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九邊(ID: ertoumu893)
轉載 | 栩先生(ID: superMr_xu)
最近兩天一個問題突然躥火:
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正好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多年,今天正好聊聊。
倒也不是成功人士要給大家傳授經驗了,而是說我自己有了一些體悟,跟大家分享下,萬一能幫到大家呢。
幾年前聽過一個菊廠大佬的內部分享講座,他很感慨,說是如果現在讓他應聘這個公司,他連簡歷篩選都過不了,他現在看著手底下一群名校生給他幹活,總是很感慨。而且以他自己的能力和見識,如果不是當年進公司,現在就算加入了,大概率也是個普通白領。但是他自己加入公司早,跟著大佬混,從最開始背著投影儀去村裡賣設備,到後來參加幾個國際上的超大項目,修仙小說似的劇情似的,打了小怪打大怪,一路就過來了。主要是沒地方去,他的第一選擇是去政府當公務員,第二選擇是去國企當職工,實在是沒辦法,加入了一個小破公司,在他們那個年代,你加入了一個私企,跟你賣身為奴沒啥差別,處於鄙視鏈最低端,連村裡大媽都敢嘲笑你。後來公司幾次瀕臨倒閉,本來想離職來著,但是又沒地方去,當時和現在不一樣,當時沒法到處跳槽,只好一直留在公司,現在幹到了高層,恍若隔世。
有一個大老闆兩口子,東北下崗的時候他們去菜市場上班,後來在菜市場偶爾聽說賣菜的同時還可以賣二手收音機,跟別人一起從日本倒騰了一些二手收音機放在菜攤上一起買,認識中間人之後又開始倒騰電視,倒騰電視發了財之後,開始倒騰車,就這麼就做大了。一切的起源,都是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賣菜的老王聽說有人能從日本搞到二手收音機。
回到我們現在,後臺總有小夥伴諮詢我,說今年畢業了,有大公司可以去,但是也看上了小公司,覺得這個公司創始人非常厲害,公司也玩的比較新,是不是可以對賭一下運氣?
這個問題我還真回答不了。我自己當初就是選擇了大公司的穩定性,放棄了小公司的隨機性,後來當初讓我去上班的一家小公司已經上市了,當初那幾個人現在都已經成了公司早期元老了,我也就錯過了機會。不過如果讓我再選一次,估計還是選大公司,因為無論如何,大公司代表著機遇和穩定的一種協調,小公司風險相對太大了,我本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做太冒險的舉動。而且並不是說加入那類公司就完事了,我今年碰到了一個小夥伴,他當初加入的那個公司也已經上市,他加入的時候公司才幾個人,按理說他現在已經發了,不過他確實沒發,因為他加入公司過了兩年,就因為受不了小公司那種特有的勾心鬥角氣質退出了。1、如果你沒讀過書,基本只能是把握一些低端機會,賣菜修車開飯店什麼的, 如果你讀了本科,可能就能發掘出來稍微高端點的機會,比如去搞個小軟體公司或者新媒體公司。如果你博士畢業,就可以研究點更高端的,美國的那些科技公司,大部分都是在上一個巨頭上班的那些技術骨幹分家出去另立門戶的,比如英特爾什麼的。2、
發達是一系列選擇的總集合。得在幾個關鍵節點上都做對選擇,而不是做對某一個選擇,做對一件事意義不大,這也就意味著屬於一個低概率事件。3、整體呈現出一種濃烈的不確定性,能不能出頭這種事,誰也說不準。所以吧,既不要輕易自怨自艾,也沒必要提前覺得自己有多牛逼,很多事眼下看沒啥意義,可能再過幾年回過頭來看才發現意義非凡,甚至是決定性的。
寒窗十年和跳出貧窮的關係
也就是說你考上了大學,甚至考上了985,美國名校,都代表著你可以玩一些遊戲了,至於能不能完好,能不能向上突破,以及遊戲本身是不是有前途,那沒人能告訴你,更不會向你承諾啥。
進入職場後,能不能取得高成就,跟很多元素有關,比如會不會說話,責任心強不強,積極不積極,是不是攤了個靠譜領導等等。
責任心這玩意比較關鍵,大部分是天生的,有些人做事就是負責,領導交代下去的事肯定會搞定,搞不定也會有個說法。領導們都是背著KPI的,他們最願意的事就是給下邊的人交代下去一件事,自己什麼都不用管然後就搞定了,這種人他願意帶著。
積極也很關鍵,我這些年也見識了太多人,95%的人並不積極,也不想改變自己的現狀,更不想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尤其不想解決那些跟自己關係不大的問題。
大部分人在學校的時候以一種
