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版豆湯飯製作方法來了,這麼簡單別再說學不會!

2020-12-22 米線美食咖

豆湯飯大家有吃過嗎?相信來過成都的朋友就算沒有吃過也有聽說過。其實說起來就是湯飯,因為湯底鮮美,清淡營養,味道好所以受到了大眾的喜愛。小編有外地朋友來成都玩,他們總會問:成都有什麼不辣的美食嗎?而我也總會給推薦這道豆湯飯。家庭版豆湯飯製作方法來了,這麼簡單別再說學不會!

豆湯飯的做法其實非常的簡單,嚴格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是味道真的很鮮美。非常適合不吃辣、小朋友還有老年人吃。如果你還沒有吃過豆湯飯,那一定要自己試試看~

小編其實是一個很喜歡豆湯飯的人,不過現在市面上的豆湯飯口味都比較單一,但是成都有一家酸辣煮義的豆湯飯口味就比較多樣化。據我所知就有番茄味、酸菜味、酸蘿蔔味等等,有喜歡的朋友也可以去嘗試一下。下面就開始來說家庭版豆湯飯的做法啦,一起來看看吧!

步驟一:豌豆提前泡發(2小時以上),雞肉洗淨備用。

步驟二:泡好的豌豆和雞肉一起放入高壓鍋中,30分鐘,加入清水。(喜歡濃一點的把水淹沒雞肉就可以了,喜歡清一點的可以多加一點水)

步驟三:壓好的豌豆會變得很軟糯,如果覺得豌豆沒有變耙可以再加一點時間。

步驟四:雞肉挑出來撕成絲備用。

步驟五:把大部分豌豆舀出來,可以用來做豌雜麵。剩下來的湯就用來做豆湯飯。

步驟六:豆湯倒入鍋中,下入要吃的剩飯,煮2~3分鐘就可以了。出鍋前加入少許鹽、雞肉絲和蔥花就可以啦~

這就是今天要說的豆湯飯的家庭版做法啦,因為湯是和雞肉一起燉煮出來的,所以湯非常的鮮美,雞湯加上豌豆的醇香,味道真的很絕。如果你還喜歡其他的蔬菜,也可以一起煮進去。其餘的豌豆可以煮麵的時候放入面裡面,吃起來也是很香的哦~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經典版的豆湯飯做法啦,也是非常簡單。除了這種經典口味,酸辣煮義還有其他很多口味的豆湯飯可以選擇,味道都非常的鮮美,比經典口味更刺激你的味蕾,喜歡的朋友一定要試試看哦~

本文內容均為原創,轉正請註明出處。你喜歡這樣鮮美的豆湯飯嗎?你覺得成都最好吃的豆湯飯是在哪裡呢?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吧~

