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能不能廢除君主立憲制?國不可一日無君,當然不能!

2020-12-16 小虎有話說

先說結論:能,但是沒必要,所以就不能

首先我們應該搞清楚,泰國的君主立憲制是怎麼回事?君主立憲制說白了就是用法律約束君主/國王,避免專權,形成一種表面依然是專權制,實際上是共和體的一種全新的國家體制。

那麼泰國也是這種情況,泰王作為國家的元首,是一種象徵意義,國民一般對王室依舊保持著敬畏之心,並且泰王是世襲制,一代代往下傳,但是對國家已經沒有了實際的權利,比如說今天的日本同樣也是這樣,天皇一直往下傳,日本首相管理國家的事宜。

現在泰國在位的泰王是瑪哈·哇集拉隆功,是拉瑪十世,看似風光的背後也有對國家的無奈。從2001年開始,泰國實際掌權領導人更換的是眼花繚亂,當然事無絕對,如果偏要廢除也行,只不過會有很大的矛盾,引起國家的不穩。

在這種情況下,要麼泰王能夠強勢起來,整頓國家,本來他就是泰國民眾的信仰,加上自己本身掌控的權力,可以順勢將國內的政權,軍權都收歸己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君主制,國家大事從此自己一手操辦,也不用看政黨的臉色了。最典型的就是今天的朝鮮。

但是,還有一種可能,泰國廢除了泰王,走向其他國家體制,泰國的政客成為國家的操縱者,行使國家的權力。可是現實是現在的泰國已經如此了啊,泰王並不管政治,你只要承認我泰王,每年撥款足夠的王室開銷,你的事就是你的事,我絕對不插手。

既然如此,推翻君主立憲制毫無意義,把泰王推翻,不就是和泰國人民作對嗎?自己的選票就是由泰國人民選的,我把自己推到人民的對立面有什麼好處嗎?就是為了節省一筆王室的開支?開支從稅收中出又不用他出,吃力不討好。

所以,泰國的君主立憲制不會被推翻,除非你自己想當泰王,不然正常情況下,泰王的地位會向一塊巨石一樣矗立在那,你不動,他不動!

此文由本人{歷史深度解密}原創,抄襲必究!大家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想和我討論文章內容或者有什麼想看或者了解的知識的朋友們,我都會看的,你們想看什麼,請評論,我會寫的,謝謝你。

