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障礙青年的未來在哪裡,如何讓生命更有尊嚴?(家長必讀)

2020-08-28 閒談世界

社會上有這樣一群人,因為發育障礙導致智力或者社交弱於常人,更嚴重者無法自主生活,他們有個特別的稱謂----「心青年」。當「心青年」的年齡越長越大,父母的擔憂也不可避免的與日俱增。他們的未來該何去何從?「心青年」能否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心青年」的生命如何更有尊嚴?

北京聯合大學特教學院原院長、中國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秘書長、「心青年」就業領域領軍人物——許家成教授應邀參加,與家長面對面分享交流。許教授曾主持全國培智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準研製,承擔過多項國際國內特殊教育研究項目,尤其在心青年就業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充沛的熱情。

許教授講座現場

許家成教授給我們帶來了《支持性就業理論與實踐》的詳細講解,理論知識搭配實踐案例,並結合了當前支持性就業法律基礎,深入淺出地分享「心青年」支持性就業模式和經驗,給「心青年」未來就業指明了方向。聽完許教授的分享,家長們紛紛表示認可,對孩子未來就業充滿信心。


牆體彩繪現現場演示


同時,海納集團創始人郭潔波先生也為廣大家長詳細的介紹海納星智夢工場的整體情況,並帶領家長和「心青年」們參觀了夢工場,讓家長們對夢工場有更深的認識。為了讓「心青年」圓就業夢,海納用一年的時間打造星智夢工場,創新「科技助力心青年就業」概念,並開發了:「牆體彩繪」等就業+創業項目。成功推出了「康復教育+職前教育+崗前培訓+就業支持」的全方位切實可行的發展之路。

海納集團創始人郭潔波先生十多年特教事業的探索和積累,打造出一支在心智障礙領域的精英團隊,通過借鑑國內外的成功模式,幫助心青年擁有職前教育和就業支持,為心青年們打造優質的全生涯服務體系。


郭總講述如何讓生命更有尊嚴

父母總有一天會老去,「心青年」未來能否在社會上擁有一席之地,讓生命更有尊嚴!這個問題相信家長已經在海納星智夢工場找到了答案!


