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子能用十年寒窗苦讀來超越嗎?那別人幾代人的努力算什麼?

2020-09-10 良心老師

昨天跟兒子還在討論,看他有什麼打算,他說我還是不想回到老家過那種每月兩三千元的生活,還想到外面闖一下。他說我是從農村考大學出來的,從一個農民變成了一個市民,比爺爺那一輩農民有進步。而他想要站在我的肩膀上再進一步,不想呆在這麼一所三四線城市,希望能比父輩過得更好點。確實對於洗腳上田的農村家庭來說,想要快速趕上並超過已經經過幾代努力的城裡孩子,真的不容易。

一、農村孩子受教育的條件就差很多。由於城鄉差異,農村家庭的經濟條件普遍要比城市要差些。而農村家庭父母為了給子女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不得不去外地打工,而孩子只好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孩子們成了留守兒童。爺爺奶奶由於是隔輩,可能更多的是溺愛的多,對他們的學習一方面是無能為力,另一方面也沒那麼嚴格要求,因此留守的孩子不可能跟父母帶著的孩子那麼健康成長。

雖說農村孩子也有像考取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的湖南鍾芳蓉這種非常自律的留守孩子,但更多的孩子卻是成績很差,勉強混到初中畢業,或到職業學校上學,或者出去學手藝,再就是在家混幾年就跟父輩一樣出去做最沒技術含量的工作。所以農村孩子的受教育的條件是非常受限的,能上高中有機會考大學的比例比城裡孩子差得遠。

而城裡孩子至少有父母管著,甚至有不少孩子從小參加各種課外興趣班,課外輔導班,成績普遍要好於農村孩子。有些家境條件好的,還可以選擇私立學校,從小就進行嚴格的訓練,成績自然就好。

二、孩子的思想觀念都不一樣。其實人在某種環境下看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記得當年上高中時,我就覺得只要能在城市裡有一份工作就滿足了,哪怕是做一起做環衛工。等到大學畢業時,自己就想做一份技術含量更高的工作,希望收入更高,而勞動強度輕一點。

我們家兒子昨天跟我聊天,他說其實藉助父母的力量去創業並不可恥,如果能把父母的積蓄用來投資產生效益,借雞生蛋沒有什麼不好,而且說得還頭頭有道。說馬化騰也不是白手起家的,他的父母也給了他一筆創業基金的。還說他的外公太保守,沒有把錢給媽媽進行投資,如果當年把存款買了房或者鋪面,至少翻了幾倍,而拿在手裡,存在銀行看著他貶值。

而我當時在他這麼大時的想法就是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當然也是沒有親戚朋友可以依賴,做起事來也前怕狼後怕虎,因為自己抗風險能力太弱。我不但不能靠父母資助買房、結婚,而且還需要贍養母親,所以不敢冒險。而對於我兒子來說,哪怕在外闖蕩不成功,至少他不用擔心沒有飯吃,也不用擔心回家沒地方住,也不用擔心父母的有沒有錢養老。所以他就可以更加大膽,而我們對他的多多少少還是可以能支持一點。

儘管寒門學子通過苦讀不能一步到位實現超越,但一定能夠實現階層的躍升,也為子孫後代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你不想跟父輩一樣去做沒有技術含量的打工者,那麼努力學習將是你最好實現逆襲的最好途徑。

