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三代人的努力,怎麼可能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聽完心涼嗎?

2020-12-24 騰訊網

「我家三代人的努力,怎麼可能輸給你10年的寒窗苦讀?」這句話帶有濃重的門第主義色彩,主要是某些人說給門第比自己低的人聽的,是一種歧視性的用語。有些人生活不如意,也會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

聽到這種話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覺得心涼,相反的,你應該燃起自己的鬥志。因為,如果通過你的努力,你能夠超過「別人家三代人的努力」那麼說這句話的人,臉皮都被你掀光了。

這句話本質上是偽命題

這句話實際上是一個偽命題,他忽視了一個人的爆發性,特別是在經濟上比較成功的第一代人,他們從貧窮到爆發,很多時候只是用了很短的時間。經常只是抓住了一個機會,然後利用這個機會就短時間內獲得了成功。

而後的兩代人到三代人,其實只是守住了第一代人獲得的財富罷了。守住長輩創造的財富,生活可能會比普通人要好那麼一些。但是,和成功人士的能力去相比,來自於這樣家庭的富二代和富三代,如果自身不去努力,財富是不能夠維持很久的。

作為大多數經濟條件比較一般的普通人,想要突然爆發成為一個有錢人,需要付出的努力是非常大的。這一點是必須要承認的,但是普通人仍然具備反超的可能性。

我所認識的富二代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班裡的同學有好多個富二代。小學同學裡面有一個同學是當時學校附近一個鑄鋼廠的老闆的兒子。

在我們那個年代,他的父親肯定是一個非常有錢的人了。90年代剛剛上小學的時候,他父親的月收入可能在10萬多塊錢左右。當時我們的父母也就是七八百塊錢工資。

我在讀書的時候,這個同學經常在他生日或者過六一節的時候,每個同學發一個小玩具,用這樣的方式來彰顯他的豪氣,當時學校裡面很多老師對他都是點頭哈腰的。

同學和老師裡面也會有人表達,「你再怎麼努力讀書,你也不會超過人家這樣的富二代」。那個時候大學生畢業也就是一個月三四千塊錢,和這位同學的爸爸相比,那還差得非常遠。

等到我畢業以後,若干年很年後真的可以做到一個月賺10萬塊人民幣的時候,再回頭一看,那個同學的家庭突然間又變得很普通。

當年送給每個同學的小玩具,如果按照現在的價格去算,30個同學每人一個也就15塊人民幣,因為都是5毛錢一個,超級便宜的塑料玩具。

由於沒有永久的生意,鑄鋼廠因為改革關閉了,他繼承了家裡的財產,但是他自己學習成績比較一般,做的工作也比較一般,所以又把自己活成了普通人。

但是,反觀我同學裡面,類似於我這樣在後來的生活以及收入上反超別人的案例非常的多,很多都是來自於普通的農民,農民工,工人家庭。有一個資產已經過億的同學,他的父母是農民工而已。

不重視教育你的財富都是徒勞

越是有錢人的家庭實際上越要重視教育,如果你不重視教育,那麼你辛辛苦苦一輩子打下的江山都是徒勞的。

我做了一個簡單的計算,要維持現在我所能夠達到的日常生活的標準,我每個月的開支是1萬塊錢左右。整個開支是在18線城市生活的標準,生活的水平來看中規中矩,偶爾能吃頓好的,穿的衣服比地攤貨好一點,也買不了什麼大的品牌。

但是,我個人的收入能夠超過我的家庭開支,所以家庭的財富是處於增長的狀態的。

可是如果有一天我歸西了,不管我給我自己的孩子留多少的資產,這些資產都撐不了多久。

假設我的孩子沒有好好學習,賺錢的能力不夠,一個月的收入幾千塊錢,但是想要維持現在的生活,那麼就必須要從我留下的遺產裡面拿錢出來用。

假設,我給我的2個孩子留下的是1,000萬人民幣,他們各自每個月的開支是1萬塊錢,但是他們卻沒有賺錢的能力,1,000萬也就只能夠滿足他們倆的吃喝40年,而且還是在不能買車買房的情況下。

這個社會上又有多少人,能夠在自己西去之前存到1,000萬?而且在這裡面還不考慮到物價的上漲?如果回顧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史,物價的通貨膨脹水平是令人乍舌的。

用靜止的眼光看問題,你的1,000萬能夠維持你的2個孩子40年,但是用發展的眼光去看,運氣不好的情況下,甚至有可能只能讓你的孩子維持個十幾二十年,他就花光了。

苦讀才是最有價值的

一個家庭的財富,如果是每一年,甚至每一個月都有積累,那麼這個家庭的財富是在正向發展的。這樣的家庭,才能夠持續長久地維持自己的富裕。

特別是「高中產階級以下人群」,自己積累的財富產生的利息和理財收入,不足以覆蓋自己的生活的時候。通過工作以及做生意獲取金錢的能力,就必須要通過學習獲得。

我們說跨越階層很難,難就難在,大多數的家庭很難在第1代人通過學習獲得了成功之後,第2代人、第3代人仍然那麼刻苦的學習。大多數的家庭存在著坐吃山空的現象,這就是為什麼,古話說「富不過三代」能夠頻繁的應驗的原因。

