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視權及探視權執行有關問題及原則

2020-12-24 晏豔Lawyer

探視權的執行,涉及到權利人、未成年子女和義務人(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一方)三方面之間的關係。所以在執行探視權時既要實現探視方的權利,也要保護被探視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同時還要考慮強制執行探視權案件的社會效益。那麼探視權有什麼特點?探視權強制執行時又有什麼原則呢?今日晏豔律師為您解讀探視權及探視權執行有關問題及原則。

執行標的的特殊性

在晏豔律師看來,一般民事案件都有明確的執行標的,要麼是支付金錢或特定物,要麼是完成一定行為。而探視權的執行內容卻是探視權利及其行使方式,既是行為也是人身權利,具有抽象性和複雜性。因此晏豔律師表示探視權利的實現,需要他方的共同配合,一方不配合則難以執行。

執行內容的長期性

一般民事案件的執行,除定期支付撫養費、贍養費的案件外,往往是一次執行完畢,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即歸於消滅,具有明確的履行期限。但晏豔律師表示,探視權糾紛案件的執行具有長期性和反覆性的特點,即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探視子女的權利長期有效。被探視子女在未成年之前,只要被執行人或協助義務人不履行義務,法院只能不斷採取執行措施。

強制措施的單一性

一般民事案件的執行,人民法院可視案件的具體情況依法分別採取搜查、查封、扣押、拍賣、變賣、拘留、罰款等多種強制措施,但晏豔律師表示在探視權案件的執行中,能採取的強制措施只有拘留和罰款,具有單一性。

有關原則問題

(一)、依法切實執行的原則

在強制執行的過程中,晏豔律師表示執行人員要嚴格按照法律的相關規定進行,不得採用恐嚇、威脅等不法手段;不得對當事人雙方進行調解,重新安排探望的時間等具體內容,而應當依法保障判決書內容的切實實現,維護法律與司法的權威。

(二)、以有利於子女健康成長為原則

我國在修改婚姻法時之所以規定探望權,應是立法機關考慮到為了子女的健康成長,應保持父母與子女的正常的接觸與聯繫,減少因父母離婚給子女帶來的傷害。因此晏豔律師表示,在執行中應以此為導向,儘可能保障父母雙方與子女正常接觸與聯繫的渠道,保證子女獲得父母的關愛。

(三)、教育為主原則

在強制執行探望權時,應對過錯方進行必要的教育與疏導,要把思想教育和法制宣傳工作貫穿始終,切實做好疏導教育工作,爭取其提高認識、自覺履行,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可能對子女帶來的影響。晏豔律師表示,對於當事人來說,有關方面要做過細的疏導教育工作,使當事人認識到子女和父母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另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權利,阻礙、拒絕對方行使探望權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同時探望權的實現也是保證子女身心健康的需要,使當事人能夠為子女的健康成長創造適宜的氛圍,主動履行協助義務,從而使案件得到圓滿解決。

(四)、強制措施恰當原則

具體是指法院在執行這類案件中以說服教育作思想工作為主,但晏豔律師表示,對那些經常無故阻撓,刁難甚至隱匿子女、拒絕對方當事人行使探望權的人,也可以適當的採取強制措施。如拒不配合也會受到妨害民事訴訟的訓誡、罰款、拘留等懲罰,同時「對拒不履行判決者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極具法律威懾性的規定,也可以確保這類案件得以執行。但如果將直接撫養子女一方予以拘留或刑事處罰,必然不利於子女的最大利益,所以應慎用。

