者 駱瓊)9月16日上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正式啟用。  啟動儀式上,鄭大一附院院長闞全程表示,隨著鄭東院區的啟用,鄭大一附院「一院三區」的格局正式形成。未來,三個院區將在全面發展的同時,相互協助,各有側重。
  • 恆熙玥公司向鄭大一附院捐贈消毒物資
    上午10點,恆熙玥副總經理王贊與鄭大一附院供應科主任齊躍東進行物資交接。鄭大一附院作為第一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救治定點醫院,省內很多地市的發熱患者都會選擇鄭大一附院就診,目前該院收治確診病例數居省會各家醫院之首。
  • 鄭大一附院發明的瘻口封堵「內支架」享譽全國
    鄭大一附院發明的瘻口封堵「內支架」享譽全國 2009-07-14 來源:中廣網河南分網    責編:聶娟             中廣網河南分網消息(通訊員 曹 詠 周厚亮)根據患者術後易發瘻口的特殊解剖學特點和病理特徵
  • 鄭大一附院隔離病房又一批醫護人員完成任務「出艙」
    3月10日上午,鄭大一附院第三梯隊第七批隔離病房62名醫護人員圓滿完成14天工作任務,順利「出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鄭大一附院收治的最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已於3月7日出院,實現了新冠肺炎患者暫時「清零」。
  •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開診 年底前掛號費全免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全景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開診啦醫療設施「高大上」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位於鄭東新區北三環和龍湖中環路交叉口西南角,2010年12月26日奠基,2014年3月16日正式開建,院區設置病床位3000張,建設有門診樓、急診樓、病房樓、教學科研樓、全科醫生培訓基地、慢性病公寓、後勤保障服務樓、地下停車場等。
  • 突發,鄭大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遭「實名舉報」
    袁女士在舉報信中稱,鄭大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王靜及其丈夫有多項違法,不務正業,帶頭違反組織紀律,作為鄭大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其本人利用她作為醫院呼吸科主任的領導職務和權利之便,大肆收取藥品回扣,收取紅包,頻繁的銀行交易,常年瘋狂斂財,長期作案,犯罪手段令人髮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