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表格操作中,數據排序相信大家都有見過。實現數據排序的時候我們每次都需要手動進行排序,所以絕大多數人絕大沒有見過的一個操作就是,在數據變化後如何讓圖表實現自動排序功能。
如上圖所示,我們以全天24小時2個小時為一個統計時段,分別統計每個時段的客戶進線量。柱狀圖是通過各時段業務量從大到小進行排序的。當原始數據變化之後圖表中的大小排序同樣會自動變化。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很神奇,因為排序都是需要手工進行操作的。
製作這樣的自動排序的圖表,實際是用到了兩個Excel函數作為輔助列來實現。它們就是Large和index+Match函數。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如何進行實際的操作。
第一步:做數據輔助列1,利用large函數從大到小生成新的數據輔助列。Large函數為提取數據區域中排名第幾的值。主要有2個參數,函數公式如下:
=LARGE($B$2:$B$13,ROW(E1))
第二步:利用Index+Match函數通過新的數據輔助列的值,在原始數據中逆向查詢對應的時間段,這樣就可以作為我們圖表的坐標軸標籤名稱。如下圖所示:
函數公式:=INDEX(A:A,MATCH(E2,B:B,0))
第三步:通過上面3個函數,就可以利用我們的原始數據自動生成從大到小的排序後的輔助數據。我們利用新的輔助列數據插入柱狀圖表,這樣就可以實現讓我們的圖表在數據更新後,可以重新按照從大到小進行排序。如下圖所示:
現在你學會如何利用large和Index+Match函數,實現數據的自動排序功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