律師評析

從性質上看,探望權是基於親權的一種派生權利,也可以說是親情的內容,親權是基於父母的身份而取得一種身份權,具有專屬性。它是為保護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而設定的權利,是基於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及財產的照護權,非有法定理由不得予以限制及剝奪。只要身份關係存在,探望權就應該是非直接撫養一方的權利。而對此,晏豔律師衷心地希望,當成人的關係因故破裂時,每一名當事人能夠注意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只有這樣,才是不違背法律有關原則行使權力,讓青少年安心、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淺析執行探視權案件的幾個問題
    這個規定彌補了我國婚姻法中探視權制度的缺失,將司法實踐中普遍存在的支持非直接撫養方探望子女的權利通過立法得以法制化,是婚姻立法上的一大完善。下面讓我們分析一下我國法律中規定的探視權具體情況。  《婚姻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 探視權案件執行 問題及建議
    當前,探視權案件執行作為夫妻離婚後引發的最大遺留問題,已成為執行工作中的一大難點。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探視權的執行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關於探視權案件的執行主要問題有:  (一)執行措施有限。執行法官對被執行人採取的措施,除了例行的郵寄文書、網絡查控、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外,很難有其他措施。
  • 關於探視權在執行中的幾個問題
    ;第四十八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徵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後,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
  • 破解探視權案件的執行難
    事實上,有關探視權的案件在婚姻法修訂以前,已經大量出現了,將來這樣的案件更也不會少。但是在司法實踐工作中,執行幹警最頭疼的可能就要屬這類案件了,探視權案件好判、難執行已經成了法官們的共識,往往執行人員做了大量工作、磨破嘴皮不一定見成效。本文首先分析一下探視權案件的執行難的表現,然後為探視權案件的執行難支招,以期為解決探視權案件的「執行難」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
  • 探視權可以強制執行嗎?強制執行探視權太難了的原因及對策
    第四十八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三、拒不執行探視權的法律後果人民法院對於一般民事案件的執行,可以視具體情形分別採用搜查、查封、扣押、拍賣、變賣、拘留、罰款等多種強制措施,而在探視權案件的執行中,能採取的強制措施只有拘留和罰款,具有單一性。
  • 探視權執行難在哪
    新《婚姻法》雖然規定了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探視權,但探視權的規定也較為原則,對探視的時間、地點、探視方式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各法院及各法官對此掌握尺度也不一致,這就給生效後的法律文書執行帶來了困難。  例如:李先生與劉女士結婚多年後,因家庭瑣事經常發生爭吵,導致夫妻感情破裂。2002年4月,雙方到西城法院協議離婚,雙方所生之子由劉女士撫養。
  • 探視權強制執行的法律思考
    連結:http://www.cdjnfy.gov.cn/detail.asp?
  • 探視權案件執行難的應對
    執行中,如何實現父母、子女權益和子女意志之間的平衡?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通過對2013年至2017年115件執行難的探視權案件進行分析,發現原因主要如下:  作為執行依據的裁判文書中缺乏對探視權的具體規定。
  • 探視權可以強制執行嗎?怎樣強制執行探視子女?
    探視權是一種與人身關係有關的權利,對於一般的權利而言,若對方拒絕履行自己的義務的,法院相關部門會採取適當的措施,要求對方強制履行的
  • 探視權如何執行,可以採取強制措施嗎?
    探視權的執行,涉及到權利人、未成年子女和義務人(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一方)三方面之間的關係。所以在執行探視權時既要實現探視方的權利,也要保護被探視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同時還要考慮強制執行探視權案件的社會效益。那麼探視權如何執行,可以採取強制措施嗎?