被動態勢往往搞得還不錯,老師讓幹啥就幹啥,成績也很好。其實換個角度大家就懂了,你是領導,你自己背著KPI,如果手底下的人竟然超額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你啥感受?次數多了,是不是很信任這人?等你升遷的時候是不是想帶著他?創業也差不多,能創業成功的人,肯定是個積極主動的人,肯定是個人緣不差的人,也肯定是個靠譜的有領導力的人。大部分人在畢業三年內心勁就消得差不多了,能維持十幾年的,基本沒有混得差的,除非運氣太差,或者腦子太差,勁都使到不合適的地方去了,那也沒辦法。至於現在不少人說的「資本家剝削」什麼的,作為勞動階層群體的一員,我覺得大家提點自己的訴求無可厚非。但如果工作中的態度也是「佔資本家的便宜」,最後想也別想會把自己玩得很慘。這個世界是個「相互成全」的世界,你給老闆搞定事,他才會把你拉到更高的位置上,等到他上升的時候繼續把你帶著,好讓你去給他幫忙。你的位置也就跟著上升了。
相互利用關係也是關係,事實上這個社會上比血緣關係更穩定的關係就是相互利用,人很少會背叛利益。不過有一說一地講,我自己一邊在大公司搬磚,一邊抽空寫文章,對「上班」和「創業」都有一些體悟,創業比上班要難得多,也艱苦得多,但是稍微做成了一些,收益比上班大得多。非常非常牛逼的那些人,又是名校畢業,又是大公司背景,可能真比不過做生意的其貌不揚的土炮。
這個不是能力差距,而是賽道的差距。你在黃土路上很難賺到高速路上的收益。當然了,一般也不會面臨翻車後車毀人亡的危險。如果大家感興趣,我後續可以給大家分享下這方面的話題。
而且大家不知道有沒有一種感觸,從初中開始,班裡學習最好的那個很少有混得差的,畢竟智力和行動力在那裡擺著,但是也很少有混得特別好的。原因倒也不複雜,他們的路線太過筆直,往往是社會中的那些比較優的選項給了他們,都是成熟道路,開著平順,反倒缺乏「碰運氣」成分,能力也太過依賴平臺,越往後越離不開平臺,這些年見識過太多名校高材生一直混外企。我之前說過,大學學習好的去了美國什麼的,這些人在美國都算過得很好的,但是沒有特別好的,在美國大公司幹個小領導就不錯了。真正逆襲的,反倒是當初那些條件較差(當然也不是太差),選不了「成熟道路」,去碰運氣,不少人去了非洲,從中國往非洲倒賣二手物品發了財(現在這個市場已經快要飽和了)。其實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好不容易考上了名校,但是畢業後發現自己依舊苦得跟狗似的,懷疑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倒黴一代」。
其實不是你這代人倒黴,無論如何你們這代人裡都會有一些人脫穎而出,可能只是不是你,因緣際會,你恰好運氣不夠好,沒能「開悟」。沒開悟我上文也說了,可能是運氣差,可能是從來也沒碰過運氣,自然不知道運氣咋樣。或者自己是個消極的人,總是放任機會溜走。或者是個不踏實的人,相同項目別人幹成了,你沒幹成,然後上級不再交給你重要的事了。
整體而言,「上大學」可以理解為最實在的上升階梯,從一樓把你送到三樓,讀了博士可以理解成送到了三樓半,但是到了三樓你能不能爬上去,那就看你自己了。這裡說的「看你自己」,有很多種意思,比如:或者你能力巨強,幹起活來一個頂五個,在私企裡這樣的人一般會被提拔起來;
或者乾脆你啥能力都沒,唯一的好處是話少,領導信任你,說不定也能飛,這個不是開玩笑,在ZF部門裡這種情況非常多。不過轉來轉去,似乎有種鐵律在運作,二八定律,什麼環境裡,都是20%的人吃掉80%的份額,那20%的人裡,又有20%吃掉80%。說這個
不是想說能脫穎而出的人很少,而是說「肯定有人會脫穎而出,只是比較少」。寒窗苦讀挺過了漫長的學校生涯,迎來的並不是終點,而是到了一個新起點上。如果單憑几年讀書就能超過別人幾代人的努力,那這個世界也太單純了,顯然不可能嘛。你以為是考進士呢?站在這個起跑線上,人生其實是進入了一個新的賽道,站在一個賽道上就想超別人,確實有點不現實。高考的時候不讓帶手機,不讓作弊,因為那樣不公平,但是來到社會上,其實每次考試都是無規則競技,你可以找朋友,可以全網查資料,可以動用家庭關係,完全沒有問題。如果你自己沒這方面資源,別人有,那可能是就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聽起來很殘酷,你可能得跟別人好幾代人的積累一起競爭,顯得特別絕望。但是你哪天突然「開悟」,跳出了賽道,就跟從自行車跳上了賽車一樣衝出去,把別人幾代人的積累甩在身後,這個完全有可能,而且每天都在發生,事實上就在我寫文章的時候讀者裡已經有人身上發生了這種情況。大家經常說到了三十來歲,大學同學之間的距離被迅速拉大,說的就是這事。其實不是說有人當上領導了,所以牛逼了,
更大的概率是他變道了,從黃土路上跑高速公路上去了。
如果在同一個公司,你想超你同事十倍工資難得要死,但是如果你變了下賽道,可能輕輕鬆鬆就做到了。但是如果你十年寒窗,把自己送到一個稍微高一些的起跑線上,你的頭腦已經被武裝過了,而且有搞定超複雜問題的決心和方法(高考本身就是個超複雜的系統性難題),再加上畢業後保持積極性,踏踏實實做事,如果有運氣加持,前景誰都沒法想像。
這也就銜接上了另一個話題,經常有人在問我:房價那麼高,我現在工資這麼低,怎麼辦?