一個普通家庭的人想要進入中產階級通過努力讀書,就可以做到了。但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後人,如果不努力讀書就很容易返貧。中產階級跨越到高產階級,這個過程不僅需要每一代人都重視教育,努力讀書,同時還要在讀書教育之外建立自己家庭的理財觀念。

不斷地通過把自己創造的財富變成可持續製造財富的現金奶牛,才有可能幫助一個家庭實現中產到高產的階級跨越。否則一切的高收入都是暫時的,一旦你的高收入是通過你的體力和勞動換取的,只要你的身體不健康了,一切都會歸零。

相關焦點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
    ,「我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有句話叫,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這句話火了一段時間了,這句話又把一個古老的命題翻出來了,就是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改變命運,是靠考試嗎?是靠教育嗎?是靠寒窗苦讀嗎?不是,十年寒窗苦讀,只是個基本。而且正如上面所說,即使單純從知識和教育的角度說,十年寒窗苦讀,也大概率沒有用。
  • 幾代人的努力和十年寒窗苦讀
    ,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其實,我覺得兩者都不接地氣,都把自己看的太重要,實際上,這個世界上除了「幾代人的努力」和「十年寒窗」,還有別的人。首先,去你X的幾代人努力。其次,去你X的十年寒窗苦讀。誰家先人不努力?能活到現在,誰家不是幾代人的努力?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
    那麼我們來說一下,「別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裡都只是一個約數,畢竟現在單是義務教育都9年了,再算上幼兒園、高中、大學的教育時間,怎麼也要讀小20年的書。在中國貧富差距拉開的時間大概要從改革開放開始,在這之前可能會有一些差距,但是差距一定不大。那麼改革開放42年的時間裡,大概也就是經歷了2代人,在中國最多也就傳遞到了第三代。
  • 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我奮鬥我成功才是真理
    亦或是您所說的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一系列的思想演變都是時代變遷的產物,既有時代的進步性,也有時代的局限性。「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種思想是舊貴族思維,也是食利階層想要壟斷世襲罔替利益的需要。自從大禹治水成功後,將地位傳給兒子啟,中國社會從此由禪讓制進入世襲制,世家大族世襲罔替,壟斷家族利益,企圖庇蔭子孫後代。
  • 十年寒窗苦讀,為什麼贏不過幾代人的努力?
    ,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這才是《儒林外史》要告訴給讀書人的,這個道理,沒人給你講,你能明白嗎?你讀一輩子四書五經,滾瓜爛熟,出不來的,因為掌管你命運的關鍵你不了解,選秀才你都過不了。但是人家家學有啊,考秀才怎麼過,考舉人怎麼過,甚至哪個主考官,喜歡什麼文章,門兒清。
  • 十年寒窗苦讀為什麼贏不過幾代人的努力?
    有句話叫,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
  • 我們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
    抖音上很火的一句話:「富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會輸給你十年的寒窗苦讀所以現在你的十年寒窗苦讀是你家往後幾代人改變的開始。我們沒有退路,只有一條勝利之路。即使輸贏未定,但是肉眼可見,我們的籌碼在不斷加重。就像電影哪吒裡那句,「不認命,才是我們的命」。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啥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話雖刺耳但很現實
    白巖松曾說過「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這句話聽起來扎心,同時也反映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學習雖苦,但卻是改變命運最簡單的途徑,高考不僅是一場考試,更承載著無數普通且卑微的夢想。「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啥輸給你的十年寒窗」?並不是教育的不公平白巖松說:「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然而即便擁有了「高考」,普通學生就能拼得過富二代了嗎?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這句話火了
    最近,「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這句話引發了廣泛討論。這讓我想起了馮小剛導演的電影《1942》。河南大災,老百姓逃荒。在饑寒交迫之際,一個逃災地主和長工聊到了未來。地主:「你看著吧,我知道怎麼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你怎麼看?
    所以一個寒門子弟想出頭,就單純說學生階段,你就是在與別人幾代人在進行爭奪,人家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但是你是!古今中外,概莫如是,沒有什麼憤懣不滿的,現在其實已經是相對公平了!至於絕對公平,那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絕對的公平其實也就意味著絕對的不公平!