相關焦點

  • 老成都雞絲豆湯飯
    豆湯飯,是很多老成都的兒時起就有的記憶,當然也包括我。 「耙豌豆」軟糯的口感,再配上蔬菜的清香,飽滿的米粒……想想,口水都快忍不住了。 如果,再來些雞絲助陣。營養豐富,清淡適宜,簡單易學…… 那真是……「完美」!! 下次小夥伴們來成都,除了火鍋,串串,冒菜之外,記得也去嘗嘗「豆湯飯」。
  • 家庭版油條製作方法
    家庭版油條製作方法—秦味大鵬油條,是中國老百姓最常見的麵食品類,據記載油條起源於宋朝,一直被民間流傳至今,是日常百姓早點飯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製作方法比較獨特專一,流傳久遠其在製作方法上似乎沒有什麼變化
  • 當然是喝豆湯飯,鮮甜軟糯無負擔
    ——李清照這幾天小編因為去成都旅遊了一把,所以在當地吃了太多的川菜和火鍋,而導致腸胃有一點點不適,像小編這種長時間總是吃清淡食物的人,一下子接觸了太油太辣的東西時,很容易就會變得腸胃非常的敏感,所以在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一碗可以拯救腸胃的豆湯飯了,豆湯飯所需要用到的食材非常的簡單,但是吃起來的味道卻特別的不錯,而且豆湯飯把飯粒熬製的非常的軟爛,直接吃進去之後會覺得胃部十分的舒坦,所以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麼一道非常養胃的食物
  • 冬天來成都一定要吃的豆湯飯推薦給你們
    但是在成都還有一種吃法,既有補湯的營養還能吃出不一樣的口感,那就是豆湯飯了。1、溫記府廟豆湯飯館這家店在成都可謂是老字號、口碑好的豆湯飯店了,於錦江區海椒市街60號附50號。來這家店吃豆湯飯的人真的很多,而且味道也是相當的可以,如果來成都吃豆湯飯一定不要錯過這家店。
  • 家庭版把子肉配方與製作方法
    家庭版把子肉製作方法主料:帶皮五花肉1000克。香料:八角5克、白芷5克、幹山楂片5克、桂皮3克、花椒3克、小茴香3克、香葉3克、白蔻2克、丁香1-2顆。具體加工製作方法:1、原則肥瘦相間的帶皮三層五花肉,將五花肉切成大約2釐米厚度的大肉片,清洗乾淨,控幹水分,備用。2、鍋中放入適量植物油,油溫升至160°,將五花肉片放入油鍋中炸至表層微黃色,肉絲微微起泡,備用。
  • 教你製作正宗豆湯飯,湯汁濃鬱,鮮香誘人,營養健康,製作簡單!
    我想很多人都認為川菜基本上都是麻辣的,口味都非常的重,但是其實川菜也有很多的比較清淡的美食,給大家分享的這一道豆湯飯就是四川比較有名的清淡美食之一,在四川許多人都把豆湯飯當作早餐來吃,豆湯飯的歷史也是比較悠久的,這道美食流傳到今天也是非常多次的改良,雖然它比較清淡,但是吃起來也格外的美味。
  • 成都著名的豆湯飯,招牌涼菜太經典!老字號的蒼蠅館子
    老成都著名的豆湯飯,每天生意火爆,座無虛席!如果在成都有人問你,哪家豆湯飯最火爆?但凡他們是老饕,那麼一定會提到下面這家老字號。典型的老成都蒼蠅館子,一開就是幾十年,每天一到飯點那肯定是門庭若市、座無虛席!
  • 做法簡單又好吃的家庭版烤冷麵製作方法,乾淨衛生再也不用排隊了
    家庭版烤冷麵成品圖後來經過查詢資料才知道,原來烤冷麵所使用的冷麵是特製的冷麵,是由蕎麥麵、澱粉、小麥麵等食材製成的,難怪這麼勁道呢。這不,在網上買的冷麵到了~咱們就一起做一個家庭版烤冷麵吧~味道一點也不比街邊的差哦。
  • 家庭版花生牛軋糖的製作方法,簡單幾步做出兒時甜蜜滋味
    今天小魚兒就給大家分享一個牛軋糖的製作方法,味道一點也不輸給買來的糖果,快來看看吧。家庭版花生牛軋糖製作步驟圖23.棉花糖一定要用純白色,還可以添加可可粉、巧克力粉或抹茶粉等製作成不同風味的牛軋糖。家庭版花生牛軋糖製作步驟圖45.當看到棉花糖開始膨脹和融化時,立刻取出。
  • 照著我的方法做就能成功,家庭版蜂蜜小麵包製作
    蜂蜜小麵包效果作為吃貨的我們,因為今年疫情的影響,大家都待在家裡展示才藝,我們經常在朋友圈裡看到朋友曬做包子,做電飯鍋蛋糕,做麵包,如果我們在深夜看到這些朋友圈,我們肯定會流口水,不過朋友圈裡敢曬出來的,大部分都是比較成功的作品,因為家庭版製作這些美食
