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式打腿很容易累,可以這樣練習

2021-01-19 遊泳教練Clb馬克

#遊泳吧#

導語:今天看到有網友問「自由式打腿,只能打25米就很累,抬頭吸氣會把身體壓下去,需要打腿來平衡,還會在換氣時重複出現下沉現象,腳踝也有痛的感覺!」

貼吧遇到的遊泳愛好者的問題

其實自由式打腿前期25米時非常簡單的,也算是最基本的要求吧;不管是我們自己學自由式,還是找教練學習自由式,對於自由式腿的練習,都會在自由式腿能夠持續打25米左右停下練習,改為練習自由式手以及後面的自由式節奏。

25米的自由式腿就會累:

初學自由式都是打腿開始

對我們普通的遊泳愛好者來說能夠不斷的打腿25米基本已經夠用了,如果我們追求自由式的速度,爆發力,那就需要刻意的練習更久,更快的自由式腿,這樣在自由式進行加速時,可以保持更久,足夠的打腿頻率也會在一定程度增加我們劃手的速度,就好像跑步時,我們的腳步的頻率和手擺動的頻率一樣兩者會有輕微的關聯性。

馬克建議練習方式:

重打腿,不代表腳掌要出水面

分散注意力,我們在練習打腿的時候,刻意的去控制自己的節奏,每三次腿的第一次,都打重一點然後剩下的23,就輕輕地打,或者是只要腿在保持伸直的狀態上下擺動了兩下就好。在用這種方式練習時由於我們一直在數著數,那麼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的注意力就被分散到腳上了,不會刻意的在意自己遊了多遠。

抬頭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下沉:

身體下沉的力度,可以用力打腿來補償

我們每次抬頭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頭部在水面以上是沒有力量維持所在的位置,因此會向下,由於我們的身體的整體性,那麼這個頭部向下的力量,總會被我們身體的某一部分所承擔,對於新手來首大部分都會被腳接受,這樣就會讓我們的腳往下傾斜,從而拖動我們的上半身向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個力稍微均勻的分布到我們沒在水裡的身體部位上。

馬克建議的練習方式:

打腿時上半身「儘量」不要動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我們的胸腹腰,稍微打開一點,這樣在抬頭打腿時,不至於一抬頭,我們的身體就直直地往下壓;不管是身體坐直,還是站直都可以,一隻手放在腹部,一隻手放在腰部,扶著然後挺胸,挺胸時讓我們的腰腹儘量的不要動,可以適當地用手部力量去輕輕按住腰腹,去感受我們挺胸時,哪些肌肉有扯動的感覺;同樣的方式,我們也可以用來練習挺腹部,也要注意儘量不要帶動了胸部,和腰。這種練習有助於胸腹腰的打開。

同時我們還需要練習脖子和肩膀的分別的感覺控制的熟練度,

為什麼說是熟練度呢?

注意腰和上半身有輕微的弧度

平時可能大家都沒有注意過,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做到一個動作「趴在床上,拿著手機,手向前伸直玩手機」這個動作可以持續一兩個小時不改變,而需要改變的時候,是因為我們的手臂和脖子累了,而不是肩膀;可以坐在凳子上嘗試,雙手合攏向上伸直,然後頭往後抬仰,仰到最大角度,回想一下是不是和我們抬頭打腿的動作很像;那麼回到水裡,當我們抬頭打水時,肩膀就會被動拉得很緊,從而導致手向下壓,而手裡又有三角板,那麼後果必然是三角板向上的反作用力讓我們的下半身下沉。

我們需要打腿上浮的力

所以我們需要練習胸,腹,腰的靈活性,同樣的需要練習我們抬頭時肩膀以及手臂被動做出的反應。這樣不但可以改變我們抬頭換氣身體就下沉的結果,更加可以輕鬆地做到一直抬頭打腿。

練習過度腳踝痛

剛開始練習多少都會有一點,畢竟平時腳踝都不是那樣運動的,只能是自己練完了回家稍微按摩一下,身體的關節熟悉某一個動作的時間比我們的肢體要多得多。因此對於關節還是得慢慢來,不要急,不要用強。

和練習手臂划水一樣,都要一個過程

就像馬克一般打腿也就是打個25米就會累得不要,不要的,因為對自己在遊泳速度上面的要求並沒有多高,只要遊得舒服,快不快那都不在考慮範圍之內;而泳池裡面經常會遇到哪些打腿打幾個來回,一點都不累的遊泳愛好者,看著也很羨慕!

