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這句話火了

2020-12-22 安叔讀書

最近,「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這句話引發了廣泛討論。

這讓我想起了馮小剛導演的電影《1942》。河南大災,老百姓逃荒。在饑寒交迫之際,一個逃災地主和長工聊到了未來。

地主:「你看著吧,我知道怎麼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等咱們逃到山西,立住腳,不出十年,我還是地主,到時候咱們再回來。」

長工:「叔,到時候我還給你當長工。」

為什麼這句話讓我想到了這部電影呢?

因為,這句話非常丟「富二代」的臉,一個逃荒路上,一貧如洗的地主都比說這話的人有志氣。

你只知道責問「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卻不懂反思「為什麼你家幾代人努力,到你卻輸給人家的十年寒窗苦讀?」

1.

《1942》中地主和長工的例子,說明了決定一個人能否東山再起的,不是積累,而是思維和認知。

張國立扮演的老地主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地主的。從他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開始也是窮人,後來靠著自己的努力,一點點學習摸索出來了經驗,成了財主。

所以啊,不管你積累有多少,財富有多少,最重要的是你要學會打通獲取財富的認知。

數據表明,八成中了六合彩大獎的人,不到十年,基本都破產了。六成NBA球星,退役後不出幾年也都申請破產了,其中就包括我們熟知的艾佛森、皮蓬、羅德曼還有弗朗西斯,最後一位甚至因偷竊7000美元的東西,獲罪入獄。

這些人雖然一時獲得大量錢財,但卻沒有管理錢財的能力。

所以,不要覺得財主很好當,他們除了能掙錢,還是逆人性的高手,守住勝利果實。

因此,說出「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這句話的人,不能一邊坐享前人的勞動成果,一邊抱怨別人太努力。

有句話怎麼說的?

靠運氣掙來的錢,靠實力虧出去。

2.

另外,有件事要搞清楚。「幾代人」這樣的描述準不準確?

現在的各種二代們,其上一輩人基本上都是50到70後,這批人就是著90年代改革開發的春風富起來的。

除了極個別有底蘊的大戶人家,剩下的根本談不上幾代,最多就是一代人而已。到了第二代,能談得上努力的又有幾個?

而說到努力,大家誰不努力?

只不過是有些人努力為國家付出,有些人努力讓社會變得更好,有些人努力藉助各種漏洞和空子掙錢而已。尤其是,90年代,很多「富一代」根本就是趁著一個規則不健全的年代,做各種別人不願意做的事,獲得了一點額外的收穫而已。而且這種收穫基本跟運氣好,有很大關係。

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因此,我們不要什麼事都往寒窗苦讀上推。十年寒窗沒什麼了不起的,義務教育就得九年。十年寒窗可以說是現代人的標配了。

在中國14億人中,每年大學畢業生就幾百萬。社會上,名校畢業生混的不如專升本和大專生的比比皆是。也有許多輟學打工的人,靠著吃苦耐勞的作風,十幾年積累下來了車和房,過得比某些讀書上學的人還要好。

這種拿讀書來劃分階段,讓人敵視知識分子的方法很Low。

當識字不是問題後,最大的障礙就是你是否會使用文字這個工具,通過閱讀幫助自己提升認知,掙到更多的錢。

教育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站在了「信息的同一起跑線」上,你不讀、不學,看到別人繼續苦讀,就眼饞、就發牢騷,你怪誰?

4.

客觀事實是:現代社會對挑戰者會越來越有利

70、80年代的土地(農耕經濟)、90年代的商品(市場化)、00年代的資源(煤炭、礦藏)、10年代的房地產,通過梳理近代史,你會發現不同的事物在不同年代的價值也是不同的。

沒有什麼東西是一直都很值錢的。

老舊企業持有的財產和權利所能夠產生的附加價值,正在逐步消失。

一兩代人積累下來的東西正在失去價值,後來人正在創造新的價值,在這一削一漲的影響下,符合市場發展的十年寒窗就是比以前的積累值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小張的爺爺是開貨車的,父親也是開貨車的。兩代人的積累,讓小張買上了屬於自己的私家車。後來出來一個網約車app。人家一紙合約,籤下了小張20年的開車經驗和自己的車,並從每一單中抽成。你積累那麼多有啥用?一個思路沒跟上,連人帶車,繼續給人打工。

在我接觸過的滴滴司機中,有家具加工廠的老闆、山西礦產的包工頭和房地產經紀人。

我的一個表哥在廣州開了一家奶茶店。一開始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並且警告他容易被連鎖店割韭菜,但是他不聽,堅持去開。

