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秋思的詩詞有很多,但是寫出其雄壯悲涼的,只有這一首宋詞

2020-12-23 老張侃詩詞

春天和秋天,是中國古代詩人、詞人最喜歡抒情的季節。春日傷春,秋日悲秋,幾千年來早就形成了中國文人的傳統,很早就已經沉浸在中國文人的血液當中。

尤其是秋思。

悲秋

寫秋思的詩詞有很多,最著名的可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種情感在國人的思想當中,可謂悲秋的極致。其中的蒼涼,遊子的羈旅,浪跡天涯的無可依託,都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古道西風瘦馬

然而,秋思之詞不光是悲涼,如若再有雄壯之音,更有其震撼人心的美感。且看: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漁家傲·秋思

這首詞的題目是《漁家傲·秋思》,是北宋文學家範仲淹知名度最高的詞作。

這首詞同樣以「秋思」為題,但是內容遠遠超越了遊子羈旅、思婦盼歸的範疇,而是直接寫明的邊疆徵夫之淚,極言戰爭對於徵夫的影響,有悲涼之感,更有雄壯之美。

這首詞頗有雄壯之美

上闕主要寫的是邊塞風光,開篇第一句就是「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前一句寫塞外風光,著重寫與中原地區不同,但是詞人沒有展開寫,只寫了一句「衡陽雁去」,馬上給這首詞蒙上了一層悲涼之感。塞上、衡陽雁去,說明秋末,大雁歸故鄉,而詞人以及戍邊將士,都還只能在這裡思念家鄉。

衡陽雁去無留意

接下來,詞人依然寫的邊疆戰事,「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軍號聲一吹,四面回應。登高望遠,發現千裡之外,唯有長煙落日,還有詞人守著的,著一座古城。悲涼雄壯,都在這一句「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長煙落日孤城閉

萬裡守孤城,詞人念家,只好一杯濁酒就打發了。想起古人刻石燕然,今日卻全然沒有指望,回歸家鄉更是「歸無計」。雖年想念家鄉,但是目前的形勢下,回家只是一種奢望。

所以,當「羌管悠悠霜滿地」之時,思鄉之情在軍民之間蔓延,所到之處,人皆不寐;所到指出,是將軍的白髮,是徵夫思鄉的眼淚。

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這首詞悲壯之至,不但是因為秋思邊疆戰事中思念故鄉,更是因為詞人雖然思念故鄉,但是還是明白戍邊的重責的。雖然「將軍白髮徵夫淚」,但是詞人更加明白「燕然未勒歸無計」。在「衡陽雁去無留意」的時候,詞人「濁酒一杯」,依然心懷壯志,將自己的熱情奉獻邊關,這是最值得肯定的。

