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一附院治瞎3歲男童 院方要讓記者出名

2020-12-17 大豫網

7月25日下午3點,驕陽似火,劉女士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前舉牌求助。因為天氣太熱她悲傷過度體力不支,暈倒在地,家人把她攙扶起來。醫院始終沒有人出來解決問題。

7月26日媒體刊登了《誰能治好我兒子的眼睛》一文後,很多讀者打來電話對孩子表示同情。讀者表示,如果需要捐助的話,可以組織捐款。面對記者詢問,鄭大一附院相關負責人說:「醫院沒啥責任,有啥想法呢?」

讀者:院方態度讓人心寒,需要的話我們可以捐款

在 鄭東新區上班的市民張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說,她剛有一個寶寶,看了晚報的報導後特別生氣,一個3歲多孩子的眼睛說不能治就不能治了。同事們看了報導都可生氣,如果孩子眼睛能繼續治療的話,需要捐款,大家可以組織捐款。沒留下電話的市民劉先生在電話中稱,晚報報導的內容有些不清楚,應該繼續跟蹤報導,院方在事故後的態度讓人心寒。昨日下午,市民王先生打來電話說,他今年50多歲了,看到3歲多的孩子治成左眼失明,非常痛心,感到孩子非常可憐。希望晚報多關心、報導這件事。「孩子從開始診斷到最後出院,一直在這家醫院治療,(出現這種情況)跟小孩家人有啥關係呀?」還有一位姓王的讀者給晚報熱線打電話稱,對此事感到很不可思議,想具體了解整個事故的情況和醫院的態度。

醫院:「你讓我出名了,我也讓你出名!」

26日本報刊發該報導後,鄭大一附院宣傳處一位負責人當天上午和下午兩次聯繫記者,希望見面談談。

26日下午5時,記者聯繫了這位負責人,沒想到這位負責人一接電話就說:「你讓我出名了,我想著咋能有個法也讓你出名!你不是當一天記者就不當了,以後不是還當記者嗎?稿子晚一天兩天發又不影響你,急著發稿子幹啥……」

記者詢問醫院對患者打算怎麼辦,該負責人稱:「醫院沒啥責任,有啥想法呢?」

26日下午5點25分,記者直接撥打鄭大一附院醫務處曹副處長辦公室的電話,接電話的是一位女士,說曹處長不在。將醫務處的電話告訴記者,讓記者找醫務處詢問情況。

5點27分,記者打通了該院醫務處的電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說,領導都不在辦公室,她只是實習生。當記者說明情況後,這位實習生說,她最近在醫務處見過患者媽媽,說領導正在跟她協調。當記者詢問協調的進展時,對方表示不清楚,但是答應留下記者的電話,幫助聯繫處長給記者回話。但記者一直沒有等到回話,下午6點多記者再次撥打醫務處電話,已無人接聽。

患者家屬:「鄭大一附院把患者當成了什麼?」

昨日,患者鳴鳴(化名)的媽媽劉女士說,孩子做完第三次手術失明至今一個多月過去了,距7月19日第三次到醫院交涉能否救助孩子的眼睛已過去了整整9天。

「孩子可能要面臨眼球萎縮,摘掉眼球,以後還有可能交叉感染右眼,把右眼壞掉,多麼殘酷的現實。可醫院未能給我們家屬哪怕一點點關心、安慰,更別說給回復了。」

這些天,劉女士眼淚都快哭幹了,「孩子才3歲多就成了殘疾,以後的生活怎麼過?心理健康、學習、工作、結婚……一切的一切,孩子和家人該如何面對,我們不敢想像,我們更無法面對!」

劉女士憤憤地說,這些天一直在思考:作為弱勢群體的患者家屬來說,孩子有問題了,醫生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家屬用自己所有的錢和心血來為孩子治療。而鄭大一附院又把患者當成了什麼,這不是簡單的醫療糾紛,這是對患者的漠視,對人格的不尊重……

患者質疑:醫院是否存在延誤治療?