其實我也不知道你咋辦,不過吧,
剛畢業總容易犯一個錯,就是把人生當成一個線性的,以為現在的狀態基礎上畫一條延長線,就是十年後的狀態。
不過真實世界不是這樣運行的,以十年為期,中間會有大量的其他因素影響,有的會產生負面的,有的是正面的。最後生活曲線會變成一個不知道什麼形狀,反正不是直線。整體而言,積極樂觀能力強的人翻身機會更多一些,至於怎麼翻身,這玩意誰也說不準,每個人都不太一樣,我能做的,就是告訴大家這種發展規律。發展不是線性的,如果大家速度都差不多,你三輩子都趕不上別人那幾代人的積累,但是如果中間發生突變,變道等情況,可能幾年內就徹底超了,而大戶向來有個問題就是船大掉頭難。你去超馬化騰比較難,但是如果只是想超過你身邊的特別有錢的人,確實也難,不過可能沒那麼難。大家各自情況可能不一樣,不過我個人而言,現在只要能摻和的內容平臺,我都會去摻和下,萬一能成呢。事實上我這個公眾號,也是一個無聊的中午突發奇想搞起來的,如今竟然也遠遠超過我自己當初的想像了。分享這些東西,倒也不是要傳播經驗,更多的其實是對自我自己的一種總結,以及對未來的一些思考,很多時候不寫出來,可能沒注意到自己在想啥。人總是避免讓自己痛苦,比如避免讓自己失望,所以儘量不去嘗試那些低概率的事。多年以後回過頭來看,會發現其實錯過了很多,很多事當初哪怕積極一些,認真一些,再試一次,結果可能就完全變了。
我一直有把各種想法都記錄下來的習慣,這段時間翻了下以前寫的東西,發現之前有過很多想法,想去做某一件事,但是還是被焦慮給戰勝了。現在想想如果當初去嘗試一把那些成本非常低的東西,應該比現在強太多。
寒窗苦讀可以理解為「武裝了頭腦」,單純一個「武裝的頭腦」是沒法超過別人幾代人的積累的,這一點沒啥好說的。但是如果用這個頭腦去打硬仗,去嘗試不同賽道上的玩法,機會還是很多的,奇蹟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網際網路的本質是「低成本獲取資源池」,同時還是個「低成本分發池」,有太多的人天天在網際網路上學習,但是很少向這個池子輸出啥,你不輸出怎麼會有收益呢?
而且網際網路是人類第一個實現了「按需分配」的地方,資源幾乎無限,然後有人利用這種資源翻身,有人徹底成謎其中,變成別人的道具。是的,你在網際網路上只消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而沒從中收穫到啥的話,
你就是道具。
總之,多思考,看到平臺就想想我能輸出點啥,看到牛逼人就想想我有沒有他那兩下子,如果沒有,是不是可以搞個低配版本的?既然看到這裡了,如果覺得不錯,隨手點個「在看」吧。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九邊(ID: ertoumu893)。
延伸閱讀(點擊連結可讀):
1、從祁同偉到苟晶:人間倘遇不公,拿什麼去「勝天半子」?
2、假如沒有上大學,你會錯過什麼?
—— END ——
你好,這裡是職場成長領域「最具價值微信公眾號TOP10」——栩先生。知乎回答問題點讚+收藏數超過160萬答主,全網粉絲百萬,個人成長領域暢銷書《成為極少數》作者。
置頂星標「栩先生」,後臺回復「獨家」,獲取《栩先生獨家超級成長心得》電子文集,助你少走十年彎路;後臺回復「2」,送你幾篇高效能工作學習和高質量人際關係方面的高贊乾貨:
如果你想實現人生突破,擁有靠譜的體系化成長方法論,歡迎掃碼關注我:
【唯一成長社群限時特惠】
栩先生的讀書成長圈
4000人抱團成長 各項數據位居全平臺前列
聚焦「高效能工作學習」和「高質量人際關係」
為你答疑解惑 | 陪你共讀好書 | 助你高效成長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加入
點讚+在看寒窗苦讀後不是終點
而是一個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