最雄闊的秋思詞,莫過於範仲淹這首

詞人範仲淹,乃是說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北宋名臣,一代文豪,一代名相。此人範仲淹,有此天下名句,在加上此等悲壯豪邁詞作,實乃成就詞人一生英名。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全文只有28字且無一秋字,卻超越唐詩宋詞被譽為「秋思之祖」
    古往今來寫到悲秋的詩詞不下千萬首,不光是唐詩宋詞,就算是其他那些詩詞藝術談不上很發達的朝代,也時常會有經典的傷春悲秋之語,比喻南北朝的「仰頭看明月,寄情千裡光」等。但是要說到中國古典詩詞中最精彩的悲秋詩詞作品,卻並非唐詩宋詞。
  • 七年級語文《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如何寫?看一下這個模板
    七年級語文《天淨沙·秋思》教學設計如何寫?>2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對詩歌已經有了一定的鑑賞能力,學習這首小令,比較容易。難點:掌握詩中悲涼的意境。2、文學常識我國古代不同歷史時期佔主導地位的文學體裁: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分別代表著一個時代文學作品的最高成就。小令,又叫「葉兒」,體制短小,大多數為只曲,每首各自為韻,相當於一首詩或一首短詞。
  • 南宋最後一位重要詞人,曾寫出詞論專著,所寫秋詞更是精妙
    宋詞是詞的最高峰,後世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夠超越。而且其不但有諸多精美的詞作,還產生了專門論述詞學、詞論的著作,這一點,即便是唐詩,也沒能超越。張炎這個寫出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的宋代詞人,本身也是一個寫詞的好手。
  • 範仲淹最精彩的宋詞,豪情中帶著悲涼,字字精美句句經典
    他有著非常豐富的才華,雖然年少家境貧寒,但是後來能夠一路坐到宰相的位置上,說明這個人的一輩子真的很不簡單。而且他是從社會底層當中一步一步的上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對於每一個社會階層都非常的熟悉,非常的了解。也讓他能夠幾點了更多的人生感悟,並將它們融入到詩詞當中。
  • 南宋初年一首宋詞,14字寫出詞人對故國最沉重哀思,頗有李煜之風
    雖然他們不一定能夠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宏願,但是他們都有很強的自覺性來表達對於國家大事、對於底層人們生活的思考和觀點表達。尤其是在他們的人生當中經歷王朝轉折點的時候,更是容易激發出內心的才思,寫出一首首經典的詩詞來銘記難忘的歷史時刻。
  • 誰是「秋思之祖」?《天淨沙·秋思》也!
    這是以樂景寫哀景,反襯遊子思鄉的愁緒。大意是:小小的橋、潺潺的流水,近處坐落著幾處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中「古道」是主人公的行經地;「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正吹在他身上。通過寫馬瘦更加反襯出遊子在客途中的孤獨寂寞之情。大意是:古舊的道路、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疲憊不堪的瘦馬。第二層,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遊子之悲。
  • 一首很唯美的宋詞,寫出了不一樣的梅雪之景,通篇美得令人驚豔
    唐詩和宋詞所傳遞出來的那種美,其實是很難用語言去形容,只有細細去品讀,才能夠感受到獨一無二的美,這也正就是為什麼唐詩和宋詞,直到今天我們依舊喜愛這些作品,可能只是那麼一兩句經典的詩詞,那便是能夠引起我們情感上的共鳴,這也正是唐詩和宋詞最具有魅力的一個地方。
  • 兩句宋詞寫出7種景物,蘇軾被貶,一首詞卻字字都有詩情畫意
    5000年來都說這個人活的最為瀟灑,我們說5000年來,這個人是最有才華的那個人之一。在蘇軾的一首宋詞當中,兩句宋詞寫出了七種景物,可以看出他的功力。雖然他的人生遭遇被貶,雖然他的人生困苦無奈。但是在他的詩詞當中,卻也無不反映的這個世界的美好,帶給後世的我們對這個世界更多了幾分溫暖。
  • 千古絕唱馬致遠《天淨沙·秋思》賞析,如若你寫一闕如何寫
    這首《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一首小令,傳唱了幾百年,確實屬於是千古絕唱,記得上高中的時候,常常故作深沉,經常把這首元曲掛在嘴邊,倒也應了那句「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馬致遠用簡練的不能再少的文字,來表達內心豐富的情感,借景抒情,這正是《天淨沙·秋》這首小令藝術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也曾經寫過一首《天淨沙》:「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 這裡有沒有你最喜歡的吟雨詩詞 你能自己寫一首嗎?
