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10多年,女子申請執行「探視權」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離異母親探視兒子遇阻

10多年前,慈谿的秀娟經人介紹與阿沁(化名)相識並結婚。婚後不久秀娟生下一個女兒。幾年後,兩人再得一子。但兒女成雙並未給生活帶來加倍的幸福,相反,雙方因家庭瑣事不斷發生爭吵。之後,這種家庭矛盾越來越激烈,兩人感到再也無法在一起生活。

2006年7月,秀娟正式向當地法院訴請離婚,此時,兒子剛一歲。無意重歸於好的兩人均堅持要求結束這段婚姻,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離婚協議。其中關於一子一女的撫養及探視問題,雙方作了這樣的約定:女兒由秀娟撫養,兒子則由阿沁撫養,子女撫養費各自負擔;對於年幼的兒子,秀娟每月可探視一次,每月第二個星期六上午8時在約定地點由阿沁將兒子交給秀娟,次日下午5時再由秀娟原路送還。

離婚後,兩人各自開始了新的生活,萬沒想到,10多年後,兩人卻再次陷入新的糾紛中:今年7月,秀娟來到當地法院執行局,要求前夫阿沁履行配合自己落實探視權。

根據秀娟的說法,離婚調解協議生效後的頭兩個月,她都順利把兒子接回家了。後來因為前夫家的承包地問題,秀娟與前夫家產生了糾紛還鬧到了法院,自此阿沁便沒再主動送兒子去秀娟家。秀娟說,這之後的10多年時間裡,她只能偷偷去看望兒子,每年只見到兒子兩三次。大約在三年前的一次探視中,她帶著女兒去找兒子,在偷偷準備將兒子帶出來時,被前夫的母親發現,被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之後,她就再也沒能見到兒子。

基層法院雖然每年都會受理一些探視權糾紛,但這類糾紛大多發生在雙方離婚後不久,像秀娟這樣,在達成離婚調解協議10多年後才向法院提出執行申請,要求對方配合落實探視權的情況極為罕見。面對法官的疑問,秀娟作出了這樣的回答:我只是想光明正大地看孩子。

硬手段執行「探視權」,當事人服軟

執行是法院工作的重點,一般意義上的執行,主要與財產有關,這種執行,大多與借貸、「老賴」等人們所熟知的概念有關,法院為解決此類執行,往往採取強硬手段。但在民事糾紛中,還有一些特殊的執行,其中之一就是對「探視權」的執行。民事庭的法官表示,「探視權」的執行,要解決的是一方的探視權利,涉及的不是普通的金錢、財產,而是活生生的人,不僅需要另一方的配合,還要顧及孩子的情緒,不能產生大的負面效應,唯有如此,才可能有相對較好的執行效果。但有時,一些被執行人也會利用這個特點,設置各種障礙阻撓探視權的執行,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護另一方的合法權益,落實其探視權,對法院的執行工作是一種特殊的考驗。

慈谿法院在受理了秀娟提出的執行申請後,立即向阿沁發出責令履行指定行為通知書,要求其配合秀娟每月一次探視兒子。但阿沁對法院的通知完全不放在心上。因為在他看來,兩人離婚已10多年了,早已習慣了新的生活,秀娟現在突然向法院起訴要求落實探視權,主要目的並不是真的要見兒子,而是想藉機搗亂,發洩心中的不滿。因此,他仍然擺出以不變應萬變的姿態,像過去一樣,以各種理由不讓前妻見到兒子。

直到有一天,阿沁突然發現自己被限制進行高消費,而原因就是他無視法院發出的要求其履行義務的通知。此時,他才著急。無奈之下,他只得主動與法院聯繫,希望「把事情解決好」。

8月的一天,這對昔日的夫妻現身於法院執行局。當著執行法官的面,阿沁先為自己的行為作了一番辯解:離婚後的頭兩個月,他都積極配合前妻探視兒子,有時,倒是前妻自己沒有接送兒子,後來他也就懶得再送兒子去前妻住處。

對此,執行法官給予了明確的回答:不論當時因何原因導致探視權中斷,現在孩子的親生母親要求按照離婚時的約定探視兒子,這是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權利,作為一方當事人必須履行。執行法官這番落地有聲的解釋不得不讓阿沁的態度軟了下來,他同意秀娟探視兒子,但同時又以兒子學業緊張為由,要求女方大幅度縮減探視時間。對此,秀娟當即表示拒絕,孩子可以不在自己住處過夜,但必須保證其兩個白天的探視時間。

執行法官嚴肅告誡阿沁,在雙方協商不下的情況下,對於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者,法院可採取拘留等強制措施。此話一出,阿沁立即放棄了欲繼續「討價還價」的應對方法,同意了前妻的方案。之後,雙方就探視的時間、地點及接送方式進行了詳細的約定,並在執行和解協議上簽字。

