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了周朝,並分封了大量的諸侯王,那些諸侯王所受封地名稱,大部分都演變為了我們如今的姓氏,如:虞、宋、魯、燕、齊、管、蔡等等,可以說中國姓氏的大興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的。
不過,在古代一般普通民眾是沒有姓氏的,特別是在先秦時期,平民百姓基本上沒有資格擁有姓名。公元645年,日本進行了大化改新,模仿中國唐朝的方方面面,將自己從一個奴隸制國家,變成了封建制國家,來自中國的姓氏文化和等級制度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日本。在古代日本,等級較低、生活貧苦的普通民眾也大多沒有姓名。
公元1868年1月3日,日本進行了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逐漸成為了東方國家的翹楚,並在1894年,通過甲午海戰,打敗了自己的「老師」中國,進而信心大增,企圖進一步謀劃中國。公元1931年,日本開始侵華,佔領了我國東北大片區域,並在第二年的3月1號,建立起所謂的偽滿洲國,扶持已經退位的溥儀當上了傀儡皇帝。
此後,受日軍實際控制的東北地區,遷移來了不少的日本平民,他們不是士兵,只是為了生存才來到此地的。1945年,日本開拓團又新招了不少人,豬鼻常吉也是其中一員,被分到了黑龍江吳縣,隨他而來的,還有他的妻子、兩個女兒以及一個兒子。
其實,他本沒有名字,而是開拓團在國內招人的時候,必須要按照名字登記,便給自己隨便取了這麼一個名字,之所以稱「豬鼻」,僅僅是因為他們老家那塊地方的地形與「豬鼻」的形狀有點像。當豬鼻常吉來踏上中國土地的時候,已經是抗日戰爭末期了。
當時的日本已經陷入了中國戰場的泥潭,國際反法西斯勢力也對該國進行了強有力的打擊,最為明顯的就是美國在日本本土投放的那兩顆原子彈。很快,蘇聯也動用了百萬紅軍,前往中國東北,驅逐日軍,日本士兵死的死、逃的逃,那些滯留在東北的日本普通民眾,日本政府也沒心思和能力可管了。
豬鼻常吉一家人並沒有傷害過中國人,可在當時那種特殊的社會環境之下,是很容易被人們當做戰犯給抓起來的,為了生存,他便帶著自家人進入了小興安嶺的一片原始森林裡,開始了隱居生活。原始森林的環境十分惡劣,沒幾天,豬鼻常吉和自己小女兒就因飢餓和疾病死去了,只留下了妻子高橋信子和另外兩名孩子。
他們沒有辦法,只得分頭走出森林,抱著僥倖心理前往中國農莊求救,好心的農民收留了他們。此後,高橋信子改嫁給了一名中國人,其他兩名孩子也都找到了願意收留自己的家庭。儘管這三口人活了下來,他們卻失去了彼此之間的聯繫。
1953年,中國政府允許當年因戰爭原因滯留在本土的日本民眾回國,高橋信子選擇了回到日本,但她還無時無刻不想著當年和自己走散的兩個孩子。40年後,中日關係逐漸改善,日本很多民間團體發起了前往中國尋親的活動,高橋信子已經去世了,無法參與。
但是在一場尋親活動中,當年走散的兄妹二人,卻終得以相見,分別時兩人都還只是十幾歲的少年和少女,如今已是50多歲的老人了,二人相見,可謂是老淚縱橫,也讓人感慨萬分。不得不說,戰爭裡,最受傷的永遠是無辜的民眾,這一家人的悲劇,不過是戰爭年代眾多前往中國拓荒的日本平民家庭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