    有興趣的不妨也寫上一首留言在文後,交流一下誰的作品最有味道。話說回來,優秀的詩詞總是令人過目難忘,即使不能夠背誦,但是說起前言也能接上後語,老街先從最膾炙人口的一首開始。有人喜,就有人憂,後面的一首詩寫出了不同階級對於下雨的不同表現。二、這首求雨詩寫出了階級矛盾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寫了百姓祈雨的故事:「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 宋詞三百首③:這首詞開篇便是7組疊詞,在詩詞曲賦中絕無僅有
    宋詞300首也是輯錄的最優秀宋代詞人的最優秀作品。比如這一首宋詞,開篇便是7組疊詞,乃詩詞曲賦中絕無僅有。且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這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詩人,這首宋詞寫梅花也是寫他自己
    中國古典詩詞當中,有很多託物言志的作品,而所吟詠之物,花草佔了很大一部分。畢竟古代中國,是一個農耕社會國家,人們和大自然的親密接觸,花草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比如在宋詞300首當中,有這樣一首經典宋詞。作者用發自肺腑的情感詠嘆了梅花的美麗、潔白和孤傲,一如作者自己的人格。陶淵明愛菊花,周敦頤喜歡蓮花,而到了陸遊的筆下,則是更喜歡梅花的一枝獨秀。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詞,開頭一句氣勢驚人,結尾一句悲涼無比!
    譬如下面這首陸遊的經典詞作,開頭一句雄壯無比、氣勢驚人,結尾卻悲憤交加、令人扼腕:訴衷情南宋·陸遊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 詩詞朗讀: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悽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了一個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這支小令句法別致,前三句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了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 除了著名的《嶽陽樓記》,範仲淹這首詞依然值得我們背誦
    有些人在詩詞史上有很高的名氣,同時在朝堂當中也有很高的地位,最著名的就是那些宰相詩人,比如王安石、晏殊、範仲淹等人。除了著名的《嶽陽樓記》之外,範仲淹寫出了很多精美的詩詞,在文學史上都有很高的名氣。雖然他的詩詞產生於蘇軾之前,但是對於豪放詩詞的發展,卻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詩詞就是如此,寫於蘇軾之前,但是已經具備了豪放詞的品格。
  • 唐詩宋詞中的中秋詩詞,驚豔千年,美不勝收!
    中秋最典型的節日特色就是賞月了,畢竟這天的月亮是真的很好看啊,所以許多中秋詩詞都離不開月亮,最著名的中秋詞莫過於蘇軾的《水調歌頭》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只要讀過詩詞的人就沒有不知道的,穿越了千年,依然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這就是屬於中國詩詞的魅力啊,因在中秋節思念遠方的弟弟而寫出的名作,道出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人生哲理,最後又用「但願人長久
  • 辛棄疾一首送別宋詞,前半段引用詩經名句,最後8字乃是1個成語
    古典詩詞當中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而且這種內涵通常有很多種表現形式。或者表現為對偶的詩句,或者表現為諺語,或者表現為成語。而且,中國古典詩詞本身已經成為一個系統的文化體系。尤其是詩詞當中,對於典故的運用,若沒有豐富的詩詞修養和深厚的文化知識,很難真正明白其中的意義。比如今天我們所談到的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一首悲涼宋詞。在這首宋詞的前半段,我們可以看得出陶淵明的詩句,也能夠看得出《詩經》當中的名句。而在這首宋詞的最後,我們甚至還可以發現隱藏在其中的一個八字成語。
  • 這是李煜最孤獨的宋詞,12個字寫出悽涼無比的景色
    他曾經作為一個皇帝,但是後來的結局卻讓人不勝唏噓。從高高在上的皇帝之位,淪為囚禁在異國他鄉的階下囚。如此天壤之別的經歷,豐富了那一顆多愁善感的心。所以在他的筆下,時常湧現出精美絕倫的詩詞華章。今天我們說談到的這一首宋詞,堪稱是李煜最孤獨的一首詞。尤其在這首詞的上片當中,詩人用12個字勾勒出了一幅悽涼無比的圖景,令人不勝感慨。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現在很多古詩詞愛好者寫出堪比古人的詩詞,你有寫過哪些詩詞嗎?
    我以前最喜歡的是寫詩詞,也寫過不少現代詩和散文,只是到以後才改寫養蜂的文章。但心底裡最愛的還是詩詞,可惜現在已經很難寫出滿意的詩詞了。我就把以前寫的幾首給大家看看吧。喝火令秋思。雨打梧桐泣,風來倦鳥驚。
  • 你自己寫的最滿意的一首古體詩詞是什麼?
    前幾天回答的問題:你寫的最滿意的一首古體詩詞是什麼?前言老街雖然雖然寫過不少詩詞作品,但是還沒有寫出過最滿意的古體詩詞。每一首讀完後,總有些不滿意,但是大多懶得改。每一處毛病,都留作學習道路上的標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