孩子媽媽劉女士說,「雖然我們有很多疑問,現在就問醫院一個問題,炎症為什麼沒有控制住?直至惡化失明?5月22日孩子眼睛出現紅腫、痛、流淚、睜不開的情況, 門診治療3天病情繼續惡化。無奈,只好住院作進一步治療。5月25日至29日,孩子做了玻璃體腔注藥術、玻切加眼內充填術後,不僅無效反而一步步惡化,以致視網膜壞死眼睛完全失明。我們認為,孩子現在眼睛完全失明,後期面臨萎縮、摘掉眼球的後果,是醫護人員延誤治療、錯誤治療造成的。」

相關焦點

  • 鄭大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王靜遭實名舉報 院方:正進行調查
    12月6日,一篇《實名舉報鄭州大學第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王靜嚴重違法犯罪的檢舉信》(以下簡稱「檢舉信」)在網上流傳。文中實名舉報鄭大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王靜多項違規違紀問題,並附大量銀行流水、法院文書等。鄭大一附院辦公室、宣傳部分別向封面新聞記者證實,目前院方正對王靜展開調查,「我們也在等結果,可能會公布。」
  • 世界最大醫院鄭大一附院榮耀的背後
    面對記者的採訪,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鄭大一附院」)醫務處處長苟建軍這樣說道。 最近,擁有7000張床位,被媒體稱為「全球最大醫院」的鄭大一附院,因公布2014年營收情況而引來各界高度關注,甚至諸多非議。
  • 鄭大一附院日門診量破兩萬 代表委員們怎麼看?
    在國家衛計委大力推進分級診療建設的大背景下,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呼籲停止公立醫院盲目擴張,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的節骨眼上,鄭大一附院交出如此惹眼的「成績單」,多少讓人感到驚愕。上個廁所都要爬到10層才行到大醫院看病像打一場戰役,這句話用在鄭大一附院上一點不為過。
  • 鄭大三附院兒童康復科:孩子們的康復樂園
    □記者 張畔  鄭大三附院兒童康復科最先為人熟知的蓓蕾樓和康復樓,被腦癱患兒及其家屬親切地稱為「救命樓」。如今,這兩棟樓,再加上醫院北院區的博愛樓、兒科病房樓(9樓)以及南院區的兒童康復病房樓、兒童康復訓練樓,醫院為腦癱患兒提供了更加寬鬆的康復治療場所以及更加優質的技術和服務。截至目前,已有10萬餘名腦癱患兒在這裡獲得奇蹟般的康復。
  • 鄭大一附院醫生被砍你們要求嚴懲兇手 治死病人難道就不嚴懲兇手
    鄭大一附院醫生被砍你們要求嚴懲兇手,治死病人難道就不嚴懲兇手?來源:時事社評2020年6月23日下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官網發布的一則聲明引起了全國輿論關注。聲明詳細敘述了該院泌尿外科醫生孟慶軍此前被「患者尹某某」持刀刺傷的過程。
  • 鄭大一附院把四附院「收編」 全球最大醫院更大了
    全球最大醫院——鄭大一附院又「大了一碼」。6月30日,鄭大四附院正式與之合併,成為鄭大一附院的惠濟院區。鄭大四附院有關人士透露,所有醫務人員保持原工作狀態不變,以後將慢慢融合到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四附院原院區將進行整體規劃和建設。
  • 營收破百億,"全國最大鄉鎮醫院"的鄭大一附院,背後是什麼?
    值得欣慰的是,與去年相比,鄭大第一附屬醫院名次前進了4名,躋身前20。為什麼這個剛剛進入前20的醫院被人稱為"宇宙第一大醫院"?它到底大在哪裡?鄭大一附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90多年前的國立河南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現在的鄭大一附院有3個院區,總佔地面積將近700畝,床位10000個。
  • 鄭大一附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
    大河網訊 3月7日上午11點,鄭大一附院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至此,鄭大一附院在院確診患者實現「清零」。出院患者出院的患者56歲,來自信陽,2月29日由信陽市固始縣人民醫院轉入鄭大一附院隔離病房。患者長期在武漢工作,於1月23日返回信陽,1月25日出現發熱,2月4日在固始縣人民醫院確診為新冠肺炎。目前,經鄭大一附院醫護人員救治,患者連續三次咽拭子核酸檢測均呈陰性,複查肝功較前改善、炎症指標恢復正常,符合出院標準。
  • 鄭大一附院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成績斐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閆良生 通訊員 曹詠 周厚亮 1928年建院至今,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字幾經演變,以下簡稱「鄭大一附院」)已走過90年曆程。鄭大一附院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 2018年11月17日,國內頗具影響力的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2017年中國醫院排行榜」出爐,鄭大一附院全國醫院綜合排名第25位,較2016年度排名第35位,上升了十個位次,2018年科研排名全國第14位。往前追溯,2012年度,鄭大一附院全國綜合排名還處在第85位,位次的大幅提升,這在全國醫療系統中實屬罕見。
  •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啟用 5類病人看病減免1萬元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啟用  映象網快訊(記者 駱瓊)9月16日上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正式啟用。  啟動儀式上,鄭大一附院院長闞全程表示,隨著鄭東院區的啟用,鄭大一附院「一院三區」的格局正式形成。未來,三個院區將在全面發展的同時,相互協助,各有側重。
