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一附院日門診量破兩萬 代表委員們怎麼看?

2020-12-17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一附院」)日門診量破兩萬!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醫院毫無疑問再次創造了日門診量的「金氏世界紀錄」。在國家衛計委大力推進分級診療建設的大背景下,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呼籲停止公立醫院盲目擴張,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的節骨眼上,鄭大一附院交出如此惹眼的「成績單」,多少讓人感到驚愕。

上個廁所都要爬到10層才行

到大醫院看病像打一場戰役,這句話用在鄭大一附院上一點不為過。2015年3月2日,新年上班的第一個周一,鄭大一附院門診大廳的景象,可以用「摩肩接踵」來形容。當天該院門診量高達21680人次,突破歷史新高。當天上午,該院一名醫生稱:「過完年,這病人也太多了吧,層層爆滿,上個廁所都要爬到10層才行!」

鄭大一附院宣傳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負責人表示,去年正月初八,該院曾創下單日門診量一萬四千人的記錄,當時已經感到患者太多了,但沒想到今年又創新高。「醫院能做的就是給各科主任發簡訊,暫時打亂排班,增加坐診醫生的數量。」該負責人說。

日門診量突破2萬絕非偶然。業內曾盛傳鄭大一附院2014年總收入75.21億、門診量426萬。不僅如此,這個擁有7000張床位的龐然大物仍然在不斷擴張,位於鄭東新區龍湖副CBD的東院區已於2014年3月開工建設,計劃2017年3月建成,這意味著該院很快能將核定床位擴張到10000張,比全國排名第二的四川華西醫院整整多了6000張床位!美國排名第一的麻省總醫院,床位898張,員工超過21000名;倡導「以患者為中心」的梅奧診所也只有1265張床位。這些世界頂級醫院在鄭大一附院面前,瞬間變成了蝦米。

河南扶不起的萎靡基層

眾所周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讓大醫院接診更多疑難重症患者,是當下破除無序就醫的出路,而鄭大一附院驚人的日門診量中,疑難病患者的構成,健康界幾經聯繫院方,均未得到回應。在2萬多的日門診量當中,有多少是疑難危重患者,有多少是發燒感冒的小病,筆者不得而知。更有網友戲稱,鄭大一附院是「全世界最大的鄉鎮衛生院」,連簡單的闌尾炎手術都一網打盡。

廣東省衛計委巡視員廖新波認為,大醫院的盲目擴張和大小通吃必將會「虹吸」基層患者,導致中小型醫院發展舉步維艱。數據顯示,河南省基層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現有80%的醫療衛生資源多集中在城區,鄉村醫療衛生機構資源匱乏,80%以上鄉鎮衛生院醫療設備落後和短缺。基層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匱乏,普遍存在無學歷、低學歷,無職稱、低職稱,隊伍老化,後繼乏人。

患者數量的下降、政府投入的不足,日漸對基層醫療機構形成惡性循環,受到多面夾擊的中小型醫院在吸引患者方面也就愈加困難。連河南省委副書記、省長謝伏瞻也曾在今年的河南省兩會上點名讓鄭大一附院院長闞全程「拉鄉鎮的兄弟醫院一把」,讓老百姓能在家門口治大病。

特大醫院該不該拆分?

駕馭一家航母級別的大醫院絕非易事。北京友誼醫院理事長劉建向健康界表示,當醫院床位數超過3000、門診量超過一萬時,就會在管理上帶來極大的難度。

為了讓大型公立醫院建設「急剎車」,2014年國家衛計委緊急下發了《關於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的緊急通知》。儘管被新政壓制並飽受詬病,但現實仍然沒有停住各地公立醫院擴張的步伐。在我國基本醫保全覆蓋且患者可以自由選擇醫療機構的前提下,大醫院人滿為患,政府財政對醫院補償又不足,因此醫院要想發展必須通過擴大規模和業務收入來彌補這些不足。

為了破除無序就醫,給大醫院擴建「退燒」顯得刻不容緩。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曹健認為,在現行的按項目付費的醫保支付模式下,醫院並不注重成本控制,所做項目越多收費就越多,醫院也就有更多的擴張動力,因此叫停醫院擴建首要任務是醫保支付制度亟待改革,可以看到的是,從後付制轉向預付制,以家庭責任醫生為基礎按人頭付費是未來醫保支付改革的國際趨勢。與此同時,要對大型公立醫院進行拆分,這種拆分,既不是對所有的大型公立醫院全部進行拆分,也不是簡單的進行肢解,而是在政府主導下的有選擇的將部分醫院的優勢學科進行分解。

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孫宏濤就曾公開表示,如果能把病人留在基層,真正實現分流,那樣的話,大醫院不用拆分,就會自然萎縮。國外早期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比如美國的克利夫蘭醫學中心以及德國的心臟中心,這些醫院的手術量曾經也很大,但隨著醫療水平和資源的均衡化,醫院的規模都在逐漸萎縮。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章濱雲則表示,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拆分大醫院,而是從頂層設計上重新架構健康服務體系和健康保險體系,實現「沉下去、分出來」。