積怨不應成為阻撓落實探視權的理由

法院強制執行針對的是所有可以履行而不履行生效裁判文書的行為,不僅包括金錢給付,也包括行為履行。譬如離婚案中,撫養孩子一方不履行協助另一方探視的義務,另一方就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必須指出的是,雖然此時被執行人「拖欠」未履行的不是錢財,但如果以各種理由拒絕執行判決義務,法院仍然可以採用常規性的執行手段強制其履行,如將其納入失信人員名單,依法對其日常生活作一些限制,甚至採取罰款、拘留措施,情節嚴重的還可依法追究刑責。對此,民事庭法官表示,夫妻無論以什麼原因離婚,都不要將積怨和各種不滿轉嫁到一方的探視行為上。在探視孩子這件事上,雙方應理性思考,從有利於孩子的角度出發。兩人雖然不再存在婚姻關係,但都應關心孩子,為其撐起愛的保護傘。

在一些離婚訴訟案中,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權歸屬是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當法院按照相關規定解決了這個爭議後,一些當事人還可能面臨另一個與之相關的問題:由於雙方矛盾較深,獲得孩子撫養權的一方可能會在離婚後千方百計設置障礙,不讓對方見到孩子。這種多少帶有報復性的行為,往往造成父母與子女不能相見的倫理悲劇。一些人在無奈之下,只得向法院起訴要求落實對子女的探視權。在一般情況下,探視權訴請都會獲得法院的支持。問題在於,探視權是一種特殊權利,要真正把這種權利落實到位,必須以另一方的配合和支持為前提。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常常出現獲得了探視權,實際上仍然無法享受的情況。由於探視權執行所涉及的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普通的金錢、財產,如何執行探視權,有時就會變得非常棘手。

