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直以來都是窮人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知識改變命運」也是我們一直以來所認同的觀點。
但隨著近幾年教育資源差異化愈發之大,寒門學子的教育資源終究還是比不過整天都泡在補習班裡的孩子。
所以,我們身邊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而許多人也會單純地認為:寒門再也難出貴子!
但今年有一個數據卻很耐人尋味,2020年清華大學共錄取內地學生3500餘人,其中農村及貧困地區生源佔20.2%,這一數據是近年來的新高!
所以「寒門能否再出貴子」一時間也成為了網友們討論的熱點話題。
在看待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白的是,以前的「寒門」為什麼總出「貴子」?
農村以及貧困地區的孩子,家裡條件都很艱苦,他們從小就承受了來自生活的壓力,他們內心都渴望衝破這樣的生活,他們明白,家裡沒有資本給他們留出後路,如果不好好讀書,就只能繼續這樣的生活,沒有任何出路。
因此,寒門學子將高考作為自己改變命運的一次「戰鬥」,背水一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所以在學習的信念上就要強出不少。
我們在今年的高考中依然可以看到許許多多這樣的案例:
來自黑龍江貧苦家庭的姐弟,父母患病多年,家庭收入慘澹,而他們卻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被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
同樣來自黑龍江的一位農村男孩,高考考了691分被清華大學錄取!
來自湖南大山裡的雙胞胎兄弟,一個考進了清華,一個考進了北大!
我們需要承認的是,現如今所有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讓高考的競爭越來越大,寒門學子沒有城裡孩子的重點學校,沒有各種各樣的課外補習班,所以在知識獲取的途徑方面要遠遠落後。
對於寒門學子而言,這樣的現實並不代表「寒門難出貴子」,他們只有付出比別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才可以成功。
窮,不可怕,怕的是自己放棄了追求,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無論怎樣,我們都得承認,高考依舊是現階段最為公平的一種選拔方式,目前來看還沒有哪一種方式能夠替代高考。
而且現如今,國家對於教育政策的支持,讓更多「寒門學子」也能享受優待,不再有後顧之憂,可以奮手一搏,衝上人生巔峰!
所以,加油吧,學子們,你們的未來就掌握在你們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