  • 十年寒窗苦讀,憑什麼趕上人家幾代人的努力?這就是現實
    近期,我在網上刷到這樣一句話,據說是某個富二代的朋友圈:「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寒窗苦讀十年書?」起初看到這句話時,難以掩蓋心中的憤怒,有點討厭這種富二代,靠著祖上,從小佔據著好資源,一副看不起人的樣子,一副令人作嘔的嘴臉。當我靜下心來細想這句話時,又覺得這句話沒有任何毛病,別人祖上幾代人努力奮鬥出來的家業,你憑什麼十幾年的讀書就趕超了?
  • 「別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寒窗苦讀的你?」一線老師來解惑
    但是讓一些寒門學子崩潰的是:自己耗盡洪荒之力去努力,結果自己再努力也比不上人家玩物喪志的紈絝子弟在學無所成後回家繼承豐厚的家產。這個時候寒門學子會仰天長嘆:「為何我寒窗苦讀十年,居然會敗給這樣的『二世祖』」?而這樣的「二世祖」自然也會反唇相譏:「別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十年寒窗苦讀的你?」
  • 寒門學子能用十年寒窗苦讀來超越嗎?那別人幾代人的努力算什麼?
    確實對於洗腳上田的農村家庭來說,想要快速趕上並超過已經經過幾代努力的城裡孩子,真的不容易。爺爺奶奶由於是隔輩,可能更多的是溺愛的多,對他們的學習一方面是無能為力,另一方面也沒那麼嚴格要求,因此留守的孩子不可能跟父母帶著的孩子那麼健康成長。
  • 寒窗十年,輸給別人幾代人的努力?做題家,也會輸給努力的網紅?
    憑什麼我家幾代人的努力,輸給你只有十年的寒窗苦讀?這句話在各個網絡上不斷看到。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我覺得從大的方向上來說,這句話是沒有錯的。一般說這句話的人基本上是各種二代。而作為社會底層的普通人,十年寒窗,可能僅僅是讀了十年的書,所經歷的苦難、折磨、艱辛,遠遠沒有一代們的所經受的苦難多。從公平角度來說,僅有的十年寒窗,確實沒有可以贏別人幾代人努力的理由。
  • 「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苦讀?」
    今天2020年高考結束,十年寒窗苦讀的孩子們,不知道今天心情如何;回想起十多年前,自己高考時,爸媽和老師都告訴我們,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的了!確實,如果不是當年的高考,我不會有機會上大學、讀研,更沒有辦法做一名心理諮詢師;也就不會有機會在這裡Bibi……但說到改變命運,高考的分量還遠遠不夠。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你想得太天真了!
    來源 | 九邊(ID: ertoumu893)轉載 | 栩先生(ID: superMr_xu)最近兩天一個問題突然躥火: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其實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好不容易考上了名校,但是畢業後發現自己依舊苦得跟狗似的,懷疑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倒黴一代」。其實不是你這代人倒黴,無論如何你們這代人裡都會有一些人脫穎而出,可能只是不是你,因緣際會,你恰好運氣不夠好,沒能「開悟」。沒開悟我上文也說了,可能是運氣差,可能是從來也沒碰過運氣,自然不知道運氣咋樣。或者自己是個消極的人,總是放任機會溜走。
  • 十年寒窗,與幾代人的努力
    1.因為幾代人的努力,你才可以十年寒窗 十年寒窗和幾代人的努力之間,並不是一個對立的關係,而是一個合作的關係。是因為幾代人的努力,積累了資本,我們才有機會十年寒窗,而不用從小去種地放羊搬磚撿牛糞。 父輩的努力也許微不足道,父輩的積累也許不值一提。但正是因為他們努力奮鬥、積累資本(而不死揮霍一空),你才有機會十年寒窗,他們值得你尊重和感激。 永遠不要抱怨是父輩不夠努力,導致你的十年寒窗輸給了別人幾代人的努力。
  • 幾代人努力憑什麼輸給一人苦讀?湖北狀元身份曝光!這不是拼爹?
    幾代人努力憑什麼輸給一人苦讀?湖北狀元身份曝光!這不是拼爹?最近有一個話題說,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人家享受的是父輩幾代人的拼搏,憑什麼要輸給寒門學子十年的寒窗苦讀!你的祖上流血還是流汗這跟你有什麼關係,自己不努力到頭來還不是一個混吃等死的人渣!也沒有必要因為多讀了幾本書就覺得自己渾身散發著「清香」,十年寒窗讀名校,就一定飛上枝頭脫胎換骨變鳳凰,過上人上人的生活?
  • 你區區十年寒窗就想抵得過別人三代人的努力,可能嗎?
    大家好,這裡是馬木子,等了你好久了。關注我,獲得陝西教育諮詢和政策解答以及試卷真題不斷更新有時候也會更新一些社會熱點話題等等。可老師有了,最頭疼的還是學生,那時候能夠讀書的孩子家庭都比較殷實,他們怎麼能放心把孩子放到一個乞丐建的學校呢?窮苦人家的孩子,很早就出來做勞力,貼補家用,剛開始,武七一家家去談,求他們讓孩子來上學,被拒絕,實在沒有辦法,他又給窮苦人家下跪,求他們讓孩子來上學。學校終於有了老師,也有了學生。
  • 有富二代說:我們家族幾代人的努力,憑啥輸給你的寒窗苦讀十年?
    「我們家族好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寒窗苦讀十年」這句話說得有點反了吧?應該是「寒窗苦讀十年憑什麼輸給你富二代」。從小我們就聽人說:「人人生來平等」。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發現:「人人生來壓根就不平等」。有的人一出生嘴裡就含著金鑰匙,而有的人卻只擁有幾塊遮羞布。然後再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又會明白:「選擇不了出身,但可以選擇自己努力」。和富二代比較來比較去,自己心累不說,關鍵還毫無用處。富二代依然是富二代,自己的生活還得靠自己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