相關焦點

  • 君主專制與君主立憲之間,有一種特殊的君主制,至今仍有國家採用
    君主制自誕生以來的幾千年歷史,採用的都是專制制度,即君主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君主的意願就是法律,人人都要遵守和執行,古代歷史無論中國還是外國,無一不採用君主專制制度。君主立憲制度在英國誕生之後,很快席捲了歐洲,乃至全世界,很多國家受到英國影響,有些直接廢除了君主制,沒有廢除君主制的國家,就把君主專制制度改成君主立憲制度,直到今天。
  • 你真得了解君主立憲制嗎?
    那麼君主立憲是「君主訂立憲法」嗎?當然不是。君主立憲制是說這種制度下既有君主又有憲法,我們知道憲法是全民行為準則,意味著權力屬於全體人民;而君主意味著權力屬於國王自己,那麼這兩者本質上是互相侵犯勢力範圍的必然發生鬥爭,如今把他倆擱在一起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並存和妥協,君主或許依舊有很大的權力,但權力受到憲法的制約。
  • 【高中歷史說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是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第7課的教學內容,教材主要從光榮革命、議會權力的確立和責任制內閣的形成三個方面介紹了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的情況。
  • 知識點:高中歷史之英國君主立憲制
    第一、資產階級革命摧毀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器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佔統治地位的君主立憲制度,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 第二、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英國的統治地位,廢除了封建土地的所有制,加速了統一的民族市場的形成,推動了英國的生產力的發展,為英國成為「日不落」殖民帝國奠定了基礎。
  • 【高中歷史試講】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1.掌握光榮革命、《權利法案》、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基本史實;2.理解君主立憲制的含義和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及作用。【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根據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基本史實,認識民主與專制鬥爭的複雜性和曲折性;2.意識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
  • 高中歷史重要考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第一、資產階級革命摧毀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器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佔統治地位的君主立憲制度,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 第二、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英國的統治地位,廢除了封建土地的所有制,加速了統一的民族市場的形成,推動了英國的生產力的發展,為英國成為「日不落」殖民帝國奠定了基礎。
  • 九年級上冊第17課《君主立憲制的英國》教案
    第17課 君主立憲制的英國1 教學分析
  • 泰國內亂:要求廢王權、實行君主立憲?實在是難於登天
    在建立起民主外衣的泰國之中,泰國國王有別於英國、比利時、日本等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女王或天皇,其國王不僅僅是國家的最高象徵,也是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關鍵因素。可以說,泰國王的不堪行為是誘發此次泰國學生「街頭革命」的直接導火索,當然也是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 「國中之國」賴索托: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中之國,實行君主立憲制
    上一期的「國家系列文章」,我們介紹了:「群島國家」馬爾地夫:是亞洲最小國家,擁有全世界最擁擠的首都,今天我們把目光從北印度洋廣闊的洋面往西南移動,來到非洲大陸的南部地區,來介紹位於南非高原的第26個國家,「國中之國」賴索托: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中之國,實行君主立憲制。
  • 為何英國有人呼籲廢除王室,泰國國內卻不敢對國王有半點不敬
    從表面上看,泰國和英國一樣,同屬於君主立憲制政體,是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妥協的產物,都具有國王、議會、政府。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工黨領袖託尼·本恩就曾提出,要徹底廢除君主、王室。2019年,英國工黨再次提出廢除英國王室制度,並獲得了上議院的支持。
  • 英國革命:君主專制的覆滅與君主立憲制的誕生
    這一革命風暴的衝擊與滌蕩,最終促成君主專制的覆滅與立憲君主制的誕生。 隨著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力量的壯大,從17世紀初期開始,議會倡導「憲政」的呼聲不斷高漲,將矛頭聚焦於獨裁君主。斯圖亞特王朝詹姆士一世1603年登臺後,繼續推行專制統治。
  • 泰國曼谷王朝歷代君主御像,拉瑪十世之後,誰能繼承泰國王位
    曼谷王朝於1782年取代吞武裡王朝建立,國號暹羅,曾經是中國大清王朝藩屬國,後來脫離宗藩關係,1932年廢除君主專制,改為君主立憲,1949年改國號泰國,沿用至今。圖為曼谷王朝王宮,拉瑪一世至拉瑪八世在此居住。
  • 宋徽宗、嘉靖和萬曆,對英國君主立憲制有什麼借鑑意義
    今天看到一個腦洞大開的提問,說英國的君主立憲是1689年才完成的。自此英國的君主只具有象徵性作用,根本不能實際掌握政權。但是,明朝的萬曆皇帝卻30年不上朝,那麼,英國是否是學習萬曆的做法呢?是不是萬曆是最早嘗試君主立憲的皇帝呢?看完這個問題,我覺得這位讀者的腦袋真是腦洞大開呀。大開得沒了腦子兒!
  •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三種上法之二
    原因:1、與高中教學的的區分,因為高中歷史側重講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對於革命過程涉及得非常少。2、初中課標實驗稿要求簡述《權利法案》的基本內容,初步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影響。修訂稿要求掌握英國革命的發生和《權利法案》,初步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進步性。高中課標是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內閣制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 俄國君主立憲改革為什麼走向失敗
    按理說,在俄國這樣一個以基督教為主流文化的國家,應該像羅馬天主教會一樣,對西歐各國世俗王權進行有效地制約,阻止皇帝專制的中央集權大一統局面的出現,或者像英國、荷蘭等國的基督教會一樣,推動俄國完成君主立憲改革。
  • 泰國內亂:要求廢止王權,實行君主立憲,英拉能否擔任首相?
    泰國內亂:以普世思想學生代表的未來前進黨與軍權代表的巴育和王權代表的國王泰國民眾的「三個要求」是:一是要求巴育政府下臺。二是要求修憲。三是要求改革王室,限制王權。要求巴育政府下臺,修改憲法,改革王室,限制王權,實現君主立憲。
  • 韓劇《宮》翻拍,尹恩惠原版太經典,君主立憲制怎麼改編
    韓劇《宮》翻拍中國版的消息讓不少劇迷好奇翻拍版的同時又表示擔憂,畢竟尹恩惠原版韓劇太過於經典,不過很多人應該會好奇,君主立憲制的虛構背景怎麼改編呢?與韓劇《宮》一起宣布被翻拍的還有泰劇《天生一對》日劇《非自然死亡》等經典作品,消息一出,引起了網友熱議,當然作為劇迷最好奇的還是翻拍版本的選角和故事劇情的改編,其實相比選角,似乎更有難度的是故事背景的改編。
  • 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不走尋常路,又是一個水上威尼斯
    過往兩期已經給大家介紹過泰國兩個漂亮的島嶼了,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點不一樣的,今天的主角是位於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大家是不是毫無頭緒,不知道小編想要給大家介紹哪裡。通俗點來講,就是泰國的首都,曼谷。曼谷聞名世界,基本上去泰國遊玩的遊客,第一站的目的地都是曼谷。
  • 革命還是立憲:也許是個假問題?
    中國的君主立憲派也並非甘地式的和平主義者,他們當然希望朝廷和平立憲,但從未排除其他選擇。從最早的戊戌密謀到自立軍起義,暴力維新、武裝「勤王」的傳統一直就有,保路運動中的「動蠻」並不是偶然的。相反,實現共和民主的過程表現為和平的革命,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事實上辛亥革命本身流血就不比日本的明治維新多。所以把革命派與「改良派」之別看成暴力與和平手段之別只是想當然罷了。
  • 分封制、宗法制、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選官制
    ,家國一體、專制政治君權神化背後是尋求其統治的合法(理)性;君主權力的不可轉移、不可僭越和不可制約;中央政治制度與地方政治制度的劃分;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主權在君與主權在民(一姓之國與百姓之國;專制政治與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