代表們如何看大醫院人滿為患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眾多委員和代表攜建議為此支招。全國人大代表、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院長郭淑芹帶了六條建議上兩會,其中重點就是分級診療。她建議:強化基層醫療機構建設要先補人才短板,培養基層全科醫生;完善區域醫療信息系統建設,為分級診療提供信息支持;充分發揮公立大醫院的社會責任,加大衛生支農和幫扶社區的力度。

從往屆全國兩會上來看,如何破除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門可羅雀的現象一直是委員和代表關注的焦點。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衛生局局長屈謙指出,要在綜合性大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之間構建醫聯體,建立多個基層衛生機構對一個三級醫院的聯合方式;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朝陽糖尿病醫院院長王執禮說,要明確不同層次醫療衛生機構的責任和彼此間分工協作關係,構建有效的雙向轉診運行和制衡機制,使大型綜合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結成利益共同體,實現資源共享;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丁潔提出,要針對不同級別的醫務人員制定不同的收費標準。

關於分級診療和公立醫院規模和擴張的問題,我們歡迎兩會代表委員和我們聯繫,健康界也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門診量超兩萬人次!剛過完年,鄭大一附院就變成這樣…
    「鄭大一附院」上熱搜啦!#醫院開門場面堪比春運#「鄭大一附院」節後上班首日花女士的愛人排了一上午隊,沒有預約到號。臨近中午,花女士買了一碗雞蛋湯麵,就著帶來的燒餅,給一雙兒女餵飯,愛人沒空吃,他還在排隊,看能不能預約到下午的號。
  • 鄭大一附院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成績斐然
    鄭大一附院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 2018年11月17日,國內頗具影響力的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2017年中國醫院排行榜」出爐,鄭大一附院全國醫院綜合排名第25位,較2016年度排名第35位,上升了十個位次,2018年科研排名全國第14位。往前追溯,2012年度,鄭大一附院全國綜合排名還處在第85位,位次的大幅提升,這在全國醫療系統中實屬罕見。
  • 營收破百億,"全國最大鄉鎮醫院"的鄭大一附院,背後是什麼?
    值得欣慰的是,與去年相比,鄭大第一附屬醫院名次前進了4名,躋身前20。為什麼這個剛剛進入前20的醫院被人稱為"宇宙第一大醫院"?它到底大在哪裡?鄭大一附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90多年前的國立河南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現在的鄭大一附院有3個院區,總佔地面積將近700畝,床位10000個。
  •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16日投用!開業「乾貨」都在這兒
    9月16日,全球最大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已做好「東徵北擴」的準備:鄭大一附院鄭東新區醫院即將低調亮相。開業之初,有哪些乾貨及惠民舉措?猛獁新聞記者進行了詳盡打探。
  • 世界最大醫院鄭大一附院榮耀的背後
    面對記者的採訪,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鄭大一附院」)醫務處處長苟建軍這樣說道。 最近,擁有7000張床位,被媒體稱為「全球最大醫院」的鄭大一附院,因公布2014年營收情況而引來各界高度關注,甚至諸多非議。
  • 鄭大三附院新生兒科舉辦2020「世界早產兒日」活動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 ,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社會更多的關注早產問題。為了幫助早產寶寶健康成長、優化早產寶寶的生存質量,在新生兒科徐發林主任、兒內科王玲總護士長及新生兒科各病區主任、護士長的共同策劃下,經過新生兒科董慧芳主任和趙晨靜護士長的充分準備和安排,於11月17日,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在門診樓舉行相關主題活動。
  • 鄭大一附院援鄂醫療隊員「進倉日記」:我們代表的是所有河南人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 通訊員 周紀妹)2月11日,映象網記者了解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援鄂抗疫醫療隊已進入方艙醫院,開始正式接收病人。鄭大一附院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周紀妹是援鄂醫療隊的一員。
  • 鄭大一附院把四附院「收編」 全球最大醫院更大了
    全球最大醫院——鄭大一附院又「大了一碼」。6月30日,鄭大四附院正式與之合併,成為鄭大一附院的惠濟院區。鄭大四附院有關人士透露,所有醫務人員保持原工作狀態不變,以後將慢慢融合到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四附院原院區將進行整體規劃和建設。
  • 鄭大一附院治瞎3歲男童 院方要讓記者出名
    7月26日媒體刊登了《誰能治好我兒子的眼睛》一文後,很多讀者打來電話對孩子表示同情。讀者表示,如果需要捐助的話,可以組織捐款。面對記者詢問,鄭大一附院相關負責人說:「醫院沒啥責任,有啥想法呢?」
  • 鄭大一附院史惠蓉教授獲得林巧稚獎