  • 成都豆湯江湖之溫記府廟豆湯飯
    在成都,自稱「府廟」豆湯飯的飯館不少,就像好多開麵館的打牛王廟家常面的招牌一樣,大多是一些撿起名字就開跑的蒼蠅館子,估計老闆都沒有弄醒豁啥子叫「府廟」,其實「府廟」應該是府城隍廟的簡稱,城隍本是古代的城牆與城壕。
  • 家庭版花卷的製作方法,簡單易學,帶擰花視頻
    喜歡吃麵食的朋友,家裡必備製作花卷的教程,一起來分享吧。「胃不好多吃麵」,麵食比較好消化,尤其是發麵的食物,更適合腸胃不好的人群,應該多吃些。家庭版的花卷,製作簡單,比饅頭有滋味,再次加熱後口感仍佳。來看我家的製作方法吧。
  • 家庭版桃酥製作有訣竅,是放黃油還是玉米油?讓大廚來告訴你
    家庭版桃酥製作有訣竅。是放黃油還是玉米油?讓大廚來告訴你。桃酥裡沒有核桃,小時候我並不懂這個道理,我以為桃酥裡一定是有核桃的。當我第1次吃到桃酥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桃酥裡面並沒有核桃。桃酥其實就是用低筋麵粉加雞蛋加黃油或者是玉米油,烤制而成。
  • 成都「最適合下飯」的蒼蠅館子,經典的豆湯飯!
    老成都著名的「豆湯飯」,每天慕名的食客絡繹不絕!眾所周知的是,老成都人愛吃一口豆湯飯,正所謂「好吃莫過湯泡飯」。在成都打著「老字號」的豆湯飯不勝枚舉,不過大多數都是浪得虛名罷了。在成都這樣的美食之都,若沒有點真本事,估計也很難在餐飲界立足,更別說能長久火爆下去。「豌豆如泥肥腸耙,鐘敲府廟客喧譁。
  • 家庭版綠豆糕製作方法,過程簡單易學,味道爽口不膩,一定學起來
    不管是各種小吃還是菜品,大家都非常喜歡吃,但是卻不會做,因為大多數的小吃製作方法非常的複雜,另外有一些食材也並不是特別常見。但是今天小廚給大家帶來的這款綠豆糕是家庭簡易版的,不僅製作過程比較簡單一些,食材也是比較常見的,另外做出來的味道也是爽口不膩。
  • 家庭版沙琪瑪製作方法
    我老公可是比較愛吃,都這麼大個人了,每次去超市,每次必買的食物,大人吃,孩子也跟著吃,我一直不太愛吃這東西,直到有一次,下班在家沒做飯,就吃了一個,不知道是沒有吃飯的原因還是什麼,竟然感覺挺好吃!有點奶香味,但是不膩,所以後來我也加入沙琪瑪大軍了!最近看網紅也在做沙琪瑪,於是今天我在家跟孩子一起也做了一次,鬆軟香甜,甜而不膩,口感很棒!
  • 自製家庭版壽司,製作方法非常的簡單,最重要的是乾淨衛生!
    我們現在有很多的人吃壽司的時候也都是在外面買的,不過有一些人也會自己在家裡做壽司,那麼如果你還沒有自己在家裡做壽司的話,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自製家庭版的壽司,製作方法非常的簡單,最重要的是乾淨和衛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家庭版燒餅的製作方法,酥脆可口,根本停不下來!
    家庭版燒餅的製作方法,簡單易學,做出來的燒餅酥脆可口,吃燒餅的時候根本停不下,來喜歡的家人們趕緊學起來吧!主要食材:麵粉800克,酵母粉5克,五花肉200克佐料:蔥20克,生薑10克,鹽20克,老抽一勺,味極鮮一勺,耗油一勺,雞精5克, 黑胡椒5克,花生油20克備註:佐料的添加可以按照個人口味來添加
  • 簡單易學的家庭版製作方法告訴你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虎哥家常美食大家好,我是愛好各種美食的虎哥。說到美食,對於愛吃辣的朋友來說自然就離不開辣椒油。有很多朋友問我辣椒油怎麼做,今天我就把我的製作方法分享給喜歡吃辣的朋友。食材準備:菜籽油辣椒麵白芝麻輔材:蔥、姜、蒜、洋蔥香料:八角、香葉、山奈製作方法
  • 傳承四代人的豆湯飯,成都最高效的蒼蠅館子,不到飯點就開始排隊
    說起海椒市,成都的好吃嘴肯定都不陌生,因為這裡作為一個老資格的美食集聚地,可以說是低調奢華有內涵,有不少成都的地道美食都藏在這裡的老街老巷子裡,不是本地人根本就找不著,即便是在現在網絡宣傳這麼發達的時代,告訴你地址都要找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