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波疫情的時候,我覺得有必要把以前想做沒做的事兒都了一了,比如記錄下沃思花園「校長餐」的食譜,以備綠色生活營的時候有所傳承,免得總是停留在口口相傳的階段。然而事實是,雖然也教研了幾個菜,卻連一個還沒整理出來,就已忙著進入「觀察身邊的自然」、」開遠程會議「、」上線上課「、」搬家「等各種更緊急的事兒,食譜的事擱置至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現在,麥熟杏黃,西紅柿大量上市,又想起這「未了的心願」,至少可以先記下這個」義大利肉醬面「之肉醬吧。對於不常做的食物,我有個習慣,做之前要查一些資料,反覆對比分析,再定好流程按圖索驥。前幾年在沃思花園的四季物語課和綠色生活夏令營總會有一餐意式肉醬面,每次都會翻食譜結合查「下廚房」,再參考蚊滋滋的口述,根據當時現有材料來烹煮,事過境遷,都沒留下記錄。
所以這次依然是重新開始(春節期間我已經寫本子上了,不是得多做幾次才能定譜嘛)各種「文獻」查完綜述一下:義大利肉醬面跟中式炸醬麵一樣,大概是家常吃食,個個都說自己家的最正宗,什麼義大利老奶奶版、加拿大朋友版、德國同事版、某西餐廳廚子版,而我書架上的《義大利餐製作大全》,其作者是日本人……所以在此分享的是橙子版
非正宗意式肉醬,從西紅柿開始:
第一步 製作意式茄汁
西紅柿1千克;
洋蔥100克;
鹽10克、橄欖油20克、蒜半頭、黑胡椒少許。
1、番茄去皮切塊。燒一鍋開水,番茄表面劃十字口,扔進去煮稍燙一下,然後撈出。皮就很容易去掉了。(如下圖)
3、鍋底放橄欖油(熱鍋涼油,不要讓橄欖油冒煙),下蒜末,中火煸出香味,然後下洋蔥,繼續炒出(洋蔥)香味,撒黑胡椒粉炒出香味兒,對,就是每一步都要炒出相應的味道,注意控制火力。4、下西紅柿塊,放鹽,炒勻,西紅柿會大量出湯,捻壓西紅柿塊致其均勻,開鍋後轉小火煮至剩三分之二的量。
*5、稍晾涼,將上述煮好的西紅柿放入打汁機打成更細膩的醬汁。這個茄汁其實就可以做茄汁蝴蝶面或者做披薩、做意式海鮮面的醬汁……但如果僅為做意式肉醬,其實不攪打也可以,後面還要熬煮很長時間。
第二步,熬肉醬
1、備料。所有蔬菜切丁,培根切碎,其他材料準備好備用(以免手忙腳亂)。2、炒蔬菜。鍋底放少許橄欖油25克(熱鍋涼油,不要讓橄欖油冒煙),下洋蔥煸出香味,然後下其他蔬菜丁,炒軟,盛出備用。(我直接盛到鑄鐵鍋裡了,後面反正要用。)
3、炒肉末。鍋底放入橄欖油25克+黃油50克。火力別太大,黃油化了就可以下培根碎,煸出油且變色,然後下蒜末,煸出香味後加肉末,炒到肉全部變色,且出的水收汁後,倒入紅酒,攪拌均勻,煮到酒味消失,再加入黑胡椒和鹽,攪拌均勻。然後把上述茄汁、炒好備用的蔬菜都倒進鍋裡(我是把炒肉末和番茄醬倒入了裝蔬菜的鑄鐵鍋,一樣的)混合均勻,大火煮開然後轉小火,煮兩小時左右,其間注意觀察,每半小時攪拌避免糊鍋底。4、兩小時後肉醬漸成(稠、沒有太多水的感覺),倒入鮮奶油,再加少許黑胡椒粉和牛至,攪拌均勻。6、現吃的部分,趁熱撒入帕馬森乾酪和新鮮羅勒葉(如沒有,可用幹的羅勒或意式綜合香草碎代替)
圖文/橙子
1、鑄鐵鍋保溫性高,且可減少水分流失,如果沒有,儘量選用厚一點的鍋子。實在沒有,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慢燉前加入額外水分(千萬別太多),要更加注意勤查看,避免糊鍋。2、熬意式肉醬其實很費時間,所以一次多做一點,值得功夫。注意裝盒後如果不是很快吃掉,需要冷凍保存,冷藏狀態下最好別超過三天;冷凍不要超過三個月。3、這個意式肉醬最好是配寬面或者通心粉,也可以用來做千層面和焗意面。當然你也可以不拘一格,我還用它配過刀削麵、莜麵魚魚,代替披薩醬。。。還可以拿去交換朋友家的好吃的(哈哈!社區經濟)。
意醬莜麵魚魚
鋪在麵餅上烤成披薩味道也很贊朋友在此意醬基礎上再加入青椒,被認為更像必勝客的味道
趁著周末,和蓋婭的校長們PK下廚藝吧!
歡迎按今天的食譜或是自己的經驗
熬一鍋美味的意式肉醬~
然後在公眾號後臺
曬圖和分享各種經驗/心得/感受給我們吧~
我們會收集起來,集中展示哦!
報名活動 抗疫人員專場公益自然體驗活動 | 獨立小縱隊(5-8歲小齡單飛)夏令營 | #聞見自然#麗江親子營(3-8歲家庭)| 「水的喆裡「麗江單飛營(8-15歲)| 綠色生活夏令營(一至八年級單飛) | 衝刺少年減壓夏令營(12-18歲)
報名課程 2020年蓋婭.麗江夏令營體驗師研修生&大學生志願者招募 | 2020年8月北京樸門永續PDC認證課程(8月15-29日) | 6月蓋婭生態營造師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