寒門學子十年苦讀能超越別人幾代人努力得來的美好現實嗎?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你怎麼認為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十年寒窗苦讀,為什麼贏不過幾代人的努力?
    每到高考期間,這句話就會火上一段時間,順便把一個古老的命題翻出來,就是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我研究這個問題也有幾年了,這篇說說自己的看法。文章很長,分為四個部分:1-什麼叫贏?2-什麼叫「十年寒窗」?3-什麼叫「幾代人的努力」?4-財富從哪來?
  • 十年寒窗苦讀為什麼贏不過幾代人的努力?
    不是,十年寒窗苦讀,只是個基本。而且正如上面所說,即使單純從知識和教育的角度說,十年寒窗苦讀,也大概率沒有用,十年寒窗只是一個基本的入場券,但是十年寒窗苦讀能不能捅破窗戶紙?你十年寒窗苦讀,終於跟那些幾代人努力的人在一個考場掰手腕了。如果這都不算勵志,還有什麼算勵志的呢?這不是自我安慰。祖蔭最大的好處是什麼?剛才我們講過了,是前輩拼命給你把所有的路都趟過了,溝溝坎坎都知道了,前面所有的路都明鏡似的。所以,祖蔭最大的好處就是路徑清晰。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
    >人常說寒門出貴子,還有人說,「我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這篇文章6000字,預計花15分鐘讀完,其實不是寒門難出貴子,貴門同樣難出貴子。有句話叫,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這句話火了一段時間了,這句話又把一個古老的命題翻出來了,就是寒門能不能出貴子。
  • 「別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寒窗苦讀的你?」一線老師來解惑
    但是讓一些寒門學子崩潰的是:自己耗盡洪荒之力去努力,結果自己再努力也比不上人家玩物喪志的紈絝子弟在學無所成後回家繼承豐厚的家產。這個時候寒門學子會仰天長嘆:「為何我寒窗苦讀十年,居然會敗給這樣的『二世祖』」?而這樣的「二世祖」自然也會反唇相譏:「別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十年寒窗苦讀的你?」
  • 幾代人的努力和十年寒窗苦讀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其實,我覺得兩者都不接地氣,都把自己看的太重要,實際上,這個世界上除了「幾代人的努力」和「十年寒窗」,還有別的人。首先,去你X的幾代人努力。其次,去你X的十年寒窗苦讀。誰家先人不努力?能活到現在,誰家不是幾代人的努力?
  • 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我奮鬥我成功才是真理
    亦或是您所說的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一系列的思想演變都是時代變遷的產物,既有時代的進步性,也有時代的局限性。「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種思想是舊貴族思維,也是食利階層想要壟斷世襲罔替利益的需要。自從大禹治水成功後,將地位傳給兒子啟,中國社會從此由禪讓制進入世襲制,世家大族世襲罔替,壟斷家族利益,企圖庇蔭子孫後代。
  • 十年寒窗苦讀,憑什麼趕上人家幾代人的努力?這就是現實
    近期,我在網上刷到這樣一句話,據說是某個富二代的朋友圈:「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寒窗苦讀十年書?」起初看到這句話時,難以掩蓋心中的憤怒,有點討厭這種富二代,靠著祖上,從小佔據著好資源,一副看不起人的樣子,一副令人作嘔的嘴臉。當我靜下心來細想這句話時,又覺得這句話沒有任何毛病,別人祖上幾代人努力奮鬥出來的家業,你憑什麼十幾年的讀書就趕超了?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啥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話雖刺耳但很現實
    對於大多數大的學生來說「高考」是改變命運的實現理想的機會,所以很多考生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考上名校,尤其是寒門學子,那是他們逆天改命的唯一途徑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
    那麼我們來說一下,「別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裡都只是一個約數,畢竟現在單是義務教育都9年了,再算上幼兒園、高中、大學的教育時間,怎麼也要讀小20年的書。在中國貧富差距拉開的時間大概要從改革開放開始,在這之前可能會有一些差距,但是差距一定不大。那麼改革開放42年的時間裡,大概也就是經歷了2代人,在中國最多也就傳遞到了第三代。
  • 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寒門學子真的沒機會了嗎?
    但隨著近幾年教育資源差異化愈發之大,寒門學子的教育資源終究還是比不過整天都泡在補習班裡的孩子。 所以,我們身邊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而許多人也會單純地認為:寒門再也難出貴子!
  • 寒門學子寒窗苦讀,不能跟別人幾代人的努力相提並論?