  • 探視權丨離婚後子女的探視權如何執行?
    探視權是指夫妻雙方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按照離婚協議或法院判決,遵循一定的時間,一定的方式,探望子女的權利。離婚後子女的探視權怎麼執行?請看一則案例。案情簡介原告許某與被告阮某於2012年5月登記結婚,2013年3月生育一女。
  • 離異10多年,女子申請執行「探視權」
    離婚後,兩人各自開始了新的生活,萬沒想到,10多年後,兩人卻再次陷入新的糾紛中:今年7月,秀娟來到當地法院執行局,要求前夫阿沁履行配合自己落實探視權。根據秀娟的說法,離婚調解協議生效後的頭兩個月,她都順利把兒子接回家了。後來因為前夫家的承包地問題,秀娟與前夫家產生了糾紛還鬧到了法院,自此阿沁便沒再主動送兒子去秀娟家。
  • 陝西省西鄉縣人民法院:探視權執行的思考
    在執行法官協調下,2020年10月14日(星期六)9點通過視頻方式,華某探視了女兒項某1。本案結案後引發筆者對探視權的性質、執行困境等一系列問題的思考,現拋磚引玉,希望引起更多同仁關注。二、探視權執行的困境(一)被執行人的協助義務人界定困難。執行實務中,離婚後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阻撓另一方行使探視權的,認定該方拒不履行義務並無異議,但被執行人的父母及子女的祖父母及外祖父母或其他親屬要阻撓另一方行使探視權,能否認定是拒不履行協助義務?
  • 離婚後子女的探視權如何執行?
    離婚後子女的探視權怎麼執行?請看一則案例。案情簡介原告許某與被告阮某於2012年5月登記結婚,2013年3月生育一女。2015年9月,二人辦理離婚手續,在離婚協議書中關於子女撫養問題約定如下:「子女的撫養:1、婚生女由男方撫養,隨同男方生活;2、女方具有和具備其探視權直至其年滿18周歲,雙方約定周一至周五工作日隨男方生活,周六、周日、法定節假日,由女方帶領隨女方生活。」離婚後,女兒一直隨男方阮某生活。
  • 陝西省西鄉縣人民法院: 探視權執行的思考
    最近,筆者在執行一起探視權糾紛案件中,就案件執行實務引發了很多思考。筆者結合婚姻法理論及執行實務對此進行探討,以期拋磚引玉。在執行法官協調下,2020年10月14日(星期六)9點通過視頻方式,華某探視了女兒項某1。本案結案後引發筆者對探視權的性質、執行困境等一系列問題的思考,現拋磚引玉,希望引起更多同仁關注。
  • 探視權行使受阻怎麼辦?
    探視權糾紛往往是由於雙方在籤訂離婚協議的時候,由於疏忽造成的後續法律糾紛。法妞網友諮詢:探視權行使受阻怎麼辦?羅燕梅律師解答:探視權是基於父母子女關係而享有的一種獨特的身份權,指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繫、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
  • 兒子想見爸爸——探視權案件能否強制執行
    擁有撫養權的一方拒絕探視權的情況時有發生。如何從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出發,儘量減少未成年子女在探視權糾紛中受到無辜的傷害,不僅考驗執行幹警的智慧,更需要父母雙方的理解與配合。 思念兒子的父親李先生,就探視權問題向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什麼是探視權? 探視權也叫探望權,根據法律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享有的探望子女的權利。
  • 探視權難落實竟請法院強制執行
    探視權難落實竟請法院強制執行  一男子因離婚半年難見兒子一面,要求法院立案,法官稱此類案件執行難  本報訊自從離婚後,前妻王麗(化名)為報復張勇(化名),不允許他和兒子見面。昨天,張勇來到本報訴說心中的煩惱。張勇說,距上一次見到兒子,他已經有半年沒看見孩子了,他想兒子!
  • 【執行普法案例】論執行之殤—探視權
    【執行普法案例】論執行之殤—探視權 2020-06-14 0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離婚探視權|最新離婚探視權規定一個月幾次?
    一、離婚探視權行使次數規定一般來說,主要是以協商為基礎,雙方應本著實際方便的原則做出約定。具體方式在離婚時雙方進行約定。如果無法私自協商,法院將作出裁決。二、離婚探視權的特徵(1)探視權的權利主體為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探視權的義務主體是離婚後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2)探視權是父母離婚後對子女的一項法定權利。探視權作為一項權力在法律上得到具體規定,因為探視權不僅是家庭法上的一項權利,也是一項基本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