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先講一下獲得領導欣賞的好處。很多人可能覺得領導喜歡還是不喜歡,工作不都是還那樣嗎?我管他喜歡不喜歡呢,和我沒關係。這樣的想法就非常錯誤,會直接導致職場發展困難,換再多工作都解決不了。不會遊泳,換遊泳池是沒有用的。
獲得領導欣賞,至少有3個直接好處:
1.領導會同意你提出的方案,並且調動更多的資源支持你。
2.你的領導願意在更重要的場合,比如高層會議提出你的方案,讓你有更多高層認識和認可的機會。
3.當你時間不夠需要支持的時候,領導可以安排更多人手,支持配合你的工作以保證效果。當然,長期以來升職加薪的肯定會是你。
那怎樣得到領導的欣賞呢?
1、從事情上讓領導認可你。
其實關於工作和你要提的工作方案,領導往往最在乎的就是有沒有效果,對公司有沒有好處。接下來的知識點趕緊記下來,或者收藏文章,以後用的上的時候回來看。
「問題+方案+特色+好處+證據+建議」。比較複雜,所以需要記錄或收藏下來的,當你用的上的時候,一步步的套就可以了。還是一樣舉例說明:
「我們公眾號現在的粉絲參差不齊,因為很多是看熱鬧的,不是來學習的,粉絲不精準(問題)。
我們應該直接推出「職場課程」,讓粉絲更精準,來的都是愛學習的(方案)。
市場上的公眾號普遍是以八卦和標題黨的方式吸引粉絲,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其實用不上。所以我們只做乾貨,雖然短時間吸粉效果不是最強的,但過來的都是精準粉絲,愛學習的,在職場上有差異化,也算是特色(特色)。
這種方式會留下來最優質的粉絲,都是高質量粉絲。我們提供乾貨,他們也需要。而且都是務實愛學習的粉絲,到時候互幫互助也能幫粉絲提升職場競爭力。對於公司而言價值也會更高,都會是尊重知識的用戶(公司和客戶的好處)。
我們並沒有積極做市場推廣,推出長篇乾貨以後,在現有的粉絲基礎上已經有10%的轉化率,這是現實的反饋結果(證據)。
所以我建議繼續產出乾貨,為用戶持續提供價值,做一個高質量的公眾號(建議)。」
領導聽完你的提案後,會覺得你的建議非常成熟。你的工作能力比較強,而且能站在公司和客戶雙贏的角度考慮問題。趕緊收藏,以後會用的上的。
2、決策很複雜,搞清楚重點。
很多人領導面前一套,員工面前一套,另外的人面前又一套。看似很「圓滑」,其實很愚蠢。因為這樣害人害己,最終一定會讓自己職場進步不前。
重點一,決策者很重要,因為可以決定你的工作提案是否被採用。決策者往往會關心效益,所以要更多的闡述出投入產出比。
重點二,影響決策者的人。比如決策者的參謀,決策者看重的人。他們往往看重實際情況,會看重一些側重點,比如是否實用等。
重點三,客戶。客戶不僅關心是否實用,還會考慮風險,一定要解決安全問題,包括隱私安全。重點四,使用者。客戶和使用者不一定是一個人,比如腦白金,可能是年輕人購買,但使用的卻大多是老年人。
假設舉例:
「我們餐廳老闆是決策者,我們再裝修好一點點會多花10萬塊,但菜品會漲一點點價,3個月就可以回本,3個月以後會盈利更多(決策者)。
大堂經理也喜歡B格高的裝修,他在乎顧客的感受,這種提案也會滿意(影響決策者的人)。我們的客戶大多都是來泡妹子的,環境好也有面子(客戶)。
當妹子來的時候,看了好的裝修,好看的燈光也會滿意(使用者)。」
提出這樣的方案,領導會覺得不是一味的討好領導,而是全面考慮的。也會更讓領導放心,是在做事情,而不是拍馬屁。
3、讓方案落地。
不要講的概念聽著有道理,但沒有辦法用。說到這裡不得不吐槽「某某讀書」,傳授的知識就是聽著有道理,但根本不能用。
舉例:
「我們家長為了讓小孩吃西藍花,會說吃完西藍花才能吃冰淇淋。其實西藍花和冰淇淋不存在說哪一個更美味,是因為這個說法讓孩子覺得冰淇淋比西藍花更好吃。如果我們家長演戲,西藍花是我的,給我留下來。吃了冰淇淋才能吃西藍花,那小孩就會覺得原來西藍花才是好東西,才更願意吃。」
聽著好像有點道理,其實非常荒唐,完全不能用。我有個朋友就用了這個方法,結果可想而知,慘敗。原因有3個,第一,西藍花和冰淇淋是有相對客觀的好吃,尤其是對小孩,因為冰淇淋對味蕾的衝擊更大,更好吃,也就是存在冰淇淋更美味的事實。第二,人是非常聰明的,哪怕是小孩,用這種招不一定騙的到。第三,就算你演技高超騙到小孩一次,一旦小孩吃過冰淇淋以後,你再說西藍花是你的,小孩子會很高興,西藍花是你的,而冰淇淋是他的。
那為什麼「某某讀書」還會很多人看呢?而子桓說做乾貨卻看的人少呢?因為做營銷和做內容的公司是不一樣的,大多數人沒有太多思考深度,或者可以說「這是一個只相信人氣,不相信真話的時代」。拿了一個實際的案例吐槽,也是想讓大家更務實。
正確示範:
「我們裝修工期需要1個月,還需要15天的時間處理異味以達到就餐標準。可以找XX裝修,我們已經聯繫好了。關於價格也都談好了,不會增加費用,有合同。這一個半月正好對新員工做培訓,做團建以提高士氣。新研發的菜品也可以再優化一下……」
解析:
很明顯是一個可行的方案,而且是可以落地的,會促進領導的認可。如果光提案不落地呢?領導說「怎麼落地呢?」你說「那我就不管了,這不是我的工作職責,我也不太懂,我就是光講方案,不講落地……」估計要不然你當場下不來臺,要不然就準備找新工作了。
4、不同領導應該有不同的應對策略。
子桓現在介紹常見的四種領導,以及應對策略。
支配型領導,他們往往目標感很強,行動力強,喜歡挑戰,個性積極,有自信,勇於創新,不會輕易妥協,要求執行力。弱點是不容易認真傾聽,耐性較差,容易發生摩擦。
應對策略有3點,一是需要準備三四個方案,提出你傾向的方案。如果你只準備一個方案,那否定了你就沒有價值了。太多了也會顯得沒有重點,失去耐心。二是一定要尊重這種領導,偶爾需要吹捧下,讓領導覺得你挺有眼光的。三是在匯報工期的時候,任務時間儘量的短,如果比領導預期時間還短,那就更好了。
解析:
不同的領導,要用不同的方法。就像不同的手機要用不一定的充電器,不一樣的公司要用不一樣的策略,不一樣的目標要用不一樣的方法。雖然現在山寨手機基本被幹掉了,但市面上依然有幾種不同規格的充電器。用對了方法,就會順風順水。
還有表現型領導、親切型領導、分析型領導三種常見的領導。子桓說針對知識星球用戶會繼續分析其他三種領導,以及應對策略。
整篇系列:
首發微信公眾號:子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