相關焦點

  • 校友典範行動 | 創新互助,給心智障礙者更有尊嚴的生活
    項目中短期內以提升家長組織能力、擴大家長組織規模為目標;長期集全網絡之力,開展更多直接作用於心智障礙人士的創新服務。同時培養家長組織領導人的領導力,提升家長組織在戰略發展、組織管理、管理項目、籌款、傳播等方面的專業能力,實現家長組織從僅具有樸素公益熱情的小組向專業化民間公益組織過渡。最終實現心智障礙者及其家庭全面平等融入社會,更有尊嚴的生活的願景。
  • 我們是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如何輔助自閉症譜系等心智障礙人群...
    我們是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
  • 「喜憨兒」模式成功複製 心智障礙者有尊嚴地融入社會
    這是位於深圳福田區的喜憨兒洗車中心,這裡的員工是一群有著不同程度心智障礙的自閉症、唐氏症候群、智力障礙、發育遲緩、腦癱等患者。雖然,他們的平均年齡有20多歲,但多數人的智力水平僅相當於7歲的孩子,他們是殘障類別中最嚴重和最困難的群體,被稱為殘障中的殘障,「喜憨兒」是心智障礙者的通稱。
  • 關注心智障礙|融合教育,讓每一個生命都閃亮
    自閉症等心智障礙孩子可以像普通人一樣上學嗎?心智障礙孩子可以融入校園生活,交到朋友嗎?這是心智障礙孩子及其家庭的疑問,也是學校老師的問題,還關係到了學校中的每一位同學和家長。不久後,孩子媽媽求助,原來孩子叫凡凡,是一位唐寶寶(唐氏症候群),已經到了入學適齡,希望社工能幫助孩子進入普校就學。為了了解更多情況,玉雲到這個家庭家訪,這是她第一次見到凡凡。當時凡凡坐在地上看電視,專心致志,沒有理玉雲。玉雲拿起玩具和凡凡一起玩,凡凡特別開心。
  • 心智障礙者也能擁有甜蜜的戀情,自閉症也能擁有幸福的婚姻
    女方是一名心智障礙者,智商只有10歲,沒有獨立工作能力,所以媽媽希望能夠幫她交完社保後再領證結婚,不然以餘先生的經濟能力,女方的社保恐是難以保障。作為一名大齡心智障礙者,是獨自守著難以掌控的財產生活,還是嫁人依靠丈夫,網友們眾說紛紜,意見不一,世間難得雙全法,你覺得哪種選擇更合適呢?
  • 星星源為心智障礙兒童家長開情緒課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林媛媛近日,湖南鼎翰公益基金會聯合濟南星星緣,開啟「生命教育·成長的愛」公益活動,為心智障礙兒童的家長開設情緒課堂。活動一開始,簡單的破冰遊戲包餃子瞬間拉近大家之間的距離,消除陌生感。隨後進行靜坐冥想,讓家長們放鬆下來。老師帶領家長做「情緒的自我管理」主題活動。而戶外活動讓家長們在大自然融合的過程中,放鬆平日的緊張和疲勞。
  • 第七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心職培」心智障礙青少年職業技能...
    「他們沒問題,也沒有障礙,他們缺一個機會。」這樣的活動如何長期持續下來?彼時,愛心空間的想法埋下了種子。在今年,萬家星星守望計劃啟動,致力打造成為全國的殘疾人群體就業示範項目。  「空間是個載體,真正發揮作用的,是對待心智障礙群體的包容、耐心和相信。」協會負責人表示,愛心空間將豐富心智障礙青年服務社會的職業體驗,有助於他們建立起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的信心。
  • 心智障礙者的美好生活
    其實在社區,與人、事、物發生自然關係的活動,有社區資源的支持,才稱作是社區融合。原本以為給心智障礙者提供好吃,好喝、好住的生活就叫有品質的生活。心智障礙者成年從義務教育階段進入社會,如果他們能順利就業當然很好,如果種種原因一時無法就業,社會如何接待他們?他們如何在紛雜的社會中建立自己的美好生活。專業的服務可以幫助他們用有限的資源過豐富的生活,有品質的生活。
  • 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心智障礙者的「夢想莊園」
    (中國網事·感動2015)深圳喜憨兒洗車中心:心智障礙者的「夢想莊園」  新華網深圳8月18日電(「中國網事」記者馮璐 白瑜)近日,深圳市一家開業不久的洗車店迎來了絡繹不絕的顧客,與其他店面不同,這裡的洗車工是9名心智障礙者,又稱喜憨兒。
  • 壹基金聯合水滴公益啟動「心智障礙者家庭支持計劃」
    發布會上,心智障礙者家長同時也是家長組織網絡理事長的戴榕介紹了心智障礙者及其家庭面臨的的困境和挑戰。心智障礙人群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中共性的功能障礙主要體現在:學習障礙、溝通障礙以及社會互動障礙。受這些身體功能障礙的影響,心智障礙者代表了國內邊緣化群體之一,他們的確診、訓練、教育、就業、個人發展和社會融合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需求都面臨很多挑戰,生活品質極低。