結語:打腿能夠打多少米,並不能直接的決定一個人遊泳技能的程度,當然也不能完全影響在水裡的自由自在的感覺;只是能打很遠更能鍛鍊我們的體能,以及爆發力,持久力。不斷練習終歸是好的。

相關焦點

  • 練習自由式打腿的幾種方法
    練習自由式打腿的幾種方法 自由式中打腿打得好可以減少身體的阻力,增加浮力,對以後自由式的對稱性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 自由式基礎:打腿入門
    大家好,我是體育達人小阿星,之前的幾期我一直都在講蛙泳,對於易學難精的蛙泳,真的需要理解透徹每一個分解動作及完整動作的原理,然後再勤加練習,才可以把蛙泳練好。但我之前也強調過,蛙泳是會損傷膝蓋的,所以要適當練習,而且遊泳時不要一直只遊蛙泳,也可以遊一下其他的泳姿,比如說自由式。
  • 【爬泳教程】孫楊的自由式打腿技術,你也可以學會!
    練習6次打腿前,要掌握最基礎的2次打腿,練習2次打腿,也可以將「順邊」這個錯誤動作糾正過來。   不過2次打腿對於遊泳愛好者,在長距離自由式中也是不錯的選擇。   練習方法   手臂入水和打腿的配合時機是練習2次打腿,要克服的第一個難點。依靠打腿來協助身體轉動,利用向下打腿來加速身體轉動。將打腿理解成一個支點,來轉動髖部。過早打腿在配合練習中錯誤頻發。
  • 自由式學習中的誤區,傳統自由式練習與全浸自由式練習的改進重點
    傳統遊泳教學很注重打腿、划水動作的練習;全浸遊泳教學更看重身體平衡練習、重力轉移練習和動力鏈練習。站在整體遊泳的角度分析,可以這樣區分兩種練習理念的不同,前者將遊泳運動上下拆分,分為上肢划水和下肢打水;後者將遊泳動作左右拆分,分為兩側划水與身體交替側轉。
  • 自由式打腿關鍵技術挺髖,你學會了沒
    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是不會正確用髖,我們都知道自由式打腿是鞭狀打腿,有些人也明白髮力點在髖部,但是在具體遊泳時,他的發力點卻總是停留在大腿甚至是小腿,髖部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今天就要說一下重要的遊泳技術——挺髖。挺髖就是利用髖部帶動打腿,可以有效地改善打腿的動作,幫助遊泳者穩定的前進。
  • 中遊體育:為什麼有的人拖腿遊自由式比打腿遊還快
    曾經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我腿不動遊自由式比我打腿遊自由式還快?」,雖然這聽起來很神奇,通常我們都認為打腿是可以提供平衡和提高推進力的,但是確實有的人拖腿遊比打腿遊還快,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原因就在於他錯誤的打腿時機沒有與軀幹、劃手合拍,我們在初學自由式時,有些教練不會去教你打腿與劃手之間的配合,即便你請求教練教你,教練也可能會說「一直打就行了」,於是廣大遊泳愛好者們發明的「亂腿」這個詞,對於初學者來說,這麼做是可以的。但是對於想精進自由式的朋友,胡亂地打腿真的好嗎?
  • 自由式中身體平衡的原理和打腿的四大作用
    身體平衡的原理 自由式打腿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了,總是讓我們又愛又恨的。 身體位置好阻力越小 爬泳打腿的四大作用 通過打腿保持身體在水中的位置和流線型
  • 初學自由式如何練習呼吸?
    作為一名經常遊自由式的「老司機」來分享下自己學自由式時是如何練習呼氣換氣的吧。學自由式的時候我是跟著全浸式自由式教程學會的,練會轉體呼氣換氣的技巧之後,再配合劃手練習,讓自由式輕鬆遊起來其實並不困難。就如上面的動圖所示,在練習呼吸換氣的時候只需輕鬆打腿來控制身體的平衡,然後做側轉身的動作,臉朝下的時候,口,鼻緩慢吐氣,轉身臉朝上的時候,用口吸氣。轉身的時候可以利用核心力量,和打腿來控制好轉身的角度。練好轉體呼吸換氣的動作之後,再練習單臂伸展的轉體呼吸換氣動作,為下一步練習配合劃手做呼吸換氣的動作做好準備。
  • 學會2點,輕鬆遊好2次腿自由式技術
    愛好者們在遊長距離自由式的時候多數都是選擇2次腿進行遊進(包括全浸自由式),那麼要想用2次拍的節奏遊自由式,手腳(打腿和手臂的划水)的時機和姿勢變得尤為重要。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關於打腿和手臂的划水的時機及姿勢吧,希望可以幫助到正在學習遊泳的愛好者們。
  • 中遊體育:根據腿長和肺活量來判斷你的自由式適合打幾次腿
    對於自由式來說,六次打腿是一個絕佳的配合方式,擁有很大的誘惑力,它在你劃手的每一階段都會相應的補充一次打腿來提高速度。以至於短距離自由式比賽運動員都喜歡採用六次打腿配合,不但使速度更加均勻和線性,而且第三和第六次腿對於轉髖出水移臂也輔助的相當精妙。
  • 94歲學會自由式輕鬆長遊,談談學習全浸自由式的關鍵和前提