一條街上最早有10家奶茶店,最後只剩下他和另外一家。而且他還活得非常好,5月份又換了新車。

表哥平時不抽菸不喝酒,最大的愛好就是閱讀,讀書、讀文章、讀新聞。他會把所有閱讀得來的思考全部放進奶茶店的經營中。最終稿,知識給他帶去了競爭力和生產力。

所以,不要思考什麼別人的十年寒窗苦讀,我們要更努力閱讀、學習、成長才行。

這樣,你才有機會迎來屬於你的成功。

今日話題:關於後浪,你怎麼看?在評論區聊聊吧。

一點關注,讓你的思考更深一度。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

相關焦點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
    我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這篇文章6000字,預計花15分鐘讀完,其實不是寒門難出貴子,貴門同樣難出貴子。有句話叫,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這句話火了一段時間了,這句話又把一個古老的命題翻出來了,就是寒門能不能出貴子。
  • 十年寒窗苦讀,憑什麼趕上人家幾代人的努力?這就是現實
    近期,我在網上刷到這樣一句話,據說是某個富二代的朋友圈:「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寒窗苦讀十年書?」起初看到這句話時,難以掩蓋心中的憤怒,有點討厭這種富二代,靠著祖上,從小佔據著好資源,一副看不起人的樣子,一副令人作嘔的嘴臉。當我靜下心來細想這句話時,又覺得這句話沒有任何毛病,別人祖上幾代人努力奮鬥出來的家業,你憑什麼十幾年的讀書就趕超了?
  • 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我奮鬥我成功才是真理
    亦或是您所說的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一系列的思想演變都是時代變遷的產物,既有時代的進步性,也有時代的局限性。「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種思想是舊貴族思維,也是食利階層想要壟斷世襲罔替利益的需要。自從大禹治水成功後,將地位傳給兒子啟,中國社會從此由禪讓制進入世襲制,世家大族世襲罔替,壟斷家族利益,企圖庇蔭子孫後代。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
    那麼我們來說一下,「別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這裡都只是一個約數,畢竟現在單是義務教育都9年了,再算上幼兒園、高中、大學的教育時間,怎麼也要讀小20年的書。在中國貧富差距拉開的時間大概要從改革開放開始,在這之前可能會有一些差距,但是差距一定不大。那麼改革開放42年的時間裡,大概也就是經歷了2代人,在中國最多也就傳遞到了第三代。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啥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話雖刺耳但很現實
    白巖松曾說過「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這句話聽起來扎心,同時也反映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學習雖苦,但卻是改變命運最簡單的途徑,高考不僅是一場考試,更承載著無數普通且卑微的夢想。「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啥輸給你的十年寒窗」?並不是教育的不公平白巖松說:「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然而即便擁有了「高考」,普通學生就能拼得過富二代了嗎?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你怎麼看?
    所以一個寒門子弟想出頭,就單純說學生階段,你就是在與別人幾代人在進行爭奪,人家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但是你是!古今中外,概莫如是,沒有什麼憤懣不滿的,現在其實已經是相對公平了!但是「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苦讀」?
  • 我們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
    抖音上很火的一句話:「富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會輸給你十年的寒窗苦讀!」有人說這句話是現實的寫照,有人說這是三觀最不正的毒雞湯。現實的寫照在於哪裡?越是富有的人越是重視教育。富人家的孩子從小就接觸高等的教育,有著良好的環境。不論是見識格局已經超越了窮人家大部分孩子。長大後不論是家長安排的路,還是他們自己選的,路都要寬廣許多。窮人家的孩子有著什麼呢?從小幫助家裡各種做家務,還要面對鄉村中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八卦。
  • 幾代人的努力和十年寒窗苦讀
    說「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其實,我覺得兩者都不接地氣,都把自己看的太重要,實際上,這個世界上除了「幾代人的努力」和「十年寒窗」,還有別的人。首先,去你X的幾代人努力。其次,去你X的十年寒窗苦讀。誰家先人不努力?能活到現在,誰家不是幾代人的努力?
  • 「別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寒窗苦讀的你?」一線老師來解惑
    「不怕自己不努力,就怕比自己優秀很多倍的人比我們更努力」,這句話到現在可以延伸為「不怕自寒門學子自己不努力,就怕家庭經濟比寒門學子好很多的人比你還要努力!」但是讓一些寒門學子崩潰的是:自己耗盡洪荒之力去努力,結果自己再努力也比不上人家玩物喪志的紈絝子弟在學無所成後回家繼承豐厚的家產。這個時候寒門學子會仰天長嘆:「為何我寒窗苦讀十年,居然會敗給這樣的『二世祖』」?而這樣的「二世祖」自然也會反唇相譏:「別人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十年寒窗苦讀的你?」