  • ​2020 年特殊教育發展論壇暨第十二屆心智障礙者家庭論壇今日舉行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蘭婷 記者 姬娜 楊麗 實習生 楊甜)為促進心智障礙者家庭、機構、醫院、學校多方協作,促進醫療康復 、融合教育、家校協同、社會服務 的發展 ,同時 推動 心智障礙人士服務行業的發展,2020年11月14日,「2020年特殊教育發展論壇暨第十二屆心智障礙者家庭論壇」在西京醫院順利召開。
  • 壹基金與水滴公益聯合啟動「心智障礙者家庭支持計劃」 共建三級...
    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主席溫洪、壹基金理事會秘書羅海嶽、水滴公益合作負責人王雅靜、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網絡理事長戴榕以及多家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代表參加啟動會。  「心智障礙者家庭支持計劃」將被打造成開放式的社群支持平臺。在未來三年內,壹基金和水滴公益將通過這種聯合公益模式的探索,為更多心智障礙者家庭提供深入、專業、便捷且具有持續性的支持體系,有效促進其家庭生活福祉構建和社會融入。
  • 夢工坊「擴容」記:心智障礙青年們的變與不變
    這裡的工作人員雖然大多有心智障礙,但嘗試融入社會,自食其力。日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再次來到這裡,這家咖啡吧熬過運轉初期的虧損,挺過新冠疫情期間的暫停期,當初的8名員工,留下了7名,1名去了隔壁的洗車房。夢工坊超市實習的學員。
  • 心智障礙群體的社會責任邊界
    心智障礙,根據美國智能不足協會之定義是指在發展期間(18歲前),智力功能顯著低於常態,同時伴隨有適應性行為方面的缺陷。而中國沿用的界定方法基本相同。根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推算,我們各類殘疾人總數為8296萬人,其中心智障礙人數達2520萬。這意味著,不到100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為心智障礙者。
  • 他們大多19歲有心智障礙,在上海這家咖啡吧自食其力
    2019年,吳薇就讀的上海浦東新區輔讀學校,運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學校門口新開了一家夢工坊咖啡吧,這是上海首個心智障礙青年支持性就業基地,她和另6名同學成為首批職員,他們差不多都是19歲。「殷總」不開心了咖啡吧的後門,連著浦東新區輔讀學校的操場。
  • 評「教師的專業尊嚴在哪裡」
    《中國青年報》的「教育·科學版」發表了郭淑琴的《教師的專業尊嚴在哪裡》的文章。當作者說「每個老師都有魔法棒一樣的武器,都可以點石成金,把學生的生命點亮,讓學生的人生燃燒,而那種燃燒的光芒絕不是物質財富可以換取的,更不是僅有奢華的物質生命就可以享有的。真能如此,你的貧寒、你的辛苦又如何能掩蓋人們對你的尊敬與欽佩呢?真能如此,你又怎會自覺悽慘、自我否定、自甘墮落呢?」
  • 關注心智障礙患者:為長不大的「孩子」建一座港灣
    為長不大的「孩子」建一座港灣編者按對於已經長大的心智障礙者而言,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是,如果有一天父母無力監護,或者撒手人寰,孩子們如何獨自在社會上生活,或者說,生存。誰來接過這些父母的接力棒,讓這些孩子能夠平安地過完一生?當本是悲劇的「白髮人送黑髮人」,卻成了這群父母的心願時,我們應當思考,該為這些父母、這些長不大的「孩子」做些什麼?
  • 心智障礙者你了解多少?這是人們無法理解的「匠人精神」
    這裡是「新禾特青」一店的所在地,這是一個服務於心智障礙人群的訓練中心。 幫助過心智障礙者就業事業十多年之久的新禾特青之家負責人李秀琴給我們介紹了新禾特青的來龍去脈,當我們問起,心智障礙者家庭和這類人群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李老師低頭沉吟了一會兒,然後告訴我們:「心智障礙者就業一直是這類人群及家庭的願望,但是其就業率比起其他的障礙人群來說還是要低很多,即使在非常前沿的廣州也只有4%。"
  • 做過灰塑,玩過輕黏土…心智障礙青年仍在探索就業之路
    12月25日下午2時,廣州東山口竹絲崗二馬路7號大院走進了十餘位心智障礙青年。 大院內的一個活動空間,背負「殘障」標籤的青年們各自領了一把輕黏土,模仿指導教師的揉捏搓壓黏等動作,開始製作黏土玩偶。「要均勻用力,不能有裂縫……」現場,指導教師來回巡視和觀察,時常糾正手勢。
  • 做過灰塑,玩過輕黏土……心智障礙青年仍在探索就業之路
    12月25日下午2時,廣州東山口竹絲崗二馬路7號大院走進了十餘位心智障礙青年。大院內的一個活動空間,背負「殘障」標籤的青年們各自領了一把輕黏土,模仿指導教師的揉捏搓壓黏等動作,開始製作黏土玩偶。「要均勻用力,不能有裂縫……」現場,指導教師來回巡視和觀察,時常糾正手勢。這是廣州市殘疾人服務協會發起的殘疾人手工藝培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