    1、學習自由式的新方式——全浸理念在幾種主流泳姿中,最棒的泳姿可能就是自由式了,一旦掌握了自由式的技巧,遊起來很容易,即使四肢一動不動,照樣可以漂著,從這點來說,自由式比其他泳姿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有的泳者可能會說仰泳不是也可以漂麼?
  • 自由式時總感覺下半身下沉,是應該練打腿嗎,具體在哪裡改進呢?
    我覺得單純只練打腿的話也不會有什麼特別明顯的改善。如果自由式能遊起來而且遊得還算可以,只是沉腿的話,可以嘗試做以下這幾個改善。第一,學會讓重心前移。這個在以前的日誌中有說過的,讓重心前移有兩技巧,一個是儘可能地伸展身體。
  • 快速掌握自由式技術的竅門,關鍵在於四個字有氣無力
    自由式似乎很難學習,不談其他的動作要領,單單打腿和換氣的動作要領都已經讓人望而卻步了。換氣不能抬頭,必須轉頭,打腿不能用勁,必須柔軟,這些動作要領明顯不符合人的本能習慣。但是,當真正了解自由式遊進的技巧後,會發現原來這一切的困難都是自己「猜想出來的」,困難被人為地誇大了。與以往經驗相反的動作要領就像一個未知而陌生的事物,容易引起人的過度擔心。
  • 全浸式自由式時腿為什麼不下沉?全浸式理念詳細分析
    可能有的泳友覺得自己大肚腩,身體發福,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萬噸巨輪在水上照樣能浮起來,人之所以可以遊泳不是因為人的力氣大,而是因為水的浮力。全浸式自由式專為成年人學習遊泳而設計了一套練習體系,可以幫助成年人更容易找到輕鬆自由式的感覺。
  • 中遊體育:全浸自由式與競技自由式技術上的差異
    運動員為什麼每天都要單獨練習打腿?競技自由式的打腿非常重要,六次腿可以在劃手的每一階段補充動力維持身體高速前進。兩次腿對於自由式來說是有速度上限的,超過200米的自由式運動員採取四次或者兩次腿也是因為向體能消耗妥協,如果他們體力好,他們在1500米的自由式中肯定會選擇六次腿。
  • 自由式分為幾種方式?全浸式自由式與傳統式自由式有何不同?
    我覺得遊自由式就兩種方式。一種是競速方式的自由式,一種是休閒方式的自由式。競速自由式裡又分短距離競速和中長距離的競速,遊的方式分別也不一樣。短距離的打腿採用六次腿,划水採用中或後交叉的划水方式,這種方式動作頻率快,體能消耗大。
  • 自學全浸自由式四大練習,提升遊泳平衡能力
    傳統自由式的教學與全浸自由式教學有很大區別,前者注重四肢動作和配合,後者強調身體平衡和重力轉移。個人認為,對於自學遊泳的泳者來說,以全浸為主,以傳統為輔可能是更好的學習方式。具體來說,通過全浸的練習體系,讓身體的水感與平衡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對於身體整體遊泳有感性認識,然後,再學習傳統自由式的划水與打腿技術,這樣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來調整不同的遊泳策略。這樣以來,自由式的目標就簡單明了,想省力高效,就偏全浸一些;想比拼速度,就偏傳統一些。
  • 中遊體育:全浸自由式為什麼速度效率都不及競技自由式
    全浸自由式在使用前交叉的時候是在一手前伸時另一隻移臂手在空中移動到頭部位置時前伸手才開始抓水,這點在全浸的一個陸上模仿練習中特別明顯。這樣的前交叉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就是非常省力,因為劃頻特別慢,一手在前伸時另一隻手在空中可以很慢的向前移動。但是同樣,它的劣勢也非常明顯,划水手臂出水前移時與前伸手臂同時失去推進力,此時遊速會驟降。
  • 全浸自由式適合大眾的背後原因
    比如自由式的打腿,全浸對打腿的學習周期好像並不長。因為全浸的受眾都是一些愛好者,他們並不需要同專業運動員一樣天天拼命的訓練,而且他們也並不追求極限速度,只要遊起來夠飄逸,能達到健身的效果就可以了,你在泳池裡「duang duang duang」遊上幾十幾百米,肯定不如靜悄悄的瀟灑遊完2000米來的愜意。
  • 成年遊泳愛好者怎樣學好自由式?
    對於成年的自由式學習者來說,學會側身換氣我覺得就等於是學會了大半的自由式了。先來看下兩張全浸式自由式最基本的練習側身換氣的動圖吧。功夫小說中常會看到這麼一句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學習自由式的時候很多初學者也是以「快」來完成動作,快速打腿,快速換氣,快速劃臂等等,但這恰恰也是因為初學者水性不好或動作不協調所造成的,所以在初學自由式的時候要有打太極的那種「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那麼一種感覺,打的比方也不是很恰當反正,但也差不多就是這意思啦,就是在學習自由式的時候要分解動作,而且要把動作給做到比較極致的「慢」,這樣即能練習了水性