    最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寒窗苦讀幾十年怎麼可能超過別人幾代人的努力? 猛地一聽,好像有點道理,但感覺聽上去很彆扭,很不舒服。直到又看到一個詞:「地主」。 地主是用了幾代人的努力穩固他們地位、他們的特權的呢?
  • 寒門貴子的努力,憑什麼比不過別人幾代人的積累?
    近幾年,網絡上常常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別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寒窗苦的你?」這段話乍一聽好像有點道理,一個人的力量怎麼會比得過一個家族幾代人的資源積累。但是細細一想,這句話背後隱含的信息絕對不會只是這麼簡單。
  • 十年寒窗,與幾代人的努力
    十年寒窗____幾代人的努力。這個_____之間,你會填什麼? 大部分作者填的是「VS」,是「PK」。 經濟學告訴我的答案是什麼?是「+」。 1.因為幾代人的努力,你才可以十年寒窗 十年寒窗和幾代人的努力之間,並不是一個對立的關係,而是一個合作的關係。是因為幾代人的努力,積累了資本,我們才有機會十年寒窗,而不用從小去種地放羊搬磚撿牛糞。
  • 幾代人努力憑什麼輸給一人苦讀?湖北狀元身份曝光!這不是拼爹?
    幾代人努力憑什麼輸給一人苦讀?湖北狀元身份曝光!這不是拼爹?最近有一個話題說,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人家享受的是父輩幾代人的拼搏,憑什麼要輸給寒門學子十年的寒窗苦讀!為何能在各種運動會,書法大賽,話劇表演中,見到她活躍的身影!更大一些,她就跟隨自己的父親學習,她的父親是一名大學教授,非常注重孩子的邏輯思維培養。經常會自創一些邏輯小遊戲來給孩子玩。
  • 如果你苦讀十年就可以追上我們家三代人的努力,那才叫不公平
    今天,頭條上看到了背母上學寒門學子成最美教師的消息,首先很為他高興,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跨越了父母給他的階層,過上了比上一輩更體面更好的生活。我的觀點是,每一個寒門學子都可以通過奮鬥實現階級跨越,但是真的沒有必要和富二代富三代比,別人的父母不管是努力拼搏還是運氣好換來的,但是總歸是別人有一代或者幾代人努力過,所以別人的起點現在比你高,這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你能做的只有從自己這一代開始努力拼搏,在你這一代人上前進一步,你的下一代再前進一步,通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追上別人,而不是整天抱怨不公平。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你怎麼看?
    所以一個寒門子弟想出頭,就單純說學生階段,你就是在與別人幾代人在進行爭奪,人家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但是你是!古今中外,概莫如是,沒有什麼憤懣不滿的,現在其實已經是相對公平了!但是「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苦讀」?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這句話火了
    你只知道責問「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卻不懂反思「為什麼你家幾代人努力,到你卻輸給人家的十年寒窗苦讀?」1.《1942》中地主和長工的例子,說明了決定一個人能否東山再起的,不是積累,而是思維和認知。
  • 我們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
    抖音上很火的一句話:「富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會輸給你十年的寒窗苦讀不論是見識格局已經超越了窮人家大部分孩子。長大後不論是家長安排的路,還是他們自己選的,路都要寬廣許多。窮人家的孩子有著什麼呢?從小幫助家裡各種做家務,還要面對鄉村中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八卦。從小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沒背景,沒人脈,只靠自己拼搏,能成功的人只在少數。所以窮人的世界,除了快樂是假的,錢難賺是真的,心難交是真的,無助是真的,迷茫是真的,回頭一看沒有人能依靠也是真的。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你想得太天真了!
    來源 | 九邊(ID: ertoumu893)轉載 | 栩先生(ID: superMr_xu)最近兩天一個問題突然躥火: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不過轉來轉去,似乎有種鐵律在運作,二八定律,什麼環境裡,都是20%的人吃掉80%的份額,那20%的人裡,又有20%吃掉80%。說這個不是想說能脫穎而出的人很少,而是說「肯定有人會脫穎而出,只是比較少」。
  • 「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苦讀?」
    今天2020年高考結束,十年寒窗苦讀的孩子們,不知道今天心情如何;回想起十多年前,自己高考時,爸媽和老師都告訴我們,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的了!確實,如果不是當年的高考,我不會有機會上大學、讀研,更沒有辦法做一名心理諮詢師;也就不會有機會在這裡Bibi……但說到改變命運,高考的分量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