    史惠蓉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曹詠  8月13日,記者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日前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醫師分會(COGA)主辦的「2019  史惠蓉是鄭大一附院原婦產科主任、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從醫40多年來,史惠蓉教授辛勤耕耘在婦產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第一線,不僅完成了從一名小醫生到德藝雙馨的國內知名專家的身份轉變,還帶領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從一個弱小的科室快速發展為全省領先、國內先進。
  • 鄭大二附院青年講壇|婦產科傳承之火
    1月6日,清晨,寒潮如期而至,鄭大二附院門診六樓會議室燈火通明,婦產科青年講壇第三十講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講座伊始,婦產科副主任、婦科一病區主任趙虎致辭,歡迎前來參加講壇的學員們,感謝醫院相關部門對我們舉辦青年講壇的大力支持,希望學員們堅持學習,不斷地充實和提升自己,祝願婦產科青年論壇越辦越好。婦產科主任張慶在發言中提到,青年講壇我們相約周三,與「三」有緣,希望大家三十而立,立於未來,學有所成。
  • 美國為什麼不存在「鄭大一附院」現象
    日前一則「鄭大一附院日門診量破兩萬」的消息再度轟動整個醫療圈。在國家衛計委大力推進分級診療建設的大背景下,「鄭大一附院」現象多少讓人感到驚愕。在美國,似乎在各種醫療機構都無法看到此種景象,很多美國醫院的床位數跟國內也無法相提並論,哈佛醫學院旗下最大附屬醫院的床位也僅僅在1000張左右。
  • 西安交大一附院單日門診量再創新高
    西安交大一附院單日門診量再創新高 2019-01-09 16:18: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西安1月9日消息(記者黃立新)西安交大一附院
  •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啟用 5類病人看病減免1萬元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啟用  映象網快訊(記者 駱瓊)9月16日上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正式啟用。  啟動儀式上,鄭大一附院院長闞全程表示,隨著鄭東院區的啟用,鄭大一附院「一院三區」的格局正式形成。未來,三個院區將在全面發展的同時,相互協助,各有側重。
  • 鄭大一附院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救治團隊臨時黨支部
    中新網河南新聞2月5日電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河南省委有關疫情防控工作相關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2月5日,鄭大一附院新型冠狀病毒救治團隊臨時支部委員會正式成立,由院黨委直接管理,呼吸內三科趙偉副教授擔任支部書記。  上午10點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二梯隊醫務人員誓師及培訓大會在河醫院區重點實驗室五樓會議室召開。
  •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開診 年底前掛號費全免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全景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開診啦醫療設施「高大上」>年底前掛號費全免河南商報訊(首席記者 李肖肖)9月16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東院區正式啟用。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位於鄭東新區北三環和龍湖中環路交叉口西南角,2010年12月26日奠基,2014年3月16日正式開建,院區設置病床位3000張,建設有門診樓、急診樓、病房樓、教學科研樓、全科醫生培訓基地、慢性病公寓、後勤保障服務樓、地下停車場等。
  • 呵護新生 追夢未來——鄭大三附院舉辦2020「世界早產兒日」活動
    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徐發林、兒內科總護士長王玲的帶領下,各病區主任、護士長共同策劃,由新生兒科副主任董慧芳、NICU護士長趙晨靜具體籌備,於11月17日上午09:00-11:00在門診樓二樓開展世界早產兒日主題活動。鄭大三附院副院長王軍、兒內科黨總支書記胡素君以及新生兒科全體主任、護士長、部分醫護人員參加了活動。
  • 從「右乳患癌切左乳」事件看鄭大一附院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因為相信鄭大一附院是最好的醫院,拿到病例後便第一時間趕到鄭大一附院去做手術,最後的結果卻讓人難以接受,但鄭大一附院的推卸責任更讓人心寒。在百度搜索以「鄭大一附院醫療事故」為關鍵詞,就有31000個相關結果,鄭大一附院醫療事故屢見不鮮。
  • 鄭大一附院113位古稀醫生仍坐診,年齡最大95歲
    鄭大一附院這113位本該安享晚年的古稀名醫,今天仍不願放下拿了一輩子的聽診器,對患者的那份細心、愛心讓人為之動容。來吧,走近他們,看看這群沒有選擇「走出去」的大醫,他們是怎麼對待工作、對待患者、對待人生的......為醫,為師,他們一輩子都蠻拼的!
  • 鄭大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王靜遭實名舉報 院方:正進行調查
    12月6日,一篇《實名舉報鄭州大學第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王靜嚴重違法犯罪的檢舉信》(以下簡稱「檢舉信」)在網上流傳。文中實名舉報鄭大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王靜多項違規違紀問題,並附大量銀行流水、法院文書等。鄭大一附院辦公室、宣傳部分別向封面新聞記者證實,目前院方正對王靜展開調查,「我們也在等結果,可能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