  •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16日投用!開業「乾貨」都在這兒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是一所新建的院區。  9月14日,記者在現場看到,門診樓、病房樓等已收拾完畢,整裝待發。眼科病區、乳腺科等各個病區,也在做最後的開診準備。  據悉,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佔地345畝,按照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的標準規劃設計,擬設置病床位3000張,規劃總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建設總投資為25億元,將於2016年9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
  • 鄭大一附院發明的瘻口封堵「內支架」享譽全國
    鄭大一附院發明的瘻口封堵「內支架」享譽全國 2009-07-14 來源:中廣網河南分網    責編:聶娟             中廣網河南分網消息(通訊員 曹 詠 周厚亮)根據患者術後易發瘻口的特殊解剖學特點和病理特徵
  • 鄭大二附院:音樂助失語症患者「重新說話」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陣陣歌聲從治療室中傳來,鄭大二附院神經內科音樂治療師張晉茹正在為一位腦梗死所致失語患者做音樂治療。五個月前,30歲的王女士(化名)突發左側大面積腦梗,之後就完全說不出話來,認知能力降低,生活無法自理。經過全面檢查和綜合評估,鄭大二附院神經內科醫生確診她患的是腦梗引起的完全性失語症。王女士開始在鄭大二附院接受康復治療,與很多醫院的針灸、器械訓練不同,醫生為她制定的康復治療是音樂。
  • 鄭大一附院完成經心尖介入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閆良生  10月15日,鄭大一附院心血管外二科成功完成經心尖介入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I),這是繼今年5月該科成功實施我省首例機器人輔助下冠脈搭橋手術後,又一高難度手術的技術創新,為全省的心臟外科手術技術提升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開診 年底前掛號費全免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全景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開診啦醫療設施「高大上」>年底前掛號費全免河南商報訊(首席記者 李肖肖)9月16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東院區正式啟用。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位於鄭東新區北三環和龍湖中環路交叉口西南角,2010年12月26日奠基,2014年3月16日正式開建,院區設置病床位3000張,建設有門診樓、急診樓、病房樓、教學科研樓、全科醫生培訓基地、慢性病公寓、後勤保障服務樓、地下停車場等。
  • 鄭大一附院5名確診病例集體出院,累計治癒出院6人
    △鄭大一附院5名確診病例集體治癒出院大河網訊 鄭大一附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再傳捷報2月4日下午5點,鄭大一附院5名確診病例集體治癒出院。至此,鄭大一附院治癒出院確診病例累計達6人。△鄭大一附院院長劉章鎖接受採訪「5位確診患者經過醫院的積極救治
  • 鄭大一附院隔離病房又一批醫護人員完成任務「出艙」
    3月10日上午,鄭大一附院第三梯隊第七批隔離病房62名醫護人員圓滿完成14天工作任務,順利「出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鄭大一附院收治的最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已於3月7日出院,實現了新冠肺炎患者暫時「清零」。
  • 鄭大一附院113位古稀醫生仍坐診,年齡最大95歲
    鄭大一附院這113位本該安享晚年的古稀名醫,今天仍不願放下拿了一輩子的聽診器,對患者的那份細心、愛心讓人為之動容。來吧,走近他們,看看這群沒有選擇「走出去」的大醫,他們是怎麼對待工作、對待患者、對待人生的......為醫,為師,他們一輩子都蠻拼的!
  • 鄭大一附院專家教授回到故鄉 開展駐紮式幫扶工作
    隨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家教授故鄉行駐紮式幫扶、組團式輪訓活動」的持續推進,5月9日至10日,鄭大一附院首批23家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派駐專家教授回到自己的故鄉,正式開始駐紮式幫扶工作。  9日上午,鄭大一附院專家教授故鄉行駐紮式幫扶縣級醫院——襄城縣人民醫院啟動儀式座談會在行政樓五樓大會議室舉行。
  • 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啟用:三千床位 配三架救援直升機
    鄭大一附院鄭東醫院位於鄭東新區北三環路與龍湖中環南路交叉口,2010年12月26日奠基,2014年3月16日正式打樁開建,醫院規劃用地345畝,總建築面積74萬平方米,總投資48.57億元,按照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的標準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