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獨生子女家庭裡,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父母或是爺爺奶奶把孩子捧在手心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對孩子是百依百順,生怕孩子會受到一點磕磕碰碰。
在這種溫室家庭環境裡長大的孩子,他們往往不知道挫折和懲罰是什麼,一旦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即便是一些小事也會容易讓他們抓狂。很多父母覺得只有家長才會情緒勒索,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我們要注意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很強,他們也會對家長進行情感勒索。
孩子的要求不能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們 也很容易對身邊的人發脾氣或者大哭大鬧,他們採用這樣的方式對家長進行情感勒索。孩子的眼淚對家長起效之後,家長開始選擇妥協退讓,由則以後哭鬧成為了孩子向父母討價還價,用來滿足自己內心需要的籌碼。
孩子的情感勒索是否起效強取決於父母的態度,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態度不夠堅定,見到孩子的眼淚就放棄自己的原則,然後就很容易受到孩子的情感勒索,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變本加厲,一旦得不到滿足就鬧得更加厲害。
面對孩子情緒勒索,家長喜歡冷處理
生活中絕大多數的父母在面對孩子情感勒索的時候會選擇用「處理」的方法,他們先把孩子晾在一邊,然後等孩子情緒好之後再孩子進行對話。冷處理是一種讓雙方都冷靜的過程,既可以讓孩子的脾氣有所收斂,可以平復家長的情緒,避免因為衝動而打罵孩子。
對哭鬧的孩子進行冷處理,確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讓孩子學會自我反省,認識自己的錯誤。當孩子大腦被情緒所控制時,往往會容易失去理智,會出現大哭大鬧的情況,這時候對孩子進行冷處理確實能夠使孩子的大腦恢復平靜。比起一味的指責或安慰,冷處理確實是一種孩子快速冷靜下來的比較好的辦法。
但是冷處理一旦用錯了方式,就會容易變成冷暴力。冷暴力是屬於一種精神上的虐待,它的主要特點就是不回應別人的任何情緒。不得不說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都無法控制好冷處理的度。
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的時候,父母就把孩子自己放在角落裡,對孩子不聞不問,由著孩子在情緒的世界裡自生自滅,以為這樣就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並不是一種好辦法,而是對孩子的冷暴力。
冷暴力會給孩子的幼小心靈帶來很大的傷害,他們會以為父母不夠愛自己,會覺得自己被遺棄,所以缺乏安全感,性格也會變得更加自卑和內向。相信很多父母對孩子進行冷處理的目的是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空間,幫助孩子調整情緒,但用錯了方法卻往往適得其反。
冷暴力和冷處理之間的區別在於能否注意到孩子內在的真實情感,是否有積極的回應孩子的情緒。冷處理雖然是一種讓孩子自己冷靜的方式,但不應該減少對孩子的關注,家長要注意對孩子進行情緒的疏導,而不是孩子一有問題就對他進行冷暴力,拒絕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當孩子哭鬧時,父母的「冷處理」也要講究科學的辦法,才能更好地化解孩子的情緒勒索。
化解孩子情緒勒索,父母可以這樣做
1、善於洞察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始動機」
很多父母在處理孩子情緒問題的時候都會有一種相同的想法,覺得孩子行為就是一種無理取鬧,而沒有去挖掘孩子這樣做背後的原始動機是什麼。
對於那些粗暴型的父母,孩子一旦大哭大鬧就會進行責罵和懲罰。而對於那些溺愛型的父母,孩子一哭,就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味的安撫孩子的情緒,反而讓孩子更加變本加厲。
當父母採用冷處理的辦法時,要注意不是離孩子遠遠的,而是要在一旁默默地觀察孩子,讓孩子感受父母的存在,知道自己還是被關心的,而不是被父母遺棄。在此期間,我們可以觀察孩子的行為變化。
2、根據自家孩子的特點,尋找合適的冷處理時間
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太過于堅持自己的原則,要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感,所以無論孩子怎麼哭怎麼鬧都無動於衷,甚至與孩子之間持續兩三天不講話。
父母的這種堅持並不是冷處理的正確方法。冷處理具有時間方面的限制,它不宜過長,否則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當孩子哭鬧時,父母可以先對孩子進行短暫的冷處理,然後等孩子情緒稍微穩定之後,可以去摸一摸孩子,不要讓孩子陷入到缺乏安全感的恐懼之中。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他們哭鬧是想要得到周圍人的關注,而如果父母對孩子冷處理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會讓孩子以為自己被拋棄。
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決定冷處理的時長,父母需要對孩子情緒宣洩的時間長度進行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讓冷處理有效的發揮其作用。
3、冷處理之後也要和孩子進行深度的溝通
父母對孩子進行冷處理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孩子解決當下的情緒問題,更要引導孩子學會自行處理自己的情緒,在面對問題的時候能夠冷靜分析自己的行為。
在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郭濤的兒子石頭有一次因為做錯了事情,郭濤就採用冷處理的方式來解決,石頭內心的想法就是:「不理我就是不愛我。」
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也犯了一樣的錯誤,對孩子進行一段時間的冷處理之後,發現孩子的情緒平復了下來,父母就開始不關注孩子,整件事情也就戛然而止了,這樣的處理方法是永遠無法使事情得到完美解決的。
所以在對孩子進行冷處理一段時間,父母要主動的去和孩子進行對話,可以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然後積極地引導孩子直面自己的情緒,引導孩子能夠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與此同時,父母也要耐心的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並體會孩子的感受。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冷處理的作用。
冷處理確實是一種比較有效處理孩子鬧情緒問題的方法,但父母在使用冷處理的時候要謹慎,切勿因為錯誤的冷處理反而給孩子造成了傷害。
築心園常設「兒童情緒管理課程」「兒童積極社交課程」「兒童專注力課程」「兒童抗挫力課程」「兒童成長型思維課程」等主要課程,通過「正念練習、模擬場景、練習認知、體驗情緒、嘗試行動、個人化正向模式」的歐美前沿學習系統進行授課,讓孩子們體驗「浸入式」情景教學,在快樂中進步。
膽小怕生|害羞|不自信
急躁 | 缺乏耐心 | 愛發脾氣
不合群|愛打人|與同伴關係不好
拖拉磨蹭 | 坐不住 | 專注力差
難以適應新環境(學校)| 依賴性強
不讓批評|害怕失敗 | 容易放棄
孩子這些行為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築心園
專注積極家庭教育
分享歐美前沿積極心理科學教育資源
靠譜育兒知識、繪本、專業測評與諮詢
助力孩子優勢成長!
www.zxyhappysee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