  • 十年寒窗,與幾代人的努力
    1.因為幾代人的努力,你才可以十年寒窗 十年寒窗和幾代人的努力之間,並不是一個對立的關係,而是一個合作的關係。是因為幾代人的努力,積累了資本,我們才有機會十年寒窗,而不用從小去種地放羊搬磚撿牛糞。 父輩的努力也許微不足道,父輩的積累也許不值一提。但正是因為他們努力奮鬥、積累資本(而不死揮霍一空),你才有機會十年寒窗,他們值得你尊重和感激。 永遠不要抱怨是父輩不夠努力,導致你的十年寒窗輸給了別人幾代人的努力。
  • 十年寒窗苦讀為什麼贏不過幾代人的努力?
    有句話叫,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
  • 寒窗十年,輸給別人幾代人的努力?做題家,也會輸給努力的網紅?
    憑什麼我家幾代人的努力,輸給你只有十年的寒窗苦讀?這句話在各個網絡上不斷看到。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我覺得從大的方向上來說,這句話是沒有錯的。一般說這句話的人基本上是各種二代。而作為社會底層的普通人,十年寒窗,可能僅僅是讀了十年的書,所經歷的苦難、折磨、艱辛,遠遠沒有一代們的所經受的苦難多。從公平角度來說,僅有的十年寒窗,確實沒有可以贏別人幾代人努力的理由。
  • 十年寒窗苦讀,為什麼贏不過幾代人的努力?
    有句話叫,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每到高考期間,這句話就會火上一段時間,順便把一個古老的命題翻出來,就是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我研究這個問題也有幾年了,這篇說說自己的看法。文章很長,分為四個部分:1-什麼叫贏?2-什麼叫「十年寒窗」?3-什麼叫「幾代人的努力」?4-財富從哪來?
  • 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寒門學子真的沒機會了嗎?
    所以,我們身邊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而許多人也會單純地認為:寒門再也難出貴子!但今年有一個數據卻很耐人尋味,2020年清華大學共錄取內地學生3500餘人,其中農村及貧困地區生源佔20.2%,這一數據是近年來的新高
  • 「家族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寒窗苦讀幾十年」這麼說對嗎?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毒雞湯特別火,「我們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寒窗苦讀十幾年?」這句話一出引起了網友的熱議。隨即有網友很喪地表示:「雖然說大家起點都一樣,但是有的人在起跑線上坐的是勞斯萊斯,有的人只能奔跑。」
  • 幾代人努力憑什麼輸給一人苦讀?湖北狀元身份曝光!這不是拼爹?
    幾代人努力憑什麼輸給一人苦讀?湖北狀元身份曝光!這不是拼爹?最近有一個話題說,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人家享受的是父輩幾代人的拼搏,憑什麼要輸給寒門學子十年的寒窗苦讀!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衣食無憂的,他們見識過很多種精彩活法,而農村的孩子從小就狹隘的盯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肩負著改變家庭命運的重任。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你想得太天真了!
    來源 | 九邊(ID: ertoumu893)轉載 | 栩先生(ID: superMr_xu)最近兩天一個問題突然躥火: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如果單憑几年讀書就能超過別人幾代人的努力,那這個世界也太單純了,顯然不可能嘛。你以為是考進士呢?站在這個起跑線上,人生其實是進入了一個新的賽道,站在一個賽道上就想超別人,確實有點不現實。高考的時候不讓帶手機,不讓作弊,因為那樣不公平,但是來到社會上,其實每次考試都是無規則競技,你可以找朋友,可以全網查資料,可以動用家庭關係,完全沒有問題。
  •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幾代人的努力,沒有輸給十年寒窗」吧
    這樣的人,上學時不努力學習,通過家裡的運作,讀了個大學。大學畢業後既沒繼續深造的動力,也沒繼續深造的能力,便再次通過家裡的運作,弄份體面工作。工作之後也不求上進,13年來都在原地踏步,依舊是基層工作人員,搞不好還是個合同工。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幾代人的努力,沒有輸給十年寒窗」吧。
  • 「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苦讀?」
    今天2020年高考結束,十年寒窗苦讀的孩子們,不知道今天心情如何;回想起十多年前,自己高考時,爸媽和老師都告訴我們,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的了!確實,如果不是當年的高考,我不會有機會上大學、讀研,更沒有辦法做一名心理諮詢師;也就不會有機會在這裡Bibi……但說到改變命運,高考的分量還遠遠不夠。
  •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苦讀?」你怎麼看?
    教育公平是現在一直以來我們所追求的,不管是從教育資源上還是各種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從國家到每個人都呼籲教育公平,但是通過這幾年層出不窮的各種案例來看,很多人不禁發問,這世界上真的有絕對的公平嗎?他能夠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也有很多外部條件的影響。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就是這個道理,父母替自己孩子創造下的條件確實是不同的,是有差距的,這世界上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