來源:寧波日報

相關焦點

  • 依法維護離異父母探視權行使 切實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富平...
    依法維護離異父母探視權行使 切實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富平法院執行局和解執行一起探視權糾紛案 2020-12-19 14: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破解探視權案件的執行難
    二、探視權案件執行難的表現  探視權案件在有些離異夫妻中間是能夠得以實現的,因為多數的夫妻在離婚後都能做到為婚生子女著想,不管孩子和誰一起共同生活,為孩子生存、學習和成長提供一個寬泛的空間是做父母的共同的心願,所以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探望子女還是容易得到對方的理解和認可。
  • 富平法院:依法維護離異父母探視權行使 切實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案情回顧:2019年10月,家住富平縣的馬某與女方鍾某因感情不和訴訟離婚,因鍾某經濟條件較差無力撫養兒子馬小某,雙方約定婚生子馬小某由馬某撫養,鍾某享有探視權。但離婚後,鍾某多次打電話要求探視兒子,馬某均以種種理由不予配合,鍾某遂申請強制執行。執行經過:執行法官考慮到這是一起特殊的探視權執行案件,涉及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還涉及到家庭關係糾紛,採取強硬的執行措施並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需要更深入細緻地了解案情、耐心地化解糾紛。
  • 探視權可以強制執行嗎?強制執行探視權太難了的原因及對策
    探視權又稱探望權,是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繫、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二、探視權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三、拒不執行探視權的法律後果人民法院對於一般民事案件的執行,可以視具體情形分別採用搜查、查封、扣押、拍賣、變賣、拘留、罰款等多種強制措施,而在探視權案件的執行中,能採取的強制措施只有拘留和罰款,具有單一性。
  • 探視權執行難在哪
    新《婚姻法》雖然規定了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探視權,但探視權的規定也較為原則,對探視的時間、地點、探視方式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各法院及各法官對此掌握尺度也不一致,這就給生效後的法律文書執行帶來了困難。  例如:李先生與劉女士結婚多年後,因家庭瑣事經常發生爭吵,導致夫妻感情破裂。2002年4月,雙方到西城法院協議離婚,雙方所生之子由劉女士撫養。
  • 關於探視權在執行中的幾個問題
    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第二十六條規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人負擔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從這些規定中可以看出,探視權已經通過立法(包括司法解釋)得以法制化,並在法律上賦予了強制執行的效力。
  • 探視權丨離婚後子女的探視權如何執行?
    探視權是指夫妻雙方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按照離婚協議或法院判決,遵循一定的時間,一定的方式,探望子女的權利。離婚後子女的探視權怎麼執行?請看一則案例。案情簡介原告許某與被告阮某於2012年5月登記結婚,2013年3月生育一女。
  • 淺析執行探視權案件的幾個問題
    法律通過這條規定,對探視權賦予了提起強制執行的效力。當事人依據這條規定,以對方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的調解、判決或裁定為由,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二、探視權強制執行的幾個難點問題。  (一)探視權的執行標的難以確定。  一般民事案件的執行標的要麼是物,要麼是行為,而探視權的執行內容是法律規定的一項權利--探視權及其行使的方式。
  • 探視權強制執行的法律思考
    目前,在司法實踐中探視權強制執行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探視權的產生以離婚為前提,當事人雙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積怨頗深、不可調和,法院判決孩子由一方撫養時,撫養方基於習慣性的抗拒心理,往往不願主動履行協助對方探視的義務。
  • 陝西省西鄉縣人民法院:探視權執行的思考
    2020年2月,華某與項某就女兒探視權訴至本院,訴訟中達成調解協議。調解書確認華某享有探視權,每個月華某可探望女兒一次,時間為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調解書生效後,華某的探視權未得到實現。同年5月,華某向本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中查明:被探視人項某1寄養在西安親戚家,且在西安寄宿學校上學,調解書生效後華某也一直未能探視到女兒。而被執行人項某在外務工,無確切地址,僅能電話聯繫。
  • 探視權案件執行 問題及建議
    當前,探視權案件執行作為夫妻離婚後引發的最大遺留問題,已成為執行工作中的一大難點。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探視權的執行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關於探視權案件的執行主要問題有:  (一)執行措施有限。執行法官對被執行人採取的措施,除了例行的郵寄文書、網絡查控、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外,很難有其他措施。
  • 離婚後被剝奪探視權 憤怒媽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原標題:離婚後被剝奪探視權 憤怒媽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中新浙江網11月6日電(記者趙小燕 通訊員秀舟)浙江嘉興秀洲區人民法院近日調解了一起探視權糾紛案。丁女士與前夫離婚時,在離婚協議中約定每周她都可探視兒子,但總被各種理由搪塞而不得見兒子。不得已,她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 陝西省西鄉縣人民法院: 探視權執行的思考
    2020年2月,華某與項某就女兒探視權訴至本院,訴訟中達成調解協議。調解書確認華某享有探視權,每個月華某可探望女兒一次,時間為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調解書生效後,華某的探視權未得到實現。同年5月,華某向本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中查明:被探視人項某1寄養在西安親戚家,且在西安寄宿學校上學,調解書生效後華某也一直未能探視到女兒。而被執行人項某在外務工,無確切地址,僅能電話聯繫。
  • 探視權案件執行難的應對
    執行中,如何實現父母、子女權益和子女意志之間的平衡?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通過對2013年至2017年115件執行難的探視權案件進行分析,發現原因主要如下:  作為執行依據的裁判文書中缺乏對探視權的具體規定。
  • 離婚後子女的探視權如何執行?
    離婚後子女的探視權怎麼執行?請看一則案例。案情簡介原告許某與被告阮某於2012年5月登記結婚,2013年3月生育一女。由此可知,探視權是指夫妻雙方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按照離婚協議或法院判決,依法享有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繫、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探視權是基於父母子女關係而享有的一種身份權。執行過程本案於2017年11月3日作出判決後,許某於2017年12月即向法院申請執行。
  • 探視權及探視權執行有關問題及原則
    探視權的執行,涉及到權利人、未成年子女和義務人(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一方)三方面之間的關係。所以在執行探視權時既要實現探視方的權利,也要保護被探視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同時還要考慮強制執行探視權案件的社會效益。那麼探視權有什麼特點?探視權強制執行時又有什麼原則呢?
  • 探視權可以強制執行嗎?怎樣強制執行探視子女?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怎樣強制執行探視子女?諮詢:離婚後,不讓看孩子,怎麼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探視權嗎?解答:探視權不能強制執行,最高院探望權是不能以孩子的人身為對象強制執行的。對於拒不配合權力人行使探望權的監護人,法院只能要求監護人予以配合,比如送到指定地點由另一方探望。《婚姻法》第48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
  • 實踐中探視行為阻力大 強制執行探視權難題待解
    「探視權的強制執行,太難了!比如說這個案子,劉苗芹是無撫養權的一方,她平時見不到孩子,去探視又屢遭拒絕,無奈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她的探視權是《婚姻法》明確規定的。而現實問題是,孩子剛滿5歲,我們講什麼他根本不可能聽進去。孩子實在哭鬧得厲害不願意來見媽媽,我們不可能把孩子綁架來,孩子的人身權利更要保護。」
  • 討2歲女兒探視權 她申請強制執行
    無奈之下,徐女士向南靖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求執行自己的探視權。執行法官向嚴先生家人講明法理後,前日,徐女士終於見到自己的寶貝女兒。  2月21日,在南靖法院的主持下,徐女士和嚴先生達成離婚協議,雙方自願離婚,女兒小金(化名)由嚴先生撫養,徐女士有權對女兒進行探望,每年暑假亦可以帶女兒共同生活15天,寒假可帶女兒共同生活10天,嚴先生應予以配合。
  • 【執行普法案例】論執行之殤—探視權
    執行人員口中讓人「心痛」的這類案件指的就是探視權執行案件。探視權是指夫妻雙方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按照離婚協議或法院判決,遵循一定的時間,一定的方式,探望子女的權利。 離婚後子女